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制度>

車間生產訂單管理制度

學問君 人氣:7.82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維護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們做事的底線要求。那麼什麼樣的制度纔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車間生產訂單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車間生產訂單管理制度

車間生產訂單管理制度1

一、目的:

爲了控制物料,保證生產計劃的順利執行,避免過程積壓的同時又確保生產線運作順暢,特制定本規定。

二、適用範圍:

採購供應、計劃物控、倉儲、生產車間、成品庫等單位和過程。

三、流程和操作:

1、採購下單時依照生產計劃在訂購單上填寫生產訂單號,經科長查閱訂單,審批後落單採購,便於監督採購單的適時、適量和適價性;

2、供應商供貨時除附帶我司的採購單外,還必須在送貨單上註明採購單上的生產訂單號,每次送貨根據訂單號計劃量送完爲止,對分批送貨的物料,倉管員要建立帳務,下次送貨時要進行扣減,不同訂單相同物料根據物控需要可以一次性送貨,但必須在送貨單上註明不同物料批次(不同的訂單號);

3、倉庫在收貨時,根據採購單、生產計劃單核對送貨單,無誤後方可按流程辦理入倉手續,所有進倉物料倉管員要按訂單號標識清楚,並在該訂單足數後在mrpⅱ系統帳上註明,無計劃不允許收貨,除非物控員事先知會並得到批准;

4、倉庫收貨後必須打印入倉單一式四聯,倉庫自留一聯,其餘各聯分發到採購、物控和客戶,保證各單位有據可查;

5、每次車間領料必須在《領料單》上寫清訂單號,倉管員發物料時要嚴格按訂單號執行,發完該訂單材料後(含允許的損耗率)不再進行發料,如車間因其他原因(如來料不良、人爲損壞、丟失等)要求補領時,必須先將不良物料辦理退倉手續(或補領手續)後方可補領;

6、車間在生產時要在標識卡或轉移單上註明訂單號,總裝車間是透過條形碼來識別,成品完工進倉時,倉管員在收貨過程中要嚴格按訂單數執行,車間統計員要和倉管員同步點數(透過質量跟蹤卡來覈對數據),相互確認,避免過程疏忽造成無法出貨或影響工資覈算準確性;

7、車間同一用料部門不同班組(如a1班和a2班之間),在轉班交接時對專用件要相互交接物料數量和領用情況並簽字,避免材料丟失或毀損後相互扯皮推卸,責任到人,杜絕過程浪費造成出貨時缺料;

8、對標準件等通用材料,物控根據月生產計劃和供貨週期及倉庫庫容來通知採購進貨頻率和送貨量,保證不影響生產又不積壓太多物料。

車間生產訂單管理制度2

1、目的

根據公司生產計劃管理辦法的要求,機加車間對生產進行策劃、實施並收集和分析相關資訊,以保證生產作業在受控狀態下進行,確保產品按期交付。

2、適用範圍

適用於機加車間生產計劃制定、實施全過程進行分析和控制。

3、定義

4、職責

4.1車間主任負責發貨資訊的提供及毛坯進貨、輔材料的採購安排,並將車間生產情況形成報表。

4.2生產部內勤負責每週生產計劃的編制、生產進度情況的反饋。

4. 4各操作者負責完成每班任務。

5、工作程序

5.1 生產計劃的制定、審批和下發

5.1.1車間主任收集整理需求方資訊和訂單,經評審後交生產部內勤。

5.1.2周生產計劃的完成必須保證在客戶的需求日之前完成,能夠滿足插單生產及計劃調整的需求。

5.1.3生產部內勤根據已評審的訂單,並結合以下實際情況,制定《車間周生產計劃看板》。

a)查詢庫存成品,毛坯和半成品的庫存情況,必要時提報缺件清單。

b)訂單交貨期,必要時與客戶進行溝通。

5.1.4周生產計劃應在上週末之前完成本週計劃的編制,並報車間主任審批。

5.1.5透過審批的周生產計劃,應及時下發至相關班組。

5. 2生產計劃的準備工作

5.2.1車間主任按公司月生產計劃作好前期的生產準備工作(包括人力、設備、工裝、技術等),及時將資訊反饋至相關部門;

5.2.2各生產班組長按周生產計劃及時調整人員和設備以滿足要求。

5.2.3各操作者應按周生產計劃安排及時準備工量器具。

5.2.4物流組按周生產計劃組織好物料(包括毛坯、半成品、成品等),以滿足生產所需,同時清理庫存場地,保證成品的存放,並及時組織成品的交付,保證物流順暢。

5.3生產計劃的具體實施

5.3.1車間主任應積極協調生產計劃執行中與客戶有關的問題,並對周生產計劃的進度進行檢查、監督或調整。

5.3.2各生產班組長應認真組織本班的生產,安排每週的白班和晚班,並分解計劃落實4. 3 各班長負責每班生產計劃的具體實施及進度控制。

到人,督促每天生產任務按質按量完成,處理好工序之間的銜接。

5.3.3操作者按車間周生產計劃看板上相關資訊組織生產物料,並嚴格按操作規程和工藝卡進行生產,確保高質高效,安全生產。

5.3.4對於交付進度的臨時變更,車間主任應在第一時間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通知班長,有特別時段交付需求的應加以說明。

5.3.5班組長在組織生產時,如遇有特別時段交付需求的,應及時調整,並做好員工工作以保證產品按時交付,並有權更改看板;當班組長髮現因其它原因導致有可能無法按期完成計劃時,應及時通知車間主任,由車間主任與各部門之間協調並解決。

5.5生產進度的統計、分析與考覈

5.5.1生產部內勤和各班組長每日應將生產計劃完成情況填寫至《車間周生產計劃看板》和《車間周生產進度統計表》上,每週一對生產情況進行統計並提出生產中需解決的問題,連同《車間周生產計劃看板》交付車間主任進行分析;車間主任分月將所有記錄存檔儲存,每年度的儲存至檔案室。

5.5.2車間每週末召開一次由車間主任主持的生產會議,各班組長及相關人員參加,檢查當月生產計劃完成情況,及下週生產計劃實施細則,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或可能出現的問題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將結果報至生產。

5.5.3各生產班組在生產執行過程當中,車間主任對生產計劃的生產進度情況進行檢查跟蹤,遇到問題進行溝通和協調,必要時作出指令性的要求。

5.5.4車間主任應每月根據生產計劃的完成情況考覈到班組或個人,並將考覈結果予以公示。

5.5.5 考覈辦法:依據《生產車間管理制度》4.5條(生產作業管理)之規定執行。

車間生產訂單管理制度3

1、目的

規範採購管理工作,加強採購過程控制,強化供應商管理,確保適時、適價、適量地供應公司生產所需物料。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生產物料的採購過程控制、對賬發票管理以及新開發廠商和合格供應商定期或不定期的評估選擇等。

3、職責

3.1採購文員:負責採購訂單的下達,物料的催貨,異常的追蹤,訂單對賬、請款和發票的催繳以及協助進行供應商的評估等。

3.2採購專員:負責物料價格的談判、定價,選擇合格的供應商,物料異常的處理、追蹤及異常資訊的傳遞,對賬單、請款單的初審,物料採購成本的控制分析以及合作供應商關係的協調等。

3.3供應管理員:根據物料供應商需求預測分析,爲採購專員提供經評估合格的供應商供其選擇,供應商的定期或不定期評估結果的制定和傳達,跟進新物料或新供應商的打樣情況。

3.4計劃組主管:對物料採購訂單的審覈,協調物料異常情況的處理和跟蹤處理結果,審覈供應商的考評和選取,完善物料採購管理。

3.5生產部經理:負責採購對賬單和請款單的批准,物料採購成本控制的審覈,供應商合作關係的協調,以及跨部門之間異常的協調。

4、採購訂單管理流程

(見附件)

5、採購訂單管理內容

5.1供應商選用規定

5.1.1採購專員根據訂單要求和供應商管理員提供的供應商評估報告,合理選擇合作廠商並進行價格確認。5.1.2採購專員必需選擇經供應商管理評估合格的供應商或經生產部經理覈准的選用供應商作爲訂單下單的對象,未經評估合格的供應商暫時不做考慮(特殊物料的供應商除外)。

5.1.3合作供應商在未經評估合格(特殊物料除外)的`情況下選用的,造成的異常損失由下單人員負責並記錄個人考評。

5.1.4採購訂單的供應商選擇和價格評定需由計劃組主管審覈,生產部經理批准後才能下單達給合作供應商。未經供應商選用審覈或批准而下達的採購訂單,其造成的責任由下單人員負責,並記錄個人考評。

5.2價格管理規定

5.2.1採購專員依物料規格、交期、品質要求及其它交易條件,選擇適當的供應商,作詢價、比價、議價作業。

5.2.2採購專員合理選擇供應商之後,根據其收集的市場資訊跟供應商進行價格談判(老供應商的物料進行價格確認)並確認物料訂價。比價作業:在詢價作業完成後需有兩家以上供應商提供價格做比較,並考慮品質、成本、交期等符合本公司需求的供應商,若客戶指定要求或獨有技術等特殊案件可不作比較範圍。議價作業:合格供應商只有獨家時則依供應商提供之價格,比照以往採購記錄及平時收集的價格資訊,由採購專員與供應商議價。

5.2.3採購文員根據採購專員和供應商最終確認的價格列入採購訂單,並將採購訂單交由計劃組主管審覈及生產部經理批准。未經採購價格審覈和批准的採購訂單不能下達給供應商,由此造成的損失由下單人員負責。

5.3下單管理規定

5.3.1採購專員在接到生管員的物料採購需求之後,及時覈實訂單所要求的資料檔案和供應商的工藝技術檔案是否準確和齊全。並由採購文員整理歸檔,作爲訂單下達的資料準備。採購專員對資料不全或有錯誤的訂單需及時協調業務員或研發組主管進行確認,未經確認前需及時傳達資訊給生管員和物控員進行訂單調整。

5.3.2採購專員根據供應商管理員提供的供應商綜合評估表以及備用合格新供應商名單,合理選擇物料供應商,並依據價格管理規定對供應商進行價格確認。

5.3.3採購文員根據採購專員提供的物料供應商和確認的價格及時編制採購訂單,並由計劃組主管審覈和生產部經理批准後交由採購專員蓋章並下達給供應商。採購文員需確認訂單是否下達到供應商,需追蹤供應商的訂單回傳並存檔。

5.3.4未經確認的採購訂單不得下達給供應商,由此而造成的損失由下單人員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