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通用19篇)

學問君 人氣:2.28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徵文吧,徵文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一樣。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風家訓家規徵文(通用1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通用19篇)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家人的整體作風、習慣。而我們家裏的家風就是誠信。

俗話說得好:“誠信走天下。”我爸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做生意是誠信至上,因爲他認爲這樣準能生意興隆。他做事不但準時,而且講信用,顧客當然就自己上門嘍!爸爸每天都樂呵呵的,和顧客聊天時不時來一句“俏皮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苦中作樂,讓我們非常欽佩他。

他的名聲在行業內是有口皆碑,而且他的誠信可是出了名的!爸爸常跟我說:“因爲我以前守信用、守時,所以人家大老遠地來找我,自然生意興隆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碰見了一個顧客,顧客要求印500件衣服,第二天一大早就來拿,天吶!500件,有沒有搞錯呀?多麼苛刻的要求!只見爸爸皺緊了眉頭,沉思了一會兒,勉強答應了下來,顧客激動萬分,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印好。我想:這麼棘手的事情爸爸竟然答應了?爸爸絲毫不敢怠慢,立刻幹起活來,而我上樓睡覺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我起來了,一下樓,便看見了滿屋的衣服,爸爸還在那兒印,我問爸爸:“你困不?”爸爸說:“我不困。”可我再看他的眼睛,發現爸爸眼裏佈滿了血絲,我疑惑地想:爸爸說的和事實不一樣啊!不一會兒就大功告成了,顧客來拿了。顧客走時還連連豎起大拇指稱讚爸爸好樣的。

還有一次爸爸騎車回家,路上撿到了一個大黑皮包,開啟來一看裏面裝有現金8000多元,爸爸並沒有見財動心,而是交到了派出所,不一會兒,一個人神色匆匆地來了,拿回了包,不住地謝爸爸,還要給他錢,可爸爸沒要,最後失主買了些水果,我爸才勉強收下。

爸爸還跟我講了一件他在打工時候的事:那是在他年輕時候,他當時在老闆家打工學習技藝,有一次老闆全家去吃喜酒,老闆故意在辦公桌上放了一百元,並用報紙蓋着。這時店裏只剩下了爸爸一個人,隔天,老闆回來了,看見了錢還在,就和我爸爸說:“你比較誠實。”於是從那開始,老闆便用心傳授,最終爸爸學藝有成,便自己去創業了。你說這麼講誠信的人,機會怎會不垂青他呢?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誠信。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2

家是成長的搖藍,是理想的起始點,但若無規矩無訓,縱是嬌慣,小孩將在衣食無憂中浮想聯翩、不進正經事,變成一個敗家女的兒子,令人嘲諷,而那樣的家也將變成“期待的焚場”。

一句俗話說得對:“沒規矩,不成方圓。”現在很多在加工廠有過經驗的客戶,想必都知道有關原料的見解獨到。在我家,“助人爲樂,關注別人”被覺得是家風。由於每一位家庭主要成員都是會竭盡全力的去幫助別人、善待他人。父親,在公交車、在地鐵站、在羣衆場所,都能見到他又高又大矗立的影子,敬老愛幼的優良作風變成他心裏最恪守的品行。媽媽,她的手上始終拿着東西,有時候肩膀也會扛個包,無論多種,她一直一聲不吭,靜靜地向前。她常常幫人提東西,見到他人累便會內心不舒服。她總想要擔負辛苦,把幸福快樂交給他人。可是我,是個規範的“身心不一體”。每每歷經樓底下大門口的情況下,我一旦開了門,便“不容易秋來”,最愛做侍應生,後邊趕到的人連續不斷,剛想回來追逐在前面的媽媽,可來了幾人,心兒想飛一樣追上媽媽,可身體卻不肯離去,一般得有一人抵住門,。我的到“擺脫”。

不論是讓位的父親,或是幫助的媽媽,或者“頂門”的我,都是由於同一性情,同一家風、纔會和睦的日常生活在一起。家風,小到家人,大到社會發展,是全部家中的氛圍與修養,好家風有好寶寶,好寶寶有好社會發展,好社會發展就會有好我國。由此可見家風是何其關鍵。家風端正則人端正,家風可危害一切。

家訓家規,是口耳相傳的語句,是廣爲人知的語句。在我們家是“大道理你都懂,只差行動”這一句至理名言,我自小聽見大,歲月時光也損壞不上它在我的心裏的印痕。正因有現在很多在加工廠有過經驗的客戶,想必都知道有關原料的,我纔可以不做“語言表達上的猿巨人,行動上的小矮個。”很多的大道理與行動一融合,便變成了我成長的榜樣,發展的總體目標與希望的翅膀。

現如今的我,一個四年級的中小學生,在好家風中成長,享有着但是分的愛,在和煦的陽光中強健生長髮育。家風是陣輕風,飄散滿天黑雲;家風是縷太陽,產生無限生機;家風是眼山泉,招來性命光輝;家風也是景色,讓我們一起守衛吧!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3

俗話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家風”到底是什麼呢?這令我疑惑不解。不過在生活中,我找到了答案。

爸爸和媽媽時常教育我:要懂禮貌、講誠信、節約資源、尊老愛幼等。這些教育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我想衝奶奶發脾氣的時候,這種已經在我心中紮根的思想教育壓制住了我;在我想違反約定的時候,同樣是它阻止了我;在我想浪費水、紙的時候,當然還是它攔住了我。

做人一定要寬容,這也是很優秀的品質。有一次,我一歲的妹妹的把我的書桌全弄亂了,還弄壞了我的好多文具,我非常生氣,正想衝着她大發雷霆,媽媽一見我臉色不對,連忙拉住我坐下,對我說:“女兒,妹妹弄壞呢的東西是不對的,但是她才一歲,還不懂事,並且你們還是姐妹倆,應該互相包容。有什麼東西缺了,還可以再買呀,但是妹妹只有一個呀!”聽了媽媽的這番話,我的怒火頓時消下去了,心中也不再煩妹妹了,而是決定,自己以後儘量多謙讓她,不再對她發脾氣了。

互幫互助也是一種美德。一天,家裏很亂,我卻只顧自己寫作業,就像沒看見一樣,一點兒也不管。爸爸看見了,把家收拾乾淨,然後批評我說:“你不能只管自己的事情,應該多爲別人想想呀!並且,這也是你的家,你也應該負責這個家呀!將來,你走進了社會,如果你不與人交流,不幫助別人,只辦自己的事,那麼你就會非常孤獨,也不會有朋友啊!”從那以後,我就開始多幫助別人,不再只顧自己了,自然,我與別人的關係也就好了。

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態也很重要。每天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微笑着去解決,這樣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待人也是同樣,如果微笑着去對他,他會有一個好心情去完成一天的工作,自己也是。這對於我終身受益。那天,我與同學發生了矛盾,這時,我想起爸爸媽媽的教誨,於是先把自己的心情調整好,然後微笑着去和解,當時我們就又和好了。如果當時我不剋制自己的情緒,我可能就要失去這個朋友了。

這就是我們家的好家風、好家教,讓我在生活中學會做人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令我終身受益。現在我明白家風是什麼了,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做事的風格與風尚!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4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包括爲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爲準則;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事,持家治業的教誨。我的家風家訓是“孝·善·儉·信”。

“百善孝爲先。”我生活在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裏,爸爸媽媽是我的榜樣,他們都很孝順。媽媽在紡織廠上班,非常的辛苦,但是她只要看到爺爺奶奶有農活要幹,她都會主動的幫忙,幹完活再去休息。每次去市場買菜,她首先想到的是爺爺奶奶喜歡吃的是什麼,哪些菜是適合他們吃的。這些雖是生活中的點滴,但對我的影響卻頗深。

“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飯後我和媽媽去散步,看到一位奶奶拎着兩袋水果正蹣跚的過馬路。“媽媽,我們正好也要過馬路,就幫那位老奶奶把水果拎過去吧。”“好啊,你真是一個善良乖巧的好孩子。”“奶奶,我們幫您拎吧。”說着,就將水果從老奶奶手中接了過來交給我,自己攙扶着老奶奶一起過了馬路。每次和媽媽一起坐公交車,我都會看到她會給有需要的人讓座,攙扶腿腳不便的人上下車,久而久之,我也養成了主動讓座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的習慣。每每都會聽到一句句表揚的話語,原來幫助別人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持家是我家的座右銘。父母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努力生活。他們從來不會亂花一分錢,多花一分錢,不是必需用品的不會去買。不炫耀,不攀比,不貪慕虛榮這是她時常教導我的。以前我買了新衣服新玩具就會馬上跑去和別人炫耀一番,現在我長大了,家人也經常給我講勤儉節約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勤儉節約的道理。所以我決定以後只要是能用的,能穿的,能玩的就不必再花錢去買新的了。

“言必行,行必果。”“佳玲,你是不是忘了什麼事啊?”我的大腦飛速的旋轉着,“啊!想起來了,我昨天答應過你要掃地的。對不起,媽媽······”“古有韓信不忘舊恩,奉金千兩以漂母;今有宋慶齡冒雨赴約,不忘與小朋友的約定。”聽完我連連點頭,以後我要做一個守誠信的好孩子!

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這些優良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改正不良的習慣,時刻將其銘記於心。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5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精神產物和文明素質,並經過長時間的更新,發展,兼收幷蓄而流傳至今,確實值得我們傳承併發揚。

我的家風家訓,其實只是幾個字“誠實守信,勤儉持家”。這短短的八個字,卻蘊含着對交往,對生活態度的道理。

“誠實守信”,是現在交往最重要的品格。不僅讓我們“對人以和,待人和善”,更讓我們“交之以信,談之以誠”。古代有一句話“人無信,無以立”,人若無信,的確無法在自己的交往圈中樹立好的形象。與他人交往也是一樣,假設無信,在他人心中便留下不好的印象,進而使自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可見“誠實守信”是多麼的重要啊!正因如此,“誠實守信也便成了我的家風家訓。母親說:誠信可以讓我獲得家風家訓

家風是一個家庭做人做事的作風問題。正所謂:“家風正,家則盛,家風邪,家則衰。”假設家風不正,這個家庭必將敗落。家訓則是每一個家庭祖2的訓哲。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一個人的家訓不正,這個人肯定不會有所作爲。我家的家風是平常待人要以禮相待,待人要有禮貌。早晨見面說生早,平時互相問問好。若求人,請字先。最後別忘說謝謝,對待長輩要用您箏禮貌兒歌,父親從小就讓我背熟,但熟背還不行,應定要理解其中含義。我問爸爸含義是什麼。爸爸笑而不答,並說等你長大以後成爲一個優秀的人,並按照兒歌裏說的做,便會理解。

我家的家訓是誠信,友善,文明,和諧,和寬容,樂於助人。在這幾方面家訓中,我們最重視誠信和文明,做人一定要誠實,不要虛僞和謊言。做人也一定要文明,我們一定要做文明人,作文明事,共創文明大家園。次之重視寬容。做人要寬容,不要心胸狹窄,揪着別人一點點小錯就不放過,一定要學習寬容自己,寬容別人這樣人人都會互相有愛了。和諧,樂於助人本事還以爲小學的必修之課。和諧,只要人人和諧,國家會富強,人命也會樂在其中。樂於助人,當你幫助別人時,你會非常開心的,過後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家風家訓是一個人家庭的作風,這體現了一個人家庭的素質,我們一定要謹遵家風家訓。讓自己成爲具有好思想,好品德的.優秀少年。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6

家風是明亮透澈的湖,從裏面可以“驗證”一切,家訓是滋養萬物的水,一切從點滴教起。家風有事渺小的石,爲以後鋪好長長的路,而家訓是能說會道的口,悉心教誨這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

我依稀記得那是個驕陽似火的晌午,“BingBang……”只見裝滿貨物的中巴車搖搖晃晃朝着家的方向駛去。汗水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在爸爸的臉龐上駐足停留了,青筋也不甘示弱的“蹦躂”出來了。爸爸一邊催促我趕緊下車,一邊扛起沉重的包袱迫不及待地衝出了車門。我知道他是想奶奶了,未到家門便聽到了鋸子鋸柴火的聲音,爸爸顧不上我,只是催促我快點走,自己卻像只兔子似的迅速的奔過去了。只見他扔下了包袱便奪過奶奶手中的鋸子有模有樣的幫奶奶做起事來。當時站在旁邊的我不用爸爸說也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

還有一次的事情也讓我明白了同樣的道理。在臨近開學的前幾天,我與媽媽乘火車趕回家。剛跨進家門就見奶奶準備了一大桌美食迎接我們,要知道,我可是我們家出了名的小吃貨,面對這豐盛的美食豈有不“寵幸”它們的道理。正當我手拿起筷子準備夾菜時,一向和藹可親的媽媽卻嚴厲地呵斥了我“百善孝爲先,長輩未坐,小輩不可動筷!”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訓,爸爸媽媽雖然沒有苦口婆心地對我說,卻用行動讓我徹徹底底的明白了“待人百善孝爲先,處事千宗德是本”。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7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

我們家的家風便是誠信二字。誠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誠實做人。而信就是要守信,說到做到。

還記得發生在我六歲時的一件小事。那天,上完培訓班天已經黑了,我和媽媽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說餓了,剛好路邊有一個老爺爺推着三輪車在叫賣滷雞蛋。媽媽給了我五元錢自己去買,我買回後把找的錢遞給媽媽,媽媽也沒看就一把裝進褲兜。到了車站,媽媽掏出零錢準備打車,才發現口袋裏的零錢是九元錢。老爺爺肯定把五元當成十元,找了九元錢。媽媽把情況告訴我,然後問我:你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肯定應該把多找的錢還給老爺爺。我毫不猶豫地回答。要不明天再還?你看,我們都走了這麼久。媽媽覺得天太晚,徵求我的意見。我非常堅定地說:不,我們馬上去還。

其實這時候天已經漆黑,還颳着呼呼的北風,但我們還是大手牽小手往回走。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把那五元錢退給了老爺爺。老爺爺感動地摸着我的頭:真是個誠實的孩子!我開心地笑了。

雖然我的臉被被寒風颳得生疼,小手也凍得通紅,但我的心卻是溫暖的。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8

說起家風家訓,我可是有很多的關於它的故事。它們和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比他們嚴厲得多。

在我還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就已經爲我們制定好了家訓。一共分爲五條:

1、不許說髒話;

2、要勤儉節約;

3、全家人要和睦相處;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人人平等。家風是尊敬長輩。我們都嚴格按照這個生活。

但是,我也觸犯了一些家規,我得到了嚴厲的懲罰。那一次,我早上起來,匆匆洗漱過後,竟然忘記了關掉水龍頭,水一直流到了中午,爸爸回來後,非常憤怒,把我按在牀上死揍了一頓,並且讓我不能再犯。

還有一次,我將一些用不到的鉛筆,扔到了火裏,這一幕,被爸爸看見了。我又被揍了一頓,但我不服,和爸爸吵了起來,我又觸犯了一條,直接被禁足了。過後,我非常後悔,後悔自己的衝動,不但捱了揍,還不能出門。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改觸犯過家規。

直到今天,我們家還保留着這個規矩,但是,不知爲什麼,我總想挑戰一下。在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正在談事情,我覺得機會來了,直接插嘴,還不小心說了髒話。我以爲我會受到最嚴厲的懲罰,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但出乎無意料的是,我受到的只是言語教育,看來家規是會隨着我的年齡而減輕的,不過這是要我自覺遵守,我決定,從今以後,不管我身在何處,我都要嚴格遵守家訓。

雖然家規令我吃盡了苦頭,但是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爲了我好。我一定不會辜負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的。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9

你最不能忍受的聲音是什麼?有人回答:“只要是大聲說話我都不愛聽,因爲我害怕。”別人的音量一上來,我就下意識地想要躲,因爲我腦子裏縈繞的全是媽媽從小到大對我大聲嚷嚷的情景。我一度懷疑媽媽不喜歡我,甚至討厭我,不然爲什麼總是對我大聲說話?從父母說話的音量中,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是不是真的愛自己。大聲吼叫、大聲責罵,怎麼能讓孩子相信你是愛他的呢?

柔聲細語,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胡適,與魯迅齊名的一代大師,他說:“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胡適的母親性子溫和、寬宏大量,跟誰說話都是輕聲細語,從沒說過一句傷人心的話,即便吃了虧,也從沒和人吵過一次架。胡適犯了錯,母親從來不在外人面前罵他一句、打他一下,而是到了夜深人靜時,關上房門,心平氣和地跟胡適擺事實講道理,跟他說:“你要踏上你父親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丟他的臉。”胡適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母親的柔聲細語,是胡適最好的言傳身教。在他以後的人生中,與人起了矛盾和衝突,他都能不急不躁,溫和化解。很多時候,溫和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能抵禦世界的詆譭和惡意。

大聲說話,就像一把無情的利刃,刺傷了家人的心,讓家人陷入不安和恐懼中。控制自己的音量,對家人溫柔地說話,是一個家庭幸福的開始,也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教。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0

精誠愛國,尊師敬長;

愛人助人,謙恭待人;

真誠守信,慎交良友;

勤勞節儉,認真勤奮;

心懷志向,自立堅強。

愛國之心,不可一日或缺,無論將來自己走到哪,成爲什麼樣的人,都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熱愛自己的祖國。

作爲家中的晚輩,要敬重關心家中長輩,對長輩謙恭有禮,學會照顧長輩;作爲學生,要尊敬師長,感念老師爲自己的付出和心血,牢記師恩。

雖爲家中獨子,但不可自爲嬌寵,應心懷愛人助人之心,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與人交往態度謙恭而不傲慢。

爲人處世,最重要的是要真誠守信,人常有錯,有錯則該,仍是好人;說謊欺人,時間一長,則人前無信。以誠待人,方可以心換心。選擇朋友,不能光看興趣愛好相投,更重要觀察朋友品性,品行端正,追求上進,並能諍言勸阻不良習慣或做法的,纔是真正可深交的良友。良友伴行,人生之路可相互扶持,誤交損友,將引人誤入歧途。

現在生活優渥,不可貪於享受,盲目攀比,仍需秉持勤勞節儉之本分;社會發展快速,社會競爭全靠自身能力,應認真勤奮,努力學習本領;做人做事,最需認真二字。

心中應懷志向,有志才能明確方向;樹立目標後,當堅定信心,以堅韌不拔之精神,自強奮發,努力實現自己夢想。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1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付出,這樣纔能有尊嚴地活着。

小時候,媽媽總是給我講一個故事:

有個小孩,家裏很窮,有時候,他們的母親高興,就會給他們一毛錢,他們就會拿着這一毛錢換糖吃。

有一次,小孩的哥哥生病了,藥很苦,小孩想要給哥哥換一塊糖吃,可是,他哪來的錢換糖呢?

一天中午,小孩溜進了經常換糖的糖果店,將一顆薄荷糖塞進口袋,準備跑走。可是,這一舉動正好被店主趙爺爺看見了,小孩捂緊了口袋,說:“哥哥病了,藥很苦……你能把糖送給我嗎?”

趙爺爺拒絕了小孩,講道:“不行,這樣吧,這些糖先借給你,限你一週內吧錢還回來,不然,我就告訴你媽媽。”

之後,小孩每天都很晚纔回家。五天之後,小孩湊齊了糖錢。

趙爺爺接過錢,和藹地說:“我原本可以把糖送給你,但是,你必須明白,用自己的勞動換來果實,才更加地有意義。無論想得到什麼東西,你都要光明正大地去爭取,用你的勞動去獲得。”

之後,我漸漸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人可以施捨給你一個未來,任何幸福都需要你自己去爭取,都需要付出,用自己的雙手獲取明天,這樣纔能有尊嚴地活着。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2

“校有校規,家有傳承的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傳承的家風是什麼?你家有什麼傳承的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傳承的家風。

傳承的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傳承的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着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後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願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傳承的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後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傳承的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傳承的家風就更爲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家的傳承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爲先!傳承的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纔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傳承的家風,爲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3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幫”之稱,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的家風家訓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家的每個人。

“誠信”的外公,就是堅持以誠信的言行待人,外公常常和我講:小孩子要誠實,不可以騙人,答應別人的事要說到做到。

“節約”的外婆,就是處處把家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什麼事兒都要節約再節約。外婆常常把洗手的水裝起來,用來沖廁所;提醒大家隨手關燈;飯桌上要求我們“光盤行動”不浪費糧食。

“尊老”的爸爸,就是以身體力行傳統美德:孝道。外公外婆長年和我們一趕居住,我們一家一直其樂融融。有時家裏會因小事起爭執時,爸爸從不頂撞他們,跟他們講道理,開導他們。外公外婆家裏需要幫忙時,他總是衝在第一位。

“嚴格”的媽媽,就是對我要求苛刻、嚴格。媽媽給我訂了規定:回家必須先寫作業,八點前必須寫完作業;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沒有做到就要面壁思過。她還要求我必須守時,有一次,我去鄰居家玩,約定的時間到了,我玩得不亦樂乎把時間給忘了,回來時媽媽就將我關在門外,告訴我晚回多久就站門外多久,要我做一個守時的孩子。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對我的健康成長起到很好的督導作用。讓我有一個幸福的家,一個嚴謹的家。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4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爲“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裏,父母都很孝順,雖然他們平常工作很繁忙,但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着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奶奶就常講浪費是可恥的行爲,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影響着我:我穿的衣服很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養成了好習慣。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5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給我們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使我們快樂的成長,我家的家風家訓是: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它時時刻刻陪伴在我身旁,激勵着我成長、進步。

我們家的家風體現在飯桌上。開飯前,我首先要叫爺爺奶奶過來吃飯。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絕對不能動手先吃,等到長輩們都到齊了,大家纔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我的一個習慣。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小時候我跟着父母外出坐公交車時,經常看到爸爸媽媽給不認識的老人和孩子主動讓座,慢慢長大的我,現在也和爸爸媽媽一樣,坐車時會主動讓座,讓座的同時,自己感到美滋滋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家也一直遵循這一美德,我作爲中學生也一直堅持這一點。比如,在穿着上我從不讓爸爸媽媽買名牌服裝、買最貴的,只要買最合適的、環保的、有益身體健康的即可,在吃穿方面也沒有和別人攀比的習慣。現在水資源一直比較缺乏,我們家洗菜的水都是積纘下來沖廁所用。

總之,我家的家風家訓教給了我許多,讓我明白許多做人的原則,讓我更加快樂的成長。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6

家規、家風、家訓這六個字,聽起來總覺得很嚴厲。良好的家規、家風、家訓可以塑造出言傳身教的道德典範、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爲衆多人或家庭所效仿。在我家,關於這三點我們是這麼做的,當然這都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識。

我家的家規是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好好發奮讀書學習,到年老無力再奮鬥時才知道後悔當年沒努力學習。現在是我們學習知識的黃金時間,我們要加倍努力學習。

我家的家風是在家不跟爸媽長輩們頂嘴,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的什麼事,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在日常生活當中,這都是必須要養成的一個行爲習慣。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長輩們說誰家的孩子真有家教。在家我的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尊老愛幼、對於那些需要幫助的老弱病殘之人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等等。

我家的家訓是爸爸、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守信。我是一個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敢於承擔。無論自己做什麼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就算犯錯,也要自己敢於擔當;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良好的家規、家風、家訓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這都需要家庭成員們的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延傳下去。我們應該從小樹立好家規、家風、家訓,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文明的人。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7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中華民族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向來重視家教,經過一代一代相傳,家訓就演變成了“家風”。家風培養出了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家風的好壞。

自古以來,先人們就極重視家風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朱熹寫給他兒子的家書,讓他好好讀書,還有《傅雷家書》等等。

我家的家風家訓是:孝敬長輩;勤奮努力;尊師重道;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之。

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媽媽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便自己盛好一碗開始吃。只聽媽媽說,“可以這樣嗎?”我恍然大悟,拍拍腦袋,把大家的飯盛好,等長輩上座了纔開始吃。老爸看見了,便誇我說“對嘛,這纔是懂禮貌、孝順的孩子。”我笑了笑。

還有一次,家裏的水管壞了,我們打電話讓人來修,可是等第二天,我們都忘記了這件事,到外婆家去了。走到半路,我忽然想到今天不是有人來家裏修水管嗎?我立即告訴了媽媽,媽媽一拍腦袋說道:“呀,我怎麼忘記了,快回家吧。”

媽媽立刻往家趕,我追上媽媽說:“都走這麼遠了,還要回去嗎?叫他下次再來吧。”

“當然要回去了,跟人家約好,就不能失信於人,別讓人家等着了。”等我們剛到家,修水管的師傅就來了,熱情地把家裏的水管修好了。

這些就是我家的家訓,孝敬長輩不僅僅是我們的家風家訓,更應該是我們一生的責任。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8

每個人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和家歸,說起我的家訓和家歸,還得跟我小時候的幾件小事說起。從我懂事起就跟我說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首先是做人要誠實,不然,別人怎麼相信你?其次要善良,不然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怎麼會去底幫助他呢?沒有一顆善良的心,怎麼會爲他人着想呢?最後還要勤學,意思是要好學,勤奮,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

我五歲時就學會了做很多事,掃地,分碗筷,疊衣服,但吃飯很挑食,並且經常會剩飯;每次洗手都要一大臉盤水,並且還不知道關水龍頭。媽媽就對我說:“飯和菜都是用媽媽的血汗錢換來的,水也一樣,浪費了它們,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勤儉節約,尊重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慢慢地,我吃飯也就吃的乾乾淨淨了,用水也不再浪費。

去年正月初一,我到家祝快樂!身體健康!爺爺給了我一個紅包,並語重心常的告訴我說:“孫女啊!你已經是一個小學生了,應該比別人更懂事了。我告訴你三句話,請你一定要記住。第一是要尊重長輩。無論你走到哪裏,看到長輩都要問個好,對長輩要有禮貌;第二是要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人間美育你長大,你長大一定要孝順他們,報答他們;第三是要自強自立,無論做什麼,都不能依賴別人,要自己努力。

現在我已經是小學的學生了,我有不是這樣在長輩們的關懷和教育下,在家庭的潛移默化中長大的。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19

每個家庭都是社會上的一個小細胞,但一個完美的家庭卻需要好的家風家訓,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勤儉節約。

我小的時候經常看到奶奶從早上天矇矇亮就起牀去田裏幹活,一直到晚上天黑纔回來。爸爸見了說:“你們年齡都這麼大了,應該在家裏好好休息了。”奶奶卻說:“我幹了一輩子農活了,怎麼能閒下來呢?再說田裏還有很多事要幹,人要勤勞不能懶惰。”我在旁邊聽着也記住了奶奶的話。

爺爺很節約,有一次天快黑了,我正準備開燈,手剛碰到開關,爺爺就在旁邊喊到:“別開,天還亮着呢,不要浪費。”這聲音把我嚇了一跳,然後我小聲嘀咕着:“天都這麼黑了,怎麼不開燈呢?”爺爺說:“現在屋裏還是能看見的,你們老師沒告訴過你們要勤儉節約,不能浪費嗎?”聽了爺爺的話,我無言以對。

奶奶也是這樣的人。奶奶經常從出租屋去我們家都是走過去的,因爲出租屋離我家比較遠,至少要走半小時的路程,爸爸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問:“你爲什麼不坐公交車呢?出門就是車站,下車就到家了,不省事嗎?”奶奶卻說:“走走不是更健康嗎!”其實我們心裏都知道,奶奶是捨不得公交車費錢。

雖然沒有人把我們家的家風家訓用白紙黑字寫出來,貼在牆上,但全家人都知道勤儉節約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因爲它已深入我們每個人的心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