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精選9篇)

學問君 人氣:2.1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怎麼寫徵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風家規家訓徵文(精選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精選9篇)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1

記得今年過年時新聞裏常常出現一個詞"家風",聽了不同人給出的不同答案,我猜家風就是一個家裏大家共有的行爲準則。我去問媽媽,媽媽就牽着我的小手帶我走進了中國木雕博物館家訓館。

中國木雕博物館家訓館不同於木雕館中其他展館的濃厚藝術氛圍,這裏的每一件"物件"與衆不同,彷彿是一個個歷經滄桑的老人在訴說一個又一個故事。而且雕板上的字跡遒勁,語言簡練而智慧,空氣中彷彿都有讓人沉靜下來的魔法。媽媽說,這些"物件"就是"家風",就是"家訓".

媽媽愛讀書,不管工作多忙,每天睡前一個小時一定會先看書。從我咿呀學語開始,媽媽每天就會在睡前給我講故事,到我自己能認字了,就會和媽媽一人一本書靜靜坐在燈下閱讀。對我來說,是媽媽開啓了我讀書興趣的大門。

爸爸喜歡看三國,他筆記本上還抄有諸葛亮的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爸爸也特別喜歡結交朋友,家裏總是歡聲笑語一片,和他在一起,好像永遠沒有煩惱,生活中總有值得快樂的事。

家訓館中有一句話我印象深刻"庭訓有何異,不外學詩學禮;家傳無別奇,只是克儉克勤。"爸媽從來不溺愛縱容我,也從不要求我做什麼,但是他們自己卻謹遵聖賢教誨,在生活中守信篤行,用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我家沒有條條框框的家訓,但是我的爸爸媽媽就是我最好的家訓。(作者:俞晨陽)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

接下來就說一說我們家的家風吧!比如:早晚洗臉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每天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早上6點起牀鍛鍊身體,媽媽常說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麼什麼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要節約水電,少喝或不喝碳酸飲料,多喝開水身體好,從小養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不能出去玩,只有禮拜六晚上經過媽媽同意後才能出門,並且還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就連開電腦、看電視也要經過媽媽同意;不說謊話、不愛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學習之風、勤勞之風、孝敬之風、節儉之風,伴隨我健康成長,願這些家風常駐我家中。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家長的舉止對他們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爲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空間,是爲人父母者責無旁貸的義務。家庭是祖國社會的細胞,只有家風如雨,幼苗才能茁壯成長。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3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每個好的家庭都有好的家風。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爲“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父母總把一句話掛在嘴邊,就是“百善孝爲先”。在我的眼裏,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鍊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着我。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家人就常和我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一粥一飯,當思來自不易。”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影響着我的言行,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父母工作很努力,在父母的影響下,我也是養成了勤奮的好習慣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澱。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讓他們在好的家規家訓家風中反覆訓練,注重養成,成爲正能量的傳遞者。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4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老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爲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

白浪費了很多水。老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外公家去拜年。向外公說了聲“新年快樂”。外公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5

家,是一個給於人溫暖的地方。家是一個避風的港灣,家是一個給迷途之人指明方向的地方,但是,儘管家再好,再溫暖,但是有句老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是家因爲沒有規矩而變得一團亂糟糟,那麼這樣的家還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給迷途之人指明方向的地方嗎?

所以,綜上所述,適當的制定家規是必要的,制定家規其實就是在家庭裏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所以說,一個良好的家規可以幫助在家庭中的成員更好地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這是一件很長時間以前的事情了。暑假時,吃好晚飯,事先與朋友們約定好晚上在小區門口見面的我,已經顧不得告訴自己父母一聲出門的消息,便直接開啟了門,騎上我親愛的“小飛鴿”一路狂飛。

夜涼如水,路燈時亮時暗,使人毛骨悚然。都我還是按時到達了約定地點,與小夥伴們愉快的玩耍了起來。時光似水,時間在手指縫裏悄然而過,轉眼,夜已深沉。小夥伴們已離開大半,此時的我,也開始擔心起來:母親看到了我不在,會不會擔心呢?

於是我告別了小夥伴,騎上了我的“小飛鴿”以十萬火急的速度趕回家中。小區裏空無一人,燈光昏暗,但是在我快到家的時候,我看見了一縷燈光從我們家的視窗處傳出——啊!父母還沒睡呀!

我收好了自行車,忐忑不安的走上了樓,一進門,便與母親那擔心的眼神,父親那嗔怪的眼神撞擊到了一起。果不其然,迎接我的是一頓“雪菜肉絲”,

“你去哪兒了?怎麼這麼晚纔回來?”這是父親的聲音。

“是呀,出去前一定要告訴我們一聲呀,免得讓我們擔心!”這是母親的聲音。

“你媽說的對!真是的,你怎麼一點也不讓我省心!”

“天天在外面玩,也不知道寫寫作業,暑假已經過去大半了!”

從此,爲了不讓我的父母擔心,在我出去與朋友會面之前,都不忘提醒父母一聲:“媽,爸,我出去了!”以後,當我聽見父母在他們的朋友面前,滿面紅光的誇讚自己的兒子時,我都不禁笑着,回憶着,回憶着母親那擔心的眼神,與父親那嗔怪的眼神,他們都使我受益無窮……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6

家庭是我們精神成長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搖籃”,家風、家規、家訓時時處處薰陶着、影響着我們的點點滴滴,包括言行、氣質、性格、品德和思想。

小時候,小朋友到我家來玩,我捨不得把玩具給他們玩,他們剛剛碰到玩具我就大哭大鬧。爸爸教育我:“做人不要自私,如果你總是像這樣,就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你做朋友。你覺得一個人玩好,還是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開心?”爸爸的話,讓我懂得了分享。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逛商場,走到手扶電梯口,看見一位叔叔左手推着嬰兒車,右手牽着一位小弟弟,看着電梯有些手足無措。爸爸上前拍了拍叔叔的肩膀:“是不是上電梯?”“是的,是的。”“來,我和你擡嬰兒車上去。”媽媽伸手牽過小弟弟:“小朋友,我們和小哥哥一起上去好嗎?”那位叔叔順利上了樓,連聲道謝。我們揮手道別,臉上都洋溢着笑容。爸爸媽媽的一個舉動讓我明白了:在別人需要是時候伸出援助之手,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像春天的細雨,冬日的暖陽,無形中讓我養成了許多好品質,伴隨我幸福快樂地成長。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7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麼?你家有什麼家風?”這些問題,非常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着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後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非常快就沒人願意與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後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爲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爲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纔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爲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8

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建材,使這個人思想感情與行爲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影響,除有形模仿以外,更重要是無形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重要了。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爲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外公外婆說話,我們都要好好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方式悄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體現。長輩們說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什麼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我們家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都要等到全家人到齊了,大家纔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家風當然也不僅僅這些,還有誠實啦!這個家風也十分重要,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爲,我家家訓就是“以誠爲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說同學們考都不好,以此想逃脫爸爸媽媽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

家風家規家訓徵文9

說起家風、家訓、家教,總覺得是一個很嚴厲的話題。就我家的情況,我分別來簡單的說一下。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爲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姥姥姥爺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什麼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到齊了,大家纔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家訓,字典上這樣解釋"指對諮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由此可見,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爲,我家的家訓就是"以誠爲本"。而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說同學們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脫爸爸媽媽的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說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說謊爲自己開脫,那麼這個說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100倍。我也曾經爲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媽媽說謊,最後的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狠狠的打了一頓。有時候做錯事情,

爸爸媽媽反而不會打我,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要麼給我講道理,要麼比較嚴厲的進行教育。還有一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說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說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說,我是個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於承擔。無論自己做什麼事情,而在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去敢於承擔。

家教,我自己覺得跟家風有點相像。詞典上說家教的重點在於道德禮節方面。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大人說,誰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覺得家教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在家長的幫助和教導下,從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媽媽教育我講禮貌,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他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姥姥的朋友來家裏作客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廚房忙活,讓姥姥陪着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聽到姥姥的朋友誇獎媽媽真是個好姑娘,家教真好,每當這時,我就能看到姥姥臉上驕傲的表情,我想怎麼人家誇得是媽媽,而姥姥怎麼會這麼驕傲的樣子呢?後來,我慢慢懂得了,誇獎孩子有家教,其實就是在讚賞家長的教育。每逢過節,家裏聚會,親朋好友也是誇我特別有家教,此刻,爸爸媽媽也是一樣的驕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媽媽的一種言傳身教。通常,大人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家風、家訓、家教有着異曲同工的方面。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教、家訓需要家裏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