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小學生學習陳嘉庚精神徵文

學問君 人氣:2.86W

陳嘉庚,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人。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小學生學習陳嘉庚精神徵文,歡迎閱讀!

小學生學習陳嘉庚精神徵文

小學生學習陳嘉庚精神徵文

集美大學是一所省屬的多科性的綜合大學。正式成立於1994年10月。由我國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村內的5所高等院校聯合組建而成。目前在校學生1萬多人。

集美大學副校長蘇文金教授自豪地談道:“我們有一個„傳家寶‟,那就是繼承集美學村1913年以來的光榮傳統,即以陳嘉庚先生當年提出的„誠毅‟爲校訓;弘揚„嘉庚精神‟。”

我們聽了校領導的介紹,後到鰲園拜謁了嘉庚先生的陵墓,又參觀了他的故居,使我們受到深深的感動。“嘉庚精神”的精髓似應歸納爲三個方面:一是愛國主義的精神。早在“五四”運動後,他就大聲疾呼:“民心不死,國脈尚存,以四萬萬之民族,決無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達,尚有來日,及身不達,尚有子孫。如精衛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終有貫徹目的之一日!”他還說:“救亡圖存,匹夫有責!”“如果國家衰亡了,即使個人發了大財又有何用?”他身居海外,“爲團結抗日,爭取中華民族的解放,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他無比艱辛地組織海外僑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支援抗日戰爭。僅1939年,他們匯給當時政府的捐款就多達11億,佔其軍費總開支18億的一大半。他反對屈膝投降,痛斥大漢奸汪精衛。他曾以國民參政員的名義提出並透過了“敵人未趕出我國之前,公務員談和平便是漢奸國賊”的著名提案!他曾衝破蔣介石集團的重重阻撓,訪問了陝甘寧邊區,由是“斷定國民黨蔣政府必敗,延安共產黨必勝”!新中國成立後,這位知名愛國人士積極參政議政。他反對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哪來的“兄弟關係”,哪來的“無私援助”;他不大讚成“大躍進”,說那些數字“簡直像小孩在講童話”;他不贊成反“右派”鬥爭,這將“損失多少有用人才和優秀知識分子”。他一直關心祖國的統一大業。在臨終的遺囑中,還念念不忘“最緊要的是國家前途,臺灣必須迴歸祖國”。

二是崇尚教育的精神。嘉庚先生說:“教育爲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他還說:“要想國富民強,教育是基礎。”他“久居南洋,心懷祖國,希圖報效,已非一日”。他17歲隨父到新加坡闖蕩謀生。成就基業後,在其胞弟陳敬賢先生的大力襄助下,即醉心於祖國百年樹人的教育偉業。從 1913年創辦第一所集美小學起,50多年來,先後創辦了十多所各種類型的學校,從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至高等教育,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師範、專科及海內外聞名的廈門大學。爲興學,幾乎耗盡了他的全部家產。在困境中,他毅然地頂住了英資的壓力,寧願“企業可以收盤,學校絕不能停辦”!不惜 “出賣大廈,維持廈大”。嘉庚先生最大的人生樂趣:廣育人才。幾十年來,他所培養的各類人才遍佈祖國及世界各地,真是桃李滿天下!他爲祖國、爲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是嚴格自律的精神。嘉庚先生可說有億萬資產,但他說:“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他淡泊名利,自奉甚菲,律己極嚴。來自各方面的巨厚褒獎,他都極力推辭,畢生中從沒一所學校、一座建築物是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他始終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本色。粗茶淡飯,平時的膳食就是蕃薯粥、鹹菜、花生、蘿蔔乾;直至晚年,自定每月伙食費爲15元。他不抽菸,不喝酒,不做壽。他穿着只求保暖,一件坎肩,穿了好多年,破了就補補,蚊帳也是補了又補;他的客廳、臥室陳設極爲簡陋,使用過的物件,破舊不堪,無不令我們這些參觀者動容!可他有句名言:“該用的錢,千萬百萬也不要吝惜;不該用的錢,一分一釐也不要浪費!

小學生學習陳嘉庚精神徵文

10月21日,紀念活動在嘉庚體育館隆重開幕。活動期間,舉辦了第三屆全球集美校友聯誼大會、集美中學95週年慶祝活動、集美校友總會暨集美僑聯大廈落成典禮等。香港集美校友會長王欽賢、香港集美中學校友會會長李鳳翔組織了逾兩百人的慶賀團赴廈門集美參加這一慶典。

此次紀念活動的主題是:“弘揚陳嘉庚先生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把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締造美麗廈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事業中來。透過紀念活動,充分體現廈門市委、市政府弘揚嘉庚精神,重視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重視愛國統一戰線工作的強烈意識和一貫做法,充分展示廈門市改革開放的建設成就與和諧奮進的發展局面。

嘉庚精神 誠毅百年

10月21日上午,在福建廈門嘉庚體育館舉行有廈門市政府舉辦的紀念大會,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羅豪才,全國僑聯主席林軍,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副主任樑綺萍等嘉賓和陳嘉庚先生後裔及親屬,以及海內外集美校友等2500多人出席了紀念大會。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至立發來賀詞

全國僑聯主席林軍致辭,陳嘉庚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曾被毛澤東主席譽爲“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嘉庚先生興辦教育傾資之巨、時間之久、規模之大、範圍之廣、毅力之堅、思想之先爲世界所罕見,爲中華民族、海外華僑華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陳嘉庚長孫陳立人在會上表示海外親屬將繼續關心和支援集美學校的發展。他說,他也欣喜地看到遍咽瀾緄男S押透鶻縟聳課母校發展和家鄉的建設慷慨解囊、捐資助學,使嘉庚精神得到了傳承。

海外校友代表、香港集美校友會會長王欽賢,集美學校師生代表、集美大學校長蘇文金等也在會上致辭。紀念大會還表彰了第十一批捐資興學尊師重教模範單位和個人,向捐資興學突出貢獻者頒獎。

難忘師生情 薪火永相傳

從集美學校畢業的學生,很多都成了爲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做貢獻的人才,他們分言謔瀾綹韉兀爲改革開放和祖國統一事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還有許多的僑友旅居國外或港澳臺,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崗位上,繼續發揚陳嘉庚先生赤忱愛國的崇高思想。在此次紀念活動,有包括600多名的香港集美校友會在內的海內外 2000多名校友相聚集美,共同慶祝母校百年華誕。香港集美校友會同時還舉辦了“慶祝香港集美中學95週年活動”、“謝師宴”、“與泉州集美校友會聯歡” 等一系列活動。

陳嘉庚先生一生愛國、一生創業、一生興學,他的實踐和精神形成了獨特而又豐富的嘉庚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

“君子必誠其意”、“士不可不弘毅”――陳嘉庚先生從中華文化的精髓中提煉出“誠毅”二字,作爲他所創辦的集美學村各校的共同校訓。他畢生的資財全部用於愛國救亡、興資辦學等公益事業,K於1913年開始創辦教育,在海內外興辦和資助學校多達118所。他的精神也在其學子們的身上得以延續,ハ至艘慌 “嘉庚精神”的傳承者:70多歲的杜成國先生是印尼歸僑,他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以他人拍照謀生,平時生活非常節儉,常與太太食用一份下午茶當午餐。但是,他s將自己位於北京三環的四合院賣掉,所得的款項捐予母校。多年來,他爲集美中學、集美醫院等先後共捐資近500萬元;香港集美中學校友會會長李鳳翔先生,在集美中學新校區落成時也捐建了教學樓。

小學生學習陳嘉庚精神徵文

今天,老師講了《陳嘉庚的故事》。課後,我又認認真真讀了幾遍,我被陳嘉庚的故事深深打動了。

書中講,陳嘉庚,1874年生於一個與廈門隔海相望的`僻靜漁村 福建同安縣集美鎮。在母親的指導下,他少有大志,9歲就讀於南軒私塾,15歲辭學赴新加坡,在父親開設的米店學習經商。由於目光遠大,勤奮學習,艱苦創業 ,涉足食品、橡膠、航運等領域,建立了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擁有上千萬資產,成爲南陽華僑中的首富。

當時的中國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陳嘉庚作爲一箇中國人,他時時想念着自己的祖國。1910年,他籌資幫助孫中山先生進行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爆發,他擔任南洋華僑總會主席,捐資抗日。他衝破重重阻攔訪問延安 祖國和民族的利益高於一切,是陳嘉庚先生做事的最高原則。

書中講,陳嘉庚捐資辦學花了多少錢,人們已經很難算得清了。 金錢如肥料,散播纔有用 ,至1934年,陳嘉庚經商30年獲利1900萬元,僅資助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就花去800萬元,約佔獲利總額的42%。就這樣一個身價千萬的大人物,他對於自己的生活卻非常苛刻。書中說,他的晚餐常常是一碗番薯粥,一塊醬豆腐而已。他平時身上的現款不超過5元,從不在外頭亂花一分錢。看到這些,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我們作爲小學生,既不掙工資,還要靠家長養活。但我們每天除了要吃好的,喝好的,還要零花錢。家長給得少了,還跟家長大吵大鬧,覺得自己委屈。想想陳嘉庚先生,我都替自己感到難過。

陳嘉庚先生的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陳嘉庚先生是我們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一面旗幟,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典範。讀《陳嘉庚的故事》,感受陳嘉庚精神的力量,讓我們爲自己的祖國、爲古老的中華民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