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兒童聲樂教學注意事項

學問君 人氣:1.52W

呼吸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在此就沒有必要多述了。由於兒童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童聲聲樂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會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給孩子解釋什麼是正確的呼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兒童聲樂教學注意事項,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兒童聲樂教學注意事項

一、我國童聲期聲樂教學現狀

衆所周知,兒童的生理特點有異於成人。就發聲器官而言,兒童聲帶短而薄,音色明亮、悅耳、稚嫩,共鳴腔體較小。這就要求在童聲訓練中必須遵循兒童的身心特點,爲處於童聲階段的學生量身定做一套訓練方法。不過,目前的現實情況不容樂觀 :只有很少一部分專業院校能夠嚴格按照童聲訓練的原則,在充分發揮兒童發聲的天賦的同時,避免竭澤而漁的教學誤區,在實際的教學中爲孩子的音樂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此相反,大多數在普通中小學接受童聲訓練的學生就不那麼幸運了。因爲目前我國中小學歌唱教學大綱中,還沒有專門設定與歌唱訓練有關的發聲生理課程,甚至很大一部分聲樂教師都沒有接受過相關的系統培訓,學生們只能僅僅依靠簡單的模仿來習得音樂,靠嘹亮來評價歌唱水平的認識誤區使很多的學生在歡唱童年的同時也喪失了良好的聲音條件。這不得不讓人感嘆 :這豈不是現代教育所締造的“傷仲永”悲劇?

就目前我國童聲期聲樂教學的現狀來看,研發一套科學的、可推廣的童聲期聲樂教學法,逐步健全童聲教學體系顯得尤爲迫切。在我國童聲期聲樂教學研究成果略顯不足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專業的音樂教育者認識到了童聲期的重要性,並加入到童聲教學的研究和實踐中。成都大學學前教育學院黃亞萍的《素質教育下幼兒聲樂教育的幾點思考》就根據素質教育對聲樂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指出幼兒聲樂教育應該關注孩子的情感教育、培養孩子的興趣。 論文以素質教育的標準入手,提出瞭如何讓學生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培養良好的聲樂素養,與相關論文相比不乏新意。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王枚的《淺談童聲訓練的方法與技巧》在強調學生在兒童期發聲特點的前提下,從童聲訓練的基本姿勢、呼吸的訓練、母音的訓練區域的練習、聲音的訓練、咬字的訓練、變聲期的訓練等七個方面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童聲訓練的方法和技巧,對童聲訓練有切實的指導意義。

不過,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對童聲期聲樂教育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寓教於樂”的教學形式等簡單教學觀念上,對於童聲期聲樂教學與成人聲樂教學的區分,特別是童聲期聲樂教學的具體實施研究甚少。正如許多音樂教育者已經注意到的,童聲期音樂教育必須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特別是注意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那麼,音樂技能的培養應該擺在怎樣的位置上?音樂素養的培養與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在教學上應該如何有效結合?這樣的思考,比起只是簡單地談論童聲期聲樂訓練的觀念,或許更具現實意義。

二、童聲期聲樂教學的訓練法則

與成人聲樂教學應該做到面面俱到不同,童聲期的聲樂教學切不可貪多、貪大、揠苗助長。童聲期聲樂教學在遵循“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的觀念之外,給學生傳授必要的演唱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教會學生科學的呼吸法、如何尋找聲音的位置和共鳴腔等等在成人聲樂教學中微不足道的教學過程,卻是在童聲期不可忽視的教學法則。

1.培養學生科學的呼吸訓練法

所謂“善歌者必先調其氣”,任何優美的歌聲都離不開氣息的支援。未經專業訓練的兒童雖然憑藉處於童聲期的優勢也能唱出嘹亮的歌聲,但是隨着童聲的失去,氣息使用不當的弊端就會慢慢顯現。因此,在專業訓練的過程中,對於童聲期學生的呼吸訓練法就顯得尤爲重要。

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師可透過形象教學方法來訓練學生的呼吸方法 :

1.小狗喘氣的呼吸法。小狗喘氣的呼吸訓練法的目的,主要是透過模仿小狗喘氣的呼吸方法,訓練學生呼吸的速度以及呼吸活動的柔韌性,讓學生在這種速度快、容量大、彈性強的深呼吸狀態與感覺中去體驗唱歌時的深呼吸。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透過視頻教學讓學生觀察小狗喘氣的特點,引導學生做出簡單的模仿。 簡單的模仿之後,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模仿中出現的問題做出正確的示範——張大嘴巴,開啟喉嚨,急速地喘氣,使各呼吸器官都積極參與到呼吸中來。在反覆的示範過程中引導學生反覆的練習,掌握小狗喘氣的呼吸法,體驗到唱歌時深呼吸的狀態。

2.聞花香式的呼吸法。聞花香式的呼吸法,主要是透過平靜、柔和的`吸氣狀態與感覺,來體驗唱歌時氣息的流動。聞花香式的呼吸法,是一種簡單、好掌握的呼吸訓練法。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師可採用具體生動的實驗法來達到教學目的。首先,給每一個學生一朵花,讓他“聞花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氣息的使用未必到位。教師可做示範,慢動作示範此呼吸法——讓氣息直入小胸與腹部,橫隔膜收縮下沉,腰圍也向四周張開吸氣,形成一個救生圈似的氣帶。在現場示範不能充分展示這種呼吸方法的時候,還可以選取相關的視頻來展現“聞花香式呼吸”過程中各個器官的變化與特徵,讓學生充分了解調節氣息所帶來的特點。在示範之外,更爲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反覆練習,理解並掌握氣息的使用。

2.教會學生尋找聲音的位置

聲音的重要性,對一個歌唱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童聲期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懂得利用學生童聲的優勢, 也要教會學生尋找聲音的位置,引導學生從專業的角度來控制聲音。在歌唱的過程中,起音是非常重要的,聲音的高位置是唱好歌曲的必要條件。我們知道,如果聲音從頭腔發出,位置就高,這樣發出的聲音不僅會鏗鏘有力,對保護嗓子也很有益處。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可一一指導學生念一句、唱一句,透過高位置的示範去體會正確的喉頭狀態和正確的共鳴位置,幫助他們學會用高位置來演唱。

3.教會學生如何開啟喉嚨

好聲音不僅僅來自於天賦,技巧的使用也是不容忽視的。開啟喉嚨也是鍛造好聲音的重要一環。這是因爲,開啟喉嚨可以使喉結保持在深呼吸的位置上,透過穩定的合聲帶充分振動的自由空間可獲得良好的起音。通常,教師用“打哈欠”的方法,使學生自然地把口蓋開啟,讓口腔內的共鳴腔體增大、增長。把軟齶擡起,保持“打哈欠”的狀態,把喉嚨開啟。同時也可以用把笑肌擡起,上下牙分開,把鼻、咽腔開啟,用上牙儘量地往上擡的微笑狀態開啟喉嚨。

4.共鳴的技巧訓練

共鳴技巧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一個專業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高低。在童聲期聲樂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共鳴技巧。共鳴包括 :頭腔共鳴、胸腔共鳴、口腔共鳴。

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師應該結合童聲期學生的特點,爲學生制定適宜的共鳴技巧訓練 :

1.尋找頭腔共鳴點。美國著名研究兒童歌唱的權威專家哈蒂,在其著作中說 :“一般兒童在他們未受到相當好的訓練之前,絕不允許大聲歌唱,否則,美的音質就會消失。”頭聲是頭腔共鳴,唱高音必須要有良好的頭腔共鳴,否則學生就無法獲得美妙清脆的高音。兒童要獲得好的頭聲,必須從弱聲的哼唱訓練開始,因爲哼唱可以讓學生慢慢體會尋找共鳴點,以便發現聲音缺點,從而進行糾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透過哼唱“eng”引起軟齶後面垂直部分震動,並導致鼻咽腔通道的開啟,同時放鬆了下顎,在呼吸的配合下使學生獲得較好的頭聲。

2.尋找胸腔共鳴點。胸腔共鳴常在中低聲部時運用,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會學生喉部肌肉適當放鬆,喉頭下降,即讓學生想象“口含一口水,想說話”的感覺,學生會好奇地試一試、想一想,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喉部放鬆的感覺。如此方法,能增大咽喉共鳴腔體空間,使之與胸腔共鳴器緊密連接,同時要注意聲音的位置。

3.尋找口腔的共鳴技巧。口腔共鳴需要兒童開啟口蓋,讓發生器官變長變大。可以讓學生用“吞湯圓”的方法先開啟喉與口腔的空間,再找共鳴。口腔的共鳴要做到“一鬆一提”,即“放鬆大舌頭,提起小舌頭”。放鬆的舌根有許多方法,例如讓學生把舌頭伸出來,左右搖頭使舌晃動,可以體會到舌頭的緊張度,而小舌頭的提起是要注意用面部的表情來幫助提起的。解決了舌和小舌頭的問題,口腔共鳴的技巧就能輕鬆掌握了。

三、區分兒童聲樂教學與成人訓練的差異

目前,兒童聲樂教學過程中除教學方法不夠規範、教學專業度不充分之外,將成人聲樂訓練與兒童聲樂教學混爲一談,以及爲追求短期效果,在童聲期聲樂教學中存在嚴重的揠苗助長的現象也是當前童聲教學最大的誤區。專業的音樂教育者在強調兒童聲樂教學效果的同時,也絕不能走入這樣的誤區。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童聲期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並結合童聲期的特點爲學生量身定做訓練計劃。爲此,應切記以下原則 :

第一,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不應過分強調兒童的共鳴腔體。不能一味追求高音而讓學生演唱其不能達到的音域,否則,容易損傷學生稚嫩的嗓子。同時,還應該讓兒童生動、簡單、自然鮮明的音域特色加以保留,懂得對這一時期的孩子來說“護嗓”遠比“練嗓”更爲重要。

第二,儘量不要演唱過於複雜的聲樂作品。由於兒童的認知有限,尚無法很好地理解複雜音樂作品的內涵, 而且大多兒童由於聲樂技巧的能力有限,也無法駕馭高難度的聲樂作品。因此,教學作品的選擇,應該緊緊圍繞學生的興趣來選擇。

第三,儘量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作品來演唱或教學,切不可將一些成人世界庸俗的音樂作品當作時尚來教授學生。一流的音樂絕不僅僅是高超音樂技能的展現,它更是文化內涵的展現。從學生音樂道路的起點開始,教師就應該把培養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當作重要的教學內容來貫徹,音樂修養的高低對一個真正的音樂家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