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2.35W

《永遠在路上》是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八集專題片,於2016年10月17日至25日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觀後感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觀後感一

繼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又一部從嚴治黨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已於全國觀衆見面播出第一集,從嚴治黨將再度成爲觀衆特別是黨員幹部熱議的話題,從《人心向背》、《踏石留印》到《利劍出鞘》、再到《拍蠅懲貪》,《標本兼治》,從受訪專家學者、紀檢幹部到**官員的典型案例剖析,將爲觀衆全景式呈現"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這四年來不平凡的歷程。相信接下來的七集和第一集一樣每集都是“鏡”,每案更是“鑑”。

變化是最紮實的答卷,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十八大”四年多來,從嚴治黨“收穫”頗豐:一竿子插到底”的向基層延伸,全面“體檢”基層政治生態的“拉網式全覆蓋”,查處羣衆身邊貪腐問題“拍蒼蠅零容忍”,“扎籬笆謀長遠”的健全防治基層貪腐長效機制。那些從嚴治黨之下的一樁樁、一件件,新舊對比“兩重天”,都是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體會得到的實惠。從嚴治黨純潔了黨的幹部隊伍,順應了民意,贏得了民心。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全國民衆將透過專題片《永遠在路上》領悟“支點”:黨中央堅定不移反對貪腐的決心沒有變,堅決遏制貪腐現象蔓延勢頭的目標沒有變,全面從嚴治黨更是任重道遠。如果把全面從嚴治黨比喻成“千斤重擔”,最給力的就是落實主體責任這個“支點”。只有將“支點”立起來、實起來、硬起來,才能真正把這個“千斤重擔”扛起來,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和期望。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只要我們管黨治黨不放鬆,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就一定能贏得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鬥爭。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廣大觀衆將從專題片中感悟之深:遏制貪腐蔓延,用好巡視監督利器,形成高壓威懾的“利劍出鞘”;“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應成爲貪腐分子和貪腐資金的 避風港 ,不應成爲他們的 避罪天堂 ”再現反貪腐國際合作“永遠在路上”的“天網追逃”;可見從作風建設到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惟有把“紀律挺在前面”,纔會不斷形成清風正氣的大勢,只有“踏石留印”抓常、抓細、抓長,才能持續努力、久久爲功,不斷壓縮歪風邪氣的空間。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從嚴治黨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永遠在路上》專題片以多個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爲“鏡”,案件當事人現身說法爲“鑑”,透過“標本兼治”警示教育黨員領導幹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築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即將召開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播放此部專題片,表明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決心,釋放出進一步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的明確信號,將爲推動管黨治黨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注入強大動力。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觀後感二

觀看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八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本人感觸很深。

一是改進作風,關鍵在情感上。我們都非常清楚,焦裕祿同志擔任xx省xx縣委書記僅一年半時間,但是羣衆對他的感情和他在羣衆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黨員幹部工作幾十年,甚至工作一生都無法超越或達到的,這就是源於他對老百姓的真情、真心的付出。我們局機關絕大部分黨員幹部來自於農村,“血液”中先天就有羣衆情懷的“基因”,應該容易與羣衆打成一片,因此在工作中應該做到“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良好的精神狀態,先把自己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好。

二是改進作風,核心在思想上。改進作風,根本目的在於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黨的根本宗旨。作爲基層局的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該從思想上、行動上體現宗旨意識,這也是我們黨員幹部黨性修養的核心內容,是檢驗共產黨員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標尺。因此我們應按照“自加壓力、自我鍛鍊、自強不息、自律有爲”的要求,切實加強自身黨性鍛鍊與修養,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榜樣的正能量,引導機關幹部職工爲市場監管事業健康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三是改進作風,落實在行動上。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但作風建設重在行動上。黨員幹部代表黨的形象、代表政府的威信。抓好作風建設,黨員幹部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這是改進作風最基本、最現實、最直接的要求;同時,在服務上要搞清服務與監管、服務與發展、監管與發展的辯證關係,做到沉下身,經常深入基層,瞭解羣衆的訴求,有效解決爲羣衆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問題,這是改進作風基本途徑;第三,在實踐上要始終把保障民生、實現羣衆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效能建設、作風建設爲載體,切實提升自己對落實工作的執行力和擔當力,達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目的。

《永遠在路上》專題片帶給我們是心靈上的觸動、思想上的教育、行動上的推進,我們應該回過頭來認真審視自己、檢討自己、改造自己,以優良的工作作風促進局機關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觀後感三

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在重要的時間,重要的中央臺播放,彰顯出了國家對於反腐倡廉的重視。透過紀錄片的形式展現反腐的細節,也確實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讓大家從細節中吸取教訓,以便警鐘長鳴,也從中告訴一些還在執迷不悟的官員,反貪腐“永遠在路上”。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的播出,同時也是在向廣大人民羣衆傳遞着一種信號,那就是政府工作公開化,在以往,審判這些貪官的過程和細節,老百姓是看不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政府工作的進步,也是越來越公開化了,無時無刻在接受着廣大民衆的監督。十八大以來,一批貪腐分子被繩之以黨紀國法,宣示着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問題、捍衛黨紀、自我淨化、自我革新。

中央紀委親自出手抓反腐劇,這是十分罕見的重要舉措,顯示了對反腐劇創作的高度重視。這遠遠比一些反腐題材電視劇更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這讓公衆真正的看到了反貪腐工作的真實案例情況,遠遠比一些帶有虛構情節的反貪腐電視劇要實在的多。

我們黨和政府的幹部要廉潔, 這是我們老百姓最看重的。抓好我們的黨風,纔可能預防減少貪腐的發生,也才能讓老百姓真的相信我們的政府,才能對政府抱有希望。因爲每個人都期望生活在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裏,這關係着我每個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專題片中的涉及的那些高官,向我們老百姓傳遞着一種信號,那就是貪腐分子永遠是黨和人民羣衆的死對頭,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鐵帽子王。官再大,位置再重要,只要違法違紀,黨和人民羣衆一樣不答應,等待的只有法律的嚴懲。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的'播出,不容置疑,是中紀委敢於亮醜,敢於查處害羣之馬的有力的亮劍,不僅向世人表明一種查處貪腐的決心和信心,也向人民羣衆表明,反腐沒有死角,只要有貪腐的地方,就會有我們正義的之劍所在,這同樣也是一種承諾!

《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觀後感四

執政黨的作風,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在長期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形成並堅持發揚了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衆、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這是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黨千錘百煉更加堅強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爲,切實轉變作風應努力做到“三要”。

轉變作風要堅定信念、全心全意服務大局。正確的理想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也是人們知難而進、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不動搖,自覺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本職工作聯繫起來,全心全意服務大局。要把自身作風建設與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服務好“中國夢”這個大局。

轉變作風要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堅守崗位。堅持腳踏實地,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認認真真做人,老老實實幹事,持之以恆地堅守好自己的崗位。遵章守紀、務真求實、樂觀上進,始終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克服鬆懈心理,樹立生活、工作和學習目標,化劣勢、失誤爲前進的動力,保持旺盛的戰鬥力,永遠保持一種積極向上、愛崗敬業、吃苦肯幹的精神,腳踏實地堅守崗位,努力提高執行力,堅持以人民滿意爲標準,不打折扣地完成黨組織交辦的任務。

轉變作風要刻苦學習、勤勤懇懇爭創佳績。不學習就要落伍,就會被時代所淘汰,轉變作風就要狠抓學習。向書本學,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用黨的先進理論武裝自己。學習經濟、科技、法律、歷史和與工作相關的業務知識,爲日常工作提供智力支援。向領導學,學習領導的思想境界和做人做事的藝術,學習駕馭複雜環境和處理棘手問題的能力。向老同志學,學習他們好的經驗和工作、生活、學習作風。

作風繫於發展,作風繫於興衰。各地、各單位要從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幹部生活作風建設,弘揚新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以良好的作風正黨風、糾政風、轉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