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程式化朗讀,讓學生有章可循

學問君 人氣:1.93W
程式化朗讀,讓學生有章可循
        語文新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明確強調了語文朗讀的重要意義!
        然而目前小學語文朗讀中卻出現了下列現象:一是目的不明。讀的花樣多,看似熱鬧,其實讀前無要求,讀中無指導,讀後無評價,學生只是有口無心地“唸經”,沒用情去讀,缺乏目的性。二是層面不廣。不管是檢查性朗讀還是感情朗讀,都是幾個尖子在主演,大部分學生當聽衆,成績不理想者連機會都沒有。三是指導不力。如重聲音形式,輕內心體驗。只要求把某字詞讀得重(輕)些,把某句子讀得快(慢)些,忽略了朗讀的表情達意。四是素質不高。有些教師素質不過關,不能使用標準的普通話教學,甚至帶學生唱讀;有些教師對教材理解不透,對課文情感把握不準,起壞榜樣。五是時間不足。“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朗讀流於形式。
        因此,探索小學語文有效朗讀教學策略,以提高小語朗讀質量,迴歸小語朗讀本位,自然就成了重要的課題。“語文課以讀書爲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於讀,則功莫大焉。”(葉聖陶)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語文有效的朗讀呢?筆者在教學中做到程式化朗讀,讓學生有章可循,大大提高了朗讀的效率。
  一、自由朗讀,掃清障礙。先讓學生自由地大聲朗讀(個人讀、小組讀),碰到不懂的生字新詞,自主地翻閱資料解決,或請教老師,掃除障礙,初步把握課文意情。爲了增強目的性,還可透過生字詞的練習或聽寫,考查學生掌握的情況,促進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與有效性。
  二、個體朗讀,理解內容。抓住重點,理清思路,定好情感。 
如教《月光曲》時,讓學生聽着“月光曲”,進行個體朗讀,想像和窮兄妹一起靜靜地聽着,想像着月光、大海……在喚起的情感中享受美文之情,步入陶醉之境,讀出“舒緩升起——逐漸增強——激昂澎湃”的景韻!再瞭解貝多芬感情的變化:對窮兄妹的同情——遇到知音的激動——茅屋裏產生的激情,整體把握課文,並從中感悟一些有感情朗讀的方法。爲了讓學生確切把握感情基調,也可透過有代表性的練習題或課後思考題,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
  三、獨立試背,感知情意。線索理清後,放手讓學生獨立試背。課堂上,可採用小步子策略,進行分片段背,不求背全文,有利於培養學生朗讀興趣。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在品讀第二自然段之後,引導學生進行背誦,不但激發學生朗讀本自然段的興趣,還爲背誦第三自然段奠定了基礎。
  四、交叉互背,深入品味。此時讓同桌互相有感情地背誦,深入品味感情與文字的融合。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五、表演背誦,逐步昇華。演背,聲音要洪亮,最能體現大聲朗讀的魅力。邊背邊“演”,當然要深知內容所蘊含的情感,才背得生動。剛開始時,可讓學生指着圖片或影片來作解說性的背讀,逐步讓“想爭冠軍”的人以形神作手段,繪聲繪色地表演背。
        從整個小學的教學來看,其教學的序進性是非常清楚的;從整個一篇課文來看,要遵循“讀準——讀通——讀流利——讀出感情”這樣的一個操作過程。從具體的片段教學來看,根據片段的具體情況要具體對待。第一種,對比較容易理解的課文,這種課文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在讀中深入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思想感情。第二種,對內容比較深奧的課文,要先進行理解品味,深刻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後,才能讀出情感。第三種,對古詩的教學教師要加強範讀的指導,要學生讀出節奏,讀出押韻,學會吟誦。三種因課而異的朗讀指導方法,能幫助學生理解透課文,更加投入地讀,讀出文章的“味道”來。讓學生“讀進去”,“讀出來”,形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情境交融之態勢,還讀書之本性,步入原生態讀書之勝境,這正是小語教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