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PBL教學模式的組成與問題設計原則

學問君 人氣:1.56W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找到一種符合課程標準的有效教學模式對構建高效的資訊技術課堂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衆多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思路中,基於問題的學習(PBL)的教學模式有其特有的應用價值。本文闡述了PBL教學模式的組成與問題設計原則,並以高中資訊技術《表格數據的處理》這一課例說明如何應用該模式。

談PBL教學模式的組成與問題設計原則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問題;設計原則;組成

一、PBL教學模式

在PBL教學模式的研究歷史中,俄國心理學研究者馬秋斯金認爲,人們對問題進行主動的探究可促使思維的形成,學生解決具體的問題後可表現出創新意識;他認爲教學的本質是師生藉助問題情境,剖析問題後發現未知資訊的學習活動過程;教師設計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認知需求,調動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而不是教師藉助現有知識模式的呈現,間接影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探究學習。

PBL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和問題進行融合,藉助真實的、複雜的情境呈現,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透過對問題的解決,學習融於問題中的知識,此模式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並提升其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和活動實踐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PBL教學模式的組成與問題設計原則

(一)PBL教學模式的組成

1、問題

筆者認爲問題的選擇與設計要有可操控性,要選擇與學生的生活、興趣相關的問題,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影響“問題”的要素。

學生特性:高中學生活潑好動,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但缺乏合作意識,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學生的資訊素養具有顯著差異,呈現出個性與多元並存的特點。因此,相關問題的設計必須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激發,透過問題的解決促使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

課堂實際: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動力取決於問題,因此,問題的設計要立足於課堂實際,讓學生可操作並能在課堂時間內完成,這樣有助於教師對課堂的掌控。另外,資訊技術課堂本身具有的網絡學習環境對學生查找、處理、加工資訊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關聯性:一方面,“問題”本身應該來源於生活,關聯生活;另一方面,由於高中階段的學生在認知上表現出感性大於理性,並處於逐漸過渡階段,基於這種認知特點,“問題”要走進學生的世界,關聯學生的興趣話題、生活實際,學生才能表現出強烈的學習主動性。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通常以小組交流、相互討論等形式進行,在實現資訊共享的同時,引發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專家之間不同認知的碰撞和感情的交流,從而推動學生的內部認知的發展,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由於高中生具有獨立意識強、合作意識弱的特點,獨立完成問題的研究有一定的困難,學生可把自己的需求與他人進行共同探究,學生的合作探究是在無法達到其目標的情況下發生的,體現出臨時性的特點。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會根據任務進行分工,從不同方面對問題進行了解。解決問題後解除合作關係,學生重新進行獨立的思考,防止部分學生對小組產生依賴。

3、學習資源

學習資源能夠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提供必要的幫助,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有效助手,學習資源包括了硬件和軟件的範疇,由於硬件資源受地域或學校條件的影響,有一定的制約性,軟件資源作爲學生問題分析的資訊來源則起主要作用,因此,教師課前要對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可能用到的資源進行預估,進而爲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資源。需要說明的是,學習資源的選取要保證能夠被學生及時地發現和利用,這些資源大致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識別問題的資源:作爲教學活動的開頭部分,識別問題的資源設計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學目標的判定。此類資源可輔助學生對問題進行識別、理解、分析,引導學生從問題發生的環境視角對問題重新審視,識別問題的資源既包括與問題有關的視音頻、圖片、動畫,也包括思維導圖等學生的認知工具。

解決問題的資源:這類資源的設計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起到橋樑作用,爲學生的進步,最終解決問題提供了支架,能夠避免學生走進誤區,提高探究的效率。

交流問題的資源: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不僅是交換觀點,共享方法,更是思維方式的衝突轉變,這類資源要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問題分析、資源共享,教師可利用學生熟悉的通訊工具、微博、以及基於網絡的學習的平臺等,圍繞學生的問題進行設計。

4、教學評價

形成性評價:學生的水平差異可以透過合作交流來彌補,但個別學生的僞觀點可能會誤導合作的小組,在PBL模式學習過程中進行形成性評價,教師可在第一時間得到學生的學習結果,並根據反饋結果及時引導學生進行修正,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運轉。

總結性評價:從新課改下的三維目標角度看PBL教學模式是否有效,要透過對問題解決方案的實施情況及是否解決了學生的問題兩個角度進行總結性評價,即對應用PBL模式後,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包括教學整體目標資訊和學生單元差異資訊。具體可透過教師、專家、或開發評價工具對情境的設定、問題的設計、資訊的集成、實施方案、學生作品等內容對PBL模式進行評估。

(二)PBL教學模式中問題設計的原則

筆者根據查閱的資料和課堂的實踐經驗,將問題設計的原則歸納爲以下幾點。

1、創新,引起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源,教師要善於和學生交流,不侷限於課堂,課後的溝通也很重要,這樣有助於教師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根據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而不是教師憑空想象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由於教材的更新較慢,資訊技術更新很快,所以教材很難有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因此,教師要挖掘教材外的流行元素,用心設計問題,使問題富有創新意義。

2、富有生活化,理論聯繫實際

從學科思想上看,資訊技術課程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解決具體生活問題能力爲目標,因此,學習活動不能脫離真實的情境,問題的設計要富有生活化。生活化的問題環境有助於學生的知識遷移和提取資訊,以多媒體網絡平臺爲依託的真實問題情境有助於引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挑戰性,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促進學生學習動機的轉變,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