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藥的使用會威脅生物多樣性嗎?

學問君 人氣:3.21W
中藥的使用會威脅生物多樣性嗎?
作者:王佑華, 陸金根, 柳濤, 季光, 周端, 鄭培永
【摘要】 歷代中醫醫案對中醫理論的不斷髮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海量的醫案數據遠遠超出了人的理解能力。從資訊科學角度來看,中醫醫案數據是混亂而又複雜的經驗數據。這導致了醫案研究的困難,亟需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引進,知識發現技術方法可能就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本文簡要介紹了中醫醫案中的知識發現技術方法,並提出具體研究思路,以期有助於實現醫案研究技術創新。
【關鍵詞】 中醫; 醫案; 知識; 技術; 數據
  中醫醫案是中醫臨牀醫師實施辨證論治過程的文字記錄,是儲存、查覈、考評乃至研究具體診療活動的檔案資料[1]。在中醫藥學領域中,自古至今,從散在於各種史料中記錄的醫案雛形,到醫案專著,醫案一直伴隨着中醫藥學的發展。隨着醫案記錄的不斷涌現,醫案分析研究也層出不窮,在中醫理論的形成發展傳承過程中一直充滿活力,是中醫理論不斷髮展的搖籃。隨着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引入中醫藥研究領域,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對中醫醫案進行研究已經提上日程。
  1 中醫醫案的特徵與新技術新方法的引進

  中醫醫案是中醫理、法、方、藥綜合運用的具體反映形式,它不僅是醫療活動的真實記述,而且還反映了醫家的臨牀經驗及思維活動。由於醫家所處時代不同,個人經歷、學識、愛好和修養等各異,因此歷代醫案的數量、形式、體裁、風格和內容等亦在不斷變化中。我國早在2 000多年前,名醫淳于意就首先注意醫案(診籍)的記載。但秦漢以降,醫家崇尚方書,此後直至隋唐五代,醫案才逐漸散見於醫籍和文史書中,數量少且內容簡;宋金元時期醫案專著開始出現,醫籍附案逐漸增多,醫家立案蔚然成風,醫案風格異彩紛呈。醫案發展至明代,開始有名醫醫案的專著出版,如江灌的《名醫類案》。此期在醫案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也有了明顯提高,主要表現爲內容完整、客觀;格式多樣、規範;說理透徹、詳明;文筆秀美、流暢[2]。明末清初醫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撰“與門人定議病式”,在韓懋和吳昆等人的基礎上,對撰寫醫案的內容與格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態度應嚴肅認真,內容應詳盡,理法方藥應齊備。而張山雷在撰寫風格上,或繼承明清兩代的特點,或對傳統醫案加以變革,採用中西匯通的觀點敘述醫案。隨着時代的不斷進步,醫案的數量也呈“爆炸式”增長。如隋唐五代前千百年的醫案,數量少且內容簡;而僅在清代,醫家撰寫的醫案專著就達200餘種,而且門類齊全,風格多樣,既有個人醫案、醫案類書、醫案叢書,又有專科醫案、專題醫案、會診醫案、醫案評註及宮廷醫案等;近十年公開出版的名老中醫醫案有近百種之多,每種收錄醫案數百則到千餘則不等。古今醫案內容也發生了很大變化[3],嚮應用中醫基本理論研究現代醫學疾病的方向發展,注重記載現代醫學已診斷明確的病名。常見的記載方式爲中西醫診斷並列,以利互參。醫案記載實驗室等客觀檢查的內容逐日增多,針對檢查結果的辨治內容如“微觀辨證”等隨之出現。現代醫案中處方用藥的內容變化也較明顯,醫者不僅根據中醫藥理論選方用藥,而且根據現代醫學病理生理和中藥藥理進展來選方用藥,醫案中合用西藥的現象越來越多。即便現代醫案也存在着記載缺雜混亂、現代醫學成分過多、文詞晦澀、誇張不實等諸多問題[4]。從以上分析可知,從資訊科學角度來看,中醫醫案數據將是混亂又複雜的經驗數據。這些導致了中醫醫案研究的困難。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領域分工日益細化,跨專業的溝通變得更加困難,而某個專業領域的資訊,可能對相關專業領域是有價值的,它們之間存在着某種隱含的有價值的關聯,而以常規方式通常檢索不到這種關聯性。中醫醫案不僅涉及到臨牀內、外、婦、兒各科,還包含了中醫學中的哲學基礎、中醫對正常人體和疾病的認識,以及中醫食療、養生和診療疾病的原則等方方面面,如何對其中隱含的知識進行解析與發現,必將是今後研究的熱點與難點。而且中醫藥學科內仍然有大量的問題,甚至是一些基本性的問題得不到合理的、科學的解釋,研究的空白比比皆是,這些都可能透過中醫醫案研究得到解決或啓示。但以個人之力實難發現其中蘊含的有價值資訊,而且以人工逐字研讀名老中醫醫案,容易產生遺漏,來回翻頁又很繁瑣。要完成普通人不能完成的任務,這就需要有新技術新方法的引進,知識發現技術方法可能就是這樣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