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古典管理理論迴歸探因

學問君 人氣:3.3W
古典管理理論迴歸探因
古典管理理論迴歸探因 摘 要 在現代管理理論日新月異的今天,在我國管理學界,古典管理理論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甚至有研究者提出古典管理理論迴歸的論斷。一種觀點的形成絕不是空穴來風,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分析這些原因,回望並深思作爲現代管理理論繁榮基礎的古典管理理論,對推進管理理論中國化進程,促進我國企業管理科學化,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企業管理 古典理論 理論迴歸

自美國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HaroldKootz)1961年發表《管理理論叢林》一文,把管理理論稱作叢林以來,管理理論的發展加速了自己的進程。此後,安索夫(Ansoff)《公司戰略》(1965)一書的問世, “戰略”開始引入管理界,邁克爾·波特(M. E. Porter)的《競爭戰略》,在20世紀80年代把戰略管理的理論推向了高峯。1993年邁克爾·海默(er)博士與詹姆斯·昌佩(J. Champy) 合著的《再造企業——管理革命的宣言書》,完成了企業再造理論的最終構架,在世界範圍內吹響了所謂的“第二次管理革命”號角。同一時期,彼德·聖吉(P. M. Senge)出版了《第五項修煉》,在全球範圍內引起轟動,學習型組織成爲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組織管理革命的重要標誌。然而,在現代管理理論日新月異的今天,在我國管理學界,古典管理理論卻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有研究者甚至提出古典管理理論迴歸的論斷。呼喚古典管理理論迴歸,有的是來自對中小企業管理的考察,有的是來自對管理職業化的理性分析,也有的是來自對古典管理理論自身的評判。一種觀點的形成絕不是空穴來風,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分析這些原因,回望並深思作爲現代管理理論繁榮基礎的古典管理理論,對推進管理理論中國化,促進企業管理科學化,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較強的現實意義。
1 古典管理理論具有自身的科學性及較強的應用價值
古典管理理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科學方法探討管理問題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古典管理理論作爲一個完整的體系,集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於一體,對企業管理實踐有着強大的`指導意義。它猶如一隻有形的手,科學有效地調動和配置企業的各種資源,在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同時,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一般認爲,泰勒、法約爾和韋伯是古典管理理論的三位先驅,古典管理理論的科學性首先在於它的實踐性,它是從企業管理實踐中概括出來的理論。作爲古典管理理論代表人物的泰勒和法約爾,有着豐富的企業工作經歷。泰勒就是在生產一線發現並注意到 “磨洋工”現象的,對這一現象的仔細觀察,使他找到了工人“磨洋工”原因。他認爲工人“磨洋工”有三個原因,即:工人們害怕不斷增長的生產帶來失業;失敗的薪金制度不鼓勵工人高效率的工作;工廠沒有給工人提供科學的工作方法。這些觀察和分析,成爲科學管理理論構建的起點。雖然法約爾與泰勒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但他也一直處在企業管理的中、高層,漫長而成績卓著的經營管理生涯使他對企業管理有更加寬闊的視野和更高層次的認識。
  古典管理理論的科學性還在於管理理念的先進性。泰羅認爲,科學的工作方法是管理中的“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需要僱傭雙方把視線從分享利潤這塊蛋糕轉移開,共同想辦法把“蛋糕做大”。他說:“管理的主要目的應該是使顧主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聯繫着使每個僱員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並且認爲,對僱主來說,“最大利益”不僅代表着短期內有較大的利潤,也包括爲達到公司的長期繁榮而全方位地發展。對僱員來說,最大利益則不僅代表着高工資,還有他們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使他們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高等級的工作。在他看來,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使勞資雙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富裕。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然閃耀着真理的光輝,以至於王義昌先生在《一封辭職信——成就組織和個人發展的第六項修煉》後記中,還要遺憾:這麼多年過去了,讓僱主和僱員關係和諧共同發展,卻至今依然是我們企業管理實踐者和理論者的重大任務。作爲一般管理理論的構建者,法約爾認爲,管理是一種可應用於一切機構的獨立的活動;一個人在某機構內地位愈高,管理活動愈加重要;管理是可以教授的。正是這種對一般管理的認識,使管理理論作爲一種普適工具在廣泛的社會領域得到了運用。由於韋伯是一個置身企業管理之外的“旁觀者”,站在更加超脫的立場冷靜分析企業管理的基本問題,他的管理理念更顯深邃。他指出一套支配行爲的特殊規則的存在,是組織概念的本質所在。沒有它們,將無從判斷組織性行爲。這些規則對行政人員的作用是雙重的:一方面他們自己的行爲受其制約,另一方面他們有責任監督其它成員服從於這些規則。韋伯理論的主要創新之處導源於他對有關官僚制效率爭論的忽略,而把目光投向其準確性、連續性、紀律性、嚴整性與可靠性。韋伯這種強調規則、強調能力、強調知識的行政組織理論爲社會發展提供了一種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體制。直到今天,在組織中普遍採用的高、中、低三層次管理就是源於他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