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鞍山市城市用地佈局的優化研究

學問君 人氣:2.66W
鞍山市城市用地佈局的優化研究
摘要:隨着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規劃的適應性受到衝擊。鞍山作爲遼寧的一個大中型城市,其城市規劃面臨與城市用地發展規劃不適應、公共設施和市政設施與城市規模不適應等諸多問題。爲此,需從城市用地佈局、設施建設等方面對總體規劃作相應調整,增強適應性,以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用地;優化;鞍山
   
  鞍山市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基地,是遼寧省中南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在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建設中,鞍山市已發展成一座經濟基礎雄厚、基礎設施完備的現代化城市。但在城市發展中也面臨一系列矛盾,如人口密度劇增、城市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空間狹小等問題。爲把鞍山建成現代工業強市、優秀旅遊名市和先進文化城市,需要重繪城市藍圖,優化城市用地佈局,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一、城市用地佈局的含義
  
  土地利用是指人們爲了達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的,採用一定的技術措施對土地資源進行利用以滿足自身需要的過程。它是對某個國家、某個地區、某個城市、某個單位的土地,在社會需要的不同方向上、在國民經濟的各個不同部門之間和各個不同項目上的分配和使用。通常,土地利用方向包括農業用地、城鄉居民點用地、工礦交通用地、水域用地和特殊用地(如軍事用地、旅遊用地)等。同時,土地利用也是一種管理活動,是人們在國家宏觀指導下,遵循相應的土地法律、法規、一系列部門規章和地方性的法律,合理開發利用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土地的效能。在土地利用過程中,爲了能夠長期利用下去,還要對土地的特性加以保護,防止變壞就是土地保護。因此,土地利用過程包含着土地開發、利用、整理、保護四個方面,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城市土地利用也是這樣,要合理利用土地,優化城市用地佈局,必須科學配置資源,達到因地制宜、經濟合理、發展優勢、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節約用地、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二、城市用地佈局現狀及問題
  
  (一)鞍山市自然情況
  鞍山市(轄海城市、檯安縣、岫巖滿族自治縣)位於遼寧省中部,是連接以大連爲前沿,以錦州、丹東爲兩翼,以瀋陽爲腹地的中部城市羣的要衝,總面積9 252平方公里,市區面積624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7%),人口365萬人,其中城市人口146.2萬人。2005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 018億元,是一座經濟基礎雄厚、基礎設施完備的現代化城市。
  但長期以來,鞍山市就是一個重實業的城市,計劃經濟時期重二產、輕三產,重生產、輕生活的指導思想和土地行政劃撥、無償使用、無限期佔用的供用地體制,給城市的空間合理佈局帶來嚴重阻礙,並導致日益嚴重的水環境、大氣環境等污染問題,用地結構遠遠不能適應生態綠色化、經濟國際化和產業結構高新化的要求。
  
  (二)鞍山市土地利用基本情況
  鞍山市總面積9 252平方公里,到2005年底市區面積624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面積134.14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29.96平方公里;公共設施用地9.05平方公里;工業用地47.72平方公里;倉儲用地2.99平方公里;對外交通用地12.07平方公里;道路廣場用地9.88平方公里;市政公用設施用地4.23平方公里;綠地17.23平方公里;特殊用地1.01平方公里。
  
  (三)鞍山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1.鞍山市是我國以鋼鐵爲主的老工業基地,工業用地比重大,環境污染嚴重。鞍山市工業用地47.72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設用地總量的35.6%,人均工業用地37平方米,兩個指標都大大超過了國家標準(15%~25%和10~25平方米/人)。其中,鞍山鋼鐵公司工業生產用地就達到21平方公里。正是由於城市內工業用地佔地比重較大,人均工業佔地超標,再加上歷史上鋼鐵生產與環境治理不相匹配,從而造成了嚴重的城市工業污染。近十幾年來,雖然不斷加強“三廢”污染的治理,加大環保投入,如鞍鋼平改轉等重大項目建設,使鞍山市的環境有較大改變,但存在的問題也並不容樂觀。我市單位GDP能耗遠遠高於全國城市平均水平;空氣污染指數小於100的天數僅爲全年的62%;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不達標,還存在劣V類水體;污水集中處理率僅爲36.2%,遠遠低於70%的國家標準。雖沒有完全達到國家規定的有關標準,但污染仍存在。爲此,應採取工程與生物等綜合措施加強污染治理,不斷改造土地的生態環境,工業廢水污染要達到全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