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對高校德育管理體制改革問題與對策的思考-基於理工類院校

學問君 人氣:2.38W

論文關鍵詞:德育管理 理工類院校 改革 對策

淺談對高校德育管理體制改革問題與對策的思考-基於理工類院校

論文摘要:德育管理是學校教育管理一個永恆的主題。高校特別是部分理工類院校,由於自身和歷史原因.德育管理體制的模式存在着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只有結合理工類院校的辦學特點和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分析,從而找到切實解決制約理工類院校德育管理質量水平和體制改革問題的具體措施和對策。

德育管理是依據德育發展的要求,按照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規律,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德育資源,組織、協調德育的組織管理機構與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對象之間的一項管理活動。這也就是說,德育管理是“與倫理道德有關的管理,保持道德狀態良好而實踐和落實德育最大化原則的管理活動。”

德育管理是學校教育管理一個永恆的主題.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管理中,包括高等院校,始終居於首要地位。高校德育管理,歷來被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高度重視。

近年來,隨着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特別是理工類院校,經過廣大德育工作者的努力,在加強德育管理工作,夯實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和成功經驗.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頗具特色的黨委負責制的德育組織管理體制模式,實行黨委主管,行政協助,統一模式,集中灌輸。這種體制具有高度集中,意志統一,行政性強,便於灌輸,陣地比較穩定,運作方式較簡單等特點。因而極大地促進了理工類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推進高校的改革開放,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四有”新人。

但是,隨着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在德育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突顯出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特別是高校招制度的改革,學分制的實施,後勤管理的`社會化,就業的雙向選擇等,高校德育管理體制越來越不能適應高校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理工類院校又由於自身專業特點,機械、電子、化工、生物等行業調整的原因,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德育管理體制運作的結果。使學生感到德育在高校教育中顯得無足輕重.學生更注重專業的學習。因而,這迫切要求高校,特別是理工類院校,德育工作應在繼承德育工作優良傳統和經驗的基礎上,順應時代的要求,更新德育觀念,改革德育管理體制,充實新的德育內容,拓寬德育教育渠道,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適應新時期、新情況的變化和發展。

1 理工類院校德育管理體制存在的現實問題

黨委負責制是目前理工類院校普遍採用的德育管理體制模式。雖然這一模式在實際工作中確實能夠保證黨委對理工類院校德育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堅持德育的社會主義方向,但是由於高校的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主要是透過學校的行政機構(教務處、學生工作處)進行,學校的黨政系統是兩套人馬,各司其職,這必然在具體操作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1.1黨委行政“兩張皮”的現象

由於黨委和行政是兩套系統,各是各的人,致使理工類院校在專業教學及其管理中,不能很好地將德育滲透其中,學校的德育工作和專業教學工作彼此分離,從而使教學行政系統的德育功能弱化。

理工類院校的行政工作與黨務工作分開,行政工作是負責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黨委負責學校德育工作,各行其事,直到各系(部)及各教學單位均如此,就導致了校(院)長管教學,黨委管德育,教師管上課,班主任、政治輔導員管德育工作,涇渭分明,使德育工作分工不合理,力量分配不均,違背了教育的整體性,忽視德智體互相貫通,相互滲透,人爲地將德育教育與專業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分開,致使專業教學活動及專業教師的德育職能無法到位,學校行政系統德育功能退化,使德育專職教師、政工幹部成了孤軍奮戰的德育專業戶.

1.2學生普遍重專業學習,輕道德品質養成

學生作爲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德智體的受教育和發展是整體性的。學生透過受教育,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是綜合各學科知識的結果。在學校的教育中,德智體相互滲透、相互配合,德智體統一於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這正是教育整體性規律的體現。

但是,理工類院校現行的德育管理體制,運作的結果卻是違背了教育統一性的規律,把德育與智育分開,致使學生在學習中,把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德育的學習和養成分開,看重的是專業學習,輕的是道德品質養成。

1.3“兩課”的作用被弱化

作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兩課”教學.屬於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範圍,該課程教學工作、教師的管理等都由教學行政部門管理。學校黨委對“兩課”教學的領導,只是宏觀的管理,並不涉及課程的具體的教學及管理,在管理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管理與其他的專業課無二。因此,“兩課”的德育功能不能充分發揮出來,“兩課”教師成爲了與專業學科教學無異的學科教師,不能充分發揮“兩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1.4班級組織作用發揮不夠

由於學生的家庭條件、生長環境、教養方式和生活閱歷不同,同一班級中學生思想政治品德修養和素質不盡相同。而高校德育工作最終仍落腳於班級之中,班級組織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更不用說不同院系之間、不同專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

1.5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性作用未能充分體現

長期的應試教育形成的教育理念,使高校德育管理在指導思想上.形成了“抱着學生走”的管理模式。在德育管理體制中,從組織機構的設定到德育工作者的思維習慣,都採用對學生“管、卡、罰”的形式,自上而下開展各種指令性活動。學生在德育教育活動中,成爲被動接受教育的對象,造成了德育工作不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而是成爲了完成學校指令性的過程。這種德育組織管理體制從表面上看是在有序地執行,但是由於作爲德育最基本的元素——學生,處於一種惰性的狀態,被動地接受教育,甚至對組織的指令消極對待,資訊反饋真實度低,從而導致理工類院校德育工作效能低下,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差。

1.6德育管理的具體實施層缺乏活力

現行的理工類院校德育管理體制,使德育的各項工作都落實在學生政治輔導員或者班主任的身上,他們每天忙於日常事務,疲於應付各種雜事,難以集中精力和時間從事德育工作,無論是政治輔導員還是班主任。無論是專職還是兼職的.都是掛名的多,真正深人到學生班級開展深入細緻工作的人少,這勢必造成德育工作不紮實,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許多工作要求只是停留在上層、表面和形式上。

同時,由於理工類院校現行德育組織管理體制一般由校黨委書記循0書記)領導,其下屬的專業院系、學校行政部門不屬於黨委管轄,在德育實施過程中,難以協調黨、政各部門,導致資訊的傳達反饋緩慢,內耗過多,組織系統協調功能差,使德育工作流於表面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