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社會心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9W

心理學,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和我們的生密切相關。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社會心理論文,歡迎閱讀參考!

社會心理論文

摘 要: 現今小學生大多是家庭的獨生子女,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也因爲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等親人對孩子百般寵愛、有求必應,從而使得許多孩子養成不良習慣與不端品行。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因離異家庭或留守兒童的理由,導致這些孩子沒有監護人的嚴格管理和正確的教育撫養,最後自身缺點逐漸增加,甚至自暴自棄,失去希望。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喜歡被任何人約束,對師長的教育置若罔聞,有的還有牴觸、反抗情緒。對於這些心理上需要幫助、情感上需要關懷的孩子,他們的教育更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注。

關鍵詞: 後進生 心理教育 教育策略

一、尊重孩子的差異

每位學生的性格與智力都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孩子生來就是高智商,有的生來身體或頭腦就有殘疾一樣,教師應該尊重孩子的差異性,不能按照一個標準衡量每位學生,更不應該對不同孩子持不同態度,而應一視同仁,把所有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培養,給予後進生足夠的關懷與愛護,不讓他們產生被歧視與被疏遠的感覺,而應讓他們感到學校的溫暖、教師的關愛。不要因爲他們學習成績差而放棄或感到厭煩,否則只會給這些後進生以極大的傷害,嚴重的還會毀了他們的一生。因此,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與教育理念,讓這些後進生感到被重視、被理解、被關懷、被尊重,教師的尊重會影響其他學生對後進生的態度,這樣大家都沒有了歧視,剩下的只是尊重與關懷,將對後進生的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

二、深入瞭解每位學生的家庭狀況

後進生會表現出封閉、羞怯、害怕、孤獨、倔強、暴躁等不良行爲,導致這些現象發生的根本理由有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家庭因素。因此教師要對這些學生開展教育,首先應該深入瞭解後進生的家庭狀況,掌握家庭實際情況對教育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轉變這些孩子的切入點,或治病救人的藥引子。教師要了解這些學生的家庭狀況不是簡單易行的,因爲這些學生本身會有自卑心理,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家事,對家庭情況有所隱瞞。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開導教育,給這些學生以足夠的尊重,不要傷害他們的心理,可讓學生或敞開心扉或側面瞭解,在得到其家庭實際情況後,我們便可以根據這些現實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策略或開展教育行動,總之不能盲目地對這些心理上有理由的孩子展開說教,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好心辦壞事,傷害學生。

三、真誠地與學生溝通、不斷鼓勵

後進生時間久了往往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覺得社會不喜歡我們、家裏得不到關愛與溫暖、學校裏到處是歧視看不起的眼神,讓他們覺得自己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四處遇冷受挫,而自己不可能轉變這種目前狀況。因而破罐子破摔。經常打架的會覺得還需要打架,讓大家怕我也是一種驕傲;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經常與老師唱反調,這樣在同學面前感覺很威風等不良現象愈演愈烈。此時教師應該與這些後進生真心交流,與他們交朋友,談他們喜歡的話題,讓他們把自己當做可以吐露心聲的'人,之後再尋找到他們身上的優點以鼓勵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有可取之處,不只是缺點毛病,如果把這些優點發揮好同樣會讓同學、老師刮目相看,甚至他們的某些優點可以成爲全體學生學習的榜樣。這樣經常得到鼓勵,這些孩子就會看到希望,有了希望他們就會有所轉變,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四、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及實現理想的信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後進生同樣如此,只是他們會把理想埋在心底,深深地埋藏起來,他們覺得自己如果說出自己有某某理想,想實現某某目標會被同學、老師笑話,自尊心會被傷害。所以他們通常讓人覺得自暴自棄、沒有理想就是自己的真實狀態,但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這些孩子也有理想、也有目標,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說出來,並朝着這個理想目標努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幫他們樹立近期可以實現的小的理想目標,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快樂,體驗到透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這些切合實際的目標。之後再逐漸樹立遠大目標,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重拾信心,不放棄理想、不拋棄自我,只要自己不斷努力,理想均會實現。

五、做學生的楷模,發揮榜樣作用

榜樣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推動作用,小學時期,教師往往會成爲學生的第一榜樣,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有了這個重要角色,教師應該淋漓盡致地發揮自身的榜樣的魅力與力量,可以和學生談談自己的成長經歷,把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坎坷與磨難、艱辛與不易跟學生分享。透過現身說教告訴學生,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的道路上不只有甜蜜跟坦途,人總要經歷各種磨難與不幸纔會逐漸成長爲能抗擊風雨的強者。有的人會經歷家庭的不幸,有的人生來就是身殘或智殘……不幸有各種各樣的,但相同的是隻要自己努力拼搏、相信生活、樂觀向上,未來就會是豐富多彩的。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關注後進生的成長變化,給他們足夠的關懷幫助,逐步培養他們成爲社會所需的有用人才。

TAGS: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