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學書籍>

《社會心理學: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清社會心理現象》

學問君 人氣:2.43W

《社會心理學: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清社會心理現象》以三個社會學的主要視角來探討社會心理學,能幫助我們瞭解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清社會心理現象》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心理學: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清社會心理現象》

  

社會心理學: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清社會心理現象(原書第3版)

作者:戴維E.羅哈爾(David E. Rohall)

梅利莎 A.米爾凱(Melissa A. Milkie)

傑弗裏 W.盧卡斯(Jeffrey s)

譯者:鄭全全,張錦,王曉梅,等 譯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5-01

平裝:16開343頁

ISBN:9787111486374

定價:78.00

內容簡介

社會心理學是社會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根據側重點的不同,又分爲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清社會心理現象(原書第3版)》是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開啓了與心理學角度不同的另一扇大門。它以三個社會學的主要視角來探討社會心理學:符號互動論、社會結構和個性以及羣體過程。《社會心理學: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清社會心理現象(原書第3版)》同時具備很強的應用性和前沿性,書中探討的社會心理現象如社會地位、自我和身份、社會化、壓力與精神健康、社會態度、社會情感等,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範疇;並且,它根據社會進步與研究進展,及時進行了更新。無論是心理學的學生,還是大衆讀者,閱讀本書都會對了解社會心理學有很大的幫助。

前言/序言

此書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的社會心理學著作。學過一點社會心理學史的人都知道,社會心理學產生在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接合部上,所以社會心理學有兩門母科學一一社會學與心理學。這兩門母科學都很樂意把社會心理學作爲本學科的組成部分。造成社會心理學具有雙重地位的情況有許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社會心理現象和社會行爲的客觀存在。要把它們研究透徹,只有在社會學和心理學兩門學科共同努力下才能做到(現在看來光這兩門學科還不行)。第二是社會心理學建立的歷史本身。因爲這門學科是在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知識體系內孕育成熟的,是在社會學和心理學兩門學科互相作用、互相融合中發展而成的。

由於這兩門母科學的歷史發展和研究傳統的不同,於是形成了社會心理學的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即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從這兩種取向的發展史上看,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有馮特、奧爾波特、勒溫、麥獨孤等學者。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有孔德、黎朋、迪爾凱姆、米德等人。這兩種取向在研究對象、手段、目的、方法和國際上的代表性雜誌等諸多方面都不相同。其中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研究對象。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着重研究個體的社會心理過程,而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則強調影響個體社會心理的那些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

從心理學系畢業的學生大多對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不大熟悉。其實,學習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非常有意義。它爲我們瞭解和研究人們的社會心理和行爲,瞭解我們的社會,開啓了另一扇大門,指出了另一條研究途徑。舉個研究自殺的例子。按照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我們主要考察自殺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應激源、個性特徵,導致自殺行爲產生的心理衝突,以及心理控制點、社會支援可能的中介或調節作用等。但是,自殺必然反映着社會問題,可能還與環境因素有關,甚至有地區的差別。據報道,我國農村老年人的自殺率較高。這不僅僅與農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有關,還與醫療、養老保險制度、貧困差異、人口遷移等種種社會因素有密切關係。如果說自殺只反映了個體內在因素,那顯然是不對的。因此,我們對個體或羣體的思想、情感和行爲進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同時,還必須對影響這些社會心理現象的社會條件進行考察。因此,只有我們對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兩種取向都有所熟悉和掌握,我們纔會具備從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基本素質。而本書就是學習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的一本很好的入門讀本。

這本書的第一個特點是,它是以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的三個主要理論視角,即社會學取向的三個主要特徵,作爲主線來闡述社會心理學內容的,並貫穿全書。這體現了本書的嚴謹性和科學性。這三個視角分別是符號互動論、社會結構和個性以及羣體過程。符號互動論着重探討人們在相互交往時是如何協商和構建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意義的;社會結構和個性這一視角,關注人們在社會上佔有的位置和擔任的角色是如何在交往中互相作用的,關注社會結構是如何影響個體的;羣體過程聚焦於個體一旦組成羣體後會發生什麼,該視角關注個體在羣體間的位置及羣體內和羣體間交往時產生的基本的社會心理過程。我們可以這樣來學習這本書:一方面沿着這三個視角,或稱研究方向,來考察作者如何用它們來看待和分析形形色色的社會心理現象。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從這三個視角對各種社會心理現象的剖析中反過來理解這三個視角。

本書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前沿性。作者緊隨着學科迅速發展的步伐,對社會心理學領域中的理論和研究繼續進行更新(見本書作者序)。其例子有,符號互動論在人一動物交往研究中的擴展(動物文化)(第一章);有關認知社會學的闡述(第二章);對“多重認同”的討論(第五章);根據標籤理論對越軌行爲的分析(第七章);對有關人際關係的社會學研究,特別是社會關係對個人的.影響(第十章)。通讀全書,我們隨時可以感受到清新之風撲面而來。

本書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應用性。這裏值得一提的是,第3版的每一節末尾都有“讀後思考”的內容,幫助讀者將所得知識應用到個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強調了知識的應用性。有關本書介紹的理論和相關研究結果在各領域的應用,則隨處可見。所以該書所涉及的應用範圍應是比較廣泛的,如教育、心理健康和醫療衛生、企業管理鬥孑曰場營銷、公共管理等。此書的出版想必也會受到相關領域讀者的歡迎。

此譯本是集體勞動的結晶,參加翻譯的有:第一章鄭全全;第二、三章張錦;第四、五章王艇;第六章彭琳;第七章王曉梅;第八章葉君惠;第九章黃紫娟;第十章葉君惠;第十一章王曉梅。孟繁興和王曉梅博士對本書文字進行了校對。

在此,我們要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廖巖編輯,沒有他的關心、敦促和辛勞,此譯文是難以及時付梓的。譯文中的錯誤和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譯者

二。一四年八月一日

於杭州西溪

部分目錄

譯者序

致謝

第一篇 視角與方法

第一章 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引言

第一節 社會學、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

一、宏觀社會學和微觀社會學

二、社會學的和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

三、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的歷史背景

本節小結

讀後思考

第二節 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視角

一、符號互動論

二、社會結構和個性

三、羣體過程

四、三種視角的整合

本節小結

讀後思考

第三節 你的社會心理學工具包

一、社會學的想象力

二、包裏的其他工具

本節小結

讀後思考

要點整合

總結

第二章 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視角

第一節 符號互動論視角

一、社會和能動性

二、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原理

三、符號互動論的兩種學派

本節小結

讀後思考

第二節 社會結構和個性視角

一、構成原則

二、接近性原則

三、心理學原則

本節小結

讀後思考

第三節 羣體過程的視角

一、過程研究

二、羣體結構

三、羣體間的各種關係

本節小結

讀後思考

要點整合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