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中國古代音樂的民族審美心理透視

學問君 人氣:2.55W

摘要:文章試圖從民族審美心理的視角,考察中國古代音樂發生、發展的流程,並揭示其內在審美機制:以“中和美”來展示內心體驗的世界;以特有的“音色美”作爲藝術品位的價值尺度;以“空靈美”作爲心靈追求的最高境界。

論中國古代音樂的民族審美心理透視

關鍵詞:審美心理;情感體驗;天人合一;音樂品位;心靈境界


  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音樂發展的第一個高峯,處於“百家爭鳴”境況之中的古代藝術,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下,形成了中國古代音樂發展的成熟期。以《詩經》爲代表的春秋時期的音樂,引領着中國古代音樂的審美趨向,展示着決定民族藝術的民族審美心理世界。
  一、民族審美心理流變的歷程
  在音樂領域美學所涉及的問題是音樂的價值問題。春秋時期,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部體系完備的音樂理論著述——《樂記》;進而,樂律理論方面的“三分損益法”問世,加之孔子所編纂的歌辭集《詩經》,標誌着古代音樂藝術從自發走向了自覺階段,爲此後中國的音樂發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石和創作的物質借鑑。中國近現代學界趨向一致地認爲:“中國古代最早形成自覺並真正走向成熟的藝術是音樂。”它爲華夏藝術的民族化,即民族審美心理的對象化,其中包括欣賞的習慣、口味、評價的標準等勾勒了草蛇灰線。
  《詩經》中,以“風”爲綱目的庶民百姓音樂,流麗婉轉,多繁音促節,直率地表達了下層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純真美和濃郁生活氣息的樸實美。以“雅”爲綱目的奴隸主階級享用的音樂,其節奏舒緩,旋律平穩,呈現出一派莊嚴、肅穆的氛圍。其樂舞陣容浩大,樂器穿透力強勁,給人以崇高、壯麗、恬靜美的感受,顯示出“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平也”(《呂氏春秋》)的統治者心目中的社會現實。以“頌”爲綱目的宗廟祭祀的樂舞,節奏沉鬱,聲調悠長,彰顯了遠古圖騰崇拜的遺風和神祕的宗教象徵美的特徵。
  這是中國古代音樂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既是儒化音樂的確立期,也是俗化音樂的濫觴期。
  時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傳人中國,宮廷樂舞除繼承“頌”的傳統外,又融入了佛教音樂的色彩,社會整體的審美趣味,則向“天人合一”的方向傾斜。以樂琴、相和聲、商清樂爲特色,或借景抒情,或寄情山水,或狀物寓意,顯示出人l生和自然的和諧美。
  隋唐時期,生產力得到較大發展,社會審美心理要求音樂革新的呼聲日高,音樂藝術順應時代做出了反饋。其時,以歌舞大麴最具特色,有着一種朝氣勃勃的宏闊氣度和兼收幷蓄的博大胸懷。它廣泛吸收了國外和異域的音樂所長,其中包括印度音樂和草原民族的馬背音樂以及西域的胡聲音樂,使之更加豐富多彩,富麗堂皇,“異”彩紛呈。繼而,這種融合多元文化的音樂藝術,又重新傳播於周邊國家和地區,沿着絲綢之路遠播海外,顯示出大氣凜然的陽剛之美和中國音樂文化與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走向。“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自居易用詩歌所描繪的大唐宮廷樂舞,顯現出盛唐音樂繁榮景象之一隅。

  宋元時期的音樂,融入了更多民間審美情趣,並涌現出一批自由度曲的作家。北宋統一中國之後,工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市民階層力量壯大,適合城市人民生活需要的音樂以及新的音樂形式應運而生。藝術歌曲、說唱音樂、歌舞音樂和新的器樂紛紜出現,並涌現出一批以音樂爲生的專業藝人,使音樂走向一個新的境界。元代時期,政治黑暗,人分四等,職分十級。知識分子,尤其是漢族知識分子,備受壓抑,其地位序列是“八娼九儒十丐”。在這種嚴酷的環境和卑微的心理狀態下,迫使廣大藝術家更多地和民間接近,把滿腔的悲憤傾注於音樂創作之中。這一時期的雜劇和說唱藝術在民間迅速發展,更多地表現了下層人民生活的`苦難,他們的掙扎和痛苦,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和悲劇色彩。席勒說:“悲劇作品使觀衆情感上產生痛苦,可是在理智或者道德上,卻使人產生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