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例析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的運動問題

學問君 人氣:5.11K
例析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的運動問題
● 李希花
例析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的運動問題
 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的運動問題是電磁場的綜合問題,這類問題的顯著特點是粒子的運動情況和軌跡較爲複雜、抽象、多變,因而這部分習題最能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這類問題與解決力學題目方法類似,不同之處是多了電場力和洛倫茲力,因此,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的運動問題除了利用力學三大觀點(動力學觀點、能量觀點、動量觀點)來分析外,還要注意電場和磁場對帶電粒子的作用特點,如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洛倫茲力方向始終和運動速度方向垂直,永不做功等。
 例1  一個質量爲、帶電荷量爲的帶正電小球和一個質量也爲不帶電的小球相距,放在絕緣光滑水平面上,當加上如圖1所示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後,(,)帶電小球開始運動與不帶電小球相碰,並粘在一起,合爲一體,問:
 (1)兩球碰後速度多大?
 (2)兩球碰後到兩球離開水平面,還要前進多遠?()
 解析  帶電小球在電場力作用下加速運動,與不帶電的小球碰撞兩球合爲一體,碰撞前小球的速度可以用動能定理求出,電場力的功等於小球動能的增量;也可以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出。兩球碰撞過程雖然系統受電場力,但比起兩球碰撞的作用力小得多,碰撞時間又很短,可認爲動量守恆,兩球碰撞後速度繼續增大,增大到某一數值洛倫茲力與重力平衡,兩球離開水平面,應該注意,碰撞後與碰撞前應用動能定理的研究對象不同。
 (1)兩球碰撞前由動能定理:
 所以
 兩球碰撞動量守恆:,
 (2)兩球離開水平面時,對水平面無壓力,即洛倫茲力與重力平衡,,
 所以。
 碰後到兩球離開水平面,由動能定理:。
 。
 例2  如圖2所示,有一半徑爲的圓柱繞豎直軸以角速度勻速轉動,在圓柱體的左側有一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今有一質量爲帶正電的小物體貼在圓柱面上,爲使物體沿圓柱面豎直方向以速度勻速下滑,需加一個勻強磁場,且物體所受的洛倫茲力、重力及摩擦力在一個平面內,此磁場的磁感應強度最小爲多少?方向如何?物體與圓柱面間的'動摩擦係數爲多少?
 解析  電場力只對垂直於圓切面的壓力,對的運動沒有直接影響。爲使物體沿圓柱面豎直勻速下滑,在圓柱面垂直電場的平面內,受重力、摩擦力和洛倫茲力作用而平衡。
 此過程中,物體卻隨圓柱一起以速度轉動,又要相對圓柱以速度斜向下滑,豎直向下的運動速度是上述兩個運動的合速度,而洛倫茲力與合運動垂直,即沿水平方向;摩擦力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即斜向上,如圖3所示。
 因速度三角形與力的三角形相似,對應邊成比例,且,得。
 方向沿水平且與圓柱轉向相反,又因,且。所以。
 說明:解此題的關鍵是空間想象要清楚。一是將物體的空間受力轉化爲垂直於電場沿圓柱切面的平面受力;另一個是對物體運動情況的想象,只有弄清物體相對圓柱的相對運動方向,才能確定摩擦力方向是斜向上而不是豎直向上,這是難度最大之處,而洛倫茲力永遠和物體運動方向垂直,即沿水平方向。
 例3  如圖4所示,質量爲、電量爲的帶正電粒子,以初速度垂直射入相互正交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從點離開該區域的速率爲,此時側移量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P點帶電粒子所受磁場力有可能比電場力大
 B.帶電粒子的加速度大小恆爲
 C.帶電粒子到達P點的速度
 D.帶電粒子到達P點的速率
 解析  帶電粒子進入電場時,受到的電場力豎直向上,受到磁場力豎直向下,由於這時>,粒子向上偏轉且能從P點射出;但粒子在側移過程中,電場力對其做正功,其速度不斷增大,亦隨之增大,故到達P點時有可能使>,選項A正確。
 帶電粒子進入該區域後,速度增大,且、通常亦不在同一直線上,加速度除進入瞬間爲外,其他各處均不爲該值,選項B錯。
 由於粒子在正交電、磁場中受洛倫茲力和電場力不相互平衡,做變加速運動,其軌跡既非圓弧,亦非拋物線,不能用勻變速運動有關幹什麼求解,可考慮用動能定理求解,因爲在以上過程中洛倫茲力對帶電粒子不做功,電場力對其做正功,則有
 ,所以,故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
 答案:A、C。
 當粒子所受電場力和洛倫茲力的合力不爲零時,粒子做曲線運動,這時其軌道既非圓弧、亦非拋物線,屬變加速曲線運動,不能用勻變速運動或圓周運動等規律解答有關問題,可考慮用能量或動量解答。
 例4  如圖5所示,兩塊水平放置的金屬板長爲,間距爲,兩板間有方向垂直紙面向裏的勻強磁場和圖示的脈動電壓,當時,質量爲,電量爲的正粒子,以速度從兩板中央水平射入,不計重力,試分析:
 (1)粒子在兩板間如何運動?會不會碰到極板上?
 (2)粒子在兩板間的運動時間是多少?
 解析  (1)~10-4s內,粒子同時受到方向相反的電場力和洛倫茲力的作用,大小分別爲 ;。
 因爲,所以粒子做勻速直線運動,相應的位移爲。
 在10-4s~2×10-4s內無電場,粒子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軌道半徑爲
 。
 運動週期爲 。
 所以,粒子不會打到極板上,並在無電場時間內,恰好在磁場中運動一週。當兩板間又週期性加上電壓時,粒子又重複上述運動,軌跡如圖6所示。
 (2)粒子在極板間勻速運動的總時間爲:
 而做圓周運動的時間爲:
 所以,在兩板間運動的總時間爲: 。
 說明:在上述分析中,應用了等效思維和形象思維:將粒子的複雜運動等效爲兩個簡單運動;利用軌跡圖,形象、直觀地反映粒子在兩板間的運動及其所需時間。
 例5  如圖7所示,在寬的區域內存在着互相垂直的勻強磁場和勻強電場,一電子從點垂直於電場、磁場方向射入時恰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從點射出,設電子以同樣的初速度從點射入時只撤去區域內磁場,則電子從點射出,、相距,若電子以同樣的初速度從點射入時只撤去區域內電場,則粒子將從點射出,求:
 (1)電子從點射出前的軌道半徑;
 (2)比較電子從、、點射出時的動能、和的大小;
 (3)間的距離。
 解析  (1)第1次電子做勻速直線運動,有;第2次屬於電偏轉,電子做類平拋運動(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沿豎直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軌跡爲拋物線,偏移距離;
 第三次屬於磁偏轉,電子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做圓周運動,軌跡爲圓弧,有。解以上三式可得,即
 (2)第1次電子做勻速運動,動能不變,第2次電場力對電子做正功,電子動能增加;第3次洛倫茲力對電子不做功(只改變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電子動能不變,故>=。
 (3)第3次電子從點射出時,軌跡爲圓弧示意圖如圖8所示,由幾何關係可得,解得。
 故間距
 說明:對於有界勻強電場和有界磁場問題,要特別注意電偏轉和磁偏轉的不同。
 例6  豎直平面裏的平面直角座標系,軸與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方向相同,軸豎直向上,勻強磁場垂直於平面向裏(如圖9所示),。一個質量爲,帶電量爲的質點,恰好在平面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試分析計算
 (1)帶電質點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帶電質點運動中恰好透過座標原點時,突然撤去磁場,經過一段時間它從軸上的點經過,帶電質點由到運動時間多長?距離多大?
 解析  (1)帶電質點在平面中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水平向右的電場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洛倫茲力()作用;合力爲零。電場力,重力;它們的合力(如圖10),與水平方向夾30°角,斜向下;洛倫茲力()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知帶電質點的速度大小爲。速度方向與軸夾角爲60°。
 (2)帶電質點透過座標原點時開始計時,磁場撤消後帶電質點的運動,是水平方向(即方向)上初速度爲,加速度爲的勻加速運動與豎直方向(即方向)上初速度爲的豎直上拋運動的合運動。由於A點與O點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所以由O到A的運動時間由豎直方向上的運動決定:。
 之間的距離,即A點在軸上的座標由水平方向上的運動決定:。
 加速度。代入上式得。
 撤消磁場後帶電質點在重力和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如圖11所示。
 答案:(1),方向與軸夾角爲60°。
 (2),。
 點評:本題也可以轉換審題的視角,改變分析問題的觀點,找出新的解題方法。
 在撤消磁場後,帶電質點所受重力與電場力合力,與軸夾30°角斜向下。所以帶電質點從O到A的運動也是一種“類平拋運動”——跟軸夾60°角,的勻速運動。與F(合力)方向上(跟V垂直)加速度爲的勻加速運動的合運動,故處理問題的方向可採用處理平拋運動問題的方法。
 兩點建議:
 對複合場問題,力的種類較多,受力分析要全面,而核心之點在於,洛倫茲力隨着帶電體運動狀態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從而又導致運動狀態發生新的變化,因此分析力時往往要結合運動狀態進行。運動過程的分析是難點,一方面要正確分析受力,明白初始狀態。另一方面,要結合動力學規律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