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內部財務控制及其作用試論

學問君 人氣:2.97W
內部財務控制是內部控制(內部治理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對內部財務控制的熟悉還很不同一。其中,多數學者的熟悉停留在內部財務控制制度階段或以爲內部財務控制即是財務監視。而實務界很多人士以爲內部財務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冊、檔案和制度或以爲內部財務控制就是內部控制等;甚至有的對內部財務控制還沒有概念。因而,我們有必要對內部財務控制的基本理論進行。  一、對內部財務控制定義的理解  筆者以爲,內部財務控制是利用控制論的基本原理和,對財務活動進行的規範、約束、評價等一系列方法、技術、程序及理念的總稱,以期達到財務活動預定目標的活動。本文對內部財務控制定義的界定有如下特點:  1.明確了內部財務控制的理論依據。筆者以爲:內部財務控制是控制論在企業財務活動中的具體運用。其理論依據是控制論,而非《會計辭海》、《新會計大辭典》中狹義的政策、制度和計劃。熟悉到這一點,使我們的研究視野不僅僅侷限於主觀的政策法規,而是將研究基石提升到基礎學理論的高度。  2.對內部財務控制概念進行了抽象概括。筆者以爲,對任何一個概念的定義,只有誇大其質的規定性,才能揭示其與其他概念的區別。本文對內部財務控制概念的定義,正是擺脫了僅對現象進行表述的模式,捉住了“萬變不離其宗”的本質,進而真正把握這個概念,充分研究它的內涵及外延。  3.有助於對內部財務控制本質的理解。筆者以爲,內部財務控制的本質是一種降低交易用度的控制活動,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內部財務控制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追根究底是源於控制論對實踐的指導。本文對內部財務控制定義的闡述正是誇大了這一點,因而有助於對其本質的把握。  4.內部財務控制具有目的性,是使企業的經營治理依照既定的目標前進的過程,但其本身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  5.內部財務控制不是某個事件或某種狀況,而是散佈在企業作業中的一連串控制行爲。並且內部財務控制與企業經營活動相互交織,爲企業基本的經營活動而存在。  6.企業內部和外部環境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目標的制定與實施。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既是控制的主體又是控制的客體,既對其所負責的作業實施控制,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監視。所有的內部財務控制都是針對“人”而設立和實施的,企業內部會因此形成一種控制精神和控制觀念,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控制效率和效果。  二、內部財務控制與內部控制、會計控制、財務監視的關係  (一)內部控制、會計控制與財務控制的關係  內部控制又稱內部控制系統,在1949年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所屬的'審計程序委員會擬訂的題爲《內部控制、協調製度要素及其對治理當局和獨立公正執業會計師的重要性》的專題報告中,對內部控制的定義是:“內部控制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和企業內部採取的所有協調方法和措施,旨在保護資產,檢查會計資訊的正確性和可靠性,進步經營效率,促進既定治理政策的貫徹執行。”此定義誇大,內部控制不侷限於與會計和財務部分直接有關的控制方面,而且還包括預算控制、本錢控制、財務控制、定期報告、統計、培訓計劃和內部審計等,以及屬於其他領域的經營活動。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所屬的審計程序委員會頒佈的《審計程序說明》第19號,將內部控制按其特點分爲會計控制和治理控制兩種,如下所示:  1.會計控制,即由組織計劃和所有保護資產、保護會計記錄可靠性或與此直接相關的方法和程序構成。  2.治理控制,即企業爲了幫助經理人協調企業內部各部分,持續達到企業預期目標而運用控制論中的平衡偏差原理對企業經營治理及其活動過程進行調節和控制,如計劃控制、財務控制、新產品開發控制等。  筆者以爲,控制是治理的重要職能,會計控制、治理控制、財務控制都旨在使企業的財務系統能有效運轉,實現其目的,但從定義、涵蓋的、範圍來看,三者存在着明顯差異。  (1)會計控制與治理控制是並列的,兩者的區別在於控制的目的不同。會計控制是對以提供客觀有用的會計資訊爲主的經濟資訊系統的控制;治理控制是與保證經營決策、方針的貫徹執行,促進經濟活動的效任性、效果性實現有關的控制。  (2)會計控制與治理控制是有機結合的,兩者並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會計控制一般對財務記錄產生直接影響,治理控制通常對財務記錄產生間接影響,因而治理控制就可以在會計控制提供資訊的基礎上進行偏差糾正和協調控制;同時,會計控制也可以利用治理控制反饋的資訊來評判會計控制的適當性。  (3)財務控制是治理控制的一部分。治理控制的實質是運用控制論中的平衡偏差原理對企業經營治理及其活動過程進行調節和控制,這本身就涵蓋了財務控制的理論依據和目的。因而將財務控制回進治理控制是比較恰當的,既不會割裂兩者的聯繫,又不至於混淆兩者的差別。  (二)財務控制與財務監視的關係  筆者以爲,控制是事物(系統)本身可以進行的活動,即爲了實現自身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行爲;監視固然有內部監視和外部監視之分,但其本意是外力對某一事物的制約或約束。基於此,筆者以爲財務監視是指相對於企業之外的主體,利用相關、法規對企業生產經營或業務活動所進行的監視和治理活動。而財務控制是指利用控制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財務活動進行科學的規範、約束、評價等一系列方法、技術、程序及理念的總稱,以期達到財務活動預定目標的控制活動。  透過對兩者的界定,我們可以看到兩者具有相互協調的一面,但它們各司其職,互有分工,又存在明顯的不同。具體表現爲:  1.主體不同。財務控制的主體主要是內部的相關者,如董事會、經營者和基層單位(如車間);而財務監視的主體一般是企業外部的相關者,如國家審計機關、財政、稅務、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等,主要代表着一種公正。  2.依據不同。財務控制的依據主要是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實際,預先制定的一系列計劃和預算指標;而財務監視的依據則主要是以國家頒佈的財務法規、財務制度及相關等爲準繩。  3.不同。財務控制的內容是與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相關的,包括籌資、投資、耗資、收益、分配等;而財務監視的內容則主要針對企業的勞動耗費、財務收支、財務成果的實現及分配是否公道正當,如對企業資產、本錢用度、資金籌集與使用、財務報告真實性與有效性、股利分配、淨資產增減變動等活動及其結果的監視。  4.目的不同。財務控制的目的是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及結果與計劃、預算指標相比較,是否存在偏差;而財務監視的目的是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及結果與國家財務法規、財務制度及相關法律規定相比較,是否存在不正當、分歧規現象。
TAGS:試論 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