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美國兒童博物館對藏品利用的特點及意義

學問君 人氣:2.47W

摘要:美國兒童博物館收藏、開發、利用物品的歷史悠久,並形成了鼓勵兒童觸摸藏品、積極利用藏品開展教學,同時透過流動展覽與網上展覽等形式擴大藏品展覽的途徑等特點、仔細剖析美國兒童博物館對藏品利用的特點及意義,對我國博物館在展品的展出、博物館與其它機構合作的方式、博物館網站的建設等方面有重大啓發。

美國兒童博物館對藏品利用的特點及意義

關鍵詞:美國;兒童博物館;觸摸:啓發;藏品利用

一、兒童博物館及在美國的發展概況

“children's museum”漢譯爲“兒童博物館”。世界E第一家兒童博物館是1899年成立於美國的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隨後,兒童博物館主要在美國得到蓬勃發展 1975年,美國大約有38家兒童博物館;1976-1990年間有80家新建的兒童博物館對外開放;1990年以來,又有125家兒童博物館對外開放;目前有78家處於規劃之中,其中僅加利福尼亞州就建設了29家兒童博物館…。“根據美國兒童博物館協會(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Museum,ACM )2007年的官方數據,目前全世界已有的兒童博物館中,美國有260家,其他國家有23家;正在建設中的兒童博物館中,61家在美國,12家在其他國家。”12在美國,每年有近3000萬人次參與兒童博物館,兒童博物館已經成爲近年來美國成長最快的教育文化機構之一[3],成爲“一類主要面向兒童,次要面向家長、研究人員、學校教學人員及其他關心兒童成長人士的以兒童早期智能開發爲日的,採用展覽與活動項目相結合的形式來開展教育,重視兒童之間或兒童與成人之間的互動、遊戲與親自體驗的一個純粹富含教育意義空間的非營利性主導的社會教育機構,也即以兒童教育爲目的的校外物理空間”[4]。

二、美國兒童博物館對藏品

利用的特點及意義

第一家美國兒童博物館――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起初是在博物館內專闢出來的一個專屬於兒童的空間,隨後才發展成爲一個獨立的機構、不管是從起初作爲博物館內部的一個區域,還是現在作爲一個獨立的機構,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都有“收藏物品”這個功能,日.積極收藏物品並充分挖掘收藏品價值的舉動,影響了隨後興起的兒童博物館的發展。

(一)鼓勵兒童觸摸藏品

在“成人世界”中,我們總會看到很多地方貼有主要針對兒童這一羣體的“禁止觸摸”的標示,傳統博物館或科技館等場所的展品,大都是不允許兒童“隨意”觸摸的。而在兒童博物館的發展之初,就高舉讓兒童觸摸展品的旗幟。在兒童博物館的展覽理念中,會告知所有來參觀的兒童及陪伴而來的成人:這是一個鼓勵“觸摸”的場所,在這裏你見不到任何“禁止觸摸”的字眼;某些場合,工作人員還會引導參觀者動手觸摸展品;講解人員會讓兒童在聽的過程中,透過觸摸來加深對展品的'理解。漢娜・林達爾兒童博物館讓兒童觸摸化石、岩石、晶洞玉石、乳齒象的骨頭、美國土著藝術品、18世紀中期的工具與衣物、古樂器、仿古傢俱、消防設備等[5]。在塔斯卡盧薩的兒童親身體驗博物館,有一個體現日本傳統建築風格的展覽――一座“日本房子”,裏面有榻榻米、廚房、浴盆及日式玩具等,兒童會被鼓勵去觸摸這些展品,去感受它們的質地,去體驗異域風情[6]。該館另一個名爲“祖母的閣樓”的展覽是以1800-1900年間當地的服裝風格爲特色,在這裏,兒童不僅可以觸摸這些服飾,還能將它們穿在自己的身上[7]。爲突出鼓勵參觀者“觸摸”藏品這一特點,有的兒童博物館還直接以“觸摸”來命名,如費城的“請觸摸博物館”( Please TouchMuseum)。

“觸摸”對兒童的成長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造就”了兒童的成長。感知覺是一切比較複雜、進階的心理活動的基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開端,是一切知識的源泉。人類的觸摸主要涉及感知覺中的觸覺。觸覺作爲感覺中面板覺的一種(面板覺除了觸覺,還有溫度覺和痛覺),對於維持兒童的生命具有直接的生物學意義。觸覺在兒童的認知生活中具有小可替代的作用。剛出生,兒童的觸覺還是無意的;5個月左右,兒童能夠抓住東西,手的觸覺與視覺活動相協調,探索活動具有了有意的性質;7個月左右,開始具有觸覺定位能力;進入幼兒期,隨着逐漸認識物體的範圍不斷擴大,觸覺也相應得到發展[8]。當然,觸摸還涉及到了面板覺裏的溫度覺以及空問知覺中的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因此兒童在觸摸的過程中,可以感知物體的大小、輕重、形狀、軟硬、冷熱等等一觸摸的過程不僅是觸覺、溫度覺、形狀知覺、大小知覺等感知覺的練習,同時也在激發這些感覺的發展,甚至其它相關感覺的發展。“觸摸覺發展的意義不僅在於兒童透過觸摸覺本身能夠獲得許多關於事物形狀的知識,而且還在於當觸摸覺與視覺聯繫起來後,兒童就在活動中從簡單的感覺過渡到複雜的知覺。……在活動中注意讓兒童的視覺、聽覺、運動覺及觸摸覺同時感知事物,會有助於兒童知覺的發展。”[9]觸摸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感知覺,足兒童智力與科學、數學甚至語文等學科學習的感性基礎。可以說,兒童早期的生活離不開這些感知覺,而且伴隨着這些感知覺所積累的感性基礎,對於兒童後期生活以及發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人甚至把兒童成長過程中能夠隨意地“觸摸”“攀爬”“遊玩”等“行動自由”視爲兒童“自由”狀態二階段之一[10]。“一些孩子在早期被告知不要觸摸或探索某些爾西,後來便失去了那種用新方法感知世界,使用他們的感官,以及嘗試新鮮事物的慾望和能力。……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環境來鼓勵促進孩子的這些自然慾望,而不是抑制這些慾望。”[11]正如埃文斯維爾的科赫家庭兒童博物館館員Dorothy Ricb所說:“兒童生而好動,這並不讓人厭煩。兒童來到這個世界之初,充滿活力,喜歡到處看看、觸摸、亂動,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保持他們的這一天性。”[12]

(二)利用藏品開展教學

美國兒童博物館中利用藏品開展教學的鼻祖是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從1912年起,波士頓兒童博物館便開始收藏物品,到目前爲止已有超過5萬件收藏物,涉及美國土著印第安人、當代美國人、日本人等的文化產品、自然歷史文物與全球各個國家的玩具,觀衆可以在展覽、活動項目、展覽窗裏見到這些收藏物。該館利用這些收藏物進行教學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以該館同樣以“日本房子”命名的藏品區爲例,在這裏,遊客脫下鞋子,走進的是一間來自日本京都的100年前的房子,兒童將體驗到作爲日本兒童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活動,講解員講述那個時代的故事、展覽中的物品和圖像,孩子們可以較爲真切地體驗到日本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有日本觀衆在觀後評價中說:“這裏把我們日本文化逼真地展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