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2W

論文關鍵詞: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現狀調查對策探討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的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並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舞蹈教育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

1.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調查研究

1.1資金短缺,配備不齊全

隨着招生規模的擴大,教學設施和設備跟不上教學實際的需要。經調查,有些高校用在舞蹈教育上的經費嚴重不足。有一所學校每年投入自然科學研究上的經費達8000多萬,而投入人文科學研究的經費僅有100多萬,而真正用在普及藝術教育上的經費那真是少得可憐。一般高校進行舞蹈訓練的場地,通常只是普通水泥地面的教室,沒有鋪設專門的地板、地毯、把杆,更沒有鏡子了。最多隻是用普通迎賓用的地毯鋪設在水泥地上,那樣活動極容易受傷,更是無法達到訓練的效果。

1.2生源質量的下降,導致教學質量滑坡

由於教學改革的推進,招生規模的擴大,學生人數大大提增,一些專業素質和文化素質較差的學生考入高等音樂專業隊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高校音樂院校成爲“低分考生的收容所”,一些文化課成績較差的考生,經過幾個月的突擊,就能輕而易舉地考上高等音樂院校。而這些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自覺性、音樂知識接受能力和悟性往往都比較差,很難完成學業。生源質量的下降,直接結果是導致教學質量滑坡。

1.3師資力量缺乏,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意識

隨着辦學層次的提高,時代要求高校音樂教師不僅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水準和教學水平,還要有較深的理論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科研能力。教師缺乏學術研究能力,就不可能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教育,就不能吸引和培養出富有創造意識和有能力的學生,而最終只能使我們的舞蹈課堂成爲“一潭死水”。可以說,強化教師的研究意識,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對於建設高師舞蹈師資隊伍,強化高師的特性,培養師範生教育教學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4高校舞蹈專業的課程設定層次不齊

由於高校舞蹈專業學生入學晚、年齡大、軟開度差等多方面原因,對於她們的課程設定,不能單純地向藝術院校靠攏。雖然她們有很多無法彌補的缺點,但她們卻有着科班出身舞蹈學員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她們具有文化基礎好、理解能力強等優點。因此,高校舞蹈師資的培養應進行探索研究。

2.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發展的對策研究

2.1高校舞蹈專業的課程設定研究

第一:芭蕾舞基訓與芭蕾教學相結合:我們之所以選擇芭蕾課作爲基訓教材,是因爲芭蕾從十六世紀作爲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產生以來已經歷了五百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裏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統的訓練體系。它從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物理運動學、力學、美學等各方面進行大量的研究,比較好地解決身體的基本形態、重心、穩定性、協調性動作的舒展性等問題,同時也較好地解決了人體各部位的肌肉、韌帶和關節的力量、韌性、靈活性外開性以及各種旋轉及彈跳的訓練問題。

第二:民間舞蹈課堂教學與民間舞蹈文化相結合:中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文明古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舞蹈傳統,所以中國民間舞蹈的種類豐富,風格各異。

第三:基礎編導知識與編導實踐相結合:基礎編導知識與實踐對於高師舞蹈專業的學生培養也很重要。她們除了要學會教學生之外,還應具備一定的編導能力。所以在課程中編導理論和實踐課也應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課堂設定中,一定要突出編導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真知,並學會用實踐去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

2.2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藝術教育師資隊伍

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既不同於專業藝術教育,又區別於中小學的藝術教育,受教育者是文化知識層次高、具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自我意識、參與意識較強的大學生。因此,從事普通高校藝術教育的教師,必須是高水平、高素質的,也就是說,高校藝術教育的師資是兼教學與指導藝術實踐於一體的高素質人才,不僅要有正確的審美觀點,較高的鑑賞美、體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還需要有廣博知識,一專多能的本領和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能力。因此,要提高高校藝術水平必須首先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藝術教育師資隊伍。

2.3教學方法的改變以提高教師文化修養爲目的

人的審美心理心智結構並不是純先天的、自在存在的、固定不變的,它有一個形成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體現爲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在自身稟賦和審美觀念基礎上的一種自我建構的過程。教師在掌握舞蹈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的原理和規律的基礎上,靈活應用現代教學方法,使學生排除對舞蹈的恐懼心理的同時,由被動變主動,對舞蹈課程或相關活動產生興趣並提高業務水平。

2.4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在開設藝術課的同時,學校還要積極發揮學生藝術團體的力量,開展各類校園文化活動,普及高雅藝術,弘揚民族文化,爲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在校學生藝術素質和審美情趣提供一個工作平臺和教學載體因此,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在藝術教育過程中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尤其要發揮學生社團組織的作用,普通高校應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建立各種藝術社團組織,如成立合唱隊、樂隊、書畫社、攝影社、詩社、文學沙龍等社團組織,開展各種形式健康有益的審美活動,如舉辦卡拉ok演唱會、詩歌朗誦會、演講會、書法展覽、繪畫展等活動,並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生自己開展的羣衆性藝術教育活動,使廣大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薰陶。

參考文獻:

[1]陳麗.論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藝術教育中的獨特功能和發展新模式[j],藝術教育,2008,(01).

[2]劉薇.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發展對策[j],學問科教探索,2008,(10).

[3]文暢.高校舞蹈教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j],大衆科學科學研究與實踐,2007,(21).

[4]黃明珠.談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間舞蹈採風課程的教育價值[j],藝術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