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5W

醫學研究生在畢業之際提交的研究論文到底應該要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相信能帶給大家啓發。

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

篇1: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

摘要:在五年制臨牀醫學教學中,口腔科學作爲其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與特殊性的必修課。但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教學方法陳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專業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脫節等問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教學常見的問題入手,以教學方法探索及教師隊伍建設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所裨益。

關鍵詞:臨牀醫學;口腔;教學體會

口腔作爲人體重要的組織器官,對人體的健康至爲重要。一方面,口腔健康與否對人體的整體健康有着極大影響;另一方面,以口腔症狀爲突破口,根據口腔所表現出的症狀可檢測、反映人體其他部位的健康狀況。可在實際中,由於沒有將口腔科學作爲臨牀醫生執業考試的內容,造成學校及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忽視。學校壓縮了口腔教學的課時安排。學生則表現爲不重視、不喜歡這門課程。因此,這門課程的教學需要在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以優質的教學質量、高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讓學生全面掌握口腔內科學及口腔頜面外科學的教學目的。

1教學實踐中所遇見的問題

1.1學生方面的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作爲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那麼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成效。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思想認識不夠。大部分學生認爲畢業後並不從事口腔方面的工作,因此忽視這門課程的學習。上課玩手機、睡覺的比比皆是,課堂紀律嚴重渙散。面對這種情況,一方面打擊了教師教學的熱情;另一方面,也影響到了一些同學的學習熱情。特別對於大班授課,這種情況尤其顯著。其次,學習困難大。客觀來說,由於教學課時比較少,而課程的知識量又很大,這導致學生很難在上課時很難有良好的收穫。要在20個課時內完成口腔專業兩年內的教學內容,學生確實很掌握那些繁多且抽象的知識點。

1.2教學模式僵化問題

優質的教學模式產生優質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爲,單調僵硬的教學模式也是嚴重阻礙口腔教學的一大因素。表現爲以下幾點。首先是教學方法陳舊,比如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這類教學方法早已不早適應當前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反饋”資訊,教師雖然很努力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卻不瞭解學生的接受情況。學生在跟不上教師“節奏”後,自然而然也就不想再繼續聽課。也即是說,缺乏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是低效而僵硬的。其次,在教學工作中,“無目的”的教學方法也是不科學的。筆者認爲的“無目的”是指按照書本順序教學,沒有根據一個個具體的問題而進行展開、研究進而解決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2教學模式探索

2.1加強思想認識

隨着社會的進步,醫學模式的改革。口腔醫學在整個醫學體系中,所佔有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社會及國家給予口腔醫學的重視也越來越多。針對學生對於這門課程重要性認識不夠,教師及學校應加大對於口腔課程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傳,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這門課程的學習。思想是行動的源泉,只有學生根本上的重視口腔醫學,才能順利的展開以後的教學工作。

2.2借鑑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也即是“問題爲基礎的學習”的教學方法。具體表現爲以問題爲探討、研究的主體,教師輔以教學方法,學生相互討論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具有許多好處。首先,學生針對具體的問題研究。將抽象複雜的理論知識變成實實在在的客觀問題,可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慾,學習熱情也就點燃了。如在牙體牙髓常見病這一節中,我們設計的問題是: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時真要命。試問不同的主訴與牙體牙髓病的發展、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有何意義針對病例。以具體問題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最後,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變化、調整。我們的教學內容是以完成教學大綱爲基礎,所以在具體教學工作中,不能完全按照國外的PBL教學方法,這與我們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

2.3應用互動教學法

筆者認爲,師生互動遠比教師“獨角戲”教學更具有效果。首先,“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鬆的學習環境中學到了知識;另一方面也增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學生喜歡老師,也就更願意學習這門課程。其次,能夠相互討論學習。討論是學習進步的一大積極因素,集體思考取長補短的學習方法遠比“閉門造車”更高效、科學。在具體教學工作中,可採用“問答式”與“討論式”兩種互動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對於理論知識的掌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回答”的互動,這樣能全面、方便的瞭解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對於新學習的知識如臨牀典型病例等,教師可讓學生分組討論、研究,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問題回答問題,教師就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完成了教學工作。

2.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教學工作的質量。因此,提高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師教學效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業務學習制度。具體表現爲教師除了認真備課外,還要仔細研究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分門別類”,哪些知識點學生可以自學完成,哪些知識點應詳細講解。針對性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以科研促進教學。具體表現爲不斷學習、跟進前沿的學科動態,以最新的學術知識更新教學中的某些內容;還應該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探討活動,積累、拓寬知識儲量,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總之,口腔教學因其特殊性與重要性,在教學工作會遇到許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不斷創新、調整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及拓寬知識儲量,才能優質的完成教學工作。

篇2: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

摘要:急診醫學教學質量對於人民的健康保障而言至關重要,所以,我們應該儘可能提高急診教學的水平。總結了我院急診科20多年的教學實踐工作經驗,探討了急診醫學教學的獨特模式,從而提出急診醫學的教學模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①急診醫學教學模式應以症狀體徵爲中心進行教學;②降階梯思維模式應該貫穿在急診醫學教學之中;③應該在急診醫學教學中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④急診醫學教學中應引進及推廣PBL教學方法。

關鍵詞:教學模式;降階梯思維;人文精神

隨着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羣衆對於生命健康的需求遠遠超出了我國醫學的發展水平,而作爲守衛人民生命健康第一條防線———急診科則成爲整個工作的重中之重[1]。目前,我國大多數急診醫師都是由所在醫院的其他科室的醫師臨時組成,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的培訓教育[2]。因此,急診專業醫師的培養已經迫在眉睫,就此,現將我們科在20多年帶教中所積累的經驗總結分享。

1急診醫學疾病譜的特殊性與教學模式的辯證關係

1.1急診科的教學應該是以症狀體徵爲中心的教學

其他專業科室的疾病譜是按照人體系統進行劃分,在各個專科進一步明確診斷,進而給予專業的治療。所以其它專業科室的教學模式較爲傳統,是按照某種明確的疾病爲綱要,展開相關的局部解剖學回顧、分析其病理生理變化、總結臨牀症狀和體徵變化,再進行鑑別診斷以確診,最後給出明確的治療方案。然而,急診科的疾病往往具有:發病急、病情重、發展快、診斷及系統劃分不明確、同時有多種不同程度的合併症等特點,可在短時間內致殘或致死,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急診醫生明確所有的診斷後再製定治療方案[3]。爲此,應該以症狀體徵爲中心,維持病人生命體徵平穩,在展開救治的同時進一步明確診斷。因此,爲了滿足急診工作的需要,急診教學必須放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切合急疹疾病譜的特殊性,建立合理的急診教學模式。作者在急診教學中以症狀體徵爲中心,根據病人的危急程度分級,需要急救的先按照急救流程進行搶救及生命支援,相對穩定的可按照症狀體徵進行臨牀路徑的排查、診斷以及鑑別診斷,急診科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各種急救流程的標準化,教學結合各種症狀體徵的臨牀路徑教學[4]。比如,對於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首先不是明確此患者的診斷系肺梗還是心律失常,而是果斷啓動EMSS,進行心肺腦復甦,挽救患者的生命,在此基礎之上纔有可能進一步明確患者的基礎病,因此,急救流程的教學對於急診專業醫生尤爲重要;而對於急腹症的患者,可按照腹痛這一症狀的部位及其性質,結合查體的陽性體徵,進行排查、診斷及鑑別診斷,所以,急腹症的教學不同於闌尾炎、空腔臟器穿孔以及膽囊炎等疾病的教學,應該是成熟的急腹症臨牀路徑的教學。

1.2降階梯思維模式貫穿於急診教學之中

急診病人中許多相同的症狀和體徵既可以是輕症,也可以是重症,也可能是病情迅速進展和發展緩和的疾病的共同表現[5];所以在急診臨牀工作中需要對某一表現首先考慮其嚴重情況的可能性,在排除嚴重情況後才能考慮其他較輕微的疾病[2];而王佩燕教授在2007年提出了降階梯思維模式在急診工作中的應用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一矛盾。例如,作者曾接診到一位胸痛患者時,首先想到的是主動脈夾層、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肺動脈梗塞等致死性疾病,這時需要透過血氣分析、心肌酶譜、肌鈣蛋白測定、凝血功能檢測、心動超聲、CTA以及冠狀動脈造影等快速檢查進行排查,在排除這些常見致死性疾病後才能考慮肋間神經痛、帶狀皰疹及肋軟骨炎等輕性疾病。由此可見,在急診專業醫師的培養中,降階梯思維模式必須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6]。

2急診教學中應該重視人文精神

目前,我國醫學教育還存在“重專業技能、輕人文素質”、“只見病,不見人”的問題,忽視對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和醫學人文素質的教育。而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缺失,使部分醫務人員缺乏整體臨牀觀念、醫患溝通技巧,以及對病人的關愛等[7-8]。身與心是一體兩面,軀體的疾病可帶來患者的心理障礙以及患者家屬的急躁心理,同時,心理障礙又可加重軀體疾病或嚴重干擾軀體疾病的救治效果。醫務人員人文素質低下,溝通技巧差,常常會誘發醫患對抗,不利於醫患關係的良性發展,不利於醫療的救治效果。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懂得平等待人才能獲得良好的口碑。急診科作爲醫院工作中醫患矛盾衝突的重災區,工作中頻繁的醫患糾紛已經使人們意識到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在急診醫師培養中的重要作用,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重視人文素質教育[9]。

3PBL教學模式在急診教學中的應用

PBL教學模式在國外醫學院校已經普遍實施,已經成爲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而在我國因受到教室、設備資金不足以及師資力量欠缺等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與傳統教學和學習觀念、習慣的衝突,導致PBL教學模式的推廣往往流於形式,效果不佳。近年來,我國醫學院校在PBL教學的試點中發現,矛盾衝突多、既嚴格又靈活是急診醫學學科的固有特點,非常適合以問題爲中心的PBL教學模式,更容易引發學員自主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把握教學主線的前提下給予輔助性的指導教學,PBL教學取得了明顯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10]。作者在教學中將院外急救分爲現場急救、轉運、以及途中救護幾個環節,在各個環節針對性的提出問題,經過熱烈的小組討論,學員對於現場急救的檢傷、協作、急救原則、急救技能、肢體固定、轉運病人的措施等知識的學習興趣明顯高於傳統教學,並能夠深刻理解和記憶這些急救技能的各種要點[11]。

4結語

綜上所述,爲了使急診醫學的教學水平與國際接軌,培養出合格的急診專業醫生,我國醫學院校的教學應該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深化普及PBL教學模式的推廣,重視學員醫學人文素質的提高,運用降階梯的思維模式,按照“追表尋因法”以症狀體徵爲中心建立規範化急救流程和成熟臨牀路路徑教學。

篇3: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針對近幾年醫學的迅速發展、醫學知識獲得的快捷便利、醫學教育模式的改變和醫療市場的變化等新的臨牀醫學教育背景,初步探討了新形勢下如何作好臨牀醫學教育工作的對應措施。

目前,在知識、資訊爆炸的時代和人們獲取知識的便捷性及多樣性,以及在市場經濟下醫療市場競爭性的愈演愈烈,醫學教育模式的改變,現代學員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對臨牀教研室和教員的要求也不斷變化和提高,簡單的重複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學方式、方法,已不能滿足現代臨牀教學的要求,只有透過不斷改革和完善,纔有可能培養高質量、高素質的醫學生,把醫院建成一流的臨牀醫學院。本文就新世紀新形勢下如何作好臨牀教學工作作了初步探討。

一、 新世紀的臨牀醫學教育背景要求臨牀教員不斷地改革和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法

當前,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醫學領域也獲得了突飛猛長的進步,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的出現、發展和完善,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超常規發展,醫學知識日新月異,人們對疾病有了全新的認識,臨牀診治和預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類疾病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有的教科書和教學大綱已很難跟上現代醫學的發展,因此必須緊密結合醫學發展的動態來積極開展臨牀醫學教育。以感染性疾病的教學爲例,隨着抗感染藥物的不斷髮展和應用以及疫苗的出現和完善,一些經典的傳染病如天花、霍亂、乙腦、流腦、麻疹、血吸蟲病、瘧疾等已被消滅或發病率已明顯下降;但抗生素的濫用和一些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導致一些機會菌、耐藥菌感染逐步增多並受到臨牀的重視;人們免疫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現代交通的十分便捷非常有利於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和傳播,使得一些新的感染性疾病不斷出現和某些已被控制的傳染病死灰復燃如艾滋病、大腸桿菌O157、霍亂弧菌O139的出現以及性傳播感染等在國內的復燃和發展等,這就要求臨牀教研室和教員必須根據這些變化及時調整授課內容和學時安排以滿足這些變化,學習內容和臨牀實際的脫節不能滿足現代臨牀醫學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溝通途徑也變得十分暢通和便利,互聯網的出現和不斷完善,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變得非常快速和直接,也爲總結和分析醫學發展的動態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現有的教科書甚至有關參考書籍很難全面反映醫學發展的實際情況,這給現代醫學教育提出新的挑戰,它要求臨牀醫學教員必須不斷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及時跟上醫學發展的步伐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則要被現代醫學所淘汰,也不能爲稱職的現代臨牀醫學教員。

隨着國內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完善,醫療市場也較以前發生了很大變化,病人就醫有了很大的選擇性,對醫院和醫生乃至診治方案的選擇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同時人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因此醫院和臨牀醫生在日常醫療和教學活動中必須尊重病人的選擇權、知情權、隱私權等一些有關權利,這給臨牀醫學教學帶來很多不利。如果不能正確處理醫療和臨牀教學的關係,將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醫療糾紛甚至是法律糾紛,也給醫院在醫療市場的競爭中產生不利因素,反之,如果處理得當,不僅有利於醫學教育,也有利於提高醫院和醫生自身的聲譽,而在醫療市場的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也還不完善,滯後於目前醫療形勢的改變,如何確保臨牀醫學教學的正確和合理、合法地開展,不僅是臨牀醫學院和臨牀教員所必須關心的問題,而且涉及到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訂和完善。因此既往臨牀醫學教育模式和教學方式、方法已不符合當前醫療市場的變化,作爲臨牀教員,應提高法律意識,正確處理好醫療和教育的關係,取得病員和/或家屬的配合來積極開展臨牀醫學教育,爲培養新一代臨牀醫生和拓展醫療市場而積極努力。

醫學教育模式的改革也給臨牀醫學教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國各地許多高等醫學院校包括我校都建立了臨牀醫學院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臨牀課程將在臨牀醫學院內實習時同步進行,學生的大部分課餘時間也在醫院度過,學生將有更多時間與病人接觸,這有利於提高臨牀醫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如何利用學生在醫院的幾年時間,培養學生正確和基本熟練的臨牀思維和處理能力,也給臨牀教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舊的教學模式下教員按病種講完課或帶完見習後便完成任務,這種情況將一去不復返,學生在醫院內與病人接觸,隨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包括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問題,甚至語言問題,這都要求臨牀教員花許多時間來解釋和教導。單一按病種來講習對學習臨牀課程是最基本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學生的臨牀能力無從談起,但對一個合格的臨牀醫生來講,僅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員在平時的講課和見、實習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自習和接受能力,把疾病的臨牀特點、診斷、鑑別診斷和治療作爲教學重點,並把它灌輸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而疾病的病因學、發病原理和病理解剖等基礎內容可簡單地講解或由學生自習,這樣有利於學生臨牀思維和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我們在以往的講課過程中,也做了一些嘗試,如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作爲講課內容,強調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共同特點和診治要點,突出講解它與其他中樞神經系統非感染性疾病的鑑別診斷和感染性疾病中各種病因所致疾病的特點及鑑別,而對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流腦、乙腦等則在病因分析時講解其特點,講課效果明顯,學生普遍歡迎,並反映在臨牀遇到類似病人後知道怎樣去處理,我們認爲這纔是臨牀教學的目的,因此我們建議在臨牀教學活動中可以以臨牀症狀爲主線多講解,在此基礎上再深入講解具體疾病各自的特點和處理要點。另一方面,在以前的教學模式下,往往對學生的臨牀基本功重視不夠或無法給予更多的教導,而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整個臨牀階段學習時間都將在醫院度過,因此我們認爲臨牀帶教老師要用一定的時間來訓練學生的臨牀基本功如採集病史(包括內容和技巧)、體格檢查和臨牀基本操作等,並作嚴格要求,因爲紮實的臨牀基本功是一名優秀臨牀醫生的基礎。

二、 臨牀教員自身綜合素質要進一步提高

爲提高教員的授課能力和效率,我校、院已多次開設講習或研討班,並培養了不少A級教員,臨牀老師的授課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臨牀老師與基礎教員不同的最大之處是前者主要是爲了培養高素質的臨牀醫生,是爲了培養學生正確的臨牀思維能力包括臨牀診斷和處理能力,而單純地提高授課效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認爲,要作好一名優秀的臨牀老師,首先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不能敷衍了事。對於一名臨牀醫生,要帶教一、二名學生並不是一件難事,難就難在認真和帶好二方面,沒有一定的責任心,不認真帶教是很難培養出優秀醫生的。一名好醫生不等於是一名好老師,要做好一名臨牀老師,除做好自己醫療和科研的工作外,還必須負起責任,認真培養下一代醫生,才能使我國臨牀醫學不斷髮展和進步。其次,帶教老師必須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因爲醫學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快,人們獲取醫學知識途徑既多又直接(包括醫學知識講座、書籍雜誌、通信、互聯網等形式),這要求任何一名臨牀醫生都必須不斷學習和鑽研,這樣才能在醫學界立於不敗之地,對臨牀教員而言尤其重要,只有自己不斷進取,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因此,一名好的臨牀老師首先必須是一名好醫生。

三、 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臨牀教育形式,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學生在醫院學習時間,由於時間的限制和病人就診情況的不同,他們在臨牀醫學院所學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對一些少見病種的理解和掌握很難完全滿足以後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臨牀教學中,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診治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臨牀思維能力及處理問題能力,單純依靠授課和臨牀帶教很難滿足培養高質量、高素質臨牀醫生的要求。我們根據以往的臨牀教育經驗和近幾年在教學活動中的不斷改革和探索,認爲透過以下諸種措施,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各種疾病的有關知識和診治規律,提高學生的臨牀思維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以彌補日常教育中的不足。首先,製作和完善多媒體教學課件,爲授課和學生自學打下基礎。隨着電腦及其應用的普及,學生普遍掌握電腦的使用,這是學生自學和透過互聯網獲取知識的基礎。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和完善,一方面爲授課增添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提高授課效率,另一方面由於課時的限制,一些在授課時無法講授或講深講透的內容可留給同學自學,同時也便於他們不斷地複習和鞏固所學知識,對一些臨牀的操作規範和具體過程,也可透過此形式來不斷加深同學的印象,以利於他們能很快地融入臨牀診療活動中去。這也要求臨牀教員在日常醫療工作中應注意原始資料的積累。其次,要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一些同學們感興趣的疾病或其診治,可組織他們進行教學查房,或組織同學對某一疾病的相關基礎理論和臨牀診治進行查閱文獻、撰寫綜述或深入研究,以培養他們的臨牀科研能力。第三,對一些臨牀遇到的少見病例和某些疾病的特殊處理或操作,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教學查房或示教,以免他們失去學習機會,這也需要臨牀教員要以學生的學習爲主,不必過分苛求學生的分組和分科要求。當然,這一方面內容也可用多媒體課件來彌補。

總之,當前醫療形勢的變化和醫學迅速發展、知識資訊爆炸和獲得的快捷、醫學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得臨牀醫學教育面臨新的挑戰,需要臨牀教研室和教員不斷改革和摸索,以最大程度地應對挑戰,認真負責地培養高質量、高素質的醫學生,爲培養新一代名醫而打下良好基礎。

篇4: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

摘要:近幾年來,創新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現代建構主義理論得到高度重視和實踐運用,教育體制與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我們在運用現代建構主義理論爲框架,開展創新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過程中,在醫學本科生臨牀理論課教學和臨牀見實習帶教教學、研究生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進展,並認識到開展創新教育直接影響到醫院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創新教育臨牀醫學可持續發展

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關係到民族的興衰存亡,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着歷史使命。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教育,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振興、發展的動力源泉。xxx的精闢論斷,推動了從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席捲全國的開展創新教育浪潮。全國各大院校紛紛開展創新教育研究和創新教育實踐,各級各類、各專業學者、教師參與創新教育熱情空前高漲,並紛紛在學刊學報雜誌上發表研究和實踐成果。創新教育研究與創新教育實踐,在我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水平,教育體制與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1.創新教育理論研究最新進展情況。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教育、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在特定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的支援下,教與學活動中各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之間穩定的關係和活動進程結構形式。

許多學者是透過對東西方成功的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來探討、研究創新教育的。西方教育思想強調學生個性化教育,以學生爲主體,支援鼓勵學生個別自主學習,爲學生提供開放式學習空間,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積極培養學生的資訊處理和資訊運用能力。但更多的學者並不完全排斥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進一步優化,實現教學過程要素的轉變:

首先,是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由教學過程的主導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活動的組織者;其次,是學生學習地位的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的地位轉變爲主動參與、發現、探索和知識建構的主體;再次,是媒體作用的轉變,媒體由作爲教師講解的演示工具轉變爲學生認識的工具;最後,教學過程也發生深刻轉變,由講解說明爲主體的進程轉變爲情景創設、問題探究、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爲主體的過程。

簡單一點說,從教師角度來看,創新教育包含四大特徵:語言能力特徵(形體語言、口語語言)、表達能力特徵(表達語言、板書表達、媒體表達)師生互動特徵、啓發預見特徵;從學生角度來看,創新教育表現爲四大主動: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發現、主動進行知識建構;從教學管理者來看,創新教育包含兩大管理:創新教育過程管理、終末效果質量評價管理。

2.我院的臨牀醫學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

現代建構主義認爲,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如院校文化情景、社會文化背景等),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和學習手段,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

現代建構主義理論把學習知識的主體稱作“學習者(learner)”而不是“學生”(student)。把學習知識的主體尊爲主人地位,是因爲在知識面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在知識面前,教師既“教”且“學”,學生既“學”也能參加“教”。這與創新教育的顯著特徵———“師生互動”是一致的。我們在以東西方院校創新教育的成功經驗結合本院的具體情況,以研究學者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我們自身的理論研討,以現代建構主義爲理論框架,進行臨牀醫學創新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

2.1我院本科生臨牀醫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本科生教學水平是體現一個教學醫院綜合教學水平的重要標誌,主要涉及臨牀醫學理論課教學水平、臨牀醫學見習帶教水平、臨牀醫學實習帶教水平三個方面。

2.1.1臨牀醫學理論課教學。

現代建構主義理論,把知識教學過程分解爲情景設計、問題探究、意義建構。這具有濃厚的機械論的味道,卻極易爲人所理解和掌握,也極富創新性見解。所以現代建構主義只能成爲創新教育的一個理論框架,而不能成爲重要的理論依據。

我們在實施創新教育過程中,特別強調教師的言語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師生互動、心靈溝通、啓發預見爲手段,實施教學。主要在以下幾個教學法中進行了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

以問題爲中心,以症狀爲主線(新循證醫學)教學法。新循證醫學教學法,打破常規教學法的侷限,打破常規課程設定順序,以症狀爲主線,以問題爲中心,以案例爲切入點,主線突出、目標明確地實施教學。由於新循證醫學教學改革幅度大,涉及面廣,困難和問題也較多,我們只在2001年兒科學教學中進行了試點和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學生理論知識功底明顯得到提高,臨牀綜合能力明顯增強,創新思維能力與創新綜合能力明顯優於以往學生。目前,我們仍在深入研究新循證醫學的實踐結果,並在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方面作進一步研討。

問題式教學法。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以問題爲中心的教學法,近年來在教學界重新得到廣泛重視。

問題式教學法將學生設定到複雜的、生動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透過師生互動、師生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將學習隱含於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我院已在內科學(心血管內科學、呼吸內科學、消化內科學等)、外科學(普通外科學、骨外科學、泌尿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臨牀醫學學科教學中,廣泛採用問題式教學法,師生互動,啓發預見,收到良好效果。

虛擬現實情景教學法。虛擬現實情景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製作相應的多媒體課件,仿真現實情景、達到傳統教學模式不能達到或達不到的一種教學法。虛擬現實情景教學法是國際教育界最尖端、最前沿、最富發展前景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法,可廣泛應用於醫學理論教學和臨牀實踐教學。我院領導非常重視發展虛擬現實情景教學技術,計劃斥資650-900萬元(逐年投入)建立建設“教學數碼港”,透過虛擬與現實交替、情景與空間交替、思維與技術交替、能力與實踐交替,實現教學全數字化,並以新循證醫學教學、問題式教學爲教學主要手段,努力建成現代化的臨牀醫學教學中心。

2.1.2臨牀醫學見習帶教教學。

我院在實施臨牀醫學見習帶教教學過程中,強調和注重實施問題式教學法和啓發式教學法。目標是使學生在臨牀見習學習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礎與臨牀相結合、理論思維與臨牀思維相結合,提升學生臨牀思維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能力,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目前,問題式教學法和啓發式教學法已廣泛應用於各臨牀專業學科的見習帶教教學中。

2.1.3臨牀醫學實習帶教教學。

臨牀醫學實習,是一個醫學生從學生成長爲醫學人才的重要階段。臨牀醫學實習帶教教學在醫學教學中,是具有相當重要地位的教學過程。

我院在實施臨牀醫學實習帶教教學中,特別強調和重視創新教育。主要採用以下手段:

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的需要,採用案例來組織學生進行學習、鍛鍊能力的方法。在見實習帶教中,特別適合採用案例教學法實施教學。我院相關學科在見實習帶教中,已全部採用了案例教學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互動討論教學法。互動討論教學法是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個人的意見和看法,互相討論、相互啓發、相互學習、相互探討,不固定物理空間,不固定場所,邊討論邊學習。互動討論教學法,尊重個體,教學實現個性化,空間、模式完全開放,學生更加主動,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在互動討論中顯著提高。我院神經外科學學科、心血管病學學科、普通外科學科、兒科學科等學科在臨牀醫學教學中廣泛應用互動討論教學法,創新教育收效顯著。

探究教學法。探究教學法是由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學生進行資料檢索,對資料進行歸納分析,形成創意。對於同樣某一疾病,教師不引導、不暗示,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可進行網上、圖書館相關資料查詢,對病例和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診療方案,最後由教師進行評講。探究教學法已廣泛應用於我院主任、教授教學查房教學中,效果良好。

2.2我院研究生教學中創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在西方傳統的教育界,一般把大學本科作爲普及性教育,碩士學位研究作爲創新性教育,而把博士學位研究作爲精英性教育。隨着科技的進步和知識的普及,碩士學位研究在原有的創新性教育的基礎上,也越來越向普及性教育靠攏。

我院非常重視研究生創新教育。作爲普及性的碩士研究生教學,注意運用現代建構主義理論,在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綜合能力提高等方面,重點進行教育培訓;作爲精英性的博士研究生教學,注意以現代建構主義爲理論框架,以大師型和精英型爲培養方向,實施創新教育。

以神經外科學學科爲例,三個學科帶頭人一共五個主研方向、十三個主攻課題、數十個子課題。在碩士研究生培養中,以實驗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綜合科研能力的提高爲培養目標,實施創新教育;在博士研究生培養中,注重以現代建構主義爲理論框架,以綜合醫學理論水平、綜合醫學臨牀能力、綜合醫學最新創新和科研成果的整合能力、綜合專業的創新能力的提高爲培養目標,培養大師級頂尖醫學專業人才。以神經醫學專業前沿發展方向爲目標,以神經醫學專業尖端科技爲發展方向,以頂尖專業課題爲主攻方向,培養精英級頂尖神經醫學專業人才。所以學科學術風氣濃厚,學術思路活躍,學術方向廣闊,學術進步明顯,學術發展持續。

3.創新教育與可持續發展。

人才培養是教育界永恆的主題。創新教育,以其個性化、開發式、創新性而更注重人才的培養。但創新教育的人才培養概念是雙向性的,內涵包括創新型師資人才的培養和創新性學生的培養。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臨牀綜合能力的學生,必須要有創新型師資人才。而創新型師資人才既是新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3.1創新型師資人才的培養。

我們注意到,創新教育主題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創新教育是由創新型師資人才進行實施的,而教師本人就處在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所以開展創新教育的第一步是培養創新型師資人才。

培養創新型師資人才,不可能一蹉而就。教學實踐證明,一個開展創新教學、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創新型師資人才,是由其自身素質、業務能力、教學能力、上進心、學科學術氛圍和“悟性”等六個方面不斷進步提高而生長出來的。

我們在創新型師資人才培養中,主要依靠輿論造勢、營造情景、創造條件和選拔重用等手段,使創新型師資人才首先脫穎而出,並帶動、引導其他教師逐步成長。

輿論造勢就是透過院大會、院週會等會議形式和下發檔案等文字宣傳等形式,鼓勵、宣傳創新教育,表揚表彰開展創新教育的先進學科和先進個人,在全院形成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爲開展創新教育造勢。

營造情景就是鼓勵學科帶頭人在學科內帶頭營造良好的學術風氣,提倡、鼓勵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研究和創新教育實踐,從而促進學科的發展和進步。

創造條件就是給熱衷創新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的教師,提供、創造良好的支援條件,在外出進修、學習和學術交流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優先考慮,從而促進創新教育理念在醫院內部進一步發展和深化。

選拔重用就是選拔重用開展創新教育成效顯著、業務能力強的人才,直接在全院起示範表率作用。

3.2創新教育與醫院可持續發展。

培養創新型師資人才,開展創新教育,不僅對臨牀醫學教學可持續發展關係重大,也對醫院本身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

首先,開展創新教育與營造學術風氣氛圍密切相關。開展創新教育,必須有或培養創新型師資人才,而創新型師資人才聚集,學科、醫院的學術風氣、學術氛圍自然濃厚,醫院學術活動活躍,醫院可持續發展就有了無窮的動力。

其次,創新型師資人才本身就具有極高的創新進取意識,而這正是醫院開展醫學科研、開展臨牀醫學新業務新技術所必需。而醫院的可持續發展,依靠的就是科技創新、業務創新。所以創新型師資人才本身就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再其次,培養創新型師資人才是一個梯次鏈條,也是一個激勵機制,能量依次釋放又依次加強,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循環動力和“發動機”。學科承擔臨牀教學任務,必定促進學科教學風氣、學術風氣的提高;學科招收進修生,將臨牀業務骨幹從一線臨牀業務工作中解放出來,又使臨牀業務骨幹有時間精力進一步提高業務工作能力;學科招收研究生,將科研骨幹從一線科研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使科研骨幹有更大的精力進行科技創新和臨牀業務創新。

篇5: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

1、當前醫學生社區義診的現狀

透過走訪調查南通醫學院和徐州醫學院各個院系的義診情況,得知每年每個院系至少進行一次社區義診,義診活動主要爲①測量血壓、血糖②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預防治療的相關宣傳和普及。③對當地以及當季流行病預防保健措施的宣傳。④請學校附屬醫院的相關專家進行相關疾病的免費診治。⑤各院系進行與本專業有關的疾病以及相關知識的宣傳。

參加義診的羣衆以中老年羣體爲主,且60歲以上佔較大比例。同時以諮詢高血壓、糖尿病診治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爲主。義診隊伍的水平及素質參差不行,有些學院存在嚴重的表面工程,前期工作不好好準備、義診期間做做樣子、只是爲了完成學校的任務。與此同時,社會上有一些個人、單位扛着"義診"的牌子,進行有關藥品、儀器的推銷,做謀取私利的事,損壞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由於存在這種圖謀不軌的義診使得某些市民對學生義診的看法產生了偏差。

2、醫學生社區義診的重要性

2.1鍛鍊自我的實踐能力

醫學是一個重理論,更加重實踐的學科,我們醫學生如果光靠學習書本知識而不見習、實習,那我們的學科也只是紙上談兵了。我們在學校學習書本知識,透過在社區義診,可以更好紮實我們的醫學基礎基礎,鍛鍊我們的臨牀技能以及交流技能。例如給市民們講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症狀、治療、預防等等相關知識,潛移默化中就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幾種疾病了。與此同時,也增加了我們醫學生的信心。

2.2堅定醫學生的決心

義診時,爲市民排憂解難的幸福感,市民們回饋的笑容與讚許,以及深入瞭解基層羣衆的需求,讓醫學生們進一步挖掘到了自身的價值,意識到身爲醫務人員的崇高使命,更加堅定了醫學生治病救人的決心。

2.3提高羣衆的健康意識

義診過程中,我們透過印發某些疾病的傳單、現場解答前來諮詢的市民、專家爲市民們免費會診。這一系列措施:一方面能夠讓患有疾病的市民更瞭解病情及基本治療原則;同時,其具有的健康知識宣教作用,在社區居民的生活中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義診也慢慢成爲慢性病及季節流行病預防的一種可行途徑。

2.4緩和醫患緊張的關係

社區義診是醫生和患者的"調節劑",醫學生雖不是真正的醫生,但終會走上崗位,也是醫學界的一份子。我們醫學生義診以及聯手醫院專家進行義診,透過醫生主動走進社區,爲居民帶來方便,針對性進行健康諮詢和服務,則直接拉近了醫生醫生與患者的距離,緩和了醫患緊張的關心,更能體現醫者爲民的本質。

3、醫學生社區義診的`不足及相關建議

3.1診治能力有限

醫學生在校學習接觸的主要是書本知識,缺乏臨牀經歷,對於疾病的認識不夠全面,所以對於疾病的診治能力還很有限。因此,我們醫學生義診時儘量邀請相關疾病的專家進行義診,既可以彌補醫學生診治能力的有限性,同時對於醫學生而言,是個學習的好機會。

3.2義診項目單一

基礎醫療設備的缺乏以及診治能力的有限,導致醫學生的義診項目存在嚴重的單一性,基本爲測量血壓、對慢性疾病預防治療的相關宣傳,對流行病預防保健的宣傳。如今,政府已出臺相關加強社區衛生政策,因此應加大對社區醫療設備的投入,如心電圖、血糖檢測儀。一方面可以提高居民保健水平,同時也能促進社區醫療服務質量。

3.3義診人員缺乏

醫學生課業相對繁重,因而參加義診的多爲大二或大三的同學,而這些同學醫學知識還不是很完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參加人員的積極性,導致義診人員數量較少。對於這一問題,學校可以開設專門的義診項目培訓課程,加大宣傳力度,並規範義診隊伍,這樣一來不僅會增加義診人員數量,義診的水平也會得到提升。

4、結論

醫學生義診是對社會、市民、個人有利的公益活動,我們應該深刻意識到義診對市民以及自身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深刻認識到我們義診的侷限性、不足點,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將義診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不斷提高我們醫務人員的道德及技術水平,不斷加強羣衆健康保護意識,不斷改善醫患緊張關係,爲中國醫療界的未來拼搏奮鬥。

篇6: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

【摘 要】超聲醫學是將超聲技術應用於醫學各部門而形成的一門學科。目前超聲醫學在學科建上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超聲醫學學科建設需要從科室建設,臨牀管理,優質服務等方面來着手,積極發揮科研和人才的關鍵作用,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推進。

【關鍵詞】超聲醫學;學科;學科建設

【中圖分類號】R197.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0089-02

隨着超聲醫學的建設和發展,超聲已經不僅僅被應用於臨牀診斷,超聲治療也已經成爲了重要的治療手段。超聲技術可以與一些強勢學科進行有效合作,可以在介入治療,手術影像檢測評估,以及生育學的超聲檢測中發揮重要作用。超聲學科在承擔診斷和醫療任務的同時,還肩負着醫療科研,甚至醫療教學等重要任務。

相對於一些臨牀學科,超聲醫學是一門全新學科,是將超聲技術應用於醫學各部門而形成。但是其與醫院的一些其他輔助科室比較,超聲學科的地位和作用又是十分突出的。隨着超聲醫學與臨牀聯繫越來越緊密,超聲醫學學科已經實現了多領域滲透。從醫院進行超聲學科建設的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看到,超聲學科的建設的根本在於有效進行科室建設,實現診療科研的嚴格管理,以及優質服務的全面突破。

一、超聲醫學學科的建設重點在於科室建設

超聲醫學學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命名。在超聲科室的命名中需要考慮的是超聲功能的涵蓋,即使是鄉鎮小醫院也不能簡單地命名爲B超室,因爲隨着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三維甚至於四維彩超也已經被引入了縣鄉醫院,所以在科室命名上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因素。另外超聲醫學已經脫離了簡單的診斷功能,目前已經與臨牀治療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各種臨牀的診斷和治療都與超聲密切相關,所以通常情況下可以將科室命名爲超聲科。

超聲科室的有效建構是超聲學科建設的重要方面,超聲學科與臨牀聯繫日益緊密,診療與教研需要緊密結合,但是目前的情況是多數醫院在超聲科室建設中結構分散、系統性差,加之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所以造成了設備資源的很大浪費。我們需要有效建設完整的超聲科室,實現人力、物力最大程度上的結合。對超聲科室的建構可以從檢查、治療和教研三個方面有效的推進。

超聲學科的建構中需要具有全科素質的團隊領導者,科室主任可以從院內外聘請具有威望的中青年專家擔任,因爲中青年人才更具有發展潛力和魄力。在設立科室主任和副主任的基礎上,可以設立診斷和診療、教研組長,實現對行政和業務的有效領導。超聲科室的一般性工作可由超聲醫師,以及超聲技師聯合完成,醫師進行診斷和操作,而技師進行錄入和報告的出具工作。超聲科室還需要數名護士,對患者進行術前準備,以及術後的觀察。器械工程師可以選聘專職或者兼職都可以,但是需要保證檢修的快速和及時。在超聲科室的技術配比中需要高、中、初級互相合理配合。

二、超聲醫學學科建設的根本在於臨牀管理

從醫院的建設角度來說,各學科建設的基本立足點在於臨牀的有效應用。超聲醫學的學科建設需要緊密地和解剖、生理和病理科室聯繫在一起,積極拓展超聲和基礎醫學的聯繫。在臨牀診療中需要用規範醫學條例來指導醫生的患者意識,以及科研意識,在臨牀上做到有品質和有內涵。在全面理順本學科建制的基礎上,超聲醫學學科需要積極地進行跨學科協作。超聲診斷是臨牀的前置環節,而臨牀可以有效的對超聲診斷形成驗證,所以超聲臨牀需要建立嚴格的隨訪,以及反饋機制,超聲醫師下病房,以及參閱診療意見都是必要的。在超聲學科的臨牀上,不僅僅需要增強科室內部的凝聚力,還需要有效的增加醫院內部的向心力,以及與患者的親和力。

超聲醫學學科的臨牀建設關鍵在於保證醫療質量,全面地提高診斷的正確率,積極推進超聲醫學的臨牀治療。又快又好地完成超聲診療的關鍵是減少預約,基本上做到“零預約”。在超聲臨牀的建設中積極突出超聲介入治療,有效發揮超聲在治療中的引導作用。全面推進超聲介入治療在造影,引流和造瘻臨牀上的應用,突出超聲在評估和靶向穿刺方面的特色。超聲學科臨牀建設的目的和意義在於及時地解決臨牀問題,積極地推動和使用新技術和新手段,緊密的聯繫學科前沿,爲患者解除疾病所帶來的苦難。目前對於醫院來講,最重要的是要積極地在超聲介入診斷、肝臟移植、臨牀診斷分析、男子不孕不育和風溼疾病診斷中做精做細。

三、超聲醫學學科建設的亮點在於優質服務

從客觀角度來講,因爲各個地區的醫院層次、以及軟硬件設施具有明顯的區別,所以說超聲醫學在學科建設上基本上難以一整套辦法全面推進,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其實各個醫院在提高服務質量上卻是相通的。超聲醫學的學科管理在於便捷性,因爲超聲檢查是一項普通的醫療檢查,所以說做到快速、便捷是服務的關鍵。超聲科室的服務應該說具有兩重性,其一是對患者的服務,其二是對臨牀的服務,所以有效的實現與醫院,甚至於多所醫院聯網是關鍵。透過局域網可以進行有效的預約和排號,透過超聲的資訊管理可以實現臨牀醫生快速瞭解結果。透過遠程網絡患者可以掛號,疑難病歷可以得到快速的協助診斷和處理。

超聲科室的服務還在於超聲醫師診斷結論的快速生成報告,對一些非常規的病例可以由進階醫生處理,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治療和診斷。對患者的資料進行大型的數據庫管理,便於網絡的直接調取。超聲科室可以與醫院的網絡聯繫,最終實現與互聯網的連接,實現資訊資源的共享。患者公平的排號就診,對特殊的病歷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同時計劃安排好超聲技師和臨牀護理人員。超聲科室還需要開設必要的臨時觀察室,以便於一些小風險治療項目可以在門診進行直接的治療,手術後對患者進行有效的24小時觀察。

四、超聲醫學學科建設的未來在於科研和人才

我們之所以說超聲學科建設的未來在於科研和人才,是因爲超聲醫學的未來應用空間和領域是十分廣闊的。雖然目前超聲醫學還侷限在臨牀診斷上,在臨牀治療上也逐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其依然有很多需要提升之處。在科研方面最主要是要將科研工作與臨牀緊密結合,良好的科研可以帶動學科發展。在提高超聲診斷質量的同時,我們需要重點發展射頻消融,超聲輻射力成像,心臟超聲等技術。超聲醫學還需要與多學科實現聯合攻關,與臨牀科室和納米材料科室緊密合作。還需要積極的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有效地將科研成果向適宜的三級以及基層醫療機構進行輸送,推動超聲在介入、造影,以及腫瘤、治療方面的臨牀應用;促進乳腺靶向造影,以及納米級造影劑的申報,轉化和應用。

另外,在超聲醫學人才培養方面可以有效藉助平臺力量,加大選拔力度,培養重點人才。要將院內培養和院外聯合培養結合在一起,努力爲超聲醫學人才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在待遇上要向青年學科領軍人物傾斜,鼓勵青年醫生申報各種創業基金,以此爲超聲醫學人才的脫穎而出提供充分的鍛鍊機會和物質保證。

篇7:醫學研究生畢業研究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着醫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臨牀診斷和治療受到廣泛的關注,醫學檢驗結果作爲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依據,醫學檢驗的質量控制和檢驗方法也需要不斷優化和創新,以期能夠更好的應用於臨牀。本文就醫學檢驗在臨牀醫學中的發展、應用價值以及如何有效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的溝通的相關措施進行闡述。

關鍵詞:臨牀醫學;醫學檢驗;重要性

醫學檢驗是指利用相關技術和設備對採集的標本進行檢驗,從而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是臨牀診斷和治療相關疾病的重要依據。常見的醫學檢驗項目主要有血清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等,透過採集人體的血液、組織、分泌物等作爲標本,對標本中的活性物質變化情況進行觀察,進而作出合理的判斷[1]。臨牀診斷過程中,醫生不僅需要依靠豐富的臨牀經驗進行主觀判斷,還需藉助醫學檢驗結果進行客觀判斷,可以說,醫學檢驗是疾病診斷的客觀依據,同時,也爲病情預後觀察提供了參考依據[2]。近幾年的臨牀醫學檢驗逐漸受到廣泛關注,本文就醫學檢驗在臨牀醫學中的發展、醫學檢驗在臨牀上的應用價值及如何有效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的溝通的相關措施進行闡述。

1醫學檢驗在臨牀醫學中的發展

近年來,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醫學技術不斷提高,醫學設備不斷更新換代,醫學檢驗方面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醫學設備的更新換代,促使醫學檢驗在設備方面從以往的簡單的手動儀器發展爲先進的自動化儀器設備,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出現促使傳統的手工操作檢驗逐漸被自動化機器檢驗所取代,在提高檢驗的準確性和精密度的同時,還有效減少了檢驗的人力成本,加快了檢驗結果的生成,有利於儘早進行診斷和治療[3]。②醫學檢驗中採取的技術和方法也出現增多,技術方法涉及到多個學科,如免疫標記技術、自動化細菌鑑定技術等,爲臨牀診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4]。③醫學檢驗的工作內容從單一的爲臨牀診斷提供可靠、準確的檢驗結果,逐漸轉變爲在爲臨牀診斷提供科學依據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到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中。④醫學檢驗過程中,更加註重循證理論,能夠有效保證醫學檢驗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減少醫學檢驗成本,不斷優化檢驗操作。⑤隨着醫學檢驗的不斷髮展,診斷標準、療效判定標準也從以往的臨牀醫師制定,轉變爲臨牀醫師與醫學檢驗人員共同制定[5]。

2醫學檢驗在臨牀上的應用價值

醫學檢驗主要包括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等,以下內容分別從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和微生物學檢驗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2.1臨牀生物化學檢驗的應用價值

臨牀生物化學檢驗主要是透過生物或化學技術對收集的標本進行檢驗的過程,主要包括血清學檢驗、免疫化學檢驗等,具體作用如下:①臨牀生物化學檢驗中的肝腎功能檢查、血氣分析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等項目可爲疾病的發生機制提供依據,透過明確疾病的發生機制,可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②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可爲臨牀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導意見,根據臨牀生物化學檢驗結果,對疾病作出診斷的同時,及時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③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可透過對某些標誌物進行檢測,從而對某些疾病早期或疾病隱患進行有效篩查,及時採取干預措施,以避免疾病的發生,如透過對孕產婦血清中的相關指標進行檢測,可在孕前及時發現出生缺陷風險,實施干預措施後,可有效避免出生缺陷的發生[6]。④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可對病情的發展進行監測,如透過肝腎功能檢查,可對肝腎疾病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判斷患者的肝腎功能處於何種狀態,以更好的指導於臨牀治療。⑤臨牀生物化學檢驗透過對血液、體液中的藥物濃度進行檢測,可對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進行判斷,並根據藥物治療效果對藥物的劑量、用法進行及時的調整,使藥物最大程度的發揮出藥效,並降低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7]。

2.2微生物學檢驗的應用價值

微生物學檢驗屬於檢驗醫學的亞專業,主要包括病原學檢查、抗生素藥物、流行病學等方面的知識,被廣泛的應用於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中,具體作用如下[8-9]:①微生物學檢驗致力於研究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特徵,對引發感染的病菌變化情況進行觀察,爲感染性疾病的診治提供參考依據。②微生物學檢驗可對病原學進行快速、準確的診斷,在醫院感染的判斷中應用效果顯著。③微生物學檢驗透過對病原體的耐藥性和藥物敏感性進行研究,根據耐藥性和敏感性,爲患者選擇合理的治療藥物,以促進臨牀合理用藥,更好的發揮出抗生素的抗菌效果。④微生物學檢驗還能夠對院內感染髮生情況進行檢測和控制,提高醫療服務過程中的消毒水平和滅菌達標率。

3如何有效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溝通的相關措施

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的溝通,是醫學檢驗應用於臨牀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條件。醫學檢驗作爲疾病臨牀診斷的重要判斷依據,如檢驗人員缺乏基本的臨牀知識和臨牀實踐經驗,往往會導致臨牀檢驗質量控制欠佳,無法爲臨牀診斷提供科學可靠的參考依據;而臨牀實踐方面也需與醫學檢驗之間維持緊密的溝通,如臨牀醫師僅在自身專科方面精通而欠缺醫學檢驗知識,對相關檢測項目不夠了解,在臨牀診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多種相同意義的項目多次檢驗情況,造成人力、無力等資源的浪費,也不利於及時對疾病作出診斷[10]。因此,有必要對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之間的溝通性進行了解,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以加強其溝通,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實施[10]:①加強醫學檢驗工作人員與臨牀醫師之間的合作關係:在醫學檢驗和臨牀診斷過程中,醫學檢驗工作人員與臨牀醫師應共同參與,並進行友好的交流和溝通;②加強醫學檢驗科與臨牀相關科室之間的交流:在臨牀實踐過程中,醫學檢驗科應積極參與到臨牀各科室的疾病診斷研討會中,對臨牀診斷知識進行更新和補充,對檢驗科工作質量進行持續改進,積極聽取臨牀科室醫護人員對檢驗工作的客觀評價和合理意見,並就不足之處進行進一步的改進;③編寫臨牀檢驗手冊:在與臨牀各科室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檢驗科還可與臨牀各科室合作編寫臨牀檢驗手冊,在手冊中,將醫學檢驗所需要注意的事項、相關要求等各方面內容詳細記錄和標註,人手一份,可供檢驗科人員和臨牀醫護人員及時查閱,有利於規範醫學檢驗工作,加強醫學檢驗與臨牀實踐的溝通。

4結語

目前,醫學檢驗的發展較爲迅速,醫學檢驗逐漸從以往的單一化、手工化轉變爲標準化、自動化,其精密度和準確性得到有效提高,醫學檢驗的誤差不斷被減小,但在臨牀上還應對醫學檢驗技術和方法進行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醫學檢驗設備不斷進行優化,進一步加強臨牀實踐與醫學檢驗的溝通,以更好的提高醫學檢驗的質量,使醫學檢驗更好的應用於臨牀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