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體育鍛煉對不同年齡段女性骨代謝的影響

學問君 人氣:3.25W
                    作者:左天香 楊榮斌 金安平 

【摘要】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體育鍛鍊對女性骨代謝產生廣泛的影響,將伴隨着女性整個人體發育過程。本文就體育鍛煉對不同年齡段女性骨代謝的影響進行綜述如下,以其爲完善運動對女性骨質疏鬆影響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鍛煉  不同年齡段   骨代謝
        體育鍛煉對女性骨代謝產生影響已被公衆認同。近年來,大量研究顯示體育鍛煉對女性骨量產生廣泛影響,女性處於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的運動類型、強度、持續時間對骨代謝作用有所不同。本文就體育鍛煉對不同年齡段女性骨代謝的影響,並提出有效增加骨量的運動方式,爲進一步研究運動對增加骨量的影響提供理論依據。
        1  體育鍛煉對青春期前後女性骨代謝的影響
        一般正常女子從出生到20歲以前,隨年齡增長,骨量持續增加,骨小樑和骨皮質的骨密度顯著增加,且在青春發育期前後爲骨量發育的一個關鍵時期。骨骼在生長髮育停止前給予有效適宜的運動刺激,對提高青春期骨密度值及成年期峯值骨量有良好促進作用,並且這種骨量增長優勢在運動終止後可能仍然存在,對預防以後骨質疏鬆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1]。大量研究表明,處於青春期女性如果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對骨適宜刺激,爲達到人一生中較高的骨量峯值提供基礎骨量。Bass[2]等人對45名處於青春期前期的女體操運動員和36名退休的女體操運動員與相應的對照組的研究發現,青春期前期不僅是一個增加骨密度的最佳時期,而且其有利作用可持續到成年以後。Tlloyd等[3]認爲,青春期女孩即使鈣攝入不足,只要長期參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也能補償低鈣攝入對身體的影響。進一步研究還發現,高強度體力活動能促進月經初潮前女性的腰椎和股骨頸骨礦物質含量 (BMC) 增長,但對月經初潮後女性的BMC增長沒有影響。張春燕[4]等研究發現:青春晚期少年開展的體力活動對骨量沒有促進作用或作用較小 (1%~2%)。說明青春早期(月經初潮前)是進行運動干預最佳時期。鄧士琳等[25]發現青少年時期體力活動是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保護因素,可降低發病危險。
        許多學者研究認爲體育鍛煉對骨代謝影響還與不同運動項目有關。Snow-Hane[5]的研究顯示,一般體力活動與女大學生腰椎骨密度正相關,舉重或跑步都使其明顯增加1.2%-1.3%。吳久玲等人[6]對年齡在10-12歲的少女運動員60名和普通學生90名爲期12個月體育運動(運動方式爲籃球、排球、乒乓球訓練等以跑、跳等爆發性運動爲主的運動)觀察,結果發現運動員除頭部以外,上肢、下肢、骨盆及全身的骨密度值明顯高於對照組。還有人對青春期女子進行9個月的跳躍訓練,發現長時間的跳躍訓練可以增加青春期女子的骨峯量[7]。張國海[8]也發現運動使在校女大學生跟骨骨密度提高。總之,體育鍛煉對兒童青少年骨量的影響與年齡、骨骼部位、運動類型以及運動持續時間等因素有關。
        2  體育鍛煉對絕經前期女性骨代謝的影響
        在青春期之後到絕經期前,女性這段時期骨骼生長處於相對平衡狀態,骨密度相對處於一生的最高峯。爲了預防絕經期來領之前骨質丟失,應該把體育鍛煉作爲一種有效的手段,因爲骨鬆質的丟失在絕經期前已經發生。有研究證實,在絕經期前進行運動,可以提高女性BMD(骨密度)。符謙等人[9]以冬泳愛好者和非冬泳各36人作爲研究對象,年齡25—45歲,冬泳組經3周適應性運動後,每週在2-10℃水溫中游泳3次,5-10mi n次,每次游泳前後分別進行5—10min的熱身和調整運動; 對照組未進行任何干預措施。經過5個月訓練後。結果發現:冬泳運動影響中年女性的骨代謝,增加骨密度和骨礦物質,提高骨鈣素的含量,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許多學者研究發現中年女性體育鍛煉對骨代謝的影響還與強度有關。Dook[10]對42~45歲不同形式運動、運動時間長達20年的婦女進行BMD研究,結果顯示高負載性體育運動的婦女有較高的BMD。Gieeson等[11]讓絕經前婦女以1RM的60%進行力量訓練,每週3次,12個月後腰椎BMD增加0.8%,而對照組下降0.5%,兩者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但也有研究的結論相反,Ari等[12]讓l0名絕經前婦女以強度爲1RM的70%V02max進行力量鍛鍊,每週2次,9個月後發現其腰椎的BMD下降3.96%(與對照組比較)。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運動強度過大造成骨疲勞,並影響骨重建。
        3  體育鍛煉對絕經後女性骨代謝的影響
        研究認爲,婦女絕經後1—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尤其最初的4.5年是骨質加速丟失時間,以後隨着增齡,丟失速度變慢。運動干預年齡,特別是絕經期後幾年齡是影響運動干預效果的重要因素。沈志強等[13]研究表明,適宜負荷的游泳訓練可促進老年雌性小鼠骨的礦化,顯著改善骨代謝,增強骨的結構和功能,這對延緩骨細胞衰老和骨組織的功能衰減具有積極意義。張林1999年對絕經後婦女進行了6個月的健骨處方鍛鍊後測定發現,其跟骨密度升高,骨強度增加和骨質疏鬆率下降,健康運動配合鈣劑效果更佳[14]。黎勁紅等[15]對動物研究顯示,運動鍛鍊可增加去勢前大鼠骨量的儲備,減緩去勢後大鼠骨量的丟失。進一步研究發現,去勢後的早期運動更有利於防止骨量的丟失,維持骨良好的生物力學性能。國外大量的研究都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絕經後女性骨密度,或維持骨量,亦或能減緩骨量丟失的速率。Welsh[26]研究表明50歲以上的絕經後婦女參加高衝擊力的有氧運動可有效地維持肌肉力量,使股骨近側端的BMD升高。Pruitt[27]對絕經後女性進行了9個月的.負重練習後,發現椎骨、肱骨和股骨的骨密度提高了1.6%,而對照者則下降了3.6%。周麗萍等[16]發現絕經後婦女經過1年的中等強度體育運動(每週4.5次,每次1-2h),骨密度明顯高於對照組。陳玉風等[17]研究發現絕經後骨折女性功能性鍛鍊1個月前後E2(雌二醇)的水平略有上升,但變化不明顯,而對照組前後比較有顯著性下降,這說明運動有抑制E2下降的趨勢。Grove等[18]對絕經後婦女進行高低衝力的有氧運動,每週3次,每次20min,12個月後,運動組BMD保持不變,而對照組腰椎BMD下降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