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探“輕聲唱法”在歌唱教學中的運用

學問君 人氣:1.47W
淺探“輕聲唱法”在歌唱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輕聲唱法訓練是學習聲樂的一種好方法,它可以使學生較快地掌握正確的歌唱狀態,克服初學聲樂的常見毛病,使真假聲音能夠得到自然混合,歌唱技術得到明顯提高和增強。

關鍵詞:輕聲唱法 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
  
  在歌唱教學當中,我們經常遇到一些學生在唱歌時爲了追求音量而大聲喊叫,而且更多的是用胸聲、真聲大聲喊唱,這種喊唱聲音位置低、喉音很重、聲區不統一、聲音缺乏美感,並且到了一定程度聲音很難再唱上去,尤其是在高音區,即使高音喊唱上去,也非常難聽。那麼遇到一些這樣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我認爲採用“輕聲”教學的方法,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是解決問題的捷徑。
  輕聲訓練可以加強聲帶發聲機能的耐力,既能保持聲帶的健康,又能醫治受傷的聲帶,使其恢復能力。著名的歌劇女高音金克·米蘭諾在介紹她的聲樂學習過程時說,她的老師從不允許她把聲音唱得很大,所有的練習都是用小聲去唱,這種方法對她有顯著效果。柯威介紹說:“輕聲是測驗和練習母音的一種技法,可以用來糾正各個母音不良的發聲狀態。”威爾認爲,輕聲可以改善讀字不清,大聲的輕聲應該在八至十尺遠的地方仍能聽得清楚。馬臘費奧迪在《卡魯索的發聲方法》一書中說,在自然領域中,只需要用少量的聲帶張力和少量的氣息來發出每個聲音,這樣,才能建立起一個均衡的發聲機能。我國著名聲樂教授王福增採用“微聲”唱法,訓練出很多國內著名的歌唱家,他們不僅能唱好民歌,也能演唱難度相當大的西洋歌劇詠歎調。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田玉斌講道:“我經常小聲爲學生做示範,尤其是爲高聲部的學生做示範時,爲了能唱出很高的音,我總是努力將喉嚨開啟唱輕聲。這樣久而久之,我可以唱出連我自己都感到吃驚的很高的聲音。”
  實踐證明:輕聲唱法確實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在培養學生掌握良好的氣息支援、穩定的喉頭狀態、有頭腔共鳴的位置,用微弱的音量、自然、放鬆地歌唱具有良好作用。它很容易被學生接受,在較短的時間裏獲得較好的效果,使學生很快找到聲音的位置。它是把難學的聲樂技巧化繁爲簡,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一種訓練方法。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規律將“輕聲唱法”分爲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哼唱”
  哼唱練習很容易獲得假聲和混聲,對聲區的統一有很大的幫助。用閉口哼唱和開口哼唱交替練習,使聲音逐漸變豎、變圓、變集中,使集中的聲音往頭腔裏輸送,以求獲得進一步的頭腔共鳴。
  練習要求:首先儘量把聲音位置掛在鼻咽處,用一種擤鼻涕的感覺來帶着哼,儘量找到“暈呼呼”的感受。其次,笑肌要提起,自然的面帶微笑。喉嚨要自然放鬆、開啟,喉結放在最低的位置上。再次,要在橫膈膜有力的支援上哼唱,全身要通暢,尤其是肩、胸部位要放鬆,向下嘆着唱。最後,在正確的哼鳴下,再帶入其他母音,要求在帶入其他母音時,一定要注意其面罩共鳴的位置,呼吸支點等均要與哼鳴相同,包括聲音走動的方向、路線、感覺要一致。交替使用張口和閉口的發聲練習,可以幫助把聲音的集中點保持在頭腔的最高部位。如果歌唱者在哼唱一個長音時,肌肉是放鬆的,能把下巴慢慢地放鬆下來,直到口慢慢地張開,而對哼唱時形成的聲音共鳴不會有任何的干擾,這也可以作爲對正確哼唱和正確共鳴的一種測驗。
  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逐項檢查,反覆練習,一直到開口音正確了,然後才能將哼鳴抽掉。由於哼唱用力較小,聲音較輕,聲音一直迴旋在鼻腔和鼻咽之間,因此便於體會鼻腔和鼻咽腔的共鳴。在做哼唱練習時,喉頭一定要放鬆,上胸要放鬆,氣息要自然深沉而有控制。一旦有了鼻以上的共鳴感,就要將這種感覺慢慢地過渡到a、e、i、o、u幾個元音上去。要記住哼聲唱是大聲唱的基礎,只有掌握好哼鳴的位置和哼鳴的色彩,才能使聲音往鼻咽以上的眉心處集中而獲得高位置的頭腔共鳴。要反覆體會,反覆練習,才能體會和找到真假聲結合的自然歌唱狀態。哼聲唱不論高低、強弱都要帶有靠前富有穿透力的自然頭聲,爲使高、中、低三個聲區的聲音銜接自然、統一創造良好的條件。哼唱的好處是使喉嚨自由與放鬆並防止喉音。如果整個聲音通道不是處於全然的放鬆狀態,就不能把聲音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