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利用外資環境下發展民族工業的對策探討

學問君 人氣:2.56W
    [摘 要] 外商直接投資作爲生產國際化和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的一種重要方式,日益成爲全球重要的經濟力量之一,對世界 經濟與社會產生着越來越深刻的影響。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吸引外資方面逐年遞增,外資的進入對我國民族工業 既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也顯示出了對民族工業的衝擊,保護我國民族工業健康快速發展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 外資對我國民族產業的影響,提出要在完善發展環境、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實施名牌戰略、保護民族名牌、加強 對外資利潤再投資的管理以及培養我國企業獨立的技術開發能力等方面推進民族產業發展。
  [關鍵詞] 外資;民族工業;對策
  
  隨着對外開放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自1993年起,中國就已成爲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大部分已來華投資。一個國家要想成爲一個經濟強國,就必須大量吸引外資,當然,吸引外資必須達到利用全球的資本帶動本國的民族工業的目的,只有民族工業強大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大國。但是,我國在利用外資的同時也被外資利用着,給我國的民族工業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
  
  一、利用外資對民族工業的影響
  
  (一)積極方面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外商資金、技術及管理的.投入,緩解了我國企業的資金緊張、技術匱乏、管理落後、經營機制僵化的矛盾,成爲發展我國經濟不可缺少有效途徑。外資促進了民族工業產業結構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促使民族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促進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以及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融合,使大批企業逐步走上了正常的按國際慣例運作的軌道,促進了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接軌。在這種有利的前提條件下,民族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涌現出一批著名的民族企業和一大批地區名牌、中國名牌以及國際名牌。在家電行業,這種優勢更爲明顯,像“海爾”、“長虹”、“格蘭仕”這樣的名牌企業,各類家電產品前10大品牌的市場集中度均超過75%。在汽車行業,我國也出現了“奇瑞”、“吉利”、“路寶”等自主品牌,並且逐漸發展壯大。2004年12月,聯想集團在北京宣佈以12.5億美元收購IBM的全球PC業務,這使它成爲年收入過百億美元的全球第三大PC廠商。
  (二)消極方面的影響
  當民族工業不斷髮展的同時,我們應當看到,在逐漸開放的中國市場中,更多的民族工業面臨着來自外資企業的強大壓力,在激烈的競爭之下開始萎縮,失去活力,有些被外資企業併購的企業更是在日後的整合中逐漸被擠出市場。不難看出,我國民族工業不同程度地存在被外資控制的威脅。
  產業控制方面:外商直接投資的主體——跨國公司透過併購的方式,大肆收購我國的民族企業,收購完成後,通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終止企業的運營,達到消滅競爭對手取得國內市場份額的目的;還有一種就是把併購的企業轉變爲自己公司的下屬加工單位,使之成爲跨國公司全球生產鏈上的一個環節,沒有知識與核心技術。當收購達到一定規模時,整個產業便被控制。比如80年代初,廣州肥皂廠的名牌洗髮香波“潔花”是風靡一時的全國名牌產品,1988年與外商合資成立廣州寶潔洗滌用品公司,中方以“潔花”作價500萬元投入合資公司,但是合資後,寶潔公司將其閒置一旁,卻投入上億元的廣告費全力推銷由美國“P&G”公司提供的“海飛絲”、“飄柔”等名牌,原來的“潔花”牌反而名落孫山。2003年初,ST小鴨發佈了一則公告,宣佈ST小鴨的重組方案獲股東大會透過,公司註冊名稱由“山東小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爲“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在股市上跌跌撞撞了4年之後,小鴨電器原大股東山東小鴨集團成爲首家告別股市的家電企業。曾經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的“小鴨”,在產品市場也遭遇重創。來自賽諾家電零售監測的資訊顯示,高檔洗衣機市場份額大部分被國際品牌佔領,包括小鴨在內的國產領導品牌的佔有率逐年下降。與“小鴨”的經歷類似,從中國“名牌”榜上“消失”的還有旭日升、三株、活力28、秦池、春都、太陽神、巨人集團、樂華電子等。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利用外資環境下發展民族工業的對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