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聞學論文:從消費看新聞傳媒

學問君 人氣:1.45W

所謂消費,廣義上是指爲了生產、生活等各種需要而消耗物質財富,狹義上僅指消費品(通常指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物品)的消費。新聞傳媒的消費,廣義上包括受衆和廣告主的消費,狹義上僅指受衆的消費。新聞傳媒的消費有許多與其他消費不同的特點,並對傳媒有很大影響。

新聞學論文:從消費看新聞傳媒

一、必需品和奢侈品

新聞傳媒在城鎮是必需品。城鎮經濟和生活的社會化程度遠高於鄉村,對各種資訊的需求也相應如此,城鎮家庭一般已離不開新聞傳媒。馬克思把報紙與麪包、肉、啤酒和牛奶等物品一起,稱作“工人每日消費的產品”,數次提到報紙是英國城市工人的“必要生活資料”。將近一個半世紀後的今天,新聞傳媒就更是如此了。現在中國加速推進城市化,給新聞傳媒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服務新流入城市的人口和新設城鎮的人口,可成爲新聞傳媒新的增長點。

鄉村經濟和生活的社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目前的新農村建設加快了這種發展,因此新聞傳媒在鄉村也日益成爲必需品。

網絡新聞傳媒對大部分城市人、報刊和網絡新聞傳媒對大部分農村人,目前仍然屬於“奢侈品”。然而隨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其中的有些人也會逐漸成爲必需品。

必需品的需求量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雖然到一定程度以後,其增長幅度會小於收入增長幅度。而另一方面,貨幣收入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奢侈品” 的消費增幅會大於收入的增幅。現在我們的國內總產值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國家又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羣的所得稅,新聞傳媒的消費會得到較大的拉動。

然而另一方面,城市普通住房租售價格的高企吸收掉了許多人的消費能力。人們一般按效用最大化的原則,以一定的收入選擇不同的消費組合,對普通大衆來說,住房屬於剛性需求,在消費預算的次序排列中很靠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他消費,尤其是許多人認爲並非必需品的新聞傳媒消費。例如目前在大中城市,大學畢業生的租房開支一般佔畢業後第一年收入的一半左右,第二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加上其他必需品的開支後所剩無幾,他們訂報紙的慾望就很低了。

二、單件性和共享性

一個人會買兩件同樣的襯衫,四個同樣的麪包,但不會買兩張同樣的報紙。用經濟學術語來說,同一新聞傳媒的邊際效用爲零。而且對一個人來說,新聞只有一次性的`價值。很少有人多次反覆地接觸同一則新聞,除非爲了使第一次接觸得以完整,包括理解和記憶的完整。

新聞傳媒還可被許多人同時消費,大家共享。報紙在一個地區的發行量不可能超過該地區家庭的總數。

因此只能以不同的新聞傳媒滿足同一個受衆或同一個家庭,產品差異化對新聞傳媒業特別重要。

因此報紙發行收入的增長餘地一般不如廣告收入的增長餘地。目前在我國尤其如此。2005年全國廣告營業額比上一年增長12%,但仍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78%,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爲2%,可見我們還有很大的增長餘地。

我們可利用共享性和針對共享範圍,提高傳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在西歐北美一些國家,收費報紙的發行量逐年下降,而免費報紙卻以每年百分之十幾、二十幾的速度增長。在中國由於舊報紙是可以賣的,發行免費報紙會被人拿去當舊報紙賣掉,但可以利用報紙消費的共享性,多設立公共閱報欄。綜合性報紙的厚報化其實也是免費化和共享化———能讓更多人共享同一報紙。家庭是最普遍的新聞傳媒共享單位,可針對各種類型的家庭,提供相應的綜合性報刊,如青年型、老年型、經濟型、文化型。既節約成本,又可使傳播內容更深入,廣告“發射”更精準。

三、時效性和相對性

新聞傳媒有“易碎”的特點,如日報一過夜就賣不掉了。不僅由於新聞內容時效性強,而且現在受衆的資訊渠道很多,生活節奏、環境變化又很快,傳媒上的許多其他內容也很快成爲受衆已知的、或已經過時的東西。

因此新聞傳媒的儲存價值較小,可以透過犧牲其儲存性以降低成本。如報紙用廉價的紙張、簡單摺疊不裝訂。因此新聞傳媒屬於“快餐文化品”,人們隨用隨棄,有些文章或檔案在報紙上刊登後,還可再刊於儲存性好的期刊、文集或小冊子,尤其是在傳媒很多、每個人能接觸到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的情況下。

相對性是指新聞傳媒對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價值。某種服裝對所有人都可有保暖或裝飾作用,某種食品對所有人都可有充飢或品味作用,而新聞傳媒對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使用價值。某些新聞會對有些人很有用,對另一些人可能一點沒用;對有些人有知曉作用,對另一些人卻只有娛樂作用。因此新聞傳媒的傳播要十分明確和了解自己的目標受衆,加強針對性。

 四、實用性和精神性滿足

受衆總是從滿足自己的需要出發,來選擇和使用傳媒。在傳媒激烈競爭的“買方市場”,新聞傳媒必須根據受衆的動機、需要、態度、個性、心理等,提供令人滿意的傳播服務。有時還要透過啓發、引導,讓受衆認識到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和傳媒的相應服務,使受衆充分認同和產生滿足感,形成對有關傳媒的選擇偏好。

消費者的需要除了實用性的,還有精神性的,受衆一般把新聞傳媒既作爲資訊源,又作爲文化和娛樂品,甚至作爲每天的精神寄託。

人們的生活水平越高,精神需求就越是突出。現在創意經濟、體驗經濟日益受到重視,便與此有關。這種創意的本質,是帶來新的滿意,帶來新的功能、新的方便或新的精神滿足,而不是加強、提高原有的功能。最先提出把手機做成容量更大、信號更靈敏是改進意見,最先提出把手機做成女性、情侶等更喜歡是創意。而體驗經濟注重的是消費過程,讓人們得到體驗,享受到值得體驗的感覺。正是由於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達到了一定高度,過去被物質需求壓倒的許多精神需求釋放了出來,給創意經濟、體驗經濟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才使創意經濟、體驗經濟成爲重要的經濟現象,受到有識之士的倡導。

新聞傳媒是創意性產品,新聞傳媒業是創意產業之一。發展創意經濟、體驗經濟,十分需要提高人文素養,重視精神關懷,鼓勵個性化特徵和創造性思維,對新聞傳媒來說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