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外傷性脾破裂手術的療效察看與護理

學問君 人氣:2.27W

外傷性脾破裂是臨牀中常見的比較嚴重的疾病,如果病情十分嚴重,臨牀上多會選擇行脾臟切除術,術後較多併發症。

外傷性脾破裂手術的療效察看與護理

1 病例資料

外傷性脾破裂行脾切除術的29例患者資料來自普外科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患者中的。男性2O例,女性9例,在20~55歲,平均(33.2±5.3)歲。其中,高空墜落傷18例,車禍傷7例,擠壓傷4例。確診後,給於全身麻醉,在腹腔鏡檢測下根據病情行脾臟切除術。

2 術後護理措施

2.1基礎護理做好生命體徵監測。如體溫、血壓、脈搏、心率、血氣分析等生命體徵監測,每隔1小時記錄一次生命體徵。記錄患者基本情況。

記錄患者臉色,精神狀態,頭面,軀幹,四肢的基本狀況,密切記錄術後引流液色、性、質、量。做好術後特殊體位護理。脾破裂行脾切除手術後患者在12h內應取平臥位,之後病情穩定的患者取採用半臥位,防止褥瘡;爲預防脾切除術後膈下膿腫的發生,下肢骨折患者應取保持膈下位置擡高的高半坐臥位;爲減少瘀血,應給予血栓栓塞患者擡高患肢處理。

2.2圍導管護理應妥善固定各種導管並留置一定剩餘導管。管道護理中要注意一下幾點:第一要確保通道暢通,爲預防感染消毒操作時換藥應遵守無菌操作;第二點,在靜脈插管處,用碘伏溶液消毒2次/d,並更換無菌貼膜以預防毒血癥;第三點,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d,術後留置導尿管3d;第四應注意負壓引流管內有無凝血塊形成,確保暢通。同時管道都有增加感染的機會,應在病情允許時及早拔掉。

2. 3對症護理在對症護理方面。護理人員應每日檢查有無感染;預防壓骶尾部瘡對於下肢骨折患者也是護理的'一部分。若患者生命體徵不穩定,應及時通知醫生,並遵醫囑處理,並做好配合二次外科手術準備。

2.4預防併發症①內出血。內出血病情危急,處理不及時可併發休克而危及生命,脾破裂行脾切除術後24h內,出血發生率爲1%~3%.處理方法:快速建立一條通道遵醫囑輸注止血藥物,並且建立第二條條通道給予輸血擴容,補充血容量。對於血壓仍持續下降的患者,應及時通知相關醫療人員做好二次止血手術的準備。②胰漏。胰漏確診方法靠負壓引流瓶內白色引流液做澱粉酶檢查來確診,術後胰漏發生率爲1%~4%. 處理方法:必須要禁食以胃腸減壓,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支援和水電解質平衡的維持。同時預防感染也是必須的。③靜脈血栓。脾破裂切除術後血液粘稠度明顯升高,血小板在2周後達到高峯,高血液粘稠度症是導致深靜脈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護理人員應記錄患者下肢皮溫、皮色等其他情況,臨牀抗凝治療多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必要時給予溶栓治療。同時下牀活動對於有血栓形成先兆者是十分重要的預防, 護理人員應重視。④感染。感染主要發生在有腹部切口、隔下等,護理人員應嚴遵醫囑給予抗感染治療,同時注意對感染併發症的對症護理。

2.5心理護理與飲食護理腸外營養是術後三天內患者營養補充的最好方法,腸外營養靜脈輸入高熱量高蛋白營養物,之後逐步應用腸內營養,應給與胃腸功能恢復較好的患者低糖低脂流質清淡飲食,暴飲暴食增加胃腸壓力,應避免。期間,大量的飲水可以不同程度的減輕血粘度。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是必不可少的,這樣能減輕患者對病情的疑慮。出院後,醫護人員囑咐患者一方面要注意學會情緒調節;另一方面必須合理飲食,加強營養,適度進行鍛鍊

3 觀察結果

本觀察組中術後發生併發症者1O例,死亡3例。7例併發症患者中,胰漏3例,感染1例。術後活動性出血3例。感染患者和胰漏患者經對症處理後均得到控制。2例出血患者經藥物止血成功止血,1例經手術止血成功。3例死亡患者系合併多處嚴重骨折病例。29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9.5±2.4)d. 4 討論質地脆弱,血運豐富,受到強烈的外源性衝擊後極易破裂是脾臟自身特點。因此脾切除術後後存在的胰漏、內出血、靜脈血栓、感染等嚴重併發症,這些併發症中以靜脈血栓和內出血最爲嚴重,脾切除術後的預見性護理至關重要。外傷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手術的療效尚佳,但是術後患者病情與生命體徵的密切監護,隨時搶救的預備,各種併發症的準確診斷,嚴格遵醫囑用藥等等是手術後療效的黃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