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機電一體化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學問君 人氣:2.57W

摘 要:機電一體化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此簡述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背景,綜述國內外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現狀,分析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機電一體化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 技術 現狀 發展趨

Abstract: Machine incorporation is the resul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t analyzes the basic things and developing background,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trend of machine incorporation.

Key words: machine incorporation; technology; current condition; trend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極大地推動了不同學科的交叉與滲透,工程領域的技術改造與革命。在機械工程領域,由於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向機械工業的滲透所形成的機電一體化,使機械工業的技術結構、產品結構、功能與構成、生產方式及管理體系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工業生產由“機械電氣化”邁入以“機電一體化 ”爲特徵的發展階段。

1、 機電一體化概述

機電一體化是指在機構的主功能、動力功能、資訊處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電子技術,將機械裝置與電子化設計及軟件結合起來所構成的系統的總稱。

機電一體化發展至今已經成爲一門有着自身體系的新型學科,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還將被賦予新的內容。但其基本特徵可概括爲:機電一體化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運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資訊技術、傳感測控技術及電力電子技術,根據系統功能目標要求,合理配置與佈局各功能單元,在多功能、高質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義上實現特定功能價值, 並使整個系統最優化的系統工程技術。由此而產生的功能系統,則成爲一個機電一體化系統或機電一體化產品。因此,“機電一體化”涵蓋“技術”和“產品”兩個方面。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基於上述羣體技術有機融合的一種綜合技術,而不是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及其它新技術的簡單組合、拼湊。這是機電一體化與機械加電氣所形成的機械電氣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區別。機械工程技術由純技術發展到機械電氣化,仍屬傳統機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體系。但是,發展到機電一體化後,其中的微電子裝置除可取代某些機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還被賦予許多新的功能,如自動檢測、自動處理資訊、自動顯示記錄、自動調節與控制、自動診斷與保護等。也就是說,機電一體化產品不僅是人的手與肢體的延伸,還是人的感官與頭腦的延伸,智能化特徵是機電一體化與機械電氣化在功能上的本質區別。

2、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狀況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爲三個階段:(1)20世紀60年代以前爲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稱爲初級階段。在這一時期,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利用電子技術的初步成果來完善機械產品的性能。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爭刺激了機械產品與電子技術的結合,這些機電結合的軍用技術,戰後轉爲民用,對戰後經濟的恢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那時,研製和開發從總體上看還處於自發狀態。由於當時電子技術的發展尚未達到一定水平,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結合還不可能廣泛和深入發展,已經開發的產品也無法大量推廣。(2)20世紀70—80年代爲第二階段,可稱爲蓬勃發展階段。這一時期,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爲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型計算機的出現,爲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基礎。這個時期的特點是:mechatronics一詞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約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比較廣泛的承認;機電一體化技術和產品得到了極大發展;各國均開始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和產品給予很大的關注和支援。(3)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向智能化方向邁進的新階段,機電一體化進入深入發展時期。一方面,光學、通信技術等進入機電一體化,微細加工技術也在機電一體化中嶄露頭腳,出現了光機電一體化和微機電一體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對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建模設計、分析和集成方法,機電一體化的學科體系和發展趨勢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神經網絡技術及光纖技術等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爲機電一體化技術開闢了發展的廣闊天地。這些研究,使機電一體化進一步建立了堅實的基礎,並且逐漸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

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纔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國務院成立了機電一體化領導小組,並將該技術列入“863計劃”中。在制定“九五”規劃和2010年發展綱要時充分考慮了國際上關於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動向和由此可能帶來的影響。許多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及一些大中型企業對這一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與日本等先進國家相比,仍有相當差距。

3、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機電一體化是集機械、電子、光學、控制、計算機、資訊等多學科的交叉綜合,它的發展和進步依賴並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機電一體化的主要發展方向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機電一體化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視,機器人與數控機牀的智能化就是重要應用之一。這裏所說的“智能化”是對機器行爲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能、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及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誠然,使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與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度的微處理器使機電一體化產品賦有低級智能或者人的部分智能,則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

3.2 模組化

模組化是一項重要而艱鉅的工程。由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製和開發具有標準機械接口、電氣接口、動力接口和環境接口等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是一項十分複雜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如研製集減速、智能調速、電機於一體的動力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制單元,以及各種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機械裝置等。有了這些標準單元就可迅速開發出新產品,同時也可以擴大生產規模。爲了達到以上目的,還需要制定各項標準,以便於各部件、單元的匹配。由於利益衝突,近期很難制定出國際或國內這方面的標準,但可以透過組建一些大企業逐漸形成。顯然,從電氣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帶來的好處可以肯定,無論是對生產標準機電一體化單元的企業,還是對生產機電一體化產品的企業,模組化將給機電一體化企業帶來美好的前程。

3.3 網絡化

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技術等的突出成就是網絡技術。網絡技術的興起和飛速發展給科學技術、工業生產、政治、軍事、教育等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各種網絡將全球經濟、生產連成一片,企業間的競爭也將全球化。機電一體化新產品一旦研製出來,只要其功能獨到、質量可靠,很快就會暢銷全球。由於網絡的普及,基於網絡的各種遠程控制和監視技術方興未艾,而遠程控制的終端設備本身就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現場總線和局域網技術的應用使家用電器網絡化已成大勢,利用家庭網絡(home net)將各種家用電器連接成以計算機爲中心的計算機集成家電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能使人們呆在家裏就可分享各種高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快樂。因此,機電一體化產品無疑將朝着網絡化方向發展。

3.4 微型化

微型化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指的是機電一體化向微型機器和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國外稱其爲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cm3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並向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電一體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在生物醫療、軍事、資訊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微機電一體化發展的瓶頸在於微機械技術。微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加工採用精細加工技術,即超精密技術,它包括光刻技術和蝕刻技術兩類。

3.5 環保化

工業的發達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變化。一方面,物質豐富,生活舒適;另一方面,資源減少,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於是,人們呼籲保護環境資源,迴歸自然。綠色產品概念在這種呼聲下應運而生,綠色化是時代的趨勢。綠色產品在其設計、製造、使用和銷燬的生命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的要求,對生態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少,資源利用率極高。設計綠色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遠大的發展前景。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時不污染生態環境,報廢后能回收利用。

3.6 系統化

系統化的表現特徵之一就是系統體系結構進一步採用開放式和模式化的總線結構。系統可以靈活組態,進行任意剪裁和組合,同時尋求實現多子系統協調控制和綜合管理。表現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強。一般除RS232外,還有RS485等智能化通信接口。未來的機電一體化更加註重產品與人的關係,機電一體化的人格化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如何賦予機電一體化產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等等,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家用機器人,其高層境界就是人機一體化;另一層是模仿生物機理,研製出各種機電一體化產品。事實上,許多機電一體化產品都是受動物的啓發而研製出來的。

綜上所述,機電一體化的出現不是孤立的,它是許多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和產物。當然,與機電一體化相關的技術還有很多,並且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技術相互融合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前景也將越來越光明。

參考文獻:

[1]李建勇.機電一體化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李運華.機電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