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肥胖與中青年高血壓的相關性分析

學問君 人氣:2.69W
肥胖與中青年高血壓的相關性分析

  論文關鍵詞 肥胖 中青年高血壓

  論文摘要
目的:探討肥胖與中青年高血壓的相互關係。方法:對2005年1月~2007年12月就診的中青年高血壓病75例進行觀察,同時抽取在本院就診的血壓正常者75例作對照。治療前後分別測定胰島素、空腹血糖、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觀察體重指數(BMI)及血壓。所有患者常規服用降壓,肥胖者控制體重。結果:肥胖發生率:對照組爲13.33%,中青年高血壓組治療前爲53.8%(41/75),治療後降至25.33%(23/75);74.67%(56/75)患者血壓恢復正常。結論:肥胖與中青年高血壓的發生、發展及轉歸呈正相關。
  
  
  
  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重要的危險因素。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改善使中青年肥胖患者越來越多,高血壓病發病率也不斷上升。我們對2005年1月~2007年12月門診就診的中青年高血壓病75例進行臨牀觀察,探討肥胖與中青年高血壓的關聯。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對2005年1月~2007年12月門診就診的中青年高血壓病75例進行臨牀觀察,診斷均符合高血壓標準: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男46例,女29例;發病年齡36~45歲,平均38.5歲;有家族性高血壓史16例;飲酒史(每週≥2次、每次飲純乙醇>120 g)28例;同時抽取在本院門診就診的血壓在正常範圍的`患者75例作對照。均排除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下丘腦垂體功能低下及分泌雄激素的腫瘤等疾病。兩組在年齡、性別、居住及條件等方面經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
  方法:根據2000年國際肥胖特別工作組提出的亞洲人體重指數(BMI)指標[1],測量身高及體重並計算BMI,BMI≥25診斷爲肥胖。治療前後分別用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漿中胰島素、空腹血糖、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觀察項目:體重指數及血壓。治療方案:①服藥方法:常規服用降壓藥,如倍他樂克、雙氫克尿噻等。②肥胖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在上述治療的同時給予科學膳食,輔助運動控制體重。半年後觀察療效。
  統計學處理:採用X2,P<0.05差異有顯著性。
  
  結 果
  中青年高血壓75例中25≤BMI<30者27例(Ⅰ度肥胖)、BMI≥30者9例(Ⅱ度肥胖),肥胖發生率48.00%(36/75);對照組75例中25≤BMI<30者8例、BMI≥30者2例,肥胖發生率13.33%(10/75)。X2=21.55,P<0.01,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
  全部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採用上述方法治療6個月後,56例(74.67%)患者血壓恢復正常,重新測量身高及體重並計算BMI,25≤BMI<30者19例、BMI≥30者4例,肥胖發生率23/75(25.33%)。與治療前比較,X2=4.65,P<0.05,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