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弱電橋架設計與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9W

前言:雖然弱電橋架的設計與施工是弱電專業的局部工程,比起中心機房設備似乎並不起眼,但她卻是弱電工程的基礎。一方面,她是道路和橋樑,線纜依託她將中心機房與末端設備有效相聯,形成有機整體。另一方面,她保護線纜,避免拉、拽、刮、蹭,防止主幹線纜因長期垂掛變型,使之長久地保持良好的機械性能。因而,我們不能忽視她的作用,還要正視可能出現的問題。

弱電橋架設計與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論文

一、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弱電線槽的設計用量問題:

某辦公樓建築面積近9萬平米,地下3層,地上25層,1-5層爲裙房,6-25層是標準層分爲南、北兩座塔樓。

雖然弱電專業子系統衆多、但各個系統的路由是有規律可循的。首先各個系統的主幹線纜在弱電豎井內垂直敷設(除樓宇自控系統),而平面的線纜則因各系統設備數量的不同使所需管路數量差異很大。如:消防報警系統(含廣播系統)在平面的設備數量最多,但平面管路早已預埋好;樓宇自控系統的所有設備和管路都集中在新風機房、空調機房、冷凍機房、水箱間、中控室等地,平面基本沒設備,也無需管路;有線電視系統在標準層(辦公層)一般僅在老總房間和會議室設端口;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一般在電梯廳和財務室裝攝像頭;電子巡更系統和手機覆蓋系統一般只在公共走道各有幾個布點;而防盜報警系統和門禁系統的布點隨機性較大,除管理很嚴格的公司需道道門設防外,一般的公司僅在入口處設定總開關,在重要部位設防盜探測器;從弱電井放幾根鋼管足以滿足幾個系統的需求。惟獨綜合佈線系統的點位要覆蓋每個辦公室的各個角落,大量線纜繞行幾十米甚至近百米。所以佈線系統線槽是必不可少的。

2、弱電線槽的安裝位置:

圖紙上線槽的設計安裝位置也有不妥。吊頂內的空間十分有限,各種管道左右縱橫,各類設備上下交錯,特別是緊*核心筒外側的一圈(即圖紙上畫有線槽的位置),在各個工程都是擁擠不堪的地帶。一般這裏都先讓位於風管、消防管、噴淋管。但當我接手該工程時,土建總包早早就按設計圖紙購買了橋架,並按圖紙設計的位置和數量安裝了部分橋架。而現場各專業也正在爲各自的管路、設備的擺放尋求方案。

根據實際情況,弱電線槽全部拆除,在*近最外圈即橫軸1/A、1/D,縱軸1/2、1/5圍成的區域外側(不僅避開了上述管路,也讓出了風機盤管、風口等設備位置)僅安裝一趟線槽(另一趟線槽部分用於彌補1—5層裙房線槽的不足,部分用於放置4層新增計算機網絡中心至A、B兩塔樓計算機網絡設備機房的電源線及A、B樓網絡設備機房上、下貫通所用),現場專業打架的現象迎刃而解。如果最初的設計圖紙就把弱電線槽準確定位,不但可節省70餘萬元人民幣(南北兩座塔樓共40層,按每層100米,每米180元計算),還可避免重複施工和由此發生的.費用。

、 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1、弱電豎井預埋盒與垂直橋架間的連接問題

這是施工中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一般設計院圖紙在弱電井的設計深度僅限於確定預埋盒、設備箱、垂直線槽的位置和規格,考慮平面佈局可以放下即可。由於前期不可能估計到業主的多方面需求,而弱電工程又較滯後,後期業主(特別是寫字樓)對弱電的要求和功能改動很大,前期設計無法估計後期的需求和變化,只能做常規設計,這是無可指責的。後期施工時,處理連接無非是兩種做法:或是用小線槽連接、或是在垂直線槽的側壁打孔,透過軟管再連接。這本是很簡單的事情,不應成爲問題。但是因爲施工的安排,一般土建總包負責安裝線槽,而甲方另安排弱電總包穿線、安裝設備等。按理在穿線前,特別是穿系統主幹線纜前,應將連接路由完成,但是,在實際工程中,因施工環節的銜接不暢,而出現問題種種。土建總包強調按設計圖紙施工,不及時做側接的準備;而弱電施工單位,則以線槽不在弱電承包範圍爲由,爲趕進度,不考慮後果,急急忙忙穿完線再說。結果線纜搭啦在橋架外,無法扣蓋,造成被動局面。

由於弱電專業系統很多,其中有些系統的線纜在弱電井內有斷點,而有的系統如計算機網絡從用戶終端——經弱電井——設備機房一條線約90米長,不能有斷點,幾千條線已放好,抽出來,等做完連通路由再重新穿人力、財力都折騰不起,而帶着線施工實在是“冒險”,極易損傷線纜,留下隱患。

處理該問題的唯一方案只能是在線槽的邊緣開一個大“豁口”,用封條保護好“豁口”把線纜塞進去,扣上蓋即可的辦法。雖然弱電專業尚無明文規定也無需經過權威部門對弱電的施工檢查嚴格把關(除消防報警系統和安防外)提出限期整改意見,相對其他專業的監督、檢查的力度要寬鬆的多,但這樣做,也有悖於“行業施工原則”實在是不得以而爲之。

2、垂直線槽內缺少綁線的“鋼帶”

弱電專業各系統的線纜雖遠比不上強電專業的粗而沉,但總量卻不少,一樘線槽內有上百對線纜,敷設時難免會纏繞一起,線槽內也不會有太多的“閒置”空間,密密麻麻的線纜從上到下垂直敷設,會有自然重力下垂,平時查線,也難免翻動,不可避免地拉、拽,長久地“垂掛”,不加保護措施,就會損傷電線的機械性能,使線纜銅芯的截面拉長、拉細,影響數據和資訊的傳輸。另一方面,大把的線全堆積在線槽邊緣,扣蓋時難以避免刮蹭,留下“傷痕”。(沒捆紮好的線,)考慮到這些因素,應在線槽內留出綁線的位置,規範也明確,在線槽內,電線分段綁紮,綁紮點間距不應大於2米。所以在訂購線槽時,就應定好鋼帶 ,這在訂貨時中是輕而易舉的事,卻爲後期的施工、維護、使用提供了便利和安全。可有的施工單位卻忘記常規,而甲方前期在定貨時也把關不嚴,常忽略這一細節,一時的疏忽,卻留下長久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