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理論美學到生活美學

學問君 人氣:2.43W
從理論美學到生活美學
內容提要:長期以來,美學家們傾向於從哲學角度來建構美學理論體系,而忽視了對於大衆審美實踐的關注,使美學這門人文學科遠離了大衆的生活,成爲無源之水。要走出困境,美學家們就需要理論與實踐兼顧,將理論美學和生活美學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創新之路。

【關鍵詞】 理論美學;審美實踐;生活美學
  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美學熱”退潮以後,關於美學理論創新的話題層出不窮。有關於美學學科基礎的反思,也有關於美學思維方式的反思,更有關於美學學科體系的反思,最終在90年代演化成爲轟轟烈烈的實踐美學與後實踐美學的論爭。這些反思和論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學學科的發展,但是由於它們都是在“理論美學”的範圍內展開的,雖然有着一定的學理價值,但是由於這些美學理論體系的建構都遠離了大衆的社會生活,無論是實踐概念還是生命概念以及生存概念都與大衆的美好生活相去甚遠,因而我們的美學就不能深入到大衆生活之中,不能成爲關於大衆美好生活的學問。相反,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的提高,相應的審美意識有所覺醒,這正是美學學科大有作爲的時候。基於此,我們呼喚一種立足於建構大衆美好生活的美學,一種從理論的框架中走出來,研究廣泛存在的生活美學。
  
  一、理論關學的發展歷史及其當代困境
  
  美學作爲一門自律的學科的誕生源於德國美學家鮑姆加通《美學》一書的出版。在美學發展史上,《美學》的出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着美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自己開始執掌門戶,有了自己的研究對象和學科問題。鮑姆加通認爲,人的心理活動包括知、情、意三個方面,相應地應該有三門不同的學科來加以研究。研究“知”的學科是邏輯學,研究“意”的學科是倫理學,剩下的“情”也應該有一門獨立的學科來加以研究,鮑姆加通把研究“情”的學科定義爲美學。在《美學》的開篇中就談論“美學是感性認識的科學”[1],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比是低級的認識能力,但這種較低級的認識能力也必須有專門的一門學問來加以研究,否則感性認識就沒有自己獨立的地位。這樣,美學也就成了一門有別於哲學、邏輯學和倫理學等的獨立學科。美學的獨立意味着這個學科有着自己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關於美學體系的理論思考成爲美學家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在鮑姆加通之後的德國古典美學階段,康德和黑格爾對美學的理論體系建構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康德和黑格爾都在鮑姆加通感性學的基礎上,以感性作爲思考的中心,致力於解決感性與理性的和諧統一問題。他們都立足於各自的哲學立場建構起自己的美學理論。康德在鮑姆加通提供的美學是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緊緊抓住想象力這個中介環節,提出了“審美判斷力”問題,建構了其先驗哲學的美學體系。他從“審美判斷力”出發,重點分析了審美心理機制問題,抓住想象力與其他心理機能的相互組合,闡發了美感與崇高感、趣味與天才等問題。感性與理性的相互統一是他構建自己心理美學理論的核心。黑格爾則把藝術納入絕對理念發展的歷史,將藝術視爲理念外化爲主體心靈的感性表現,即美作爲理念的感性顯現經歷了一個有序的發展過程。黑格爾根據邏輯與歷史相互統一的原則,以藝術美的理念爲中心建構了一個龐大而又嚴謹的理論體系。康德和黑格爾的美學理論體系後來成爲中國美學研究的兩種主要範式,即審美心理學研究範式和藝術哲學研究範式。再加上古希臘的美學傳統對美的本質的構建,即美本質研究範式,這三種美學研究範式就成爲後來中國當代美學理論體系建構的典範。
  西方現代美學打破了以黑格爾美學爲代表的形而上學體系,代之而起的是多元演變的新局面。西方現代美學立足於人本即精神主體來回答美學問題,以人本主義哲學爲出發點,張揚個體的感性、本能、慾望、直覺,並將它們上升到本體論的高度。審美經驗問題成爲西方現代美學研究的中心課題。以審美的眼光來看待藝術,藝術不過是審美經驗外化的產物——審美心理經驗是藝術的內在根源,藝術則是審美的外在表現,審美和藝術密不可分。因而我們可以說西方現代美學是以“審美一藝術”爲中心課題的。西方現代美學家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研究美學,而不像古典美學那樣來建構一個宏大的體系。這種消解美學理論體系的研究方式張揚了美學的精神特質,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審美的本質內涵,例如存在主義對個人審美之謎的揭示,現象學對審美意向性的闡釋等都爲美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方法。但是由於現代西方美學的發展直接源自於西方現代哲學,而對於大衆的審美意識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因而只是具有學理的價值,而對於大衆的美好生活沒有能夠提供多少助益。
TAGS:美學 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