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民族舞蹈在教學中產生的影響和發展趨勢

學問君 人氣:1.77W

摘要:民族舞蹈是舞蹈藝術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推動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有着不可忽視的地位,爲了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效掌握民族舞蹈的表演技巧及內在特點,就必須把民族舞蹈文化與舞蹈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本文將就民資舞蹈在教學中產生的影響及發展趨勢進行相關探討。

論民族舞蹈在教學中產生的影響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民族舞蹈;影響;發展;趨勢;教學

在舞蹈教學中民族舞蹈課程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以及趣味性,對學生來說能夠激發潛能,對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增強民族團結的意識,因此,民族舞蹈的教學如何全面融入到舞蹈教學中,並且將文化與專業充分聯繫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內容。

一、民族舞蹈的特點以及教學現狀

我國的民族民族舞蹈教學目前以師範類高校爲主,在我國目前的民族舞蹈教學來說,大約是從上世紀開始藝術院校以及師範院校設立相關民族舞蹈的教學,對於教師資源和硬件資源逐漸配備,並且一直延續下去,隨着不斷的經驗累積和工作實踐逐漸對民族舞蹈的教學形成了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和方法,爲舞蹈人才的培養以及文化的傳承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但是在這些成就之外我們要看到的是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民族舞蹈的理論方面研究和發展相較於實踐課程來說更爲滯後。

所謂的民族舞蹈是一種傳統形式的舞蹈,對於各民族不同的風土人情以及表演方式有所體現和融入,民族舞能夠透過教學和肢體的表現展現出不同民族和地區的特點,能夠體現出地理特點、服裝特點以及生活文化等,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透過對舞蹈動作的講解和指導帶領學生們在特定的音樂和環境中瞭解學習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從而在舞蹈中融入了對文化的傳承,促進了對愛國情懷的理解,並且實現了舞蹈的更強的表現力。

在目前的舞蹈課程中來說,對於民族舞蹈的教學內容通常是較爲單一,教師對於民族舞蹈的特徵以及文化的融入不夠重視,學生的舞蹈基礎參差不齊,對民族舞蹈的認識較爲表面,這就造成了民族舞蹈教學的.困難,學生只學到了肢體的特定動作,而對於舞蹈中所融入的內涵不能深刻了解和認識,對於民族特色以及風土人情等更是沒有認識,這就需要教師作爲一個引導者科學地引導學生的進步,在民族舞蹈的教學中設立特定的文化背景,透過民族的特點和風俗信仰等,讓學生能夠理解舞蹈動作中蘊含的意義,對於學生來說更能夠開放思維,強化記憶,在舞蹈動作中抒發感情。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將舞蹈動作和舞蹈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在肢體動作的表現上更爲深入地體現民族文化。從而在演繹中將民族文化和優美的動作同時展示出來。

二、民族舞蹈發展的趨勢

隨着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高校民族舞蹈教學的研究與探索己經越來越受到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因此,高校民族舞蹈教學應該堅持借鑑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廣泛學習和借鑑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教學模式的基礎結構和主要階段等,教師透過生動的方法方式傳授給學生民族舞蹈的理論和動作,並且在基本的舞蹈動作上進行研究和創新,從而使得學生對舞蹈的學習更有興趣和新鮮感,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的學生素質進行教學方式的選擇,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1 豐富的課堂內容

我國民族舞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舞蹈表演能力的體現以及藝術創作能力的培養,民族舞蹈具有多樣性和文化內涵深刻多變的特點,這就對民族舞蹈的課程設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傳統的課程設定往往是理論教學完成之後再進行實踐課程,對於實踐課程不夠重視,從而造成了學生理論知識豐富但是實踐較少不能充分理解舞蹈動作中的內涵,這就需要進行改善,將不同階段的理論課程與訓練、創作課程穿插安排,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創作課程都應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同時將舞蹈案例穿插進日常教學中,提倡理論、實踐、創新、案例融合教學的教學理念。

2.2 強大的師資和硬件配置

對於師資力量的開發和改進是在民族舞蹈教學中尤爲重要的一個方面,首先師資力量方面,學校要根據各校具體的教學計劃對教師資源有所引進和改造,例如從藝術團體或者高校等引進教學經驗豐富或者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邀請舞蹈專家進行講座交流等活動,從而促進師資力量的強大,另外在課程安排上,要根據具體的課程安排和教師情況進行分配,教師也要進行定期的培訓和研討,從自身不斷優化教師素質。在教師資源得到了保證的同時也要注重學校硬件的發展,硬件包括教材資源和道具資源,在舞蹈教學中要注重選用與民族舞蹈相符合服裝以及配飾等,對學習條件以及學習氣氛不斷優化,從而爲舞蹈教學提供實踐基礎。

2.3 創新的舞蹈方向

改變以往常規舞蹈動作、理論知識方面的侷限性教學方式,開拓眼界,引導學生學習民族文化與風土人情、積極模仿舞蹈動作的同時,鼓勵學生從經典視角及自身視角鑑賞不同的民族舞蹈、大膽創新表演。

從傳承的角度來說,對於保留原生態的少數民族舞蹈文化,要從兩個方向進行綜合考慮,其中一方面是傳承,對於民族舞蹈文化中精華的部分必須保留,另一方面則是改善,在民族元素的基礎上對舞蹈教學進行時代化的改善和推進,所以在高校民族舞蹈的教學教材的編制時應該多方面考慮,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法多樣化的對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進行體現,並且有效的改進,促進民族舞蹈與時代的共同進步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舞蹈是我國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不僅僅是舞蹈本身,在文化上也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這就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民族舞蹈傳承的重要性,從而推進對民族舞蹈教學的改革和完善,在舞蹈教學中結合已有工作經驗不斷完善和創新,使民族舞蹈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更好地傳承文化和舞蹈。

參考文獻:

[1]黃秋野.民族舞蹈教學要注重生命情調的滲透[J].科學導報,2015(2):96-96.

[2]董樂.關於我國民族舞蹈教學優化策略的探索[J].北方音樂,2014(4):10-11.

[3]李霞.舞蹈文化對民族舞蹈教學影響的研究[J].華章,2010(33):126-127.

[4]蘇京.把民族文化滲透在民族民族舞蹈教學中[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7(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