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國古典舞蹈教育體系發展

學問君 人氣:1.84W

中國古典舞教育體系的建立,是對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關於中國古典舞蹈教育體系發展探究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借鑑。

中國古典舞蹈教育體系發展

 前言

我們在探討中國古典舞發展的時候,總是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但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大體都會認爲中國古典舞的最初發展還是在“戲曲舞蹈”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戲曲分爲多個體系和流派,而中國古典舞則是借鑑和吸取了京昆等戲曲中的舞蹈成份,成爲一種新型的舞蹈體系,在整個形成歷程中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分別是戲曲舞蹈、古典舞以及學院派古典舞,經歷了這三個時期的發展演變標誌着中國古典舞走向了成熟。

隨着1951年中央文化部下達了關於劇團向劇院發展的重要指示後,對如何培養專業的古典舞人才及建立專業的古典舞隊伍就顯得迫在眉睫了。此時的中國還有真正的一支舞蹈教育機構,也就更談不上建立起一支正規的師資隊伍和正規的訓練方法。“在革命戰爭年代裏,正規的舞蹈教育是一種奢望,新中國舞蹈教育之起始,也經歷了全面轉軌的過程,從非專業的舞蹈學習轉軌到正規的課堂教學。其中最早的專門化舞蹈教學是以培訓班的方式出現。當舞蹈學校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時,50年代的舞蹈培訓已經露出興旺的勢頭。”[1]

在長久的舞蹈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中,我們發現與之中國古典的舞蹈形式最爲密切的藝術形式是戲曲藝術,這種藝術形式經過了幾百年的藝術成長中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完整訓練體系。這些從前總結出來的藝術精華也爲我們開啟古典舞的大門,成爲了我們學習和借鑑的重要依據。

 1將戲曲舞蹈的形式運用於中國古典舞的訓練之中,結合芭蕾舞的訓練方法,基本形成中國古典舞的教育體系

將戲曲舞蹈融入於中國古典舞的教育體系中經歷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第一個時期就是建國前後至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時間,這段時間的舞者們已經認識到要建立具有濃厚的中國民族舞蹈藝術,並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訓練體系。其一,傳統的戲曲舞蹈是與中國古典舞蹈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不能完全按照戲曲舞蹈的全套訓練方式來對古典舞蹈進行訓練,這是不符合實際訓練方式和方法的,也不能培養出“純粹的舞蹈”的人才,所以,戲曲舞蹈只是爲中國古典舞的發展指明的發展的方向。其二,是借鑑了西方的芭蕾舞的訓練體系,這對於在實踐中解決一些古典舞的訓練方法是有益的。所以,在建立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古典舞訓練中就要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發展。第二個時期就是20世紀80年代之以,在之前的中國古典舞教育體系的基礎之上,認真的進行反思,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對“戲曲式的中國古典舞”進行了再認識的探索。以前的舞蹈研究僅僅侷限於動作的表面,這對於一門重視基本技術訓練的藝術而言當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這種做法對於如何解決“舞蹈語彙”而言卻顯得力不從心了。當中國古典舞作爲舞蹈學中的一個獨立的學科存在時,就要努力的運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來表達情感,這不像戲曲,當動作不能完全表達意思的時候可以同時用語言直接對藝術情節進行表述。有人就曾提過:“繼承發展古典舞蹈傳統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文獻古籍、歷史遺蹟中探索已經失傳的中國古典舞蹈傳統;一是從戲曲舞蹈中吸取它真正的精華---刻畫人物、表現生活的能力和手段。”[2]

經過了這兩個階段的探索,我們的中國古典舞教育體系開始逐漸由“外”向“內”的深層次的轉化。

2“基本功訓練課”爲中國古典舞教育體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過了對中國古典舞教育體系形成期的探索,我們明確了中國古典舞以要中國傳統的戲曲舞的風格與形式作爲“基本功訓練課”的基礎,借鑑西方的芭蕾舞訓練方式,結合建國以來對中國古典舞蹈多年以來的教學探索,開始發展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課”的全新歷史。結合中國古典舞的自身發展規律,本着有針對性的教育思想方針,對戲曲舞蹈和芭蕾舞的訓練進行了有機整合。

2.1對戲曲舞蹈的繼承和革新。在戲曲舞蹈中“身段”

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義“,身段”是“戲曲中舞蹈化的形體動作的'總稱”,它講求的就是戲曲中的“精、氣、神”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運用,它對人體的各個部位的動作以及整體的配合的要求非常嚴格,對身體與音樂的配合形成的韻律美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中國古典舞將戲曲舞蹈中的這種韻律美繼承下來,將戲曲舞蹈中的“身段”按自身發展的需要轉化爲古典舞的“身韻”,這種轉變也是古典舞蹈與戲曲舞蹈之間的重要分別之處,這種變化也標誌着中國古典舞進入到了完美與發展的階段。於平教授曾說過“: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系統建構是對中國古典舞歷史遺存的當代新變,它的建構作爲一種系統語言機制,一種系統運動方法的完美,勢必將對中國古典舞的訓練結構與創作走向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身韻”不僅僅是體現在舞蹈外形上技巧能力的表現,也是對中國古典舞中的精、氣、神的體現,這種韻律更是中國古典舞由外在的身形與內存的文化有機結合的產物,集中體現了中國幾千年來舞蹈文化的精髓。

2.2對芭蕾舞訓練方法的借鑑和發展

對中國戲曲舞蹈中的“身段”的學習是解決了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的內在“精、氣、神”的訓練問題,但對舞蹈外在的技術、技巧卻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而對芭蕾舞訓練方法的借鑑正是彌補了中國古典舞外在的技術、技巧問題,芭蕾舞那豐富的肢體語言給了中國古典舞有力的技術動作,芭蕾舞的科學的技巧訓練體系給中國古典舞紮實的基礎,所以中國古典舞的“基本功訓練課”向芭蕾舞訓練體系的豐富的內容和先進的經驗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正是將東方舞蹈中的“手舞”與西方舞蹈中的“足蹈”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有民族特色的中國古典舞的教學體系。

中國古典舞教育體系的建立,是對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弘揚中國民族文化的載體,特別是近二十年來的發展,更加突出了古典舞作爲中國文化屬性所特有的審美本質。中國古典舞是源於戲曲舞蹈,所以當代的中國古典舞的發展還是離不開傳統文化的發展規律,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的文化需要,就要在發展中不斷的進行探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古典”與“現代”以更“美”的姿態呈現於世人的眼前,就是需要在教學體系中不斷的挖掘“新思想”和“新觀念”,正如唐滿城先生在《唐滿城舞蹈文集》中所論述的:“立足於傳統才能夠面向當代,只有面向當代才能深入研究傳統、繼承傳統挖掘傳統的審美價值的基本立場。”

讓我們爲中國古典舞燦爛的明天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馮雙白.新中國舞蹈史[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4頁.

[2]唐滿城.對戲曲舞蹈的再認識(《唐滿城舞蹈文集》)[M].中國戲曲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44頁.

[3]王克芬,劉恩博,徐爾充主編.中國舞蹈詞典[M].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352頁.

[4]於平.中國古典舞與雅士文化[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39頁.

[5]唐滿城.唐滿城舞蹈文集[M].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