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高職生積極人格培養的新導向

學問君 人氣:1.23W
試論高職生積極人格培養的新導向


  論文摘要:高職生作爲一個特殊的羣體,具有獨特的人格特徵,對高職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有利於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同時對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全面合格的人才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關鍵詞:高職生;積極;人格;培養

  作爲一種相對穩定的個性心理和行爲特徵,人格的形成卻是一個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它並不完全是由先天遺傳因素決定,後天教育是人格塑造的主導力量。對學校教育而言,人格是教育目的、內容、手段等綜合作用的產物。近年來,隨着高等教育結構的優化調整,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正迅速突起。對於處於“人格重建”期的高職大學生而言,人格是心理素質的核心,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不僅是他們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積極人格培養的提出

  “人格”一詞來自西方,本意是“面具”,本文所指的人格是經過發展後,界於各學科邊緣的人格概念,是人在遺傳基礎上和特定環境下形成的,區別於他人的個人獨特的個性特徵及外在行爲特徵。“積極”,“正向”或“主動”的人格特質對社會而言是指受到社會及道德價值所肯定的,不會危及他人利益的人格。對個體而言,指接受自我、能夠實現個體自身成就和幸福的人格特徵。對個體與他人的關係而言,指的是主觀上滿意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客觀上能給他人帶來滿足與幫助的交往關係。與各種消極人格相對,積極人格特徵的形成有助於個體採取更爲有效的應對策略,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促進人的發展和個人與他人及社會的良性互動。學校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塑造這樣一種具有普遍社會化意義的積極人格。當然,人格是歷史地發展着的,因此,積極人格內容也應該是不斷變化着的。
  對於學校的人格教育而言,無論從教育學還是心理學角度,不管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具體實踐上,一直以來都基本沿襲了消極心理學的模式即以矯正治療爲主的模式,過分強調問題人格和影響人格形成的消極因素,把重點放在大學生病態人格的預防和矯正上,這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明顯的傾向性顯然不能很好幫助學生釋放各種壓力,發揮自生內部潛在的積極因素,獲得持續良性的發展。筆者認爲,這在發展學生心理的積極層面,在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方面是缺失的。對於高職學生而言,由於少部分學生存在人格發展上的不完整、不完善,加之校園心理危機事件時有發生和極少數病態人格學生的存在,必然使家長和社會對以上現象關注度高,促使了人格教育側重於學生的危機干預與解決,偏離了以大部分學生爲教育對象的宗旨。然而,調查表明,高職學生人格狀況處於中等偏上水平,我們對學生心理狀況的關注,重點不應該是“問題”、“矯正”、“干預”,把人格教育重點落在問題“小衆”上,而應面對健康狀況良好的學生“大衆”,從如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其人格着手,以“積極”爲人格培養的價值取向,引導他們形成積極人格,促進他們的長遠發展。這也從根本上有效遏制了校園心理危機產生的土壤。
  人格是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它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個人實現其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必要條件。人格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的人格特質應該是新時代高職學生的重要特徵。高等教育旨在培養和塑造健康向上的大學生,重視發展學生健全的人格。對於高職學生,社會和自身都更容易給他們貼上“競爭能力不強”、“自信心不足”、“創造力不足”等標籤,使他們產生巨大的身份落差和心理落差。並且在高職教育質量不盡人意的現狀下,許多高職學生容易產生思想上的鬆懈和自律的欠缺,加上他們承受着來自學業、就業、情感、社交等各個方面的巨大壓力,必需要積極健康的人格作爲個人適應環境,應對生活的支撐。這對重塑高職學生形象,改變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評價,提高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信心,具有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意義。新時代的高職學生不僅是掌握各種進階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更應該是積極進取,能適應社會,不斷髮展完善自我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積極的人格教育對高職生身心健康的意義

  積極心理學在人格研究中雖然提倡生理機制、外部行爲和社會環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但更強調後天所處文化環境對人格的影響作用。因此,積極的人格教育無疑對這一期間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一)促進學生個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對於高職學生而言,全面發展不僅是知識和才能的全面提升,還包括個性的全面發展,是人格的完善和提高。人格是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和行爲特徵,人格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學生在人格方面容易出現自卑、抑鬱、強迫、焦慮等障礙,由於身心的相互關聯,又導致了身體上的種種不健康現象,如果不加重視很容易導致身體疾病和更嚴重的心理疾患。高等教育旨在培養和塑造健康向上的大學生,重視發展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對保持或促進生理健康有很大的意義,所以積極人格特徵無疑對高職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爲培養高層次、高技能的操作型和應用型人才的高等職業教育,不僅要注重基礎專業知識、勞動技能的培育,而且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其中心理健康是關係人才質量的重要問題。這既是大學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二)促進學生社會化,爲適應社會打下堅實基礎。人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內容和最重要的標誌,人格是一個人實現其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必要條件。社會化的人格,是瞭解並遵守社會規則,具有社會交往基礎和能力,包括合作意識、自尊與尊重他人、責任感等等。許多高職學生在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時表現出的獨立性較差、身心素質不強,交流障礙等,影響了健康人格的發展,嚴重的還會形成人格障礙。高職教育的產生和發展依賴於一定的社會需要,並與社會發展有着緊密的聯繫,在目前社會狀況下知識不等於能力,學歷也不等於能力,人被社會接受和認可更多取決於知識之外的非智力因素,人格則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格積極健康的大學生能和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以一種正向的態度觀察社會、瞭解他人,能看到社會發展的積極面和主流並具有社會責任感。可以說高職學生心靈的和諧、人格的健康是社會和諧的基石也關係到社會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