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4W

1“走出去”企業融資現狀

淺談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論文

目前,我國“走出去”企業對外經貿活動及對外直接投資的資金主要靠銀行貸款,融資模式較單一,過度依賴於國內銀行貸款。目前可供我國“走出去”企業選擇的融資方式有債務和權益融資兩種大類,債務融資方式又可細分爲貸款和發行債券。債務融資方面的特徵有:

第一,貸款資金主要是來自國內商業銀行的人民幣貸款。由於對國際銀行貸款的規則及流程缺乏瞭解,國際銀行貸款比例較少。貸款資金主要來自各大國內商業銀行,且多采用內保外貸的融資模式;

第二,債券融資規模小。由於我國債券市場欠發達,市場容量較小且審批流程及手續繁多,發行主體限定爲上市公司和重點國有企業,導致“走出去”企業較少選擇債券融資方式。

權益融資方面的特徵有:首先,大部分企業以首次上市發行時籌集的資金作爲對外直接投資的資金,或部分業績較好的企業透過配股方式爲海外投資籌集資金。其次,換股併購成爲“走出去”企業對外投資的新手段,然而由於國內企業競爭力及知名度不高,國外目標企業接受度不高。

2“走出去”企業可選的融資方式及優劣分析

2.1內部融資

內部融資是指從企業內部籌資富餘資金用於對外項目投資。內部資金屬於企業權益性資本,內部資金來源主要有公司自有資金、未分配的專項資金、公司未付款。公司自有資金主要由企業創始資本、留存收益及未分配利潤構成;專項基金主要由更新改造基金和修理基金、研發基金、生產發展基金、職工福利基金等構成,在相關項目啓動前可作爲富餘資金長期、穩定用於對外投資;公司未付款主要由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貨款等構成,該類資金可作爲短期內部資金使用。內部資金融資的優勢體現在內部資金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風險性的特點;內部融資的劣勢在於該種融資方式對企業財務狀況有較高的要求,一旦內部籌資比例或方式不當,極易對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2.2外部融資

銀行信貸是我國“走出去”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方式,按照國別可將其劃分爲國內銀行貸款和國際銀行貸款。

一是,國內銀行貸款的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貸、內保外貸。出口信貸的主要優勢爲資金成本較低、融資金額較大、適用領域寬泛,其劣勢在於企業要滿足出口信貸基本政策,申請手續及流程較複雜;內保外貸是指企業母公司或總部向貸款人提供擔保,貸款人向境外企業發放貸款的業務,內保外貸對外投項目融資的主要融資模式。內保外貸的優勢在於資金成本相對較低、融資結構簡單、申請較便捷,劣勢爲境內融資擔保須支付額外的融資擔保費,且佔用企業的綜合授信額度。

二是,國際銀團貸款。由於對外投資項目涉及的金額巨大且期限較長,一家金融機構往往難以滿足資金規模的需求,銀團貸款成爲“走出去”企業銀行貸款的主要模式。銀團貸款的優勢體現在:借款人可根據項目需求合理設計融資結構,自主選擇牽頭行、融資幣種及比例;既可享受國際知名銀行的專業產品及服務,又能憑藉當地銀行的本土優勢獲得當地政府及業主的認可。銀團貸款的'劣勢在於銀團組建時間和貸款籌備時間較長,且貸款合同關係複雜。

債券融資和權益性融資,即債券與股票融資。

一是,債券融資。債券融資根據其擔保方式可分爲企業債券(ABS)與擔保債券。企業債券(ABS)是指以項目資產或預期收益爲支撐和保證,透過資本市場上發行債券來籌集資金的融資方式。擔保債券是指不以資產作爲抵押,而以融資企業自身及其他組織機構的信用擔保爲基礎發行的債券。債券融資的優點爲:籌資成本相對較低,可獲得較高的信用評級,且融資期限一般較長。鑑於我國債券市場欠發達的情況,國際債券市場成爲“走出去”企業債券融資的實現渠道。

二是,權益性融資。權益性融資分爲普通股融資、優先股融資及股權互換融資。對於同時擁有多個對外投資項目的企業,權益性融資的優點在於一次性融資能夠實現融資規模最大化、資金成本的最小化。

其他類型的融資主要介紹政策性融資與可轉換債券。

一是,政策性融資。政策性融資是指由政府提供信用擔保,由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低息的、長期的、特定用途的融資。政策性融資的劣勢在於:一般要求對外投資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該類融資針對性較強,嚴格限定資金用途,融資申請手續較複雜,且具有一定的額度控制。

二是,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是一種混合型融資工具,兼具權益融資及債務融資的特徵。可轉換債券是一款新興的長期融資工具,具有融資成本低、融資期限長、融資風險低等優點,正成爲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常用工具。

3“走出去”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

3.1融資方式選擇的步驟

首先,投資項目的提出與構思。“走出去”企業要詳細瞭解對外投資項目最終產品或服務的市場需求,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進行合理評估。基於項目的市場需求評估,初步明確投資項目的目標、功能、範圍及項目運作的大體框架。其次,項目的決策分析。在對項目輪廓初步構建的基礎上,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全面、系統研究,包括對外投資的成本、預期收益等。同時,對對外投資項目所在地的宏觀經濟形勢進行判斷,包括項目所在地的國家法律制度、稅收政策、貨幣政策、外匯政策等。再次,項目投資結構的確定。投資項目的投資結構通常有三種,即股權式、契約式及有限合夥制投資結構,不同的投資結構在項目所有權、現金流管控、稅收及會計處理等方面均不同,並最終影響項目的融資結構及方式。“走出去”企業應根據投資項目的實際需要,選擇能夠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的項目投資結構。最後,融資決策的分析。融資模式的選擇需與投資結構的確定同步安排,明確項目的資金比例,並對可行的融資方式成本進行評估和測算,最終選擇融資成本較低的融資方式。

3.2融資方式選擇的原則

根據項目投資結構確定相應的融資模式,對比、分析不同融資方式的成本。融資成本又稱資金成本,是企業籌集並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不同的融資方式其資金成本也不盡相同。按資金成本的高低對融資方式進行排序,由低到高的順序一般爲內部籌資、發行股票、商業銀行貸款與投行過橋融資。“走出去”企業要根據其項目投資結構確定其可行的融資模式,進而選擇資金成本更低的融資方式。融資方式應滿足企業財務結構優化的要求。對外投資項目融資是一個動態過程,對企業資本結構具有重大影響。選取合理的融資方式能夠優化企業資本結構,降低企業資金成本,而錯誤的融資決策將使企業資本結構扭曲,導致較大的財務風險。因此,對外投資項目融資方式的決策也應綜合考慮融資方式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常用的最有資本結構分析方法主要有傳統資本結構理論、現代資本機構理論及息稅前利潤分析法。

融資方式應能夠應對國家政策變化及匯率變化形成的風險。國家政策變化形成的風險主要表現爲政策性融資准入條件與標準的調整、國家對“走出去”企業融資扶植政策的變動等,“走出去”企業在選擇融資方式時應重視國家相關政策變化對其融資結構的影響,對國家政策進行緊密跟蹤、分析及判斷,把握國家政策趨勢與走向。匯率變化對“走出去”企業融資的影響主要表現爲匯率變動對人民幣融資購買力或外幣融資成本的影響。“走出去”企業在完成人民幣融資或外幣融資後,可藉助一定金融工具鎖定人民幣購買力或外幣融資成本,常用工具有貨幣互換、貨幣期權及期貨、匯率互換等。

參考文獻

[1]劉超.中國礦業企業“走出去”融資方式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2(10).

[2]詹平原.“走出去”企業如何選擇項目融資方式[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2(12).

[3]郭桂霞,趙嶽,巫和懋.我國“走出去”企業的最優融資模式選擇——基於資訊經濟學的視角[J].金融研究,2016(08).

[4]李慧娟.中國企業跨國併購融資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