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文化建設對早教機構影響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9W

一、文化建設對於早教機構的重要性

文化建設對早教機構影響論文

早教機構文化是指在整個社會大背景取向下,早教機構全體員工在正確的教育思想的引領下,在長期教育實踐中所形成的共同認可、共同追求的精神風貌及教育風格、文化傳承方向所構成的導向文化。它是早教機構所特有的,且爲早教機構多數成員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爲規範。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早教機構文化蘊含着早教機構的教育方向、目標確立、運營策略、社會責任以及對其理想早教模式的系統構想。

二、早教機構文化建設的內容

(一)早教機構的精神文化建設

以早教機構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教育理念、人際關係等方式表現出來的的觀念形態就是早教機構的精神文化。它是早教機構的管理者帶領其全體員工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形成的,代表該機構的價值觀和包括幼兒及幼兒家長在內的全體成員意願的、反映早教機構整體目標和方向,具有推動其教育事業不斷髮展的一種羣體意識和精神力量。這種觀念形態的精神文化需要早教機構的管理者和其教師一併立足教育教學實踐,學習中西方的先進的早期教育經驗,從愛幼兒、愛教師、愛教育、愛自然、愛社會等角度出發,不斷地進行自我總結和提煉,將觀念形態變成可以言傳和比照的文字和圖畫,比如可以儘量將早教機構的環境佈置溫馨點,牆飾可以採取幼兒和父母的作品。早教機構教師也可以帶領幼兒用文字和圖畫的形式展示作品,這些文字和圖畫植根於其教育教學實踐,但又高於實踐,它是所有成員行爲養成良好習慣的航標。

(二)早教機構的物質文化建設

如果說精神文化建設是早教機構開展早期教育服務活動的方向標,那麼,與其觀念體系相適應的就是早教機構的物質文化環境。爲全體師生營造一個優美、整潔、有秩序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又對生活在其中的師生起着陶冶情操與規範行爲的作用,這是早教機構物質文化建設的重點所在。環境是一種潛在課程,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外在條件。它對幼兒的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要素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直接制約着幼兒的內在心理。早教機構的物質文化建設可在早教機構羣體中培養出與制度約束相協調、相適應的環境氛圍。這種環境氛圍一旦形成,其包含的理念、道德、輿論、行爲準則等精神因素,會作爲一種文化意識形態和氛圍瀰漫於早教機構之中,滲透到成員的一切活動中去,時時會感到它的作用和約束力,並以此自覺規範言行,這種軟約束較硬約束更爲持久、穩固、有效。

(三)早教機構的制度文化建設

建立和健全早教機構規章制度,塑造良好的早教機構制度文化,是早教機構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早教機構制度是以書面檔案形式規定早教機構內部組織結構和人員的權限、職責、任務等,以約束、引導全部工作人員以及幼兒的行爲規範,具有指令性和強制性,使早教機構形成一定的管理秩序,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覺形成一定的良好品格。一談到制度,往往是“以管人爲本”,主要依靠嚴格的規章制度及經濟利益來約束員工,這很容易使員工產生消極、逆反甚至對立心理,這些心理如果反映到全體員工的行爲中,則不利於爲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事實上,介於早教機構不同於一般企業的特殊性,早教機構應從提高教育質量、保障早教機構的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出發,管理最終是要建設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對幼教事業有着堅定的信念和熱情的師資隊伍,所以管理的根本在於做人的工作,要以人爲本。早教機構可以讓教職員工以主人翁的角色來參與討論:作爲一個教育集體,應該制定那些制度?爲什麼需要這些制度?制度執行又需要那些措施?等等。同時也可以讓早教機構的全體教職員工參與日常的檢查工作,定期發放各類調查表,瞭解全體員工對各類制度的意見,使制度建設更爲動態化、人本化。

三:結語

總之,在早教機構的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建設提供了具體的方向,物質文化提供了物質基礎,制度文化提供了監督作用,這三種不同的文化相互滲透和轉化,綜合地、多方面起作用的。只要我們在早教機構的文化建設的實踐中不斷優化精神、物質和制度文化,強化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就能使早教機構文化的作用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才能更好地指導早教機構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