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有着技術創新哲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3W

[論文摘要]國內學者主要從 經濟 學、管 理學 、社會學等學科對技術創新進行研究。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術創新論一哲.學視野中的技術創新》,站在哲學的高度,從全新視角解讀技術創新,開創了國內技術創新哲學系統研究的先例,併爲其他研究者提供了從話語、範圍到方法在內的一整套研究範式。筆者確信,在李教授及其著作的引導下,將會有愈來愈多的學者站在哲學的高度來全面把握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哲學也定將取得應有的 發展 。

有着技術創新哲學論文

技術創新理論成爲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肇始於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在該書中,熊彼特論證了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把一種前所未有的關於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他還根據創新對利息、利潤、經濟週期等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現象進行了重新的界定。由於美國經濟在20世紀50年代的快速發展無法用傳統的資本、勞動力因素來解釋,人們開始相信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再加上研究開發方面公共投資的意義相繼得到證明,加深了人們對技術創新的經濟意義的共識。ww於是,技術創新理論也就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當今,技術創新成爲 現代 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因爲 科學 技術是“ 歷史 的有力的槓桿”,是“一種在歷史上起着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正是由於技術創新在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及人們對技術創新重要性的認識愈來愈強,關於技術創新的研究越來越成爲學術研究中的熱點之一,它已經成爲一個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領域的研究課題。

一、技術創新研究的幾個主要視角

我國對技術創新理論的研究相對較晚。在1973-1974年間,北京大學經濟系的內部刊物《國外經濟學動態》上,有專文介紹了熊彼特的創新理論。1981年 第四章是技術創新能力論,作者從剖析技術創新的能力系統結構人手,提出提高 企業 的研究開發能力、設計能力、生產製造能力、市場營銷能力以及創新管理能力的具體措施。第五章是技術創新條件論,探討推動技術創新的外部環境或條件,如制度創新、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國家創新系統的建立、健全的研究開發和設計制度以及文化創新。由於篇幅的限制,在此不一一加以詳細介紹。

總的說來,作者站在 哲學 的高度,從全新視角解讀技術創新活動,在論述時旁徵博引,與主題相關的學術成果都儘可能地收集和引用,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有所覆蓋,對於受衆而言,《技術創新論》提供了一個瞭解技術創新學術界資訊的好機會。閱讀本書,讀者會感受到其獨特的研究視角,新穎的內容,豐富的資料,龐大的資訊量,引人深思的見解,儘管對於從哲學的視角來解讀技術創新活動,讀者可能見地各異,但可以肯定的是,《技術創新論》確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讀技術創新活動的全新視界,毫無疑問將對學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技術創新論》與技術創新哲學研究的興起

技術哲學(技術創新哲學是其中之一)本來就是一個較新的哲學分支學科。技術很晚才進入西方哲學的視野。究其根源,這與西方哲學的“理論”取向有關。“哲學一 科學 ”史從蘇格拉底一亞里士多德以來,一直以理論活動爲主要研究對象,而對實踐活動則不予重視。技術創新活動一向被看成知識貧乏的實踐活動,因而被認爲不值得哲學研究。到了今天,即使有人考慮到 現代 技術的巨大影響,但也認爲這種影響主要來自現代科學的運用,現代技術工程被看作“應用科學”,對技術及技術創新的哲學反思通常是科學哲學的附屬產品。因此,儘管技術(及技術創新)與人類同時產生,甚至人類漫長的 歷史 是由它來標識的(石器、鐵器等),技術及技術創新對歷史 發展 也有巨大影響,但技術及技術創新向來沒有進入哲學思考的核心。不過,夏保華教授認爲,在技術創新中,大量存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雖然是 經濟 學與管 理學 的問題。但是,在技術創新中,也包含了靠窮根究底的思考來解決的哲理性問題。他列舉了八組技術創新的哲理性問題,包括:關於技術創新本質的.問題,關於技術創新客體的問題,關於技術創新活動的問題,關於技術創新主體的問題,關於技術創新動機的問題,關於技術創新知識的問題,關於技術創新條件的問題,關於技術創新方法的問題。他還特別提出,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需要用哲學的知識、觀點和方法,而且不是短期能徹底解決的。爲此,他呼籲科技哲學界應着力進行技術創新的哲學研究,以“面向文字”、“面向現實”和“面向自我”的“三個面向”爲基礎,爲發展一門技術創新哲學而努力。技術創新哲學的興起,本質上反映着技術創新對哲學發展的影響。我們不能指望從最普遍的哲學或“元哲學”的發展中派生出技術創新哲學,而是要從技術創新研究和實踐中提出的問題引匯出技術創新哲學;同樣,也不是技術創新研究需要有哲學轉向,而是哲學研究需要有技術創新的轉向。這樣才能顯示出哲學關注時代變遷,作爲時代精神精華的特徵。

可以說,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術創新論》是對技術創新哲學研究質疑的積極響應與大膽嘗試,並且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其著作及其後續研究最大的成功在於開創了國內技術創新哲學系統研究的先例併爲其他研究者提供了從話語、範圍到方法在內的一整套研究範式。在此之前,從哲學視角對技術創新進行研究,一直處於零散、瑣碎的狀態之中,人們的觀點與看法也不盡相同,更談不上有完善的研究體系,這也是技術創新哲學作爲一門學科遲遲未建立的原因所在。比如就研究範圍而言,李兆友教授就指出,就當前從哲學視角研究技術創新來說,至少可以做如下的工作:從主體的觀點研究技術創新,側重於從主客關係角度分析技術創新過程;從認識論角度研究,側重於技術創新知識的積累、獲得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從價值論角度研究,側重於技術創新的價值維度,分析技術創新這一價值創造的實踐過程,還可以具體分析創新不同階段的價值創造特點;從辯證法角度,研究技術創新同其他諸如制度創新、知識創新的互動,從而拓展技術創新的環境因素的範圍;從歷史觀的角度,研究技術創新如何推動社會經濟、 政治 、文化的發展,把技術創新的研究放在歷史的座標中,探討技術創新的歷史性,從哲學高度預測未來技術創新的發展趨勢,等等。

三、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學科的生命力取決於它與現實的聯繫程度,取決於它是否有助於分析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

技術創新哲學研究,一方面,能進一步深化技術哲學研究的內涵與外延,從理論上豐富技術哲學體系,同時也找到了技術哲學走向現實的中介,有利於實現技術哲學研究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技術創新哲學研究,也能爲其它領域的技術創新研究提供指導。站在哲學的角度看,技術創新的哲學研究,也反映了技術創新對哲學發展的影響,反映了哲學研究“需要有技術創新的轉向”這樣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技術創新的哲學研究,在理論上推動了哲學新學科的發展,同時也爲哲學研究走出象牙塔找到了一條理想的途徑。可以肯定的是,在《技術創新論》開創的研究範式的引導下,愈來愈多關注技術創新研究的學者將不再僅僅侷限於原有學科的研究視角,而是試圖站在哲學的高度來全面把握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哲學也必定成爲一門“有着遠大未來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