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不同班級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談的參考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W

近兩個學年以來,筆者擔任了十個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其中每班每週只有一節課。縱觀全校,筆者可能是接觸班級最多的任課老師之一。擔任不同班級的教學會發現一個現象――每一個班級都有着顯然不同的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活潑好動,遊戲活動表演節目等自主性強的教學活動開展得十分熱烈;有的班級沉靜謹慎,需要任課教師多鼓勵多激發學生的參與度以提升積極性。總的來說,對於接觸班級較多的心理課教師而言,熟悉班級,熱愛班級,因班施教,是在不同班級能夠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

關於不同班級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談的參考論文

熟悉班級是基礎

熟悉班級是上好課、管好班的基礎。教師熟悉班級的方法有很多:第一,透過花名冊去熟悉各班學生,記住學生的名字;第二,平時上課時積極參與或課堂上比較調皮的`學生也能較快熟悉,及時地強化良好的行爲和糾正違反紀律的行爲;第三,與班主任、其他任課教師多交流,熟悉每個班級的氛圍,瞭解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第四,在上課之前儘早來到準備上課的班級,隨意地與班內同學談心說話。

學校每個班有50多人,10個班則有500多個名字。雖然記名認臉的確需要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但是這個努力絕對有意想不到的良性教學效果。試想,雖然心理課一週只有一節,但是,如果心理課老師能隨口叫出舉手發言的學生名字,那麼這名學生就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和溫暖,從而更加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隨着時間的推移,就會發現:每當上課之前,教師提早來到班級時,學生們往往會自發地湊到老師身邊來,主動地找老師聊上幾句。此時,則可判斷出教師與班級的情感基礎已經打牢。

熱愛班級是保障

熱愛班級是上好課管好班的保障。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景線。班級每天都發生了許多新鮮事。作爲任課老師,平時需要做一個有心人,注意及時關注和收集“班級羣”“教師羣”傳播的班級活動、班級新聞;課堂上,時不時穿插班級的“小新聞”“小明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拉近兩者的心理距離。

學校和班級經常會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比如心理特色體育大課間遊戲活動、全校運動會、義賣活動、主題班會課……每次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都應放鬆嚴肅的身板、放下爲師的心態,及時走進班級,走近學生,爲孩子們拍下洋溢着歡笑的圖片,或留下充滿陽光氣息的小視頻。同時注意按照班級分類整理收集,接下來,在上課時,則可以利用這些良好的生成資源爲心理健康教育課增添光彩,學生們也非常喜歡看到反映自己班級的材料。經過一段時間後,課堂氣氛自然也就更加活躍生動了。

因班施教是關鍵

因班施教是上好課管好班的關鍵。接班時間越長,越有一種感受――班級的差異性要大於班級的同質性。“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哪怕是面對同一個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在不同班級上課則也可能需要不同的教學藝術,貫徹實施教師用愛心用真情去感染學生,靈活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以實現更充分的教學目的,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比如遊戲活動、心理小品、角色表演、小組討論、續寫故事、心理測驗、主題辯論等。筆者發現:有些班級對上臺表演很積極很踊躍;有些班級的小組討論能開展的比較深入分析;有些班級組織團隊活動能展示出充分的合作互助精神;有些班級熱衷於心理測驗的測試評定……一般來說,對於活潑好動的班級,可以開發更多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體驗學習;對於喜歡沉靜思考的班級,則可設定更有深度的案例和問題,讓學生去深入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目標是,透過不同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儘可能地獲得豐富而深刻的心理體驗。

作爲一線教師,要學會用愛去澆灌班級,以情去感動學生。只有真心地去愛班級,用心地去愛學生,班級才能真情接納老師,學生才能用情接受老師。因此,要以班級爲單位,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培養,建立良好的教學相長的互動關係,爲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育教學奠定紮實的情感根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