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設計>

單片機做的畢業設計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4W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爲論文。下面是 單片機做的畢業設計論文,請參考!

單片機做的畢業設計論文

單片機畢業設計論文

單片機智能循跡小車教學研究

【摘要】現在是個計算機和資訊技術都在高速發展的時代,而且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智能技術的開發的速度也在加快增長。計算機的智能化程度在不斷的發展,應用範圍也從原先的相對單一到後來的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智能循跡小車;硬件結構;教學研究

現在迅速發展的科學,應用領域較多的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其中的一個應用的典範就是技能循跡小車,它是機器人技術與智能控制技術的結合。除此之外的系統控制和智能機器人相比較爲簡單,但是出行速度的配合比較嚴格,小車需要透過傳感器來獲取目標道路資訊,然後結合智能車的狀態做出決策,這樣對於行車速度的調整,可以更加精準的跟蹤道路。

1.智能尋跡小車總體簡介

1.1關於智能循跡小車總體硬件結構。智能循跡小車的構造相對複雜,其中包含着必不可少的主控制模組,以及起着決定作用的是循跡模組,充當驅動作用的電動驅動模組和外圍電路模組。這樣是的循跡模組殘陽的是外光電傳感器,方法是模組化設計,如果想要給各個模組能夠供電穩定,就要把輸出的電影穩定在+5V。

1.2智能小車的工作原理簡介。將黑線放置在白色的地板上,並且空出兩釐米的間隙。這樣發射管發出紅外線,接受則是結束管。這樣,電信號由物理資訊號轉化,然後又由放大電路處理。在循跡過程中,因爲黑色和白色的反射係數不一樣,所以在小車行駛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判斷三極管的強弱來決定小車的走向。本來設計是三隊紅外傳感器,一字型分分佈方式。後來是因爲接受不到反射回來的紅外線,只有兩邊左右的傳感器能夠接受,這樣小車偏離黑色軌道,小車向右偏轉,同理則向左偏轉,實現自動循跡。

2.關於智能循跡小車的芯片簡介

2.1主控模組STCC89C52的簡介。整個設計的大腦,傳感器的輸出端SEN1,SEN2,SEN3強洗輸入到單片機,處理後,輸出給L293D引腳,完成對小車控制,這樣的電路有外圍電路的組成部分。其中對完成電信號的輸入,這樣的引腳相連,可以完成單片機過的信號輸入給電機驅動電路。

2.2TCRT5000傳感器模組簡介。TCRT5000型號的紅外光傳感器有三對。一字型分佈的三對傳感器,可以簡單的檢測出陳的控制算法,讓小車變得很穩定。但是這種方法並不合適彎道信號的才氣準確性。高發射功率的紅外光電二極管是其中的一個紅外光傳感器,另一個則是接受紅外線的高度靈敏的廣電三極管租車。這其中的藍白電位器和一個滑動變阻器組成,這樣可以調整整個R3的組織然後達到反射光的.靈敏度。還有一個是發射二極管的不斷髮射紅外吸納,這樣紅外線強度足夠大的時候,也就是反射回家的時候,飽和的光敏三極管,模組的輸出爲高電平;低電平則是沒有反射回來的時候。光敏三極管有光信號轉成電信號的功能,也有對電信號放的的功能。

2.3放大模組的電信號。傳感器中的電信號比較薄弱,不能爲作爲單片機的輸入,這樣則要接一個放大電路進行處理。其中SN74HCO4N芯片以及外圍電路的的放大電路。這個電路不同於其它電路的地方就是它有六組相同的反相器。所以說,當電信號給傳感器的時候,電平會呈現負極。這樣紅外傳感器的輸入則可以是其接口。施密特觸發器的重要特點是可以能夠把緩慢的輸入整形成演變陡峭的矩形的脈衝。

3.智能循跡小車的軟件設計

智能小車想要能夠自動控制,就必須要執行相應的軟件。

3.1主要的程序函數。在程序開始的時候便是進入了主函數,這樣延遲函數達到了穩定的狀態。後倆的軟禁進行斷點執行,這樣在晶振下可以延遲100ms,後來進入while循環,一些列過程後,三個傳感器中,右邊的傳感器輸出的的是高電壓,左邊和中間的傳感器輸出的低電壓,多以小車進行右拐。

3.2小車前進子程序模組。這個程序中,L293D芯片能一直保持高電平。小車如果想要行進,就必須要用到小車前進子程序模組。

3.3小車的左轉子程序模組。小車左轉子程序模組的目的是讓EN1和EN2保持相當高的電平。在實現小車的左轉時,要保證左邊的電機不動,然後左輪不轉動的情況下右輪轉動。

3.4小車右轉子的程序模組。小車右轉子程序模組的目的是讓右邊電機停止不轉動,後來的右輪不動左輪轉動,這樣就實現了小車的右轉。

3.5延時子程序的模組。系統的初始化想要達到最佳的狀態就必須要用到延時子程序的模組,由KELL軟件的斷電測試,11.0592Mhz的晶振頻率,N=10的情況,就可以延時100ms。

3.6人臉識別功能的實現。在人臉識別模組方面,機器人的人體頭部會安裝一個攝像頭,目的是爲了能夠採集站在攝像頭對面的資訊,客觀世界中出現的人臉和機器人系統中出現的資料進行對比,如果能夠匹配成功,觸發了語言模組和機械模組,就能夠實現與此人握手和對話等等互動。

4總結

大量的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這個機器人系統。硬件系統包括機器人載體和機械運動,系統的軟件部分人臉識別的控制功能,並調用人臉識別模組和語音模組等進行人機交互。人、單個的人臉識別功能和多人的人臉識別功能都透過這個人臉識別模組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尹傑,楊宗帥,聶海,王海峯.基於紅外反射式智能循跡遙控小車系統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13,23:178-180+184.

[2]餘熾業,宋躍,雷瑞庭.基於STC12C5A60S2的智能循跡小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1:46-49+121.

[3]盧超.一種基於粒子羣算法的避障消防自動化小車[D].中南大學,2012.

[4]劉穎.基於K60單片機的智能車控制算法的仿真與實現[D].長安大學,2014.

[5]馮波.自適應智能光電循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河北工程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