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推薦】理想演講稿範文錦集七篇

學問君 人氣:1.42W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理想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理想演講稿範文錦集七篇

理想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是803班韓茹倩!

九月的校園,金風送爽。滿懷着喜悅的心情,帶着美好的憧憬,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又回到了我們熟悉而渴望的校園。

今天我很榮幸作爲學生代表在此發言,藉此機會,我謹代表三峽初中的同學們向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的七年級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對辛勤教導我們的老師們,衷心的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理想始於足下》。

如果說人生是對理想的追求,那麼理想就是人生的指示燈,有了這燈,我們的人生纔不會迷失方向,纔不會黯淡無光。

大家都知道,理想是很重要的。那到底什麼是理想呢?其實很簡單,理想就是以現在自己的能力,在很好的規劃下,透過努力,可以在將來實現的一種想法。

相信每個同學都有理想,但一位哲人曾說過:“夢裏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牀上。”光有不切實際的理想是不夠的,還要爲之不懈努力。

也許同學們又迷茫了,現在只是一名中學生的我們,要怎麼去努力?

托爾斯泰將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輩子的理想,一個階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個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時、一分鐘的理想。想要實現人生偉大的理想,就要從目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剛入學的學弟學妹們,你們來到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初中這個新起點上,新增加了多個科目,學習任務和學習難度都會加重。希望你們能調整好心態,儘快適應初中的生活和學習的狀態,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八年級的兄弟姐妹們,我們已進入了知識和能力大幅度提升的關鍵時刻,增加了物理這門新課程,還面臨着生物和地理的會考,我真誠希望每一名同學都認識到這一點,在平穩過渡的基礎上,爲自己新學年制定新計劃,新目標,儘量提高學習能力,爲九年級的衝刺積蓄充足的力量。

九年級的學長們,此時的你們,彙集了老師們更多的目光,傾注了家長更多的心血。你們將肩負着希望,開始中考前的衝刺,人生能有幾回搏?這一學年將是你們初中階段最關鍵的一搏。我相信你們在最後的一學年,一定能更加明確目標,增強信心,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刻苦學習,科學安排時間和進度,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不辜負自己和大家的期望。

同學們,爲了實現理想,讓我們從細節做起,從眼前做起,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開創屬於自己的輝煌!

新的學期,讓我們一起努力,一步一步朝着理想靠近!

最後衷心地祝福我們的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福我的同學們學習進步!

謝謝大家!

理想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理想》。

有人說,理想是地平線,看得到,卻永遠也走不到;有人說,理想是引路標,看得見,就可以順利抵達;有人說,理想是一盞燈,只要開啟,就可以獲得光明;我說,理想是一扇門,讓人走出困頓,獲得希望。

我的理想是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因爲在我看來,“警察”就是英雄的代名詞。警察可以除暴安良,打擊犯罪,還可以維護社會治安,讓人們生活在和諧的氛圍中。但是實現理想不能只靠“說”,還要靠實際行動。

從今以後,我要堅持每天早起跑步,鍛鍊體魄。可是,只有健康的體魄是不夠的,我還要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擁有一個智慧的大腦,這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偵破能力,更好的完成上級和人民交給我的任務。

爲了實現理想,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理想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曇花爲了自己多年的理想,甘願承受長久的寂寞;雄鷹爲了自己翱翔藍天的理想,依然接受了嚴峻的考驗;彩虹爲了自己絢麗多姿的理想,敢於接受風雨的洗禮;流星爲了自己瞬間美好的理想;寧可付出深垂的代價……

同樣,我們也有自己的理想,並且都在爲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流逝的時光,帶不走我們的夢;無聲的歲月,滋潤我們的成長。

我,一個做夢的女孩。夢中,有爸爸的希望,希望我成爲服務人民的人;夢中,有媽媽的希望,希望我成爲救人於危難的醫生;夢中,更希望有真正屬於我自己的夢,在茫茫無跡中,選擇了一條我喜歡,適合我的路,這纔是我向往的理想之路。我期望成爲一位作家,在自然界瀏覽,遊覽美麗風光的同時與大自然融爲一體,並用筆記錄下大自然的豐富多彩,記錄下自己思想的點點滴滴,而面對如此的夢,我靜靜的思考着,到底,我該如何去實現?

“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時刻警策着我,讓我明白,我應該去追求,去實現自己真正想要的夢想。不論多苦多累多艱難,也應堅持下去,不是嗎?陶器的精美需要忍耐烈火的烘烤,珍珠的潤澤需要忍耐蚌殼的禁錮,幽蘭的清高需要忍耐空谷的孤寂,而我們理想的光彩,需要我們用辛勤的汗水去澆灌,用知識去滋潤。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這告訴我們要揚起理想的風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中,處處是經荊棘,處處是苦難,處處是絕望。面對生活,我們只有拿出勇氣,去坦然面對,去大膽接受,去勇敢挑戰。只有這樣,我們纔能有機會摘到理想之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離目標越來越近。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實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成功的人也有過看不到終點的茫然,也經歷過旁邊小路的誘惑。但是,他們都爲了自己的夢想,堅定信念,在奮鬥中一點一點向終點邁進。在到達終點的一瞬間,面對曾經的迷茫、汗水、艱辛、痛苦泯然一笑,爲自己的堅持而喜悅。

讓我們插上飛翔的翅膀,翱翔在藍色的天際;揚起自信的風帆,乘風破浪,向理想的彼岸、美好的明天奮進,放飛理想。

理想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知道嗎?理想是一句謎語。而答案就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理想也是一顆種子,讓種子發芽是要我們用心培養。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偉大理想。“理想”一詞,在詞典中解釋是:對未來世界有根據的合理想象。只要你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努力去實現。如果沒有做出付出,那你的理想種子就會枯萎。

理想的成功好需要一點——克服所有困難,重拾自信。同學們,在你們實現理想的途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有可能這是一道考驗。使你失去理想,永遠一朵枯萎的種子。所以我們需要克服困難,讓我們的理想種子發芽。

有人曾說:“登山這攀登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的理想。我寧願在自己理想的高峯上被毀沒,也不願毀滅我理想中的高峯!”

我很贊同這句話,理想是無價的。理想比任何物品都重要,一個人如果是失去理想就等於一個廢人。而失去了一件物品卻可以再找回。

同學們,讓我們把自己的理想之謎解開吧;讓我們把理想的種子培育成參天大樹吧!

謝謝大家!

理想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這次市委審時度勢,英明決策,開展幹部思想作風建設,我的理解,就是要求我們從思想深處來一次追根溯源的自省,從行爲規範上來一次實事求是的自糾!透過這樣的自省與自糾,把最好的工作作風體現到工作中,用最好的工作開拓發展的新局面。做爲一名年輕幹部,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在自己的崗位上有作爲。

作風是什麼?在我的詞典裏,作風就是一種品格,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爲人、處事方式的一種選擇,樹立一種作風,就等於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了一種生活的態度。

翻開自己簡短的人生履歷,回味自己蹣跚的人生步履。在實現自我,追求進步的歷程中,是否背離過理想,是否漂浮不定,我不得而知,但是在內心深處,自己總有絲絲悔意,總覺得自己還不夠踏實。

17歲那年,我從師範畢業,成爲了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那個時候,自己激情彭湃,看到自己的學生,就覺得自己十分有成就感,因爲這種成就,自己工作也非常努力,總覺得自己要對得住那些可愛的學生,那些質樸的家長,我爲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擔憂,也爲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暗自高興。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學期,我去造訪一名因貧失學的學生,那是一個破落不堪的家,三間土磚屋垮了一間,兩張搖搖欲墜的牀上是雜亂的稻草和千穿百孔的棉絮,一邊是孩子的父親緊鎖的愁眉,一邊是孩子希冀的眼神。99年正是農村學費最高的年份,對於一個溫飽都尚未解決的貧困家庭而言,幾乎是沒有希望,我沒有多想,把孩子接到學校,從自己第一個月376塊8毛錢的工資中拿出了200元資助他上學。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的自己的責任心、事業心是多麼的強烈,內心深處是那麼純淨,我覺得,我與學生是一體的,我與自己的工作崗位是一體的。

但是長時間的農村生活,總是難以填平自己年輕浮躁的心情。聽到同窗講述城市生活的五彩繽紛,講述感情生活的羅曼蒂克,我開始覺得自己生活得太渺小,太卑微。

20歲的時候,我開始爲自己擔憂,覺得前途沮喪,人生黯淡,在學校不努力,在家裏發牢騷,準備放棄自己的工作。我的啓蒙老師,當了20多年農村教師的母親對我說,“做人,就要對得住人;做事,就要對得住事”。這對我的振動很大,讓我放棄了原來的念頭,覺得人到哪裏都應該把事做好,人活一張臉,在哪裏都不應該讓別人講閒話,不能丟了這個臉。

XX年,我自學完了專科課程,考上了湖南師範大學,很幸運的成爲了一名學生。從鄉村到都市,從老師到學生,我的心態又發生了變化,認爲自己好不容易趕上了上大學的末班車,那些世俗的“青春理想”又在我的心裏躁動了起來,我也想和其它同學一樣,好好享受這難得的青春。原來的學生給我來了一封信,上面是簡短的一句話,“老師,我們想你。”下面密密麻麻的寫了很多名字,讓我很受感動。人置身於燈紅酒綠的都市,是很容易忘卻自我的,原來,我們可以墮落得這樣不知不覺。我想到了自己的事業,學校能夠把這種學習的機會給我,不是讓我來享受青春的,我應該懂得知恩圖報,我應該學有所成。讀過了一些書,也請教過很多師長,感覺自己在心智,思維方面都進步了不少,對做人、爲學都有了一定的認識。

別人都說,20多歲是最經不住誘惑的時候,特別是在這個思想開化,物慾膨脹的後精神時代,我們還是缺少堅定的信念,還是缺少實在的人生。大學畢業,我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北京了列車,歷經萬難,謀得了一份編輯教學輔導資料的工作,北京的燈火闌珊、北京的人潮洶涌、北京的繁華世界,讓我激越,讓我自足,也讓我迷戀,我以爲,我就要開始新的生活,我以爲,我的夢想就要從這裏開始,我還奢望,在這個城市將會有我五彩斑斕的人生。但是我爲表象所迷惑,在真實的開始自己的都市生活的時候,我才知道艱難,400塊錢一個月的地下室裏,擠着三個跟我一樣來追夢的年輕人,炎熱讓人無法入睡,別人的冷眼讓人委屈,一個月賺回來的工資,除去坐車、住宿、吃飯,已經所剩無幾,幾個月的苦累盤剝着我的身體,也在消磨着我的堅持,那段日子,我最想的就是回家。苦苦支撐了幾個月之後,我還是背上行囊,回到了曾經屬於自己的天地,短暫的漂泊,沒有給我留下光華,確留下了一種浮躁的心情。

有人說,80後的人都有一種浮燥的特質,我並不否認,畢竟有太多的東西在誘惑着我們,而我們卻不夠堅定。

XX年下半年,市委辦借調文字幹部,學校推薦了我,說實話,我非常向往這個崗位,但是對自己又缺乏信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幹好,再加上當時教育局一直不同意放人,我也就只好放棄這個念頭。但是辦公室的領導還是沒有放棄我,一直爲我的事情協調,終於,我得以成爲一名辦公室工作人員,辦公室的領導和同事們寬厚的接納了我,給了我這樣一次機會,我也深知這樣的機會難得,我想,拼了命我也要挺過來。

做文字工作難!做文字工作也苦!因爲要入門,就必須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的工作量,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吃盒飯的日子是地久天長。在別人還在熟睡的時候,我們還在冥思苦想,當別人和家人共享天倫的時候,我們還在加班加點。但是,辦公室的同事們就是這樣工作的,他們年齡有的比我大得多,工齡也比我長得多,大家也不計較,也都無怨無悔,特別是王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後,好多次和我們一起加班至凌晨,還有一次凌晨三點鐘來辦公室和我們討論報告,想到這些,我都感懷不已,領導、前輩們尚能如此,我又還有什麼理由放鬆自己呢?

來辦公室兩年,我受了很多磨,也受了很多累,開始來的一年多,基本上有一半時間在辦公室吃盒飯。辦公室這種嚴謹的工作氛圍,這種默默奉獻的優良傳統在感化着我。忙碌的工作,讓我已經沒有時間去想一些凡心俗事,從沉寂、單調的工作中走出來,回望這一路走來的歷程,覺得自己卻是如此的充實,如此的真實。我清晰的感覺到,自己在成長,自己在成熟,對於生活的理解,對於自己目標定位,都變得更加實際,更加堅定。我也非常珍惜現在的崗位,看到自己熬更守夜寫出來的稿子,就像看到當年茁壯成長的學生一樣欣慰。雖然挺過了初來乍道的艱難,但是我知道,自己離領導的要求,離事業的要求,離人生的要求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無論前路如何,我想,我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憂鬱徘徊的我。

經歷過才懂得珍惜,感受過才知道酸甜。一路走來,在自己的崗位上,你工作得怎麼樣?有過一些深刻的記憶嗎?一年365天,你記住了多少天?一天若干事,你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是虛度年華還是刻骨銘心,是碌碌無爲還是轟轟烈烈。這一切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要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深刻,就應該敢於這樣的自問。古人說得好,“日日行,不怕千萬裏;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既然選擇了遠方,我定會風雨兼程!

回憶過去,有一些曾經多麼溫暖感動的人生細節,也有一些多麼冒昧草率的毛躁之舉!無論對也好,錯也罷,都已成爲過去。我想,要透過這短短的25年,來總結出人生的經驗也許太過於淺顯,但是有一種感覺肯定不會錯,那就是堅定,有堅定纔會有成就,有奮鬥纔會有價值。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要堅定的選擇自己所愛的,堅定的愛自己所選擇的!唯有如此,我們的人生才經的住歲月的悠遠,耐得起記憶的久長!

謝謝大家!

理想演講稿 篇6

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來感受我們——青年教師的豪邁情懷,我叫xx,畢業宜都師範。

曾經我爲我的選擇而哭泣過,也曾爲我的工作傷心過,因爲我踏上了我原本不喜歡的職業,做了一個很清貧的老師,我無數次的哭泣我的選擇,可就在無數的悲傷中我又得到了安慰,每當我看到那一雙雙充滿幼稚而又渴望在知識的海洋暢遊的孩子時,我的那顆漂浮的心靜了,慢慢的我也從實踐中感受到老師的驕傲,他象春蠶、象蠟燭無悔的奉獻自己,我看到那數不盡的老師無怨無悔的,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衛教師職業的聖潔,也正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用生命的痕跡激勵者我們這些後來人,我由不情願到情願,由情願到全身心的熱愛這個工作,因爲我已看到,生命的意願不止於功利,雖然吃飯爲了生活,但是活着絕不是爲了吃飯,生活中許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暫中孕育永恆,而教師是這樣一種職業。

我知道做教師很累、很苦,但爲了自己的理想,我依然會去追求,去洶涌的海浪中搏擊,去險惡的高山攀登,也許有暴風雨,驚濤駭浪,也許道路崎嶇,但我依然會用歡笑、用歌聲去填坎坷,我會用歡快的'笑聲迎接初升的太陽,我會用放飛的心去面對我的工作、生活。

是啊!人人都渴望事業成功的喜悅,人人都渴望如錦的前程,爲此,我將爲我的教師職業付出我的青春年華,我明自此刻在這演講臺的我還是一個代課教師,但是我相信我會在機遇來到的時刻搏一搏,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雖然我明白不是所有的種子會在春天發芽,不是所有的付出會得到回報,不是所有的歌都唱在溫馨的時刻,但我知道我會在付出中放飛自己,我會在無數次的放飛中獲得收穫,使我變得成熟,面對現在的一切我會去追求,去開拓。

朋友們,放飛自己,是對理想的追求;放飛自己,是對生命的演繹!

理想演講稿 篇7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好習慣。”在教學中我們已經有大量事實證明:好的語文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一切語文活動都離不開語文習慣,要想學好語文,必須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一旦學生形成了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他就能在沒有任何強制因素的情況下,非常自覺地饒有興味地去學習,去讀書。學生時代播下了良種,將來便可贏得未來的豐收。我們從以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勤用學習輔助工具的習慣

小學生學習語文最常用的學習輔助工具是字典。現在的課本里,從二年級開始就設計了查字典的練習,因此,對於小學中、高年級來說,學生必須學會查字典。

我的具體做法是:學生在課文預習時自己查出生字詞的讀音和詞義;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人手一本字典,簡單易操作的字,就讓學生當堂動手請字典幫助解決;在課外閱讀時,遇到不懂的字詞務必翻閱字典,並在字上標註讀音。長此以往,學生必然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除字典以外,許多都有《百科全書》《格言警句》等各類的學習工具,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還有日常生活中的電視、手機、網絡、報刊、雜誌等等更多的資訊傳媒都能爲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輔助作用。我也常提示學生學習有時可以在生活中進行,如果吧生活資料轉化爲學習工具,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對於現在的語文學習來說,學會學習比直接學會知識更重要,老師不可能總守在學生的身邊“以備諮詢”,所以,必須讓學生自己學會尋找各種學習的工具和途徑,從而提高自己的獨立學習能力。

二、養成勤於質疑的習慣

大文學家巴爾扎克說:“開啟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我們大部分偉大發現應歸功於爲什麼,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爲什麼。”質疑是創新思維的源泉。對於那些總是不經思考而繼承,把自己的大腦作爲裝知識的簍子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無法完成獨立思考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多鼓勵,多引導學生質疑。學生只有有了疑問纔會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纔會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纔會獲取課本內暗含的新知。

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有很強的質疑意識,但有時仍覺得無章可循,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以下幾種辦法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質疑:

1、激發學生的質疑興趣,讓學生產生想問的慾望,如在講《楊震暮夜卻金》時,可以先談楊震拒收金子的結果,這樣學生心裏產生疑問:爲什麼楊震據絕收金子呢?

2、將知識轉化爲合理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問;

3、教給學生語文質疑的方法,如讓學生從內容、主旨、人物精神、文章寫作特色等方面下手,讓學生能夠多角度提問。

總之,“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質疑,長大後也一樣會對生活發出質疑,正如課文《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裏提到的科學家一樣,將來也成爲一名有作爲的人才。

三、培養學生朗讀和背誦的習慣

朗讀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是我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葉聖陶先生就曾有一段關於朗讀重要性的描述:“吟誦的時候,對於感悟所得的不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解化爲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朗讀,就像一位出色的導遊,能把學生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一文,在老師的引導朗讀中學生似乎真的走進了美麗的桂林山水一般,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說明學生在朗讀時,特別是在熟讀之後,對文章有深刻的印象,就會在詞句上、表達方法上有所吸收和積累。朗讀確實可以提高學生感悟水平。同時,朗讀也能體現出一個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對生活也是一種詮釋方式。我們提倡學生平時多朗讀各類文章。

背誦是積累知識的最有效方法。小學階段正是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不可錯過。《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三個年段必須背誦優秀詩文160篇(段),並推薦了優秀詩文背誦的具體篇目。在教學中,我堅持課本中規定背誦的課文,必須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對於《課程標準》規定的80首古詩詞,則作爲語文課外活動或課外閱讀的重要內容,並適時舉行古詩詞朗誦比賽和規定篇目過關。對於課外閱讀中遇到的佳句名篇,也提倡學生背誦下來。學生的背誦積累一旦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就煥發出與衆不同的光輝,這樣的習慣必然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四、培養愛讀書多讀書的習慣

中、高年級學生應該把讀書提高到一定高度。語文老師平時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愛讀書是多讀書的前提條件,多讀書則是愛讀書帶來的必然結果。爲培養學生愛讀多讀的習慣,以下辦法可以借鑑:首先,樹立讀書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的模仿性極強,根據學生敬佩偶像,崇拜名人的特點,我們可以經常利用給學生讀一些名人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特別是上到一些孩子們喜歡的課文時,便向他們介紹作者是如何讀書的。這種名人效應帶來了很好的效果。其次,把讀書列入家庭作業,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讀書任務。再次,不定期地開展“故事會”、“朗讀會”、“向你推薦一本書”、讀書收穫多”等活動。營造“以愛讀書多讀書爲榮”的氛圍,激勵學生愛讀多讀,養成良好的讀書風氣,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五、培養勤於動筆的習慣

1、讀書必做文章摘抄。做文摘好比採星摘玉,沙裏淘金,積少成多,必然會大有收穫,可以摘寫、複印或剪貼;

2、五、六年級學生可以試着給文章作批註,預習時及時寫下自己迸射出的思想火花,聽老師的講課時,要篩選捕捉重要資訊,認真記下重點內容;

3、堅持寫日記。巴金也曾說:“寫吧,只有寫,你纔會寫。”做到根據學生能力,限一定字數,有內容,有中心,有真情實感。可寫所見所聞所感,也可是自然景物、人物活動、生活小事、社會新聞或語言片斷素描、讀書感悟、心靈獨語等。尤其是當有“以我手寫我心”的強烈的表達衝動與慾望時,及時記錄和捕捉靈感的火花,記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長期實踐積累,就容易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美文。不記流水帳,不幹巴巴應付,每人每週至少1篇,教師做好認真批閱;

4、定時定量練習鋼筆字、毛筆字,追求數量,要充分考慮質量。要知道,一篇好的文章或者一手漂亮的字,會大大提高一個人的品位。學習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經歷漫長的學習活動的積累。然而,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形成的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一定會使他們擁有成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