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選院校>

暨南大學翻譯學院簡介

學問君 人氣:2.69W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是目前全國境外生最多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篇:"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南京的暨南學堂。後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爲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併於復旦、交通等大學。1958年在廣州重建。 
  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恪守"忠信篤敬"之校訓,注重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培養造就人才。學校積極貫徹"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建校至今,共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28個國家和香港、澳門、臺灣3個地區的各類人才20餘萬人,堪稱桃李滿天下。
  學校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地設有四個校區,並正在廣州大學城徵地1500苗籌建新的校區。根據學校多校區辦學的實際情況,學校各校區的功能定位是:在過渡階段,新校區將發揮學校規模擴張的"蓄水池"作用,主要用於發展本科生教育,石牌校區則主要用於發展研究生教育。中長期,石牌校區將遵循"重點+特色"的原則,主要用於發展國家重點學科及其依託的學院、特色學科(院)和繼續教育;大學城校區將按照"文理交叉、基礎與應用並舉"的原則,主要用於發展人文社科、理工類的基礎學科(院)和新興學科(院);瘦狗嶺校區主要用於發展華文教育;珠海校區主要發展與港澳臺及國際知名高校的合作辦學;深圳校區主要用於發展特色旅遊專業。
  根據不同時期各校區的功能定位,過渡階段,石牌校區除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醫學院、第一臨牀醫學院、藥學院、藝術學院以外的本科生(包括珠海校區回遷廣州的學生)全部遷入新校區,研究生維持現狀不變;瘦狗嶺校區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珠海校區以與港澳臺及國際合作辦學爲方向建立4~5個專業學院;深圳校區在與校本部學科專業整合的基礎上,集中精力發展旅遊專業。
  學校學風濃郁,人文薈萃。其中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李嵐清,知名人士江上青,著名僑領、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李光前,前泰國議會主席、副總理許敦茂等許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著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學不同時期的傑出校友。可謂人才輩出,享譽中外。
  隨着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際聲譽的不斷提高,廣州和珠海作爲珠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其國際化程度不斷增強,每年兩度的廣州商品交易會、各種國際性的學術和文化交流活動,以及2010年亞運會和其他大型國際賽事日趨頻繁,這就對專門化進階翻譯人才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空間。暨南大學爲了適應我國對外交流合作的迅速發展,爲適應珠三角及港澳地區文化、教育建設的迅速發展,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和籌劃,於2010年6月成立了旨在培養高質量、多層次筆、口譯翻譯人才的暨南大學翻譯學院。
  暨南大學翻譯學院是在現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翻譯方向的基礎上建立的。暨大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創辦於1927年的外國語言文學系。歷史上曾有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在該系任教,如葉公超、梁實秋、錢鍾書、許國璋教授等。1978年暨南大學復辦以後,外語系在曾昭科教授、翁顯良教授主持下,教學科研均取得輝煌成績。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於2001年5月在原暨大外語系和大學英語教學中心的基礎上成立。自成立以來,外國語學院已發展成擁有英語語言文學系、商務英語系、日語系、大學英語教學部4個教學單位,外國文學研究所和應用語言學研究所兩個專門科研機構,現已擁有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以及翻譯專業碩士學位點(MTI)。其中,外國語學院的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是暨南大學最早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曾經以文學爲主、專長翻譯和翻譯研究,其翻譯研究成果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著名學者翁顯良、曾昭科、譚時霖、張鸞鈴、黃均、黃錫祥等教授先後擔任導師。目前,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在語言應用認知、語篇分析和音系學等方向具有鮮明的特色。研究生導師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人文社科項目近20項,廳級和校級項目數十項,並在外語類和社科類權威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主編或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數十部。
  外國語學院於2005年開始招收翻譯方向本科生,2007年申報翻譯專業,2009年獲教育部批准。鑑於近年來國內辦學格局的整體需求,學校決定在原有外語學院的基礎上,整合校本部和珠海學院外語資源(特別是翻譯師資力量),聯合成立翻譯學院,擴大招生規模,使我校本科專業教育的佈局和結構更趨科學、合理。
  翻譯學院將一如既往地貫徹"忠信篤敬"的校訓,致力於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學、文化、歷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方面的訓練,在系統的英語聽、說、讀、寫等能力訓練和培養的基礎上,更加全面而系統地講授翻譯的基本理論和技巧,進行大量各種各樣的翻譯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較強的英漢口、筆譯能力,並能夠熟練地運用翻譯工具,從事科技、經貿、法律、政治、新聞、旅遊等實用類文字的實際翻譯工作,爲社會培養高素質的通用型翻譯專業人才。同時,爲適應現代社會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學院將全面奉行"以人爲本,因材施教,面向未來,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逐步打造成重實踐、重應用、重素質培養的人才培養與教學特色。
  今後,學院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推進英語學科教學改革和建設爲中心,繼續強化教師的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培養具有堅實的雙語語言基礎和嫺熟的語言交際能力,掌握多方面的筆、口知識和技能的高層次翻譯應用型人才。翻譯學院的成立繼承了暨南大學傳統上外語學科的翻譯強勢,整合了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和珠海學院外語系新的教學、師資和研究資源,力爭在數年內把翻譯學院建設成爲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廣東省內一流的教學與研究型學院。

暨南大學翻譯學院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