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3篇)

學問君 人氣:5.02K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3篇)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名詞被廣泛應用,它好像是能適應任何一門學科的一種學習風格,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一種既流行又有效的學習方法。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小組合作學習確實有着自身的優點。

一、分組學習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得到發展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我認爲,小組學習最大的優點在於,培養了學生們的合作精神,使他們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具備了合作完成問題的能力。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的發展中沒有一種發展是與別人無關的。從小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分組之後任何一位組內成員都有責任掌握教學內容,只有每位成員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學生之間才能互相幫助,互相合作。比如 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需要大量的實際數據,如此大的工作量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分組,各負其責然後交流分享成果,才能共贏。這種合作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學習本身。另外,小組合作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了主動學習和創新的機會。由於學生的好勝心理和集體榮譽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務後,他們都自發的積極的去完成。在這期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主動、積極的心態,使學生有原來的被動聽講變成了主動學習者、研究者、參與者,從而有了“我要學”的強烈願望。小組合作學習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獨立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空間,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題地位。

小組合作學習固然有很多優點,然而在平時實際運用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處理,找出對策勢必會影響到教學效果甚至有負面的影響。

二、我們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均勻,這樣,在一個組裏學習水平勢必參差不齊,學習水平高的學生髮言的機會要多,部分學習水平低的學生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見解,怕出錯讓同學笑話,長此以往學生的發展會極不平衡,出現社會上的貧富差距,而且會越來越大,逐漸產生厭學情緒。還有的同學會出現盲從,迷信學習好的學生,認爲,他學習成績好分析的肯定是對的,人云亦云。另爲。由於分組教學廣泛流行,被很多教師當作每一節課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無論需要不需要,都要討論,片面追求熱鬧的課堂氣氛,這樣有些不自律的學生藉機玩耍,沒有養成動腦思考的好習慣反而學會了課堂起鬨,降低了學生對討論的興趣,更會影響學生思維的深度。時間一長會給學生的發展帶來消極的影響,難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創新的能力。如果這樣就失去了分組學習的初衷,我們本來想的是要“1+1”大於2,出現了上述問題,我們的分組合作學習就流於形式,浮於表面了。

因此,分組合作學習,既有優點也存在不足之處,如何運用這一新興的學習形式創造出最優的學習效果,使我們教師當前最應當思考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此次小組合作讓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們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成員共同分工,也讓我們體會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小組作業完成過程中,首先以討論的形式研討確定需要分析的中小型企業,確定研究目標後,將研究方向分爲不同的幾方面,分別確定爲不同的小組成員來完成,,最後再統一彙總,整合爲完整的作業上交。此次小組作業,我主要負責的是有關“七匹狼”公司的戰略規劃資料的查找,以及分析“七匹狼”公司戰略選擇和戰略實施,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我深知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1、研究目標的確定。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缺乏對所選目標的資料精確查找,導致嚴重偏題到大型企業的研究中,與題目中小企業嚴重相駁,浪費大量的時間、人力。

2、小組成員明確責任分工。作業中依然有小組成員沒有準確意思到自己的作業任務,致使再最後的材料彙總中存在着一項任務有重複的小組成員完成,而有的任務無人問津,後期整合難度加大。

3、作業完成積極性。此次作業,讓我很好的鞏固之前所學的知識,將學習知識有效運用到具體的案例中,加深了認識,同時也讓我學習到什麼是合作,要在討論中虛心聽取別人意見,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的同時,要積極配合協助別人顧全大局。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新課標體現的一種理念。數學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改變學生單調的學習方式,爲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激勵學生真正投入到對知識的追求和探索中去。因爲有了小組的合作學習,課堂纔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從而使學生在一種寬鬆的學習氛圍中,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和探索各種問題,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爲中心,教師主講,學生死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育從小就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由於採用了小組討論,從而爲課堂創設了一種最佳的教學氛圍,使數學課堂由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爲學生從事數學活動、構建數學知識的場所。

小組合作學習爲學生營造了寬鬆、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努力探索獲得成功的強烈願望。透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各抒己見,相互分析、比較、判斷、推理,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我讓學生透過觀察、觸摸,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面?長方體的面有什麼特徵?學生拿出自己事先準備的長方體在課堂上展示討論,興趣大增。小組討論後紛紛彙報:

第一小組說,面對長方體數一圈有4個面,再加上下2個面,共6個面,第二小組說,用相對面的方法來數有6個面,即: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後面、左面和右面;第三小組說,相對的面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第四小組說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2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第五小組說長方體還有8個頂點、12條棱,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增強了合作的信心。可見,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激發學生主動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與人合作、與人溝通的意識,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有效途徑。

二、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是人人蔘與學習的全過程,人人探究新知識,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在學生合作過程中,小組內的意見往往不統一,這時候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對各種意見進行充分討論,進一步分析、比較、爭辯、推理、歸納,最終達成共識。例如,教學“角的認識”時,我讓學生們猜一猜:“一張正方形紙剪掉一個角後,還剩幾個角?”同學們紛紛回答:3個角、5個角、4個角。這時,我讓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拿出一張正方形紙,親自動手剪一剪,數一數。結果幾乎每個小組都分析歸納出:採用的剪法不同,剩下的角個數就不一樣,三種答案都是正確的。

再如,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再一次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我讓同學們分組實驗,給每個小組發了一對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一對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去量水或細沙。當彙報實驗結果時,同學們紛紛表示有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有的不是。我又一次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小組討論:在什麼情況下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經過激烈的討論同學們找出了原因,發現了規律:“只有等底等高時圓錐體積纔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學生經歷了動手、動腦、動口,既享受了自主探究,又體驗到合作學習成功的快樂,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創新能力的發揮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更加關注學生的活動,爲學生提供“再創造”的時間和空間,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地從“要我學”變爲“我要學”“我會學”。例如,教學“梯形面積”時,我首先讓學生們回想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匯出來的?然後以小組爲單位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其中一個梯形塗成紅色)推導梯形面積公式。彙報結果時,學生們興趣十分高漲、爭先恐後:一個小組說:“我們小組用的方法與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相同,是先旋轉後平移,把梯形轉化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們都紛紛表示贊同。這時,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調動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如果我們手中只有一個梯形,你們能不能自己動腦筋想出別的方法推匯出它的計算公式呢?”彙報交流的結果更讓我心花怒放:

小組1:做對角線,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

小組2:從上底的一頂點做另一腰的平行線,把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小組3:從一腰中點做另一腰的平行線,割下的小梯形旋轉平移,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不管用哪種方法,學生們都推匯出梯形面積公式是: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每一種方法都體現出一種思維方式,這多種思維方式達到同一個目的,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所有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在這種寬鬆的學習氛圍中,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成了一種樂趣,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4

透過這次學習,受益匪淺,從中看出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這一最終目標。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是老師爲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這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能感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吃透”教材,還充分地瞭解學生。她們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處處體現了以人爲本的學生的發展觀。

2.教學過程精彩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匯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定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知識均分”、“而中間的字隨着課堂的進行逐漸變換,層層深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分數的概念。

3.學生自主學習

不管是哪節課,老師都能做到面向全體,尊重差異;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體驗成功。

整堂課輕鬆、自然。教師那富有親和力的聲音,那親切而溫柔的姿態,就連每個聽課的老師都覺得心情。新課程要求教師改變以往那種以師爲尊的角色,首要的一點是讓課堂成爲平等的課堂,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要放權給孩子,同時給孩子熱情的鼓勵。田老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偶爾回答錯時的安慰和鼓勵,孩子答對時的慷慨獎勵,整個課堂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讓我覺得孩子們能在這種寬鬆,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應該是種享受,這一點很值得我學習。

4.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製作精美的課件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並逐漸進入課堂得到廣泛的使用,它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的表現力,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能使教師更好的把握反饋資訊,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本次活動中,上課的老師都用到了多媒體課件。無論是匯入新課,新知識的學習,還是鞏固練習等都採用多媒體課件形式貫穿於整個課堂,環環相扣,真真實實地輔助了整節課的教學。

經過學習,我認識到高新課堂的重要性。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那麼,在教學中如何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呢?透過反思自己平時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認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第一,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認真學習校本培訓。

反思自己的教學,發現自己在很多情況下,自己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還不足,這樣就影響和制約了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反過來也就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認真備課,尤其要認真備學生。

平時自己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試想如果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認真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

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經常發現自己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這樣的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啓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

課堂上,有時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時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時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小組合作學習以“導學案”爲抓手,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合作小組爲單位來進行。它能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那種單一,僵化的弊端,真正讓學習成爲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地發展。下面結合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對一學年來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探究和嘗試談一談個人的意見和建議。

一、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深入。

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包括“依標獨學”“圍標合作”兩環節),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合理引導,積極調控。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瞭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引導學生完成任務,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及時表揚速度快、有創新的學生,並透過小組詢問,個別詢問等途徑進行調查,教師要及時把沒有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或長時間保持沉默的成員置於小組的討論中,有效地促進小組合作,成爲“促進者”;當小組間提出問題,產生爭論時,應深入到小組中去參加小組的討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爲他們的“合作者”。教師參與小組討論,是鼓勵、引導、促進學生尋找答案,決不是給出答案。

二、要合理地評價結果。

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小組合作成員的共同努力,每個小組成員必須盡最大努力,才能實現小組目標實現,從而達成班級目標的,與此同時,自身也有所收穫和提高。因此評價不能只針對個人,還要針對小組,這樣纔有利於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進行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以鼓勵評價爲主,同時參照對合作小組集體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小組合作學習過程評價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彩展示、學習效果方面來評價;對小組成員的評價主要從小組分配的任務是否完成、與別人合作交流是否積極等方面來評價。透過小組自評、互評,組員自評、互評來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選出優秀的小組和個人,形成競爭,以利於下一次合作學習的開展。

三、我校在開展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改的成績和存在的部分問題

(一)取得的成績

1、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在我校所有教學班級全部、全面推開。在聽課過程中,我們發現所有的教學班、所有的科目、所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全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而且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表現的相當好。

2、“兵教兵”的現象開始在課堂上出現。聽課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看到,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同學對有些問題不能自主解決,這時候小組長就主動地給講解,講完後還要問明白了沒有。如果還不明白,組長還會繼續講。這一現象的出現,表明小組合作學習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體現出了團隊的合作精神,更大的激發了學生探索的熱情。

3、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正在逐步養成。過去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混亂局面基本上消失了。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向有序的方向發展,而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不斷地強化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及時校正出現的問題。

4、教師的評價在逐步到位,而且開始具有了親和力。具有親和力的評價開始在課堂教學中顯現,這種評價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熱情。

(二)存在的部分問題

1、沒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動”的慾望。在部分班級的聽課中發現,學生參與的面還不夠大,有一小部分學生還沒有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也就是說還沒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動”的慾望。對此,學校領導的看法是學生個別“動”不算“動”,全班“動”纔是“動”,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

2、新課標大力提倡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教學。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和學科教學之間不能有機的融合起來,沒有找到一個最佳切入點,有時導致失去了學科味道。

3、導學案和小組合作學習應該形成課堂教學的一個完整的有機的整體。導學案應藉助於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與時效性,讓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充分發揮功效,使教學“動”起來,“活”起來,做到“事事有人幹,人人有事幹”。而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更好地完成導學案,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導學案和小組合作學習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形成高效課堂。

總之,教師用導學案有序導學,學生在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師生共同評價,共同打造高效課堂,是我校開展以“一標四環”爲模式的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狀態。這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和探討,不斷地改進、反思、校正。我相信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隨着我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新課改至今,我們的數學課堂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教學目標由“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增加到“四基”“四能”(“四基”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四能”是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式也從教師爲主體地教轉變爲以學生爲主體“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20xx年3月,我校啓動了“實施生本教育,構建陽光課堂”的實驗課題研究活動,而“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這一課題下“新五環教學模式”的關鍵與支撐。爲此,我校實驗教師在教研室教研員的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支援下,不斷地學習、研討、實踐,從最初的迷茫無措到現在的應對自如,積累了一些“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經驗,下面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一些做法作一簡單介紹。

一、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

第一步:科學分組,取長補短。一般四人爲佳,優劣搭配,男女同組,性格互補。

第二步: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剛開始搞“小組合作學習”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加上老師指導不到位,“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經常是嚷嚷半天,問題沒能解決,彙報時推三阻四,浪費很多時間。找到問題根源,老師根據每組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分工。組織能力強的爲小組長,負責組內學習時的紀律並有序地組織本組成員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學習時就是“小老師”;寫字好的爲記錄員,負責提煉本組觀點,簡潔準確記錄;聲音洪亮的爲彙報員,負責把本組的學習成果展示介紹給大家;能力差一點的爲小助手,負責幫助本組成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像建築工地的“小工”,需要慢慢地培養!爲了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我建議:小組成員分工先固定一段時間,不要急於實行輪流制,時機成熟時再適當調整,讓每一個學生能力都得到不同的鍛鍊。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等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絕不是老師放任不管。此時,老師搖身變成學生,參與到各組學習當中去,一是瞭解各組學生的想法,更好地做到“以學定教”;二是對有問題的小組及時進行點撥指導,達到有效地學習。

學生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小組合作學習又是集中交流的前提,老師作爲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針對不同的環節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這也是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必要條件。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功夫要用在平時,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常態化”。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實驗課題順利地開展,讓我們學生的數學素養不斷提升。

1、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學生不會表達,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障礙。所以,老師從一年級就要教學生用數學的語言有條理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講解決問題,老師教學生抓住關鍵詞,像語文“造句”一樣描述。學生講解決“一共有多少隻兔子”的問題時,說:“要求一共有多少隻兔子,就是把白兔的數量和灰兔的數量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列式是9加8等於17(只)。檢查:一共有17只兔子,其中白兔有9只,灰兔正好有8只,解答正確。口答:一共有17只兔子”。這樣,有了關鍵詞的幫助,學生都能順利地講解決問題,在幼小的心靈埋下“成功的種子”,增加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2、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小組分了,工也分了,組內成員還要有一段時間的磨合,纔能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所以,老師要對各個工種進行指導,使其熟練操作並互相配合。我結合《口算除法》的課例談一談:明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和要求後,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小組長問:“60÷3你們是怎樣口算的?誰有想法,說一說。”組員甲說:“因爲6÷3=2,所以60÷3=20,聽明白了嗎?”不明白的組員會問:“爲什麼6÷3=2,60÷3=20?”組員甲解釋:“把6個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一,也就是2;把6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十,也就是20,明白了嗎?”都明白了,記錄員在記錄單上記下這種方法。小組長問:“誰有不同的口算方法?”組員乙說:“因爲20×3=60,所以60÷3=20,你們聽明白了嗎?”沒有問題,記錄員再記下第二種方法。直到把不同的想法都交流完,彙報員結合記錄單組內練習彙報,準備全班交流。看似簡單的合作,其中最能體現學生的綜合素養,像學生要會表達、會傾聽、會提問、注意力要集中、要有集體榮譽感……

三、及時反思,改進教學措施

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教育他的學生“千金難買回頭看”,作爲老師的我們,尤其是實驗教師,因爲課題尚在實驗中,還存在這樣或那樣很多的問題,我們更應該“回頭看”,這一回頭,也許是驀然回首的驚喜,也許是處理不當的遺憾。但不管怎樣,“回頭”值“千金”沒錯,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爲名師。”那就讓我們在反思中將發現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問題解決掉,積累更多的經驗指導我們的教學!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但無需諱言,當前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組活動流於形式,看似“熱熱鬧鬧”,其實是一種擺設;有的教師爲急於完成教學進度,合作還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討論的問題缺乏挑戰性,不具備合作性;有的小組分工不明確,學生顯得手忙腳亂,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以上問題的癥結所在實質就是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能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二、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小組合作學習與促進學生社會化等教育教學理論問題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小組合作是指合作小組爲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學生在小組內或小組間的交往互動中實現教學任務的教學活動。

合作是建立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只有在學生個體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研究啓動階段。

1、鼓勵全體數學教師主動參與本課題研究,透過課前、課中、課後實施“小組合作”有效性進行研究和套索,從而分析探討如何更好地發揮“小組合作”有效性。

2、調查研究法:透過問卷調查、座談等形式,瞭解師生運用“小組合作”方式的現狀,有目的地進行研究,透過聽課、評課、座談等手段,及時瞭解課題實施過程中反映和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結構。

(二)研究實施階段。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2、立足課堂,實施研究。課題組成員要將平時的每一節課都作爲自己的“實驗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實施,敢於創新,大膽探索。

3、課題組成員還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每學期進行的定期“教研活動”中展示或交流,供全體教師學習、指導,使大家共同提高。

(三)研究總結階段。

及時總結,深化研究。總結是課題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及時總結、及時反饋能使我們積累經驗,發現問題,爲下一輪實驗掃除障礙,鋪平道路,使我們的課題研究不斷向縱深發展。

三、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教師能明確小組的內涵和特徵,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訓練的策略,總結實施小組合作的基本教學過程,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

教學具有一定的興趣和合作意識,在學習過程中能學習到合作技能獲得知識,提高合作學習能力,革新教學結構,優化教學過程,營造自由和寬鬆的教學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7

新課改提倡的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係,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等優點,倍受廣大師生的青睞。但是,真正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在操作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或閒聊,或冷場,或好生講、差生聽,或次序混亂、七嘴八舌……從這些問題中反映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淡薄。而小組合作學習意識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尤爲重要。

一、編排最優合作學習的小組

開展合作學習,首先應合理地劃分好學習小組,由於小學生的年齡小,好奇心強,學生之間能力傾向、興趣愛好、個性特徵等諸多方面存在着差異,故學習小組也應該靈活組合,這更有利於學生愉快的進行合作,培養其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一般採用異質分組,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徵、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學習小組,使各組處於大體均衡的水平上。組內異質爲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爲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促進了組內成員對學習任務和學業競賽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展。

在合作學習中,我們還常常會發現,學生對所討論的內容,或要解決的問題興趣不同,再加上學生的穩定性較差,對固定的合作伙伴或合作形式也會產生厭怠之感,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合作學習的效率。因此有時應靈活改變合作小組的形式。如對某一問題有興趣的、觀點一致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或興趣愛好相同的組成合作小組;還可以好夥伴組成一組等等。

二、優化學習小組成員的分工

要發揮小組學習功能,成員必須明確分工,使人人都有任務。原則上小組設一名組長、一名紀律監督員、一名質檢員,一名報告員。組長負責掌握小組討論的全局,分配發言的機會,協調小組學習的進程,紀律監督員負責本組發言人的音量、程序,質檢員負責檢查、記錄小組學習的時間、學習效果,確保每位成員完全學習任務。報告員要負責向全班同學報告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崗位要定期輪換,使人人都體驗不同崗位的責任和樂趣,逐步培養興趣,提高能力。某個學生個體的能力在全班同學中可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在小組合作中可能是佼佼者,教師要創造多種機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爲代表集體完成任務而自豪,獲得自信。

三、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

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隨時都會有意外的問題發生,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往往會阻礙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因此,除了事先宣佈合作規則外,在很多情況下,教師必須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爲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小組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對小組的任務還不清楚時,教師要有耐心,向學生反覆說明任務的內容及操作程序;小組討論的聲音過大,教師可以抽取小組中的一人做噪音監督員,或讓這組學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點,如果小組討論接下來聲音小多了,教師應及時返回去表揚;小組活動出現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和指導;小組提前完成任務時,教師應檢驗他們是否正確完成了任務;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或討論一時受阻時,教師應及時發現,及時制止,或爲小組討論提供及時的點撥,使小組討論順利開展。

除了這些,還可能出現別的情況,比如說學生不願意參加小組活動,經常缺席等等。當然,這些頭疼的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教師應有耐心和愛心,經常鼓勵和幫助這些學生,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後慢慢引導他們加入小組學習。

四、構建適合學生合作學習的環境

學生是具有豐富個性的學習者,和諧、默契、尊重、信任的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學生思維,促使其與他人交流合作的願望,在感受和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1、安全的心理環境。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創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氣氛,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學生當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勵、寬容,使學生心情愉悅,敢想、敢說、敢問,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更加活躍,探索熱情就會更高漲,合作的慾望就會更強,課堂就會更加生氣勃勃。

2、充裕的時空環境。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由於學生沒有按照老師事先預設的軌道進行,或由於學生的“吞吞吐吐”,害怕不必要的枝節末葉的出現和時間的浪費,毫無顧忌地打斷學生的發言或活動,這些“蜻蜓點水”式、“一蹴而就”式的合作學習,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作學習。因此,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要使學生擁有充足、寬裕的發言、補充、更正和辯論的時間和空間,讓各種不同程度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盡情地發揮。

3、熱情的幫助環境。全班十多個小組中,免不了有些因組長的組織能力偏低,或因小組整體實力偏差等原因而無法順利地展開合作,教師應因組而異,爲學生提供必要的啓發式幫助。教師要以一個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參與到困難小組中去,讓學生覺察不出因本組水平低而需要教師的幫助。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地給他們多創造一些表現的機會,以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熱情,爲學生的成功學習創造條件。

4、真誠的激勵環境。適時適當的激勵,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句真誠的表揚、一個讚許的目光……都能使每個學生真切地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從而產生進一步合作的慾望。

五、選取適宜合作學習的內容

什麼內容需要學生合作解決,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提供給小組學習的問題必須依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開放性、僅憑個人的力量難以考慮周全、鬚髮揮小組集體智慧的問題讓學生合作學習。

1、有難度的問題值得合作學習。有難度的問題一個人不可能解決,如果有小組的合作,在同學的交流與合作中,相互啓發,思維與思維產生碰撞,又能激起新的思維,學生透過在合作學習中一起思考,在想、做、說的過程中互相啓發,互相配合,難點就迎刃而解。

2、有爭議的問題值得合作學習。教學中往往在某些地方學生的意見會產生分歧,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可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爭議,這就需要合作學習。

3、有較多內容要在短時內學習時,值得合作。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完成較多內容的最好辦法就是運用合作學習,透過合作,使小組人人有事幹,人人有學習的機會,最後合成,就能解決時間少,內容多的矛盾。如檢測學習效果時,教師需實施人人過關的策略,但在有限的時間裏,學生掌握情況的資訊都反饋給教師是不可能的,小組就是一個極好的反饋場所,它只有4-6人,相互反饋,教師只要在此基礎上抽測就行了。

總之,合作學習切忌把無價值的、單一的、簡單的內容作爲一個合作的內容,必須在值得合作時進行纔有效果。

六、準確把握小組學習的時間和時機

從學生生理及心理特點考慮,過多過濫的小組合作,必然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容易造成心理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後果,從而影響小組學習的效果。從教材的重難點處設想,只有科學地選準合作學習的切入點,處理好‘傷十指與斷一指“的關係才能突出重點,攻克難點。小組學習的時機安排是否適宜,直接影響到小組學習的效果。準確把握小組學習的時機,我認爲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目標要明確。雖然小組學習是一種比較自由的學習形式,但在有限的課內我們不能隨意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主要體現在: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力所不能及的問題“(如遇到教材或學習上的難點)時常要小組合作。②在交流探討過程中因爲有多種認識和看法不一致時常要小組合作。③在感悟語言文字規律或人文內涵時,觀點或情感出現了偏差需要小組合作學習。由此可見,目標不明,就易流於形式,也就毫無效率可言了。

2、時間要限定。既要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活動,又要限制學生爲某些問題無休無止的爭論。所以最好在每次小組學習之前,教師要明確給出時限,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也有利於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學習。

3、時機要得當。①在突破重難點時,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有助於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教學的重點往往是難點,學生只要透過發揮自己的潛能纔可以完成,對重難點的問題,學生獨立學習時常常會出現這種現象:相當數量的中上等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往往半信半疑,沒有十分把握;中下程度的學生大多一知半解,甚至無從下手,學生獨立現象出現後,轉入小組合作,你一言,我一語,茅塞頓開,思路明確了,學習中也體現到成功的喜悅。②在解決學生質疑問難時,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有助於確立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地位,學生自讀課文時,尤其時初讀某個章節、段落時,往往會提出疑問。這是,教師要從學生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中篩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交付小組討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學生自讀自悟,教師穿針引線的教學形式,大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協作精神。③當問題具有不確定性時,組織小組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七、強化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

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全體學生全面、自主地發展,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學生特別注重教師及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對學生的評價問題上,要以合作小組爲基本單位進行,使學生形成”組榮我榮,組恥我恥“的觀念,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強化小組成員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

1、改變評價對象,由對單個學生的評價轉爲對整個小組的評價,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根據一定的標準,班級可實行一日一考覈,一週一總結,選出l-2個紅旗小組,給予該組每名成員獎勵,讓學生意識到集體的成功來自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體會到個人與集體、他人息息相關,從而提高他們對合作的內涵和價值的認識,激發他們合作的熱情。

2、改變評價主體,由教師作出評價轉爲小組自評,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如:教師組織小組自評,各小組總結經驗,明確目標,共同制訂出本組今後的活動方案。在這個小組自評過程中,學生將小組作爲一個整體加以審視,意識到每個人在小組集體中的作用,意識到集體的事需要大家的合作,意識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從集體的利益出發。這些都有利於提高學生對合作內涵與價值的認識,有利於他們形成積極的合作情感和堅定的合作意志。

3、引入競爭機制

小學生競爭心理強,教師在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時,就要充分重視外部獎勵的促進作用,對集體成果的評定和認可必不可少。採取以組間競爭促進組內合作的方式,來強化集體觀念,提高小組的內聚力,使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體會到互助帶來的樂趣和同學間的友愛,對合作學習過程本身產生積極的態度,對合作學習產生強烈的願望。在教學中,開展”紅蘋果,金蘋果“活動,設立”智多星小組“,表揚表現最突出的小組成員;設立”希望星小組“讚許有最大進步的小組成員,以此來激勵學生的競爭。透過”競爭——激勵——再競爭——……“的反覆訓練,增強小組合作意識。

八、制定小組學習的規則

小組討論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做到:每一小組中有一名小組長負責。他可由老師推薦、學生自薦、學生推薦產生;既可連續擔任,也可有組員輪流擔任。組員之間應遵循平等互助的原則,使每位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

其次,小組長應安排好小組討論學習的方式,我提供了三種學習形式供小組長選擇:

1、比較------補充式,由小組長指定一名學生作中心發言人,其他同學將其與自己的自學成果進行比較,互相補充,得出正確結論,由小組長歸納。

2、辯論式,由小組長提出問題或先發表看法,然後,組員自由發言,提出不同意見,擺出理由,經過爭論比較,大家共同分析,最後由小組長作出歸納。

3、連鎖式,小組成員每人依次發言,陳述各人的看法或彙報自學成果,最後,由一位同學予以歸納。

以上三種方法除了在小組討論學習中使用以外,還可以用於組與組之間的彙報和交流。同樣由小組長確定彙報形式,由組長本人或選派一名同學做代表發言,其他三人補充;也可以四人同時起來連鎖彙報。

總之,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目標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只有讓學生在輕鬆和諧、具有挑戰性和開放性的學習環境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每一個學生才能在主動參與中激發興趣,在積極交往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發揮個體最大潛能,在成功體驗中享受學習,真正成爲學習活動的主人,進而健全人格、形成團隊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出了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課程在學習方式上有別於傳統教學觀的最明顯的特徵之一。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缺乏理性的認識,從而導致操作上流於形式,實效性不強。

1、小組成員間缺乏必要的人際交流和小組合作技能,不具備合作的心向和傾向性,學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樣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互動。當問題出現時,學生之間不能做到相互瞭解對方,信任對方,並進行清晰正確地交流;當產生不同意見時,不能很好地解決矛盾衝突。

2、教師爲了體現整堂課的合作性,不管出示什麼問題,都要學生合作討論,似乎只有讓學生合作討論,才能解決問題。而每一次的合作討論都是急急開場,又匆匆收場,學生根本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更何談進行合作討論了。這樣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意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於合作學習之真諦。

3、學優生在小組中處於主宰地位,成了一言堂,在反饋時聽到最多的是:我認爲……我的意見是……而不是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交流。而一些學困生因爲基礎薄弱,思維的敏捷性稍遜,往往總是落後優等生半步,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變相剝奪了學習的權利。

4、課堂秩序混亂,學生髮言七嘴八舌。教師對小組學習缺乏必要的計劃、調控等組織技能。當學生和小組面臨問題時,教師無法對一些問題進行辨別、分析並對學生們進行幫助。

由此可見,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已是我們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那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呢?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巧設情境,誘發學生合作學習的慾望

合作學習是一種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認知過程,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結論確定不了是否準確,急需和別人交流,聽取別人意見的慾望,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學生恰到好處地進入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狀態。

如在教學《統計的初步知識》這一課時,我一開始先讓學生自己看着電視屏幕統計在5分鐘內透過學校門口的車輛,學生興趣較高,個個想做一個小統計員,在說開始後,同學們是一會兒看,一會兒記,弄得手忙腳亂。5分鐘後,學生彙報出來的數據是各不相同,抓住這個機會,我就立即問學生:“爲什麼會也現這種情況呢?”同學們一下子議論開了,有的說我看了這輛,就忘了那輛;有的說,邊看邊記我忙不過來了……抓住這個契機,我就及時提問:“那你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這時在學生的心中有了一個強烈的願望:最好有同學跟我合作該多好呀!經過同學們的討論,最後達成一致意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每人統計一種車輛。針對學生提出的建議,教師立即加以採用。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了統計,學生的興趣高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創造條件,提供學生合作學習的氛圍

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方式,教學中教師要提供讓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時機,給學生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各展所長,協作互補。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我出示了三個形狀各異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問學生:“同學們,老師說這些三角形的面積都是相等的,你們同意嗎?”學生有的說:“不同意。”有的說:“同意。”

我又問:“爲什麼?”學生紛紛舉手闡明理由,有一個學生說:“三角形的形狀大小不一,面積肯定不相等。”又有一個學生說:“我用數格子的方法數了數,面積是相等的。”同學們七嘴八舌的發表着自己的見解。接着我又問:“那你們能不能猜想一下,這些三角形的面積與它們各自的底和高到底會有什麼關係呢。我們能用什麼方法去證明一下呢?請同學們幾人一組互相討論,然後用你們自己的辦法去證明。”學生互相討論動手操作,透過剪、拼、量等方法,各自有了結論,交流彙報,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在這種學習氛圍中,真正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教學要求。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既發揚了教學民主,又爲學生合作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機會,人人蔘與,個個發言,相互啓發,取長補短,活躍了課堂氣氛,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廣泛的資訊交流,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9

我認爲“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以下是我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的幾點收穫,在此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小組合作學習更利於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小組以學生自願組合爲前提,再針對各小隊之間存在學習程度差異較大的情況加以調整,使各小隊在人力資源配備方面達到基本平衡。在學習任務下達後,按各自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強化了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對自己同伴學習進展的關心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師生關係因授課方式的過於呆板,教學氣氛過於沉悶,因而容易使學生產生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和過多的焦慮感而不利於學習

在合作性英語教學中,教師在佈置完任務後,通常穿梭於各小組之間,進行旁聽(觀)、指導、幫助或糾正,這樣的學習氣氛顯得輕鬆、活潑而又團結互助,有利於學生順利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有利於師生間的有效溝通,有利於學生間的彼此瞭解,有利於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支援、相互鼓勵,從而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進而培養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三、小組合作學習能爲學生提供一個較爲輕鬆和不受威脅的環境,學生不用擔心犯錯誤

合作性的課堂教學中,師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是多邊進行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且學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形成相同問題的不同答案,學生的學習環境更爲寬鬆,自主發揮的空間更爲廣闊,另外,在小組的合作教學中,同伴之間的有意義的口頭交際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習興趣,透過滿足學生的各種內在需要激勵了他們的參與意識,並能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

總之,學生採用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其立足點不是要否定我們的教學傳統,而是對教學傳統進行一種補充、改進,進而改善教學現狀,改變傳統教學系統中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於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並充分開發了學生的情感資源,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注重學生在直觀、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升邏輯推理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個好的物理老師往往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爲學生實驗,把驗證性實驗改爲探索性實驗。這將爲學生學好物理創設良好的實驗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體驗。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大量的實驗,獲取每一個數據,課堂教學的時間明顯不足,這時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透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案例:教學《阿基米德定律》一節時,學生對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許多模糊認識。僅憑教材中一個實驗,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爲此,將此實驗由演示變爲學生分組探索。首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猜想影響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的環節是驗證猜想。動一動手自己解決困擾心頭的問題,此刻學生們品嚐成功喜悅的心情更加迫切。八仙過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採用物理學中常用的“控制變量法”設計出一組組簡便合理的實驗方案,課堂上人人動手,藉助桌上已有的實驗器材,一試身手。學習小組就得出了實驗結論,再組織小組之間進行展示和交流,也有同學提出質疑或異議,這樣透過思維的碰撞和實驗的檢驗,歸納出來的結論得到廣泛的認同,令人印象格外深刻。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新課程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已經成爲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一。透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心,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能夠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的個性發展。

如何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呢?下面談談幾點看法:

一、做好合作學習的分組

教師對全班同學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在實踐教學中,我曾經借鑑有些老師的方法,嘗試讓學生自己組合,目的是使成員彼此間在熟悉的前提下,主動參與、互幫互學、合作探討。透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學習,我發現,小組成員間確定是很有默契,活動也有共同目標,但組間活動效果差別大,有的組在短短時間內就已高效地完成任務,而有的組卻絲毫不爲所動,無從下手。其中原因在於學生的組合往往是優生與優生走在一起;調皮的與好玩的走在一起;學習基礎較差的走在一起。如此一來,小組的合作就難於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於是,我在尊重學生自願的原則下,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並適當運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重新搭配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

在小組合作中可以採取輪流制,如組長、紀錄員、報告員等職位的輪換。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紀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紀錄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彙報。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交流品質

1、善於傾聽。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要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判斷,要善於在別人的見解上完善自己的見解。

2、敢於表達。培養學生敢說的勇氣,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說話時聲音響亮,條理清楚,語句完整,語言精練且重點突出。

3、善於交往。在交往中,首先要尊重人,講文明禮貌,善於採納別人的意見,修改和補充自己原來的想法;其次,既要善於認識自己的情感,並能調控自己的情感狀態,又要善於覺察別人的情感,以使彼此間的交往更加有效;第三,要加強交往中具體技能的訓練,比如,人說話時,自己應如何注視對方;在恰當的地方,打斷別人的話,陳述自己的觀點;自己說話時又如何讓別人有插話的機會等。特別是成績好的學生,教育他們要尊重別人的想法,並能幫助他人。

三、創設有利於學生交流的平臺

首先,做好合作交流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要體現哪些新理念。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麼內容需要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如統計過程中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一般需要合作,簡單的問題可由學生獨立思考。

其次,加強對學生交流的指導,適時“引”“放”。“引”是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適時地考慮學生需要什麼,創設有針對性,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創設有趣味性的問題,設法讓學生“欲罷不能”。

“放”是指教師不要怕孩子暴露問題,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含着創新的火花,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答案,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經歷由不完整到完整的過程。同時,在引導學習進行發散思維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引導學生相互辨別,把發散的思維再回攏起來,培養學生思維的科學性、嚴謹性。

再者,構建一個合理、有序、平等、情感化的合作學習模式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參與到學生當中,共同體驗,淡化教師的身份,去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在合作交流中,讓學生真實地坦陳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這樣學生纔會暢所欲言。

四、適時引入競爭機制及激勵性評價

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交流活動作出積極評價。不要以一個完美無缺的答案作爲評價結果的唯一標準,而要針對學生的回答,肯定其積極因素,倡導組內合作與組間競爭的有機結合,促成學生對交流的積極響應。

採用激勵性的評價,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師生在合作交流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學習產生積極的作用。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的數學交流活動,注重對交流過程的積極評價。教師應加強學生的交流意識的培養,注重激發交流意識,以及學生在交流中角色任務完成的質量,維護其成功情感的體驗,促進交流情感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有強烈的交流慾望和興趣,促進學生交流成功的可能性,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例如:我去年剛接現在的這個班的時候,有那麼幾個學生上課從來不發言,我就利用一些容易的問題給予他們充分的機會展示自我,及時的、甚至是誇張的表揚他們,即便內容錯誤,我也從態度上肯定他們,一段時間以後,他們在交流活動中興趣很濃,態度很積極,交流的能力明顯增強。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一、建立有序的規則

在課堂上,經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教室裏馬上就會出現一片熱鬧的場面。但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是“忙而無序”。有的小組幾個人同時搶着發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也不聽誰的;有的小組始終只有那一兩個人發言,其他人只是心不在焉地聽着;有的小組成員相互推辭,誰也不願先發言;有的小組乾脆藉機閒聊、說笑。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組活動的規則。

針對上述問題,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嘗試,總結出以下較爲有效的做法:

(1)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一是獨立思考的習慣,避免小組交流時“人云亦云”,盲目從衆的現象;二是積極參與、踊躍發言的習慣,做到積極動腦思考,努力發表自己的見解;三是認真傾聽的習慣,聽清別人說話的意思,學會尊重別人;四是遵守課堂紀律和合作規則的習慣,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和爭吵。

(2)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小組內除了組長,還要有記錄員和彙報員。各班的小組長都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合作意識,主要職責是對本組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全組人員認真有序地開展交流討論、合作探究活動。記錄員的職責是將小組活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記錄下來;彙報員則進行歸納總結後代表本組在全班進行交流彙報。

二、選擇恰當的時機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如果在教學內容過易或過難的地方設計小組討論,在適合於全班教學或教師引導的地方組織小組探究,或在一節課中安排了多次小組合作學習,結果都是由於時機不當,收效甚微。所以做了以下嘗試:

(1)在課題匯入時開展合作學習

由於各個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是有差異,因此對物質的特性認識就有不同,所採取的分辨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但大家在一起討論後就可以集思廣益、互相補充、共同提高。

(2)在出現疑難問題時進行合作

在教學過程遇到一些是而非是的問題,這時沒有急於講解,而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要求有不同見解的同學在小組中闡述自己的理由,然後由其他同學共同評判,最後統一答案。雖然這樣可能是多花了點時間,但會突出知識的重要性,同時經過辯論得出的答案學生記憶會更深刻。

(3)答案不唯一或開放時要組織合作學習。

對一些開放性問題,各小組成員各抒已見,目的是在多角度、多側面的討論探究中,使學生的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活躍;認識更清楚、更全面。

三、要有足夠的小組活動時間

在開展小組活動時,如果出示問題後未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就宣佈開始合作學習,而且不到兩三分鐘就叫停,這時學生還未進入主題,所以小組活動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養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

在後來的實踐中,給學生提供了比較充分的操作、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揮,感覺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纔是有效的。

四、評價和獎勵方式多樣化

小組彙報員在代表小組站起來發言時,往往是“我認爲……”、“我覺得……”,似乎不是代表小組意見,而僅僅是個人看法。教師的評價也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偏重於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忽略了學生所在小組集體的評價;二是偏重於對結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對過程與方法的評價。這種不公正、不全面的評價極容易挫傷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所以今後在評價時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等的評價,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錶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要及時地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精神、物質上的多樣化的獎勵。“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這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正在發揮着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響着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的轉變。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合作學習在形式上已經成爲有別於傳統教學的一個明顯特徵,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貼近新課標的要求。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現在評價一節課的優劣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參與度,在合作學習的情境下,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處於羣體的中心位置。小組內處於劣勢的學生,由於能得到同伴的幫助,有了更好的轉化條件,學生們積極投入學習,課堂教學形成人人蔘與,個個主動思考的局面,爲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可能。

同時,合作的意識與能力是現代社會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討論時和完成分配的任務過程中,相互鼓勵。透過交往建立起和諧、民主的關係。在交流中使知識得到共享,在爭辯中使錯誤得到修正,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思想和方法,長期堅持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內化爲一種個體心理特徵—合作品質。

二、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合作學習的方式,明顯提出了學習本體的參與率,但是在實際的運用和操作中,又出現了些許令人擔憂的問題。

1. 爲了合作而“合坐”。小組合作學習本來是透過小組內的幾個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來完成一個學習任務的。但是在合作學習中,有些教師認識不到位,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爲了合作而“合坐”。比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做一道開放性的習題:給每個小組分發很多張有空白圖案的卡片,讓學生髮揮想像力,塗出有規律的美麗的圖案。學生每人塗出一張圖案,小組間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沒有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其學習結果也不能完全代表小組的水平。究其原因,教師沒有及時提醒和指導每個組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或者說這樣的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嗎?其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並不是同學們圍在一起坐着,就是小組合作學習了。

2. 教師充當旁觀者,缺乏有效的指導。傳統的教學是學生圍着老師轉,老師唱主角,學生當聽衆。可是,如果合作學習組織得不好,也會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動,而某些小組成員卻無所事事,形成“優生”挑大樑,“學困生”跑龍套的“假合作”學習。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常樂於表達不疲;有的學生反應較慢,又羞於開口,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收音機”,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是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資訊,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曾看到一位老師上課時,爲了體現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小組合作測量書封面的長、寬各是多少,在釘字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簡單的操作,結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在這樣的課中後進生只是看着、聽着。想要達到生生互動、共同合作的目的那就更談不上了!良好的合作學習小組必須有老師良好的指導。由於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薄弱,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合作小組的學習必將是放任自流,流於形式的。

3. 班級人數過多,不利於分組活動。我校班級人數一般都在50人左右,多者甚至達到60人,這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一定困難。一般來講,班級人數在40人以下,比較容易分組且易於管理;人數過多,不好分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學校是按班級固定教室,這就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很多不便。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 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係。單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說,其重要意義前面已有所論述;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學習目標的實現。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爲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透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老師的一切教學行爲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爲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 選擇好可供學生合作學習的問題和切入點。結合教材確定“合作學習”內容,既注意要有一定基礎性,又要有不同的層次性,提出的問題要能夠引起全體學生的主動思考,在學生需要幫助時引導合作,讓他們既準確又迅速地完成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在每節課的重要環節學生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小有收穫時引導合作,讓他們在交流中領略他人的思維策略與方法;出現了多種解題方法,需要交流共享時,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有利於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從中受到啓發,學會理解他人,欣賞他人。

3. 教師積極參與,掌握課堂合作學習的調控。教師的新角色,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也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一起交流,爲學生的合作學習起到榜樣作用。教師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應該參加到學生的學習討論中去,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動向,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4. 重視提高課前預習質量。預習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而預習是否主動也影響預習的質量。但是一些同學缺乏預習的目的性和自學性,課前不預習,到課堂上疑點重重,感到吃力。教師對學生預習要加強指導,使學生重視預習,掌握預習要領。

伴隨着新課程的推進,合作學習的意義愈顯重要。全班教學小組學習、個人獨立學習都是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其作用難以互相取代。我們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合理選擇,要因學習進程與內容需要靈活安排,沒有必要每節課都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使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更高。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自新課標頒佈實施以來,“小組合作學習”已走進當今課堂。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活動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有明確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積極地相互支援、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使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地溝通,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衝突。讓學生在寬鬆、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象創造,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重要學習之一,是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當今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對合作需求的比重越來越高。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合作策略,也越來越成爲現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中被廣泛的關注和應用。

一、合作學習的形式

1、合作討論,發揮學生參與的主體性

爲了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一個合作學習小組以4──6人爲宜,並且在一個小組中注意各層次學生的優化組合,以利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要使合作學習更加有效,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合作學習不但要發揮組內每個人的作用,還要發揮集體的作用,注意培養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學習活動的習慣,發揮學生參與的主體性,努力提高學習的效果。因此,在學生已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結論之前組織討論,這樣可以透過討論互相啓發,分析綜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結論。

2、合作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開放性練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採用。而運用小組合作進行開放性練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以較大的思維空間,使他們樂於交流,從而真正成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天地。

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學生一知半解,這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練習,讓每個學生髮表見解,相互啓迪,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開展合作練習的初始階段,學生的討論的合作意識可能不強,這時教師可以加強指導,並安排特定的時間,有意識培養他們合作練習的意識,實施新課程以後,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討論題,作爲合作練習的素材,這樣,既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學到別人的好思維,好方法。更有利於學生表達觀點,發揮想象,互相啓發,共同發展。

3、合作評價,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經常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以便學生了解自己的情況,及時改正錯誤。在合作評價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概括別人發言的要點,經過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透過對比分析,找出了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既鍛鍊了思維,又培養了表達能力。

二、合作學習的操作

1、創設生活情境

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知識融入現實生活中,學生樂於接受。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採用的辦法就是描述貼近兒童生活的事件,要解決的問題就包含在這個事件之中,爲學生設定了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情境,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明確學習任務

爲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效性。

三、合作學習要選擇恰當的時機。

1、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發合作的慾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2、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學生個人探索有困難時。由於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驗是有限的,所以當他們在學習新知識、需要新能力時,往往會遇到困難。教學中處理好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的關係,選擇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組織合作學習,小組合作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學生意見不統一時。現在的學生爭強好勝,有一定的競爭慾望,渴望自己的觀點被肯定,但又不善於闡述自己的觀點,一旦有不同意見,浮於表面的爭論較多,說服力不夠。此時,教師如果對有爭論的疑點下放到小組中,讓持有相同意見的學生一起合作,與對方爭辯,在辯論中明晰正誤。

4、合作時機應選擇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開放性”問題的解題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的去思考,須羣策羣力才能展示各種策略和結論。

5、合作時機應選擇在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處。在教學中,教師應在知識的關鍵處、思維的轉折處、規律的探求處,設計合作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的能力。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與交流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透過小組成員間的互動和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透過實驗我們認識到,要達到上述目標,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與交流學習,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

要使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學習,教師首先要學會合作交流學習,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與技巧。新課程的啓動,學習方式的變化,呼喚着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數學課堂合作與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越來越成爲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是參與課堂活動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師在學生合作與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時刻要變換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合作者,時而是一個幫助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教師需要觀察小組的活動情況,包括學生個人的參與情況,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情況;需要深入到小組中,瞭解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他們的解法,及時發現他們的失誤,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矯正,並能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個別學生或個別小組有獨到見解或出現創新性思維火花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援。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採取的都應是一種友好的、建設性的態度和行爲,既不能過多地干預學生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又不能對學生的困難和疑問袖手旁觀。在觀察、診斷以及進行“積極的認知干預”的過程中較快地適應角色的不斷變化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但這也正是一個具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師的必備素質。

在指導全班學生共同完成對新知識的總結、提煉與運用時,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穿針引線”者。教師需要傾聽學生的彙報,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概括和提煉學生已發現的結論,提供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情景,及時給出促進學生髮展評價意見等等。

(二)優化組合,強化合作

1、合理組建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組織

合作交流小組的成員的搭配應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能力、性別、興趣愛好、家庭背景進行。一般4——6人一組,儘量保證一個小組內的學生各具特色,能夠相互取長補短,使組內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保證小組競爭的公平性,即遵循“組內異質”原則,形成互補,從而使小組活動有更多、更豐富的資訊輸入輸出,可以激發更多的觀點,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組建好的合作交流學習小組間力求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體現“組間同質”的原則。

2、重視學習小組“領頭雁”的培養

重視學習小組“領頭雁”的培養。這“領頭雁”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素質,學習要優秀,責任心要強,並能管住自己,而且樂於助人,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在小組選出自制力較強、組織能力較好的同學爲小組長後,對小組長進行“崗前培訓”,使其清楚小組長的職責,帶領小組進入角色,開展合作,增強小組競爭力。組長負責小組的合作交流組織、檢查監督、表揚批評等,讓學生管理學生,把權利下放,有助於學生間的交流,有利於小組合作交流的順利開展。

3、培養學生掌握社交技能

導致合作交流學習小組解體或學習不能順利進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組成員不會合作交流,學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也不是學生缺乏合作交流的願望,而是學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師最好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學生掌握必要的社會技能。例如:將組內成員明確分工,運用“手勢”發揮管理作用,同時使學生參與管理過程,如何傾聽別人的發言,養成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自己認真思考,大膽發言,敢於把自己的探索發現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如何“提建議”;如何說服別人。評價他人等等。好的社交技能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它們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小組裏學到更多東西,同時對同學與家人和朋友和睦相處以及未來事業上取得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創設問題情境,當好引導者

作爲引導者,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做所爲,所思所想,引發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提出合作學習的目標,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活動前向學生提出合作建議。如: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小組合作推導公式前,可以提出以下幾點合作建議:

(1)想與三角形有關的那些圖形。

(2)用多種方法驗證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3)思考公式推導過程對我們的啓發。

對特定的教學內容,可以適當指導思路和方法,如教學“我們認識的數”,教學“抓花生米”這一環節時,教師應講清合作交流要求:

1、每組先派一名學生抓花生米;

2、抓花生米時要求只能抓一把,但要儘可能多抓;

3、再小組內猜一猜,這一把花生米有多少粒;

4、再由一人數一數有多少粒;

5、討論:抓一把花生米與抓一把糖果的粒數哪個多?爲什麼?這樣把合作交流的步驟交代清楚,小組學習就能有條不紊地展開。提出合作交流建設或指導的目的是引導啓發,提示合作的流程,讓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

(四)優化師生關係,當好合作者

在小組開展合作與交流時,教師的角色又變爲一個合作者,要使小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師除適時的組織、引導外,還必須置身於學習小組中,參與到學生中間去,在內容,時間,學生的情緒等方面,適時進行調控,以達到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都要採用一種友好的,平等的,建設性地態度和行爲,既不能過多地干涉學生的學習過程,又不能對學有困難的學生袖手旁觀,要教給學生一些探索、發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現,不斷引發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引向深處。要建構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小組成員之間的對話與交流。讓學生學會尊重,幫助別人,樂於傾聽別人的意見,但不盲從。要學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教師要適時變換角色,參與其中的學習、合作、交流,做個平等的參與者,耐心的引導者,熱情的幫助者。讓學生樹立“我與大家”,“我與集體”的觀念。學會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悅。

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別差異,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在合作交流學習中,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遵循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瞭解學生的生活背景,特別對那些平時不善言談、不合羣的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大膽發言的時間與空間。增強了這些學生們的自信心和合作樂趣,進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五)合作交流,培養協作意識

“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爲主體,合作爲手段,是開展的有組織有指導的互教互學互幫活動。這種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取了更多自我表現的機會,使思維真正活躍起來,使課堂教學不再出現被遺忘和冷落的角落。

合作交流學習,是兒童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交往能力。在數學合作交流學習的課堂上透過充分的合作與交流,營造了一種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氛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合作學習彌補了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透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

(六)以學生爲主體,當好指導者

教師要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變換角色,這是新課標向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所應具備的素質。在指導合作小組共同完成對新知識的總結與應用時,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指導者,教師要傾聽學生的總結髮言,給予及時的反饋和建議。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總結和概括髮現的結論,提供學生應用新知識的情境等。如何使討論不流於形式,這就首先要求教師從設計教案的一開始起,就確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也是最能讓自己感覺到已經盡了責任的辦法,但是顯然沒有考慮學生接受的效果。對學生主體的尊重,就是要對“這個羣體與它的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給予研究,既要對“在羣體中的個體積極性的發揮”給予重視,又要對“在個體積極性的推動下羣體創造精神的發展趨向”給予充分的預測。信任,體會,摸索,尊重。分擔他們的憂慮,接納他們的想法,分享他們的喜悅,努力使課堂成爲主動學習、充滿探究精神的樂園。教師要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合作精神。教師還應該給學生的“合作交流學習”留出充分的空間與時間。組織學生彙報交流時,要積極引導每位組員站在小組的立場上,每個人發言代表着一個小組的成就,讓學生增強集體榮譽感,當遇到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時,教師可即時做出妥善處理,抓住機會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交流合作與探索。

(七)以學生爲本,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

研究性學習中由於學生個體發展水平的差異,學習的結果必然會五彩繽紛。因此我們的評價應注重將他們的學習結果與適應他們發展水平的科學知識相結合,更應注重學習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應圍繞着學生如何提問,如何收集資訊,如何做出假設,如何解決問題等進行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如:五年級梯形的面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新課開始,讓學生猜一猜怎樣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學生有的說:“轉化成三角形。”有的說:“轉化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各有見解,這時,老師又追問:“你們是怎樣想到的?”學生回答:“我們想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推導的過程中,就是先把他們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所以我們想到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也許也是運用這種方法的。”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當即給予肯定:“真棒,你們會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大膽的假設,這是學會數學不可缺少的方法!”爲使評價落到實處,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評價原則正面化,使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

2、評價內容重點化,使學生反思學習的得失

3、評價方法多樣化,使學生全方面瞭解自己

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重結果、輕過程,重共性、輕個性。這種傳統的機械劃一的評價方法,是急功近利的表現,不利於調動每個學生的潛能。要改變這樣的評價方法,就要實現評價方法多元。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關注結果 更關注過程

(2)關注共性 更關注個性

五、數學課堂“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探索後的思考

1、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交流學習的關係

在合作交流學習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後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幫助的。

2、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係

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彙報交流,或者讓組長做小老師,而要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係,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合作交流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於形式。

總之,“小組合作與交流”作爲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不應該成爲一種外部強加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內部需要的自然過程,這是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所積極倡導和當前課堂教學所必需的。只有充分地鼓勵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每個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這樣“小組合作與交流學習”才能體現出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僅能夠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然而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效果也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下面我結合實踐談一談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發掘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

一、思考不充分

〔問題〕在小組合作時,經常遇到合作時間超出預設時間的狀況,此時爲了完成後面的教學任務,強行停止全班交流環節……

〔思考〕學生的合作學習如果沒有必須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保證,就成爲空中樓閣。這個教學環節有助於拓展學生思維。但由於時間不足,學生的思維還未充分開啟就往往被別人的觀點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現象。

〔對策〕要真正實現小組有效合作,確實使學生人人從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穫,有所得,務必給予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尤其是涉及思維發散訓練更需要讓學生進行個體的獨立觀察、思考,否則這樣的合作也只是空白,作爲教師不必擔心由於過多的討論時間而影響了後面的教學進度。事實上,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鍛鍊的空間更大,發言的用心性更高,能讓學生實在地多獲得一些知識,這點“浪費”的時間是值得的。

二、指導不及時

〔問題〕當佈置好學習任務後,小組成員展開討論,我有時站在講臺上走來走去,等待着評判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有時在學生之間茫無目的的巡視……小組活動表面熱鬧,氣氛高漲。

〔思考〕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變換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幫忙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一方面,教師帶給給學生的合作學習材料既要“新,活,趣”,又要具有知識的價值和思維含量;另一方面,此時的教師不是更清閒了,而是要深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瞭解學生任務的完成狀況,分析他們的解法,及時給出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意見。

〔對策〕合作學習作爲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應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爲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爲學生的合作學習帶給有效的幫忙與指導。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並參與,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用心,有的學生合作不夠,這時教師就給以具體指導,教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

三、評價不全面

〔問題〕大部分狀況下應對學生滿意的答覆,我總是這樣的鼓勵語:如“你回答的真好”,而且大家的評語都差不多;再者就是對小組進行獎加分,時間長了,就成了機械動作,以至於導致某些學生根本不在乎。

〔思考〕執教中表揚、鼓勵不等於要一味地遷就學生,表揚、鼓勵仍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另外,對學生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要注意小組合作學習是團體合作的結果,實現“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

〔對策〕有時對學生,來自同學的鼓勵,比來自教師的更有效果,一方面加強組內成員之間的評價,如對問題的分析是否正確,是否有條理,是否表達簡練等等,另一方面把學生個人的競爭引向小組團體的競爭,我們不僅僅要表揚合作有成果的小組團體,而且要表揚分工合理,協作成功的小組團體,要多肯定羣衆的智慧和力量,同時教師還要調整好教學過程,實現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小組合作學習作爲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是對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潛力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進行探究,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把自己進化成新理念的倡導者,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談到學習小組合作管理,在提高思想認識的前提下,必須要講求到小組合作學習管理與策略問題與技能技巧問題。我認爲,它直接關係到課堂學習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和高效的問題。我認爲:認識定方向,策略出效應,目標生成果,技巧出方法。

先說講求小組合作學習管理策略是什麼?我認爲,小組合作學習管理的策略是在於對人的研究,也就是講求對學生如何學習有效乃至高效的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管理的核心是什麼?是人,是學生。是生學生,生教生,人管人。作爲課堂學習而言,把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最大限度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達到課堂學習的最大有效化。

因此,不僅要正確處理好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小組,小組與班級的人際關係;還要處理好教師與文字、學生與文字,文字與作者,教與學的協調關係。要把書教好,人教活,能力教會。一切從人本出發,以學生合作學習爲中心,牢牢抓住“人本”與“文字”做足文章。這就是最大的策略。除此而外,當然還有許多具體的策略。比如年級與學段中合作學習的內容與方法的策略。討論與交流的策略,展示的策略,過程評價的策略等等。

我認爲,初中三個年級的基本策略是,根據學生的學習實情出發,分別在各個年級制定有傾向性的策略。例如,在一年級就要注重學習方法的合作探究,而在二年級就要注重小組如何思考討論交流合作的探究;在三年級就要注重如何展示學習成果的合作探究。當然,這些研究,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抓住人本和文字做足文章,方可有效和達到高效。因爲任何事物的研究,總是從現象到本質,從淺顯到深刻,從簡單到複雜過程,這是一個毋容置疑的規律。自然,也不是完全把他們割裂開來,只是有所側重而已。

再說要注重小組合作學習規律中的技能與技巧。“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充分展示”,是小組合作學習管理三大特點或關鍵環節。“獨立思考,是個人學習的前提與基礎,有了它,纔有可能爲後面的合作探究和展示做鋪墊;而合作探究,又是集思廣益,彌補個人學習思考不足的關鍵舉措;是深化的學習過程。充分展示,則更是提升個人學習質量與能力,開闊視野的高層環節,更是缺少不得。這三個環節,環環相扣,比較科學的反映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實情,不能割裂開來。因此,抓住了這些,就牽住了教學中的牛鼻子。

三是要不斷探究教學中的技能技巧,創新學會管理的方式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管理成效纔會精彩紛呈成。根據我的實踐,我想指導學習小組合作有下列幾點尤其要值得注意的是:

1、要有一個好的、適應學生學習和教師指導的教學模式:通常我們採用的模式是:

(一)創設情景,鋪墊引入,出示目標;

(二)預讀課文,檢測效果,瞭解學情;

(三)精讀課文,設計問題,思考答案;

(四)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進行探究;

(五)推薦發言,充分展示,歸納補充。

(六)延伸拓展,學以致用,體驗感悟;

(七)反饋矯正,總結評比,分享成果。

2、要優化教學環節,精心設計確定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與合作探究的問題,認真落實課標與教材的目標要求,確實解決好文字與人本、教師與學生、作者與學者之間的關係,處理好學與教、學與用、自學與合作、討論與交流,探究與展示的一系列問題。例如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就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情趣去設計主問題,陋室不陋表現在哪些地方去探究;學習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就要抓住作者遊山觀景後的感受,“實是欲界之仙都”,去設計探究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去寫美景來表現作者陶醉於山水之間,表達自己熱愛自然,縱情山水欲避世俗的思想感情的;學習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譯文,就要圍繞中國石拱橋的特徵“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來設計究竟是趙州橋是中國石拱橋的標本,還是盧溝橋更具樣板性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趣味合作探究,才能讓學生真正感悟我國勞動人民的創造發明的巨大價值。

3、要給足學習、思考、合作討論交流、充分展示的時間。根據實踐摸索,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中,每一次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大致需要控制在3——5分鐘以內,而發言展示則需要7——10分鐘,爲此,一節課探究的主問題應控制在2個以內,最多3個。否則,課堂內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學任務。

4、要注重探究學習的層次與梯度,講求課堂的亮點與高效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是有層次的。有一般層次探究和深層次合作探究。比如在讀書環節上,就有一般性合作和深層次的合作探究。如要求把課文讀準、讀順、讀亮,就可以是一般性合作探究,採用的方式可用自讀、互讀、競讀、齊讀等方式解決;而深層次合作要求讀出情韻、讀出個性來,就要進行深層次的合作探究,可採用詠讀、品讀、演讀等方式解決。一般地說,一般性合作注重的是求同,二深層次的合作是同中求異,異中又求同。再比如對課文的理解上,如課文的結構、主旨、作者的思想與情感、主要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方法上可以進行一般性合作探究,而對作者使用的語言揣摩、品味和拓展延伸中的體驗感悟可能就是深層次的合作探究,往往就會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因此,給人的印象就是探究的方法多樣化,答案的多元化,思維的多極化情景。

5、要注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指導,不斷提升學習的方法的具體要求。

小組合作學習是非常講求學習方法的,而且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由教師來引領指導學法,才能夠逐步達到學習的有效和高效目標。比如讀書的環節指導上,在讀準、讀順、讀亮上,怎麼開展自讀、互讀、競讀、演讀,而在讀懂、讀透、讀美上告訴學生抓題目、抓中心句、抓關鍵詞、抓表現手法甚至標點符號等等的方法指點,都對學生有實際的教育指導意義。自然,在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中,如何探究問題,怎樣用規範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見解,發言的順序以及發言的總結和時間的約束等等,也必然要教師去引領學生纔可逐步提升學習的方法與技巧。特別在展示中,究竟是用言語展示,還是實驗展示,還是用表演展示,這些都大有方法講究,往往對學生有極大的教育意義和啓發性。

6、要注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及時性與激勵性的評價。

7、要注意恰當運用現代教學媒體手段的牽引與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從小學二年級到初中三年級一共十個教學班,規模不大,教學班人數不多,生源大部分來自周邊的農村孩子,師資力量、生源素質均不如我校,而且教學條件也很落後,幾乎沒有什麼多媒體設備。但就是這樣一個學校,他們的小組建設,合作交流學習以及小組評價都執行的很好。我們聽了一節初一的數學課,是一節試卷講評課,老師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自己試卷上的問題,由小組長和副組長一對一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有難度大的共同的疑難就寫在黑板上,老師引導,由學生們自行解決,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討論激烈,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人人蔘與,一道題經過學生們討論可以得出好幾種方法,老師再評價出一種最捷徑的方法,真是對這幫孩子們要另眼相看,人人都成了學習的主人。

由此我們得出現有的課堂教學必須改革,小組建設,合作學習非常重要。作爲老師我們現在要放開手腳要讓學生們自己去學,自己去思索,在小組中可以發揮各自所能,積極展開討論,利用老師編寫的導學案,把課本上的新知識掌握透徹,疑難之處大家共同解決,好生幫差生,一帶一,整個小組就可以共同進步了,老師只須點撥,做出評價,利用獎勵機制去肯定他們的學習成果,由此可以看出,老師的功夫在課外了,在導學案的編寫上就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吃透教材、領悟教材的精髓,編寫出合理、合乎各個層次要求的導學案,老師在課後還要認真輔導,查漏補缺。這樣一來,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中嚐到了勝利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平臺,自信心也有了,自身的價值也提高了,那麼他們的興趣也大大增加了,再也不會出現枯燥的課堂。“睡成一片,呆成一片,鬧成一片”的現象將會得以根治。

透過松山中學和我校近幾個月的實踐,這種模式的學習會大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條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來,儘管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走了許多的彎路,但透過我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學生髮生較大變化,我收穫頗多。現將自開學以來的實驗情況總結如下:

一、階段性成果

1、學生課堂上參與意識增強,參與面較實驗前更廣。原來的課堂,是班內“優秀生”的舞臺,很多中下游學生缺乏自信心,面對優秀生的強勢,他們不敢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時間一長,他們與優秀生的差距越來越大。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來,由於強調小組中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每個成員都帶有極大的熱情,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這樣問題就變得容易解決。每個學生都有了發言的機會,很多學困生也鼓起學習的自信心。

2、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在組織討論時,小組長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小組成員發言,充分考慮知識的難易度和學生的水平,對於不積極參與的同學還要進行引導教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組織能力。

3、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爲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瞭解、彼此信任,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援,還需要妥善地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同學之間建立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夥伴關係。

4、學生的膽量增大了。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很多原來內向的孩子得到了鍛鍊的機會,他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自信心增強,敢於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表自己的見解,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強。

二、具體的做法

1、學生課上展風采。透過向其他老師取經,我走了許多彎路,實驗一段時間後,針對有些同學準備不充分,我對組長提出了要求,要求組長在本組展示前對小組成員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起到督促作用,保證能順利完成展示。同時,對各組的展示情況由同學們打分,透過此活動,同學們的自信心增強。

3、抓好課堂上的合作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學生的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小組合作學習正好爲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究的學習場所,爲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舞臺。在教學中,我們組織多種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如:同桌互學、四人小組交流、朋友間互教互評、全班集體討論、師生間的討論等。在實踐中我發現:學生更願意向同學請教,也有當“小老師”的慾望。在這種合作中,學生能更輕鬆地掌握知識。在學生彙報發言的過程中,我也經常指導他們如何彙報,如何傾聽別人發言,如何補充。小組合作學習由於人員少、距離近,學生讀書的機會更多,思考問題發表見解的機會更多、接受夥伴評價的機會也更多。這時,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就會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三、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困惑

1、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核心任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參與評價的目的是爲了培養他們的反思力,引導他們學會學習。評價以鼓勵爲主,但很多孩子的評價語及評價面還過於單一,還需教師透過不斷學習來教會孩子如何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時,學生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而且有時偏離主題。有個別小組的個別同學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談論其他話題,這方面還需進一步監督好,制定相應的措施制約他們。

3、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並且綜合素質存在差異,導致課堂參與程度參差不齊。班內總有十幾位同學特別活躍,展示自己的慾望特別強烈,給其他同學帶來壓力。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機會更多,扮演着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衆,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資訊,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展示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彙報的現象多。

4、由於時間較緊,教育教學任務繁重,有些問題的研究還不夠細緻。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小組合作學習是開放教育中的教學組織形式。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一定時間內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效率,達到優勢互補,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於學生交際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問題:當我佈置好本堂課的教學任務後,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時,學生的反映不能令我滿意。有的“你爭我奪”誰也不聽誰的,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有的學生甚至天南海北地東拉西扯,高談闊論,說了許多偏離了教學內容之外的話;有的學生在討論時不能以理服人而與同學發生爭執;還有的學習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學生頻頻發言……表面上看學生們簇擁在一起七嘴八舌、熱鬧非凡、氣氛高漲,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生似乎成了課堂的主人。可實際上那些性格內向的和學困生,他們缺乏參與討論的勇氣,他們害怕提出的問題會引起同學的嘲笑,以至選擇沉默。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怎能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發現問題後,我一直在想:怎樣讓學生既能動得了也能動的好?我認真地思索着,並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問題的關鍵還是取決於教師的引導。高效課堂要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即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中“亂”而有序。課堂教學要的不是熱鬧場面,而是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是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小小的調整:

1.教師在小組合作分配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到成員搭配問題,對於學案中的A、B、C、D不同等級的問題,要細化到個人,好、中、學困生都有。從而避免了以往出現的完成任務只是少數學生的個人表現的現象,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避免了組內衝突問題,更好地加強了團結合作精神。

2.對於課堂上合作、交流、展示環節時,我先不分配任務,而是讓他們對每個問題都參與討論。等給予一定的討論時間後再以抽籤的形式分配任務。這樣就避免了有的小組只討論本組的問題而不過問其他組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有的學生不勞而獲的“搭車”行爲。

3.教會學生小組合作的技能。在小組討論時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情緒,隨機應變地想出調節課堂氣氛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積極認真的思考問題。在小組合作中教師應在各小組間巡迴指導,引導學生採用正確、有效的合作方法,及時給予點撥、鼓勵和幫助。比如:在小組合作分工學習時,要教給學生分工的方法,根據不同成員的能力,讓他們承擔不同難度的任務,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學習時,教給學生要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善於傾聽對方的意見;有不同意見,也要等對方說完,自己再補充或提出反對意見;碰到分歧或困難,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的解決問題。對於學生的質疑,要組織學生在班內討論。對於學生髮言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給予矯正。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4.在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及時客觀的評價。評價對於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尤爲必要。沒有必要的評價,就無法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有效的監控,勢必造成課堂的放任自流。我採用了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重點側重於學生間的互評。六個小組,兩兩小組互相打分,在課堂上小組間與小組間競爭,學生個人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次數和質量同時也能影響本組的分數。這樣以來,小組與小組之間競爭激烈,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中重要的課堂組織形式,但要使它發揮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賴於教師對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作更深一層的探討、嘗試和研究,以減少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低效現象,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20

夏老師跟我說讓我在這次班主任論壇上發個言,說實在的每個興趣小組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如果要找一找它們的共性,這就比較難。每個老師在指導興趣小組活動的過程中,都會積累自己的方法,沒有什麼可比性。所以我談談自己在科技興趣小組訓練活動中的一點體會。

1、與同行之間多聯繫,獲取最新的知識和消息。

我們都知道,如果你要真正帶好一個興趣小組,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有時投入跟產出是不能成正比的。除了加強學生訓練,自己不斷地探索創新外,也不能一味地閉門造車。例如:在這次頭腦奧林匹克比賽中,同音樂組一樣我也在早在暑假裏就開始了準備,只不過我所做的準備是單槍匹馬的做的,爲了收集材料光商業城就去了十多趟。最爲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與朝暉初中的黃金堂老師就研究了製作的方法,集中兩個人的思維。之所以與朝暉初中的黃老師合作,就是因爲我們之間沒有利益的競爭,可以毫無保留的分析。爲了做這隻船,我還請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的施澤民老師來指導。

所以我想,很多時候做事情不是一個人就能依靠自己的智慧能完成的。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請一些比自己強,甚至是專家來指導。當然,專家的指導有時你也只能做爲參考。就像我剛纔所說的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施澤民老師的指導,我也只是參考了他的部分意見,我覺得不合理的,也就不用了。

2、訓練工作有層次,比賽戰術合理。

科技比賽,同其他的比賽可能不太一樣,如果說要找一個相似的,那我覺得就是體育比賽。有很多的內容,也都是競技型的。一是要找冷門,二是要講戰術。科技比賽每二年就有八大類比賽,每個學校可以選擇其中的四類比賽。比如智能機器人比賽、頭腦奧林匹克比賽,就是偏冷型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開一些學校用大量學生進行人海戰、運氣戰。但是隨着蕭山區科技比賽的發展,從xx年到現在已經有xx個年頭了,這些冷門的項目,現在也已經不冷門了。

就拿智能機器人比賽來說,從開始到現在已經舉辦過四屆,前三屆都是我帶的學生拿團體第一,但去年到了銀河後我們只拿了個團體第二,賽後我自我分析找出不了少的原因,冷門不冷也算是其中一條吧。講戰術,就是指根據比賽的要求和項目分類合理調配好學生在你這個團隊中所處的位置。比如無線電測向比賽,簡單說它可以分爲三個項目,這就要求你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側重他發展的方向。再細小到你上報比賽名單時也是有講究的,因爲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在外場比賽時的出發順序,我們知道,什麼比賽都是先比的吃虧,然無線電比賽是先比後比吃虧。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吃魚吃中間的道理是一樣的。

3、結合新課程,運用探究模式,提高訓練實效。

2008年,我新進銀河時,從未上過科學課,也不曉得什麼是探究式教學。到學校的第一年,幾個德意班的學生讓我很是頭痛。心裏想想除了帶好幾個興趣小組外,也沒有什麼進步。但是從進新學校到現在,我已經感覺不一樣了。現在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做好教學的準備。也越來越體會到科學探究在本門學科中的重要性。由此,我想到了科學探究也應是我們興趣小組進行訓練改進的重要方面。很多的項目都可以將探究活動貫徹進去,如OM、電子百拼、無線電、機器人等等。

不僅可以提高興趣小組訓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對興趣活動的熱情的持續性。目前,我現在帶的興趣小組也在這方面做努力。

4、多參加外面的一些活動,這對於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訓練能力非常有幫助。

xx年,第一次帶學生遠赴湖南長沙蔘加全國無線電測向比賽。xx年,我跟隨教育局領導利用一週時間專門到上海崇明的各個學校考察過頭腦奧林匹克這個項目,回來後在區首屆科技節開幕式上作了彙報表演。xx年,到江蘇要塞中學考察他們學校科技館的建設。xx年,到廣州參加全國無線電測向的培訓。杭州的幾個機器人公司的老總也比較熟悉。我現在是省業餘電臺的會員,如果省裏有一些無線電比賽,省協會的祕書長也少不了要我們幫忙。這裏我並不是想炫耀自己出去過多少次,走過多遠。而是指這樣的活動對於自己在做科技興趣小組這件事上,可以看得比別人遠些,思維可以打得更開闊些。如果有這樣的機會能去見識見識,建議大家不要錯過,也希望領導們給大家多多創造這樣的機會。

5、構建持續、和諧興趣小組隊伍

學生參與興趣小組活動的次數越多取得的效果越好。而很多學校或很多興趣小組中第一次去參加比賽的同學是沒有收穫的。這其中不乏教師的訓練和帶隊經驗,但也反映出興趣小組的梯隊建設的重要性。爲了不讓興趣小組的鏈條段掉,我們每年可以從三年級開始選拔一些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加入。由高年級同學先帶他們,等他們掌握一定技能時再由他們帶同一年級新加入的同學。當然,這是我理想中的一個興趣小組建設方式。

但是由於我們比賽項目多,科學組與學校其他教研組也是最薄弱的一門學科。衆多的原因,使我的這一想法還遲遲不能啓動。一些科技活動像車輛模型,有時要花費家長一定數量的費用。大部分學生家長能接受。有些優秀家裏經濟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我希望學校能全額資助他參加,不讓有學生因爲經濟問題而被擋在科技活動外。

6、興趣小組的發展依賴於校園文化的建設。

現在的興趣小組的發展往往只停留在“個別”的層面上。這個“個別”是指學生,也是指老師。我們學校現在做得最好的就是“書香文化”的建設。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統一的書櫃,這樣的氛圍,不僅會影響到學生,也會影響到老師。坎山小學是無線電測向的傳統學校,他們學校有一個無線電測向俱樂部,幾乎每個老師都會無線電測向,而且他們會定期組織教師到外面開展測向活動。有了這樣一個氛圍,何愁搞不好興趣小組呢。就拿我們學校的科技來講,也應提升到致力於提高科技普及的程度,可以以科普教育活動爲專題,形成有主題、有特色的系列活動。充分利用植樹節、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科技節等特定節日,開展全校性的大型科技活動。與“書香文化”等學校特色結合,開展科技“六個一”活動,即讀一本科普書籍、觀看一部科普影視、參觀一次科技展覽、參加一次科技競賽和活動、完成一件科技小製作、撰寫一篇科技小論文等。達到活動普及化、項目多樣化、效果社會化的教育目的,也爲我們興趣小組活動奠定基礎,輸送人材。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21

在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常常發現,很多活動的組織流於形式,小組活動停留在膚淺的你說我說的層面上,沒有實現學習夥伴之間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溝通、互動、碰撞,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我有如下體會:

一、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師要透過適時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小組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羣體,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是這個羣體的一分子,小組的健康成長,要每個成員自身的努力,也須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的幫助、提攜、合作、促進。小組的點滴進步,意味着小組成員每個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榮譽。

實踐中我們發現,當教師的引導語經常關注到羣體的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會慢慢產生;當教育評價也經常關注到小組的發展時,學生的團隊精神就會逐漸得到培養。如:

“第三小組的成員討論時都在積極地發言,認真地傾聽,他們合作得多好啊!”

“把你們小組的討論結果向大家彙報一下,好嗎?”(提示學生彙報反饋的結果是代表小組羣體的意見,其他小組成員也可以補充)

“老師發現,第五小組的張瑜同學在把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四邊形時遇到了困難,小組的其他同學都來幫她,使他們小組的全體同學都順利完成任務,我們讓第五小組的紅旗向前攀登一步!”

“誰願意代表自己的小組來表演一下?”

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需要教師不斷的引導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學生在小組的成長中逐步感受到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的愉悅,會客觀地看待個體與集體的關係,產生集體的榮譽感。

二、要對合作學習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導

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安排了很多合作學習的形式,但學生除了在小組中很無序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外,並沒有產生較深入的合作成效。教師在對學生合作方法的指導中,要轉變角色,蹲下身子與學生交往,可以把自己當作小組長或小組成員,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給學生示範,給學生切實的感悟和體驗。實踐中我們還發現,小組的合作學習需要得力的組織,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小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使他們能很快把握合作學習的內容,並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適當選擇合作學習的策略,會對小組成員合理分工,組織大家有序活動,鼓勵全體成員積極參與,能對合作學習的成果作簡要的總結和評價。教師還要透過示範、引導,使小組成員逐步體會到,在參與小組活動時,除了主動發言、積極協作之外,認真傾聽、仔細觀察、深入思考也是參與的重要形式。使學生意識到,在別人的啓發下,自己思維的靈感得以暴發,在原有的基礎上作得更好,想得更深入,這樣的合作意義才大。

我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時,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步,自己讀一讀題目,想一想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能提出什麼問題供大家思考。

第二步,在小組長的組織安排下,在小組內談自己學到了什麼,並提出問題,共同討論,要注意傾聽和思考別人的意見。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22

在全國轟轟烈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浪潮下,我們學校也在五、七年級強力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經過一年的嘗試,課改年級老師、領導一個個身心疲憊,結果課改年級的教學成績卻令人大失所望,而且嚴重拖學校的後腿。難道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網上、新聞某些人炒作鼓吹的,是根本沒有推廣價值的;還是我們自己沒有正確開展好這種模式。在我們教師之中出現了許多否定課改的言論、聲音。是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勇敢地探索下去,還是走老路?大家很迷茫、困惑,不知所措?

我在上一學年有幸到李XX、XX縣XX中學去觀摩了他們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給我的印象是:震撼!很有成效。我也在網上收看了一些小組合作模式視頻,和書籍、博客。使我拋棄了以往的看法,我認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值得推廣地。但要想有成效必須師生統一思想、步調一致、共同努力,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成功。

我覺得我們學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各班參差不齊,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應該制定一套成熟的、可操作性強的各學科小組合作模式,一套對班級學生的管理、考覈、獎勵方案。而非各老師自行摸索,各班、各科步調不一。

2、學校是否可以單獨對課改年級老師進行單獨考覈和政策傾斜。如可否對課改年級同學科

老師進行捆綁考覈,以縮小差距。避免某些老師“留一手”,真正達到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目的。像上期大家按小組合作模式非常努力地工作,結果大家考覈分比較低,經濟受損。今又再堅持,何來動力?

3、對各老師小組合作模式培訓(無論是理論上的還是實際操作模式方面)都有待加強,我有時都覺得小組合作模式必須呈現的規定動作,我腦海裏是模糊的。以致上課模式,隨心所欲、前後不一,到最後就是雜亂無章。

4、對各班學生小組合作模式的培訓有待加強。特別是各小組長的培訓。沒有經過訓練的合作小組是散亂的,這樣的學習肯定是失敗的,最起碼對大多數學生是沒有效果的。合作學習決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訓練。每一個人都需要在無數次反覆演練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或者說去適應某個角色如討論的形式、集體展示的要求、移動的要求、小組發言的要求等,各班不統一。最起碼各班的各學科要統一。合作學習,不教給學生方法,小組學習就會在一張張嘰嘰喳喳小嘴的廢話中耗掉學習時間,學習行爲和方式並沒有得到實質的轉變,到頭來仍然是幾個優秀學生在發言,而其他學生並沒有參與體驗學習的過程。

5、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老師們要統一思想,落實行動,把小組合作模式理念真正貫徹到每節課堂中。平時要認真的編寫好學案,用好學案。要全面的備課特別是備學生、備討論問題。

6、學生課前預習普遍不到位,家長督促不到位;也可能是學科作業較多,等其他原因。

7、某些課沒必要用小組模式,某些問題根本沒有討論的價值。如果課課都合作、都討論,那樣會使小組合作模式流於形式,反而適得其反。

我個人覺得自己應做好這幾點:

1、我無法阻擋教育浪潮,就只有主動接受而非被動。無法改變家長教育觀念,就改進管理措施。多學習、多觀摩、多交流互相促進,從思想上、行動上統一起來。

2、每一天課前多構思一下上課環節、思路。課後多反思一下上課的得失。以更好指導下一節課。

3、多走進學生傾聽他們的聲音,以更好推進分組模式;關愛每一位學生,以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合作關係。

4、上課的小組合作教學與下課的個別輔導相結合,這樣教學效果可能會好些。

以上言論、觀點僅代表我個人的粗淺看法,如有不對請大家批評指正,耽擱大家的時間,感謝大家的聆聽!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篇23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這次課改的重中之重。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好合作小組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一定要轉換角色,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在《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爲一個重要的理念。因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但是,如何把小組合作學習用到實處,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展示?是我們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擺在面前的難題。就此,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組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合作學習小組間應該水平相當,這樣便於公平競爭,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應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也就是將男生和女生、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內向的分到一起,這樣就爲合作學習提供了基礎,便於合作,當然建成了合理的學習小組,還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缺乏合作意識,常以自我爲中心,往往不能較好地把自己和學習夥伴當作一個學習共同體。起初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多數孩子不善於圍繞問題進行討論,甚至有的光講小話,沒有落到實處。於是,我們師生共同設計了體現多數學生意願的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以引導。如:學習小組選派代表彙報學習情況和方法;組內輪流彙報交流心得、觀點;小組成員彙報後,先由合作伙伴進行補充說明,再由其它小組補充或提出異議等。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及時評價與獎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學習習慣逐漸形成,有的學習小組甚至人人爭先發言,說出自己的觀點。這樣雖然要花費許多人力和時間,但畢竟每部大腦都運作起來了,而且還避免了以往教學中只是拔尖學生唱主角的弊端,使每個學生都有了展示的機會,並在展示中認識自己、發現別人,學會了尊重和欣賞,做到了全員參與,提高了整體效率。

二、選擇恰當的合作學習任務,把握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

合作學習不是爲了合作而合作,合作學習要取得實效、高效,必須從具體學習內容的需要出發,必須從本班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創造合適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下,合作學習都是最佳的教學組織形式。但是討論題過於簡單,激不起學生討論的興趣和熱情,討論難度過大,大多數學生解決不了。一般

下列幾種情況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模糊,似是而非時,要組織討論或辯論;當問題具有挑戰性,能激起學生的探索慾望時,要組織討論。因此,要在教學設計時,透過對學習內容的任務分析和學生實際的研究,預設具有一定挑戰性、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作爲合作學習的問題,然後在課堂教學中,透過觀察學生的實際表現,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適時提出恰當的合作學習問題。我仔細閱讀雙語學校的高效課堂資料,並作了大膽的嘗試發現:學生個人獨立難以完成學習任務;多數學生獨立思考會出現較大困難;學生的看法會出現爭議時;只有大家對合作學習的任務很明確,只有多數學生感到需要合作時,合作學習才能是高效的。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學生樂於合作交流

由於個性氣質、智力因素、家庭環境和生活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學生的認知、情感和體驗也互不相同。因此在合作學習的進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和自尊,在情感上多給予關愛。假如學生髮言時聲音小或結結巴巴,或語無倫次,教師也應當多加肯定和鼓勵。力求做到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說,甚至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課堂上允許實話實說,允許有爭論、有保留意見。學習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學生對教材的反映往往是綜合的、多維的、立體的。教師要爲學生創設自主展示的平臺,張揚學生的個性,把學生的個體差異當作資源來開發,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不能強求一致,要鼓勵求異思維。只要學生理解得合乎情理,教師就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支援他們。當然,我們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尊重他們的個性化感悟,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必要的是非尺度,避免太多遊離於文字之外的活動或表演。只有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學過程纔會更加生動、活潑、豐富。

四、適時的評價激勵,給"合作"增添前進動力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於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爲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爲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

現在,學校爲我們創造了有力的硬件支援和良好的環境,只要我們積極進行合作與探索,實踐與總結,貫徹這一全新的教學理念。在課改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