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實用】心得體會的作文彙編七篇

學問君 人氣:1.68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得體會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心得體會的作文彙編七篇

心得體會的作文 篇1

暑假裏,少先隊大隊部希望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一本好書。每天,爸爸總和我認真地讀《增廣賢文》。這本書圖文並茂,不但有原文,還有解譯。真正是一本少年兒童的啓蒙讀物。

也許適合我的年齡,也許我的學習狀況,爸爸在和我學習(原文)“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賢文時,顯得特別用心,告訴我小時候如果不勤奮努力學習,這樣會白白浪費時光,長大出來社會工作,很多知識點都比不上別人。年老了,只有自己悲傷流淚。

我現在明白了爸爸、媽媽的用心,以後一定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心得體會的作文 篇2

有了第一次採茶失誤的經驗教訓,再次採茶時,我就只帶兩瓶酸奶,一瓶開水,走之前嘴裏含了三顆木糖醇;曬黑的脖子也正在脫皮;方形籃子也跟別人換成了圓形的。到了茶山,我注意腳下手上的功夫:腳下踩穩踩實;(把籃子往樹上一放)手上左右手分別派上用場。選擇好的地點,一棵一棵地摘,一行一行的上。稱第一稱時,差距又出來了,我還是敗軍一個。失敗了我並不灰心,冒着烈日又出發了,我手笨,就請厲害的同學幫我,求這個給點、那個給點,可是,施捨的總是吝嗇。看來,靠人不如靠已。於是,急中生智的我,終於悟出了與他人差距的緣由:我用的是“蜻蜓點水”式採摘方法,摘一個往籃子丟一個,質量雖好,但浪費時間,數量太少;而其它同學用的是“小雞啄米”式採摘方法,摘一把往籃子裏一放,散一塊,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汲取了精神的動力之後,我也學着其它同學的樣,果然擺脫了被罰掃地的困境。

心靈∠手巧

有了前幾次並不成功的體驗,教訓中誕生了經驗,辦法是死的,但人是靈活的,我不再拘泥於一種方式,會因地因茶而靈活運用兩種不同的採摘方法,隨機應變,果然效果明顯。

到了好摘的地方,我就用“小雞啄米”式,大拇指與食指充分發揮了作用,就像小雞啄米一樣,“啄”到一“粒”,後面三個指頭就“吞一粒”,協調而自然,“肚子”裝滿了趕快就往籃子裏“吐”,散一堆的模樣。到了不好摘的地方,我就用“蜻蜓點水”式,只要手不閒着,腳不懶,我就不會落後;這也是爲尋找到好摘的地方的一種過渡。

習慣成自然,採茶時間長了,有的時候,腦子好像是一片空白時,但只要眼睛到了,手上採摘的速度就更快。這種感覺就是:同樣的動作做多了,不需要太多的思維,換句話說——重複是成功之母。最後一次採茶,我終於不用吃“救濟糧”,大大超過了班平指標。

前後一星期的勞動,讓我的脖子以上,短袖以下的,凡是洗過日光浴的地方,與身體的其它部位形成了黑白分明的界限;大拇指與食指也粗糙了許多。但是,作爲只知道獲取而不知付出的現代中學生,從父母的寵愛中走向大自然,用自己的汗水不光換來了勞動成果,還從親臨實踐中獲得了許多真知。

所以我說:“其實勞動也很快樂!”

心得體會的作文 篇3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願意完成的功課。甚至有的學生提起作文就感到爲難,害怕。爲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透過《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加之自己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爲,小學作文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 從小抓起,做好鋪墊和銜接。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就應該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所以,從這時起,語文老師就應該有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意識,上好每一節口語交際課,讓學生能通順地說一句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能圍繞一個意思說幾句相連的話,這樣堅持下去,就會增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爲三年級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揭開作文神祕的面紗。

小學作文教學實際是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文字表達出來。新課程標準

明確指出小學生作文是“寫話”和“習作”的結合。這既符合小學生學習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認識規律,又符合小學作文教學的實際,小學生的作文實質是練習用筆來說話。當學生進入三年級後,學生已經學會或基本學會了用口語,現在只是讓學生學會用筆來說話,實現口頭到筆頭的轉化,把寫變成了一種由內到外的自由傾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下來,從而形成一種寫作主體,寫自己的自得之見,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筆,寫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這樣就從心底裏排除了“作文難”的障礙,減輕了學生心靈的壓力,有利於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益。

三 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慾,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向着認定的目標前進。作文是現實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命題作文要結合現實生活,一個好的題目,往往能起着概括全文,點明中心,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和興趣的作用,反之如果題目不當,脫離實際或者公式化,學生作文就會感到無話可說。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吐真情,不說空話、假話,作文和生活是緊密聯繫的,作文要靠生活積累,所以我們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從而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他們願意寫作文,愛上寫作文。

四、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重視文字”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爲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活動,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五 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讀課外書,,不斷接受文化薰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爲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就寫不出好的作文,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鑑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

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開啟寫作思路。

六、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於作文、樂於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啓發,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熱愛寫作,學生把寫話、習作成爲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自覺需要,切實培養、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特別是思維的加工和整理能力,從而提高作文能力。

陳化店鎮雲杜學校周曉紅

20xx年11月

心得體會的作文 篇4

10月12日星期三學校爲我們舉行了一次“環保知識講座”,講座圍繞“環保之益”、“怎樣環保”、“要講衛生”等三個方面。

這幾年,地上的垃圾太多了,隨處都可以見到滿地的垃圾。果皮、零食袋、電池到處都是,當然,這一些垃圾都環保工人給清理乾淨了,可是這一些垃圾去哪裏了呢?到垃圾場去了,可是垃圾場那裏會堆得起那麼多垃圾呢?這些垃圾不可能無端端地從空氣中蒸發掉了呀!其實,它們都被倒進江、河、湖、海里了。本來水是清澈見底的,現在有了那麼多的垃圾,它們原本的清逐漸變成了烏、黑甚至變得有點兒紅了。我還記得“知識講座”還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很小的男孩對他的媽媽說:“媽媽,天空是什麼顏色的呀?”媽媽說:“當然是藍色的啦。”孩子說:“不對呀,我看見的天空明明就是灰色的呀,怎麼是藍色的呢?”是的,天確實是藍色的,可是最近我們發現,天空變成灰色了。天空爲什麼會變成灰色的呢?原來有許多工廠需要用煙囪,煙囪裏冒出的煙越來越多,黑色的煙霧把天空都染成灰色了。所以大家要注意。

地球上的水資源並不豐富,所以大家要節約用水。金華市的水是浙江省最多的,許多垃圾從這邊的江流向杭州、寧波。所以那兒的人喝到的水味道都很怪。雖然離杭州市不遠的錢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江,可是那裏面都存在着許多對身體十分有害的細菌,人喝了會感到肚子不舒服。所以大家在出門之前最好能帶一個塑料袋,如果吃完了東西就把垃圾扔進塑料袋裏,然後仍進垃圾箱。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讓我們行動起來,爲了保衛這個綠色家園,不要亂丟垃圾了,如果每個人都不亂丟,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麗。

心得體會的作文 篇5

4月20日在學校領導的組織安排下,我們到市教科所參加了一次由趙飛老師主講的《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作文有效教學研究》的培訓交流活動。

一開始趙飛老師機智風趣的語言以及對當下教育現狀的分析引起老師們的共鳴。接下來趙飛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聲情並茂、幽默調侃式地講述了自己在指導學生作文教學中的思考、實踐和創新的教學理念,更是讓老師們聽得津津有味。

趙飛老師首先對小學作文有效教學的一些概念進行了梳理。其中對有效教學的詮釋讓我們耳目一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對我們來說是首次聽說;作文教學的關鍵詞:“生活——素材、需求——動機、思維——工具”的解讀結合全國名師和經典案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接着趙老師圍繞重點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積累素材、拓展思維、指導修改幾個方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進行了指導。每一個要點都有生動的案例,每一個案例都讓我們回憶起了自己的課堂教學,產生了思想的碰撞,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兩個多小時的培訓中間沒有休息,老師們全神貫注,認真記錄,毫無倦意。

培訓結束,噓一口氣,雖然有點累,但感覺收穫不少。趙老師精彩的培訓還在腦子裏縈繞,回想每一個細節,深深地發現:差距。趙老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的有效性讓我們感到大大地落伍了。仔細分析,趙老師也不是純粹的理論研究專家,他也是一線的教育實踐者。和我們一樣幹着普通的教育教學工作,但我們之間緣何會有如此的差距?不善思考、不研究、無創新,應該是症疾的根本。回想我們的`教學工作,年復一年地重複着老套路。儘管現在有了一些投影儀、幻燈片等先進的教學手段,但從教學理念上來看卻大多還是穿新衣走老路。

雖然從趙老師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學生在各方面的基礎要優越我們的農村孩子,因此他的一些具體方法我們不能照搬,但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在實踐中思考、研究也一定能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孩子的作文教學的有效指導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所以要想從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感到快樂,就要做一個會思考的研究型老師。

心得體會的作文 篇6

勞動是什麼?很多人並不能真正瞭解,他們都認爲勞動是苦的,是累的。其實這只是“勞動”一詞的障眼法,勞動是甜的是快樂的,只是親身才能體會。 每一次我幫媽媽打掃衛生,擦玻璃,掃地,都把我和媽媽累得滿頭大汗。可是,我和媽媽的臉上卻掛着燦爛的笑容。這是因爲我和媽媽都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勞動的樂趣無窮無盡,比如說你可以體會到用自己的雙手勞動而創造出一個個成功,這種樂趣,這種喜悅,就像在蓬勃生機的春天辛勤的勞動,在滿地金黃的秋天得收穫那樣無法語言來形容的感覺。

勞動的樂趣無窮無盡,比如說你勞動爲人做出了貢獻,心情就像春天開放的花兒一樣燦爛。當你用勞動做好一件事受到了別人的讚賞。心裏一定比蜜還甜。這時你就能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勞動像一塊甜甜的豆沙糕,讓你體會到樂趣。

勞動像一個苦果,讓你感受到疲勞。

有喜有憂,有苦有甜,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勞動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假如說地球創造了人類,那麼勞動將是人類創造新地球的最好武器。

中華延綿五千年,有許多是教我們要勞動:勞動創造了一切。勤勞的人再窮,也會有富裕的一天。懶惰的人再富,也會有貧窮的一天。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字樣,應該永遠牢記我們心中。勞動是體現一個人有修養有道德有文化,有內涵的最明顯的標誌。是呀,老舍先生也曾經說過: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句話真是耐人尋味,,即諷刺了不會勞動的人,又體現了勞動的可貴。有一位商人曾說過:辛勤的勞動是發家最關鍵的本錢。勞動似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劍,只要好好運用就能穿透世上一切堅硬的東西。勞動是最光榮的,不勞動是最可恥的。

勤勞的人被人稱讚,懶惰的人被人唾棄。勤勞幫助了自己,懶惰害苦了自己。我們應該靠辛勤地勞動換老收穫,而不是靠一步登天做着自己的白日夢。

初一:沈發耀

心得體會的作文 篇7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進行一次登山比賽。大家聽了這個好消息,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我們排着長龍似的隊伍來到了鳳山公園腳下。望着直衝雲霄的階梯,我心裏想:我一定要爭個第一名,即使沒有第一名,也要爭個前五名!老師先讓我們做準備活動,大家專注地做起活動來。

“比賽開始!”老師的話音未落,我前邊的同學如猛虎出山,快速向上爬。我暗暗想道:料你們也跑不遠,等你們體力消耗完了,自然會慢慢停下來,那時我不就能輕易地超過你們嘛!於是我就照着常速往上登。臺階一級一級地伸向半山腰,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完臺階,我感到疲憊不堪,就想坐下來休息,可老師說:“如果坐下來,腿就會痠軟的,那時就爬不動了。”眼看後面的同學就要追上來了,我毫不猶豫地向前衝。

忽然,跑在我前面的一個同學停下來了,顯然是體力消耗太大,想休息一會兒。我毫不費力就超過了他,排到第四名。眼看快追上前面的同學了,可是前邊路窄,只容得下一個人走,我只好放慢速度,緊緊跟着第三名同學。不一會兒,路寬了,我一加速,把第三名同學遠遠地甩在我的後面……離終點只有二、三十米了,競爭更加激烈了,前兩名同學你追我趕,相差不過十幾釐米。時機正好,我一溜煙兒,超過了前兩名同學。

這時,我的腳似乎灌滿了鉛一樣,擡不起來了。眼看後面的一名同學就要追上來了,我心想:衝吧,已經沒有多少力氣了,不衝吧,又得不到冠軍……“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句話讓我渾身充滿了力量,激勵着我毫不猶豫地向終點衝刺……

終於,我獲得了勝利。我邊用雙手拭擦着臉上的汗水,邊望着藍藍的天空,天空好像在對我微笑;望着碧綠的溪水,溪水好像在向我祝賀;望着連綿起伏的羣山,我真想大喊一聲:

“我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