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精選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範文錦集六篇

學問君 人氣:2.95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範文錦集六篇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 篇1

看完《愛的教育》,我才明白,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也是我最需要的,是“愛”。“愛”會影響人的一生成長,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是一門藝術。

《愛的教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的父親。他要求他的孩子努力學習。他採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或粗魯的警告,而是像春風吹柳樹那樣溫和的勸說。爲了說服孩子努力學習,父親給了孩子很多已經工作的人不要忘記學習的例子,讓孩子進一步瞭解閱讀的重要性。千千有成千上萬努力學習的孩子,你必須成爲千千成千上萬孩子中的一員。

溫柔的父親用他堅韌而善良的筆觸開啟了孩子的心扉,因爲他非常清楚什麼最觸動了這個小男孩的心。他從來不在兒子面前裝大,因爲他是父親。相反,他學會了和兒子交流,像知心朋友一樣善良。他教育兒子,做人最重要的是勇敢,勇敢的面對成長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如果你對不起任何一個朋友,都要勇敢道歉,認錯,請求原諒。這不是一個成功的父親嗎?

文章中母親的“愛”教育也讓我感觸頗深。有一次,她兒子在家閒着,她就帶他去了殘疾兒童學校,但是讓她兒子呆在學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後,他對兒子說:“我不讓你進去的原因是,像你這樣健康的孩子進去,讓那些不幸的殘疾孩子看看他們有多難過,也許他們會自暴自棄。是的,對於那些殘疾的孩子來說,心裏有陰影。現在好人的幫助已經把陰影拋在腦後了。如果你讓他們看到比自己更健康更幸福的孩子,你又會暴露他們的傷疤。因此,母親教導兒子要爲別人着想,要有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困難,都應該伸出一雙溫暖的手來幫助他們。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 篇2

花了整整一個月,終於看完了這厚厚的《愛的教育》。我看完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愛。

這本書是根據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透視日常生活中學校與家庭的關係,師生關係,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

愛情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素,也描寫了很普通的人物,但卻透露出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感情,會讓人感到感動。比如每月故事裏,凱爾尋找母親的漫長旅程的故事。據說凱爾的母親因爲父母的債務,決定去待遇優厚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媽媽離開時,她和家人保持聯繫。但是自從上次凱爾的母親寫信說她不舒服,她就和家人失去了聯繫。家裏各種方式發的信也沉入大海。我收不到媽媽的信,所以家裏更冷。父親和兒子每天都去以淚洗面,凱爾爲他的母親而死。最後,13歲的凱爾自告奮勇去找媽媽。

凱爾的堅持讓父親無奈的相信這個像大人一樣懂得事理的孝子一定會成功。做好一切準備後,凱爾開始了千里尋母之旅。在路上,他經歷了各種艱難險阻,嚐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道過了多久。在凱爾的不懈努力和人們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失去生命意識的垂死母親。凱爾的出現讓我媽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凱爾和她的母親終於團聚了.看完這些,我不禁佩服凱爾對母親的深愛。再想想自己。而凱爾,同齡,卻顯得無知,那麼渺小。只要小事情發生,就把火丟給你媽。這太不對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談論的一個詞。然而,有時,我們經常忽視身邊的愛,比如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的良好指導,朋友對彼此的安慰.這些往往被我們認爲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並沒有認真去欣賞。而如果你經歷了,你會覺得人生就是這麼美好的一件事!

有時候遇到挫折,我們常常會抱怨別人,好像全世界都在反對我們,甚至會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愛自己,有些人想變得更悲觀,會自殺以示抗議。多悲哀啊!其實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身邊的`一切,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愛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啊!

當你能感受到那種非常普通的愛時,我相信你會不遺餘力地把你的愛給一些有需要的人,是嗎?

朋友們,請帶上一份神聖的愛,投入這個世界。你會發現,只要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更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船,結束自己的愛情生活。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 篇3

“家”其實是一個複雜的東西,有人漂泊四海爲家,有人堅持鄉村是家,有人認爲家人是家。我們每個人對於“家”的情感和定義也不盡相同。

春節已過,又是離家的日子了,我們離開的是家人的牽掛,奔赴工作崗位了,希望酒淺的這個小文能夠讓你回味家的味道,就算揹負行囊再次上路,也產生一些共鳴吧。

今年的春節過的冷清,因爲我很不孝的把母親在大年初二氣的獨身回去老家了。有人說,沒有孃的地方就不是家,其實多年以來我就是這麼覺得。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抱怨無法和父母溝通,但是我也從來沒有正面溝透過,因爲我不願意花時間在這些小事上糾纏,也不想總是吵吵嚷嚷,因爲時代觀念問題,註定我們都無法說服對方。

這段關係中,最終就是隻剩下了憤怒和不滿,以及不能得到的和給予的尊重。溝通成了最大的問題,尤其在憤怒的情緒下,尤其對於自己最親密的人,比如父母、妻女……

到底什麼導致了這一切,真的原生家庭嗎?最近幾天一直在思考,整個社會的教育就是如此。最起碼90年代的教育如此,讓人羞於表達。

我們在傳統的教育中,歷來尊崇儒家孝悌,夫唱婦隨。但也許這正是我們無法面對親人的原因,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充滿了責任,獨獨缺乏了愛的教育,我們對父母不好,發脾氣,會被冠以不孝順的名號,而不是不愛父母。我一直以來就是認爲我對老婆好,完全是因爲愛情,對父母好,因爲是親情,是愛。而不是所謂的責任和孝悌。

我們的傳統觀念中,總是羞於表達愛意的,夫妻之間,總會以老夫老妻,而羞於說出我愛你,出門的親吻羞於表達,父子之間母女之間,更是如此,在觀念中,我們的父母總是那個慈祥默默爲子女付出的人,甚至媒體都在這麼渲染,比如年前刷屏的那個視頻《啥是佩奇》,我想表達的是我們表達愛意的形式很多,不僅僅是侷限於過年、母親節、父親節……何必過於形式化制式化,我們的社會不該是這個樣子的,父親就在父親節,母親就在母親節,母親必須和藹可親,父愛必須沉默寡言,現實呢?現實不是你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大多情況是什麼?是煩惱越說越煩,事情越談越崩。

生活該是什麼樣子?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圈子,不是除了盼孩子之外就沒有別的事情,不是除了年夜飯就沒有了親子時光,子女呢?不是不逢年過節就不能打個電話。

我們的教育太侷限了,把我們都框在了一個圈子,無形的社會是豐富多彩的,表達愛意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能一過年就提母慈子孝,複雜的世界坍塌成了幾個簡單的模式,侷限了我們整個社會對家的理解,進而影響着我們愛的表達。

我們教育中缺失了愛的教育,總是在強調孝悌,當然不是說兩千年來的儒家文化不好,我只是覺得可以有更深層的人類感情來處理事情,而不是用孝悌道德層面的東西來約束。如果我們都能夠自如的表達愛意,接受來自對方的愛,相信效果會更好。

前段時間在老家,無意間看到了一個小侄子的語文讀本,《愛的教育》,心頭一驚,我們的教育已經開始關注這些了,昨晚我在kindle搜尋了這本書,這本書居然是一個意大利人在1886年的著作,民國初期就傳入中國,夏丏尊先生根據日、英譯本翻譯成漢語,豐子愷插圖。

這本書的譯者夏丐尊言到:“書中敘述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得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爲世間要如此纔好。於是不覺就感激、就流淚。這書一般被認爲是有名的兒童讀物,但我以爲不但兒童應讀,實可作爲普通的讀物。特別地應介紹給與兒童有直接關係的父母教師們,叫大家流些慚愧或感激之淚。”

希望我們都能學會如何愛人如何表達愛意,讓我們的家庭更美滿,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甚至人類更進步。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 篇4

自從孩子們放假以後,每天我都看見很多父母開始寫博記錄他們與孩子的共讀書香的歡樂時光,我很佩服他們的毅力,也爲越來越多的家長們開始重視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日子而感到欣喜。

相比較他們而言,我和兒子讀書的種類和數量都很少了,因爲自放假到現在我們只讀了一本書————《愛的教育》。那還是我在1980年買的一本書,書價只有0。72元,被我收藏到我的書櫃裏多年,已經沾滿灰塵。年前我打掃衛生、整理書籍的時候被翻出來。欲作爲兒子寒假的讀物。兒子每天讀3篇,居然愛不釋手了。

年三十的那天,兒子讀到一篇《小石匠》,內容大概是小石匠到“我”的家裏來做客,他身上的石灰弄髒了"我"家的椅子,爸爸制止了"我"要去擦乾淨的動作,媽媽還幫小石匠縫上了他的一個上衣鈕釦。小石匠臨走的時候說他玩的非常開心。

這篇文章結尾部分“父親”的話是由我來讀的:“安利柯,你知道我爲什麼不讓你去擦椅子上的石灰嗎?因爲你當着同學的面這樣做,就是等於責備他把椅子弄髒了,這樣很不好:第一、他不是故意的,第二他穿的是他父親的衣服,上面的灰土是他父親在勞動的時候沾上的。凡是勞動所帶來的,不論是塵土、石灰、油漆還是別的東西,都不是骯髒的,當你看到一個勞動歸來的人,千萬不要說“這人真骯髒!”你應該說“他身上帶着勞動的痕跡!”記住我的話吧,你要愛小石匠,一來他是你的同學,二來,他是勞動者的兒子!"

合上書後,兒子問我:老媽,那收垃廢品的是不是也是勞動者?”“當然是啊,凡是靠自己勞動掙錢養活自己的都是!”我肯定的回答。

“是不是就象我們班的韓**一樣,雖然他爸爸是收廢品的,雖然他身上有臭味,但是我們班的同學不該嘲笑他,不該不和他玩?”兒子又問道。

“是啊,你想想,他們家那麼困難的環境,他的爸爸還讓他來讀書,他每天還能堅持來學習,這就很了不起了。你再想想,他的爸爸要賣多少廢品纔可以交他的學雜費啊?算個數學題吧,一個飲料瓶是一角錢,要多少個是300元錢!” 兒子想想立即說“3000個!”“那多少個是500元?”“5000個……!”兒子忽然不吭聲了。

“是啊,兒子,他的爸爸要買3000個瓶子纔夠教他的學費,而媽媽要賣5000個瓶子只夠交你的鋼琴費……其他的花費呢?”

兒子默然了………

三十上午的時候,家家開始貼對聯了。我貼完對聯就去順便把樓道的樓梯掃了,灰塵很大,兒子不聲不響的舉着澆花的小水壺幫我灑着水,笑咪咪的看着我………

打掃完後,兒子去他的房間彈琴了,每天兩個小時,三十是這樣,初一是這樣……今天是初二,回孃家鬧新年,吃完午飯我們又要回家彈琴,哥哥姐姐都在說我,讓孩子今天不用彈琴了,兒子卻連連搖頭“不行,不行,我要回家彈琴,我媽媽每個月要賣5000個瓶子呢………”一邊說着,一邊把幾個紅包塞給我“老媽,我的壓歲錢,給我存上,下個月你不用賣瓶子了。。。。。”

老媽我笑了,雖然眼裏有點淚花,但是老媽我開心。。。。

我們常常在談愛的教育,什麼是愛,愛什麼,如何愛,怎樣愛……。其實“愛”就象是春天破土而生的嫩芽,有陽光,有雨露,有溫暖,有牽掛,有理解……它纔會點滴生成,茁壯成長,永駐心底。

兒子,你也在讓我長大!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 篇5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讀愛的教育心得體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援,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爲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爲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爲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爲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溼.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爲人爲父爲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寒假終於如願以償了.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爲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 篇6

誰會愛我?告訴你吧,愛我的人成千上萬,數也數不清,我是名副其實的萬人迷。因爲我是您身邊的教育專家,我爲教師提供了讀書寫博的樂土,我爲家長教育孩子支招,我爲孩子成長提供陽光和雨露,我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爲目標,再加上充滿激勵性的各種活動,再加上金黃色的小皇冠,這樣的我怎能不爲人愛?愛我吧,那怎樣才能抱住我的小皇冠呢?怎樣讓你的才華得以充分的展示哪?那就讓我結合0903期教師博腕梧桐靜語的成長經歷,來給大家講講怎樣才能把我的小皇冠抱回家吧!

一、愛我,想抱我,千萬別害怕

提起這個梧桐靜語呀,其實她一點也不優秀,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偏遠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師。由於學校條件有限,資訊閉塞,我這建博五年了,她直到20××年10月2日纔在好友一縷馨香的帶領下來我這裏報到,可謂是姍姍來遲。

到我這裏一看,她就嚇得直往後退,連連對我說:“你這裏的博友都太厲害了,寫的博文一個賽一個,我這點水平,哪敢拿出來獻醜呀?”我就告訴她:“沒有想不到的事,只有不敢去想,不敢去做的人。如果你不主動開啟心靈的大門,邁出第一步,又怎能打破生命的格局呢?只有勤於練筆,纔會寫好博文;只有勇敢追求,纔會有所收穫;只有不懈努力,纔會成功。所以愛我,想抱我,千萬別被高手嚇倒,勇敢的向我走來吧!”

二、愛我,抱住我,千萬別鬆手

我好不容易把這個梧桐靜語攛掇了來,誰知這個人呀,一點也沒有恆心,總是說學校的事多,學生的麻煩多,家裏的家務多,寶寶的問題多,沒空來我這發文。我就又把她提來教育了一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擠總會是有的。難道這句話你沒聽過嗎?你總是教你的學生要會擠時間,可你自己哪?這其中的道理還用我再給你講嗎?”直批的她是頻頻點頭,連連說是。我看她的認錯態度還不錯就教給了她我的得皇冠獨門絕技:“樹立目標,奮起直追;堅持不懈,靜待花開。十六字真言,字字珠璣,你獨自去好好領悟吧!”她回去之後,痛定思痛,還真閉門思過,制定了一個個拿下我,抱住我的目標。

第一個目標: 別人的博文上有,說明寫的好,她也想要,那就學習唄!那一段時間,她沒事就看推薦博文,看着看着還真讓她看出點門道,20××年11月11日,《過量的母愛是愛嗎? 》終於,讓她實現了第一個小目標,你看把她高興的,一天都合不攏嘴,哼着小曲樂呵的樣兒,簡直就像中大獎一樣。

第二個目標:這個小圖標是什麼意思?哦,原來是博談客論狀元文呀!聽說這被譽爲:“博腕好得,狀元文難獲。”這是所有博友的腳逐,同一主題,8000多篇的博文中只取一篇。嘿,別說她還真有股闖勁,一看當即拍板決定向狀元文進軍。一而再,再而三的投稿,就連我都怕了她的糾纏,乾脆給她《修好路,更要走好路——給衆享學子的建議》一個家長狀元文算了。要不然,她老追着我不放,那可怎麼辦?

第三個目標:書香班級啓明星獎,本來她以爲班級裏,沒有學生參加,教師就不能參加,沒有參與。幸虧博友劉偉,給她提了個醒,在大賽結束前17天參賽她就又揪住我不放,讓我天天看她的博文,真是煩死我了。不過幸虧她寫的越來越好,在大賽結束時,總排行榜位居第三十名,共寫出代表作29篇,那可是篇篇推薦。我想這次大賽評委們對她這個小黃毛丫頭,可要刮目相看嘍!

第四個目標:這可是我的貼身之寶,那可不能輕易給她,她想要,先要寫好博文,還要多串門,多點評,多取長補短,得到衆多博友的推薦與支援纔算數。於是,爲了這個目標,她每天走西家,串東家,再加上博友稚子媽咪、劉偉、仁元、江邊釣者、十里荷香、風吹鈴兒、稻草人、母愛的顏色、凡凡媽媽、小女兵、殼殼妹兒、魅力飛飛、虎嘯vs龍怒、公主藝琳、趙藝潔、吾家小女等等,衆多大小博友的支援鼓勵下,終於在20xx年9月3日,實現了他的又一個目標。

今天,她樂顛顛地來見我老人家,告訴我:“您教我的絕技還真管用。我該怎樣感謝您呢?”我哈哈大笑,說:“什麼獨家絕技呀,其實都是衆人所知的簡單道理,那就是‘理想是成功的燈塔。’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堅持不懈,勤於筆耕,那麼即使你是土中的金子,總會被人發現,散發奪目的光彩。因此成功永遠留給願意付出的人。”這下她這個迷糊蟲總算明白了,愛我,抱住我,堅持住,只要你不鬆手,你就會收穫多多。

三、愛我,抱緊我,千萬別歇着

看你那高興樣,別以爲,我這裏的好東西,你都得到了,就不來我這裏和大家交流了。有進取心的人永遠只會看着明天,不會再去留戀昨日的成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好不容易,把筆頭練得差不多了,你一丟可就再也撿不回了。樂,可以,歇,一兩天也可以,但我希望你以後,還要天天到我這報道,要不然,你可就抱不住我了,知道嘛你?別歇到我飛了,你再來後悔那可就遲了。

我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是一方廣闊的天地,是一個美麗的文學大舞臺。只要你想寫博,只要你願意進步,只要你想充實的渡過每一天,只要你想在我這裏“秀”出精彩,那就學習一下梧桐靜語的成長曆程,來抱抱我吧!

自評:簡單直白的語言,沒有過多的修辭,只想用最真的一面來表達我的喜悅,我的感想,我的體會。不足之處,望各位博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