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精選】遠程培訓心得體會集合六篇

學問君 人氣:1.73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遠程培訓心得體會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遠程培訓心得體會集合六篇

遠程培訓心得體會 篇1

xx年的暑假,加入了中小學遠程教師培訓的活動,讓這個稍顯炎熱的假日覺得異常的有意義,從知名教授的講座到一線名師的經驗,從高深專業的理論到精典個案的解析,從精彩的互動交流到激烈的學員論壇,我們收穫着、感動着、反思着……這次培訓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不僅僅是一次教育的專業培訓,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洗刷掉我們內心深處的點點塵埃,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每個講座都蘊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讓我的審美能力和教育教學技巧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國家第二次利用網絡方式將吉林省美術教師進行大規模培訓,透過學習使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在美術教育理論、專業技能、課堂教學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更深層次的認識到了作爲美術教師的責任。

一位老師在研修日誌裏有這樣的話語:學習是一個人一輩子的事情,帶着樂趣去學它,一生將會變得豐盈而充實;而倘若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那隻會成爲你一生的缺憾。其實,學習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也是一種享受。我也有同感。本次培訓,不但全面而且細緻、精闢。既有各領域的專家在理論方面的精彩闡述,又有課堂實錄、教學案例供參與培訓的教師觀摩、學習。多位教育名家的講座不僅帶給我全新的教育理念,還有情感的薰陶、精神上的享受、心靈的震撼以及思維火花的碰撞。下面將我的一些親身參與的體會和心得與大家交流,希望對大家有所啓發與幫助:

一、轉變角色,認真進入學習狀態。

從教師變成學生,不禁懷念起以前的讀書時光,懷念讀書時的美好點滴,不想這次培訓也將成爲我記憶中揮之不去的美好時光,讓我在以後的時間裏多了美好的回憶。看到培訓課程的第一感覺便是密密麻麻安排了很多內容,想想將要接受這麼多內容的培訓,心中不免有一絲擔憂,但是後來證明,這是一步步的階梯,讓我們慢慢登上這新課程的列車,將帶着我們駛向美好的前方。

二、思想認識到位,角色轉換迅速。

我雖然是一名中學美術教師,雖然美術學科長期處於邊緣學科地位,得不到高度重視,作爲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對搞好美術教育教學工作還是信心十足,並且在不斷尋求機會透過學習來提高自身素質。因此,自參加這次國培後,我立即行動起來,從思想上實現了從教師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虛心請教老師和同行,又能根據美術培訓班的培訓計劃,安排好自己的培訓時間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做到了每天做好什麼,完成什麼的準備。並且在學習過程中服從統一管理、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高質量的完成了本次學習測試、作業任務,得到了班主任教師和同行的高度評價。

三、集體加分散學習,效果好。集中研討,講究實效

嚴格按照培訓計劃中的課程安排,有步驟的培訓,不超前不滯後,保證學習的有效性。我們美術班採取的是集體加分散的學習方式,既符合實際,又提高了學習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學習中我們建立了學習羣,在輔導老師的帶領下,每一階段的學習完成後,我不僅在學校進行集體研討交流學習經驗,研討學習內容,收集資料、提煉出有學術價值的問題,而且還在美術班級論壇上也進行了經驗交流,互通有無,並將提煉出的有學術價值的問題,請教央館專家進行解決,並能積極參與專家的數次討論。在討論中,每位學員都能積極主動參與討論,暢所欲言,氣氛活躍,這種有效的學習氣氛,充分調動了每一位參訓教師的積極性。

四、拓寬視野,更新觀念。

這次“國培”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多天的經歷,但對我影響深遠。首先作爲一名基層教師我能參加理論深度的講座而感到幸運,利用這次會做了很好的提煉與總結,並與廣大一線教師進行了交流,之後還對“教學評價”的意義與具體教師操作方法進行了反思,用更高的標準來指導和要求自己的教學和教研。同時,我又從兩位專家那得到充電的機會,感受到國家級培訓的實際意義,對今後的教學教研工作有很大幫助。更重要的是我又認識那麼多的新朋友(全體參培的老師),相信有他們的陪伴和鼓勵,我們會一起進步,一起成長,達成“國培計劃”的最終目標。

透過這次對美術新課標的培訓,使我在教學方法、教學觀念及教學資源的利用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啓迪,素質得到了一次次量的積累與質的提升。這次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不斷地去踐行。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在今後的教學中,將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新臺階。

遠程培訓心得體會 篇2

炎炎夏日,暑期活動豐富多彩,而“新課程網絡培訓”則給了我們一次“充電”的機會。一杯清茶,一臺電腦,讓我的心在這高溫天裏沉靜下來。學習是可以帶來快樂的,課程中關於“閱讀”的目標、教學及評價這一環節,我感觸頗深,特別是其中談到“根據閱讀是對話的認識,師生雙方在教學中如何定位”這一話題,我不由得與自己平日的教學工作相聯繫。

自我校開展生本學習以來,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此期間,我充分意識到在課堂上自主學習並不能“大甩手”,想要提高學習能力則離不開有效的引導,特別是閱讀教學要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自主選擇的權利。我們常說“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同時,新課標也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我們要讓學生在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獲得新的體驗,就要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當好主角。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與文字之間充分對話,這不僅逐步形成閱讀的能力,而且能體味文章的喜怒哀樂,感悟語言文字帶來的美感,受到教育和啓迪。

如:教學《黃山奇鬆》一課時,我沒有一味地去分析,而是引導學生讀通課文、解決問題。旨在讓學生以充分前置性學習爲前提,透過合作,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感受黃山三大名鬆的神奇,透過感悟地讀,讀後再感悟,力求透過聽、說、讀、寫的全面關注,以及學法的指導和學生學習狀態的評價,真正體現出課堂教學的語文味和學生高效自主學習的目的。

◇以“導”帶學,有效合作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爲了不教”。“教”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地去“學”,提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創造新知識的能力。那麼“會問”則是“學”的大前提,因此,日常教學時,教師應時時注意對學生進行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當他們與文字充分對話之後,留給學生髮問解疑的時間,激發學生主動“問”,學生在不斷地感悟中,學會問有價值的問題,如:“黃山鬆‘奇’在哪裏”,顯然學生已經把握住學的重點,而作爲教師的我們在此時就不能忘“導”的作用,讓學生們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中透徹地理解文字。

◇合作中引導感悟

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思考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感悟鬆之奇。抓住關鍵的句子和詞語,聯繫上下文,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黃山鬆奇在哪兒。首先做到有序,談一談(在組長的組織下,依次發言。一人談時,三人傾聽,並給予別人意見,補充自己的想法。)評一評(結合小組合作時的表現,進行及時評價)。其次做到引領,在小組合作中,教師走下講臺,參與交流,並給予指導;在大組交流時,仔細傾聽,並給予引導。在彙報時,學生能夠將黃山鬆奇在它的千姿百態,奇在它頑強的生命力把握到位。這樣一來,學生就慢慢學會合作,懂得怎麼交流,合作才能逐漸有效,走向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應是有任務的,指向性也應明確,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給予恰當的評價及調整,旨在讓學生合作的過程便於操作。也就是說,在備課時,也要備合作,包括學生合作的任務,合作具體的操作流程,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應全面關注。

◇合作的效能高

初讀課文的過程,教師往往習慣讓學生透過自讀的形式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而,讀課文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的過程。“生本課堂”中,我嘗試讓學生小組合作讀,和學生自讀相比,花的時間是一樣的,但效果卻不一樣。學生自讀,遇到不會的字,他得藉助工具書,花時間解決,而有時,即便讀錯了一些字也不知道。小組合作讀,不會讀的字大家會提醒,讀錯的字,大家會糾正,同樣的時間,效果上看,合作讀明顯優於自讀。

◇合作中不失語文味

教師應時刻謹記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需要教師有效的引導,而身爲語文教師的我們則更應讓學生以提高語文素養和積累美妙的語言文字爲目的進行有效教學。

如:教學《黃山奇鬆》一課前,看過很多教學設計中將三鬆圖片或視頻在課堂初始就出示給學生,這樣卻忽視了語文課應引導學生藉助語言文字去把握鬆的特點這一關鍵,先出現過於直觀的圖片勢必限制住學生的想象空間,學生很難對語言文字進行深入理解,課堂便失了語文味。因此我將出示圖片的時間放在檢測環節,讓學生合作分辨三鬆的過程正是對學生是否把握好三鬆各自特點的有效考察,同時進一步感受鬆之奇,深化了課堂。而這個過程是均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師智慧地引導使學生在自主的情感支配下完成課文段落學習的階段性小結。

◇導“內”延“外”

教師應關注到學生對課堂所學方法的靈活運用能力。例如:本節課重點的學習已經在學生的自主合作中完成,這時,我把三棵鬆的學習拓展到黃山無處不在的鬆海,配合課文中出現的“屹立”“斜出”“彎曲”“仰”“臥”“俯”“狀如黑虎”“形似孔雀”等詞語對照相應的圖片情景朗讀,深化主題,加深對黃山鬆的理解。在學生從理解黃山三大名鬆神奇到感受黃山鬆海神奇魅力同時,學生再次感受語言文字魅力,藉助給喜歡的鬆寫檔案卡的方式,讓學生思考作者的寫作方法,並模仿着去寫其它鬆。這一環節既溝通了課堂內外,又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了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是要解放學生的心靈,構建一個平等的、民主的、和諧的、心情舒暢的“對話”環境,合作無疑是營造這一環境的有效“祕籍”,而有效的合作也的確離不開教師及時有效地引導。合作是有任務的,指向性很明確,在讓學生合作時,我們設計的問題要便於操作,也就是說,在備課時,也要備合作。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得以張揚,以積極的心態去讀書、去思考,感悟語言文字的美感,從而實現最優化的語文課堂教學。

遠程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有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由此說來,我已不知自己有多不堪入目了。成爲一名教師已經三年多,經驗增長了一些,但銳氣與進取心也磨掉不少,有時甚至覺得浸在一堆堆的作業、備課本中都喘不過氣來了,更別提還有頑劣的學生用他的懶惰和不上進觸動敏感的神經。朋友都說,當了幾年老師,你的牢騷是越來越多了,我不禁想,其實不管當初是爲何選擇這個職業,既然已走到這一步,何不走得更好一點,更遠一點,更踏實一點呢?雖如此想,但一看到各種厚厚的教育理論專著,還是頗有些發怵,不敢相信自己能啃下來。

這種希望有所改變又畏難的矛盾困擾了我許久,直到學校通知我參加這個遠程研修的學習才爲我提高自己開啟了一扇窗。

我很喜歡這種學習的方式,自由靈活,無須像以往的學習要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也透過網絡拓寬了交流的領域和範圍,不僅可以和外校,還可以與其他省市的同行、專家們探討疑難。

從學習的內容來說,每一個專題的講座都和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關,既有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又有名師、優秀教師的示範課,尤其是其中還插入了思考題,在學習時可以有的放矢地去聽課,而不是像往常一樣,光知道叫好,卻不知道好在哪裏。課後的交流也讓我深受啓發,一是覺得有這麼多的同行參與進來,發現自己困惑的問題也讓他們頭疼,終於覺得學習不是一件寂寞和孤軍奮戰的事,二是作爲一個經驗不怎麼豐富的教師,我在別人的體會裏也汲取了進步的營養。

從學習的效果來說,我覺得學到的東西也能在教學中迅速地應用起來,改善自己的課堂。比如,在班級討論中作文專題那一面,老師講了一堂如何開啟學生思路的課,當時我就想這樣的方法對指導學生的寫作真的有用嗎?沒過幾天,講解單元練習裏的一個作文題時,我就大膽地嘗試了一下這個方法。那篇作文是一篇半命題作文,文題是“ 也美麗”,我指導學生先從“也”字入手討論,再採用鄭老師用過的方法,讓學生大膽聯想,看他們能想到什麼。開始學生有點摸不着頭腦,慢慢地也就放開膽子說了,有個學生說小草也美麗,因爲小草雖然很平凡,但是點綴了大地,裝扮了春天;又有一個學生說清潔工人也美麗,我問他爲什麼想到了清潔工人,他說剛纔別人說小草,我就想到清潔工人和小草很像,都是平凡而偉大的等等,平時不怎麼回答問題的學生也敢於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了。當時我就覺得這種開啟思路的方法是值得嘗試的,後來看學生的習作,雖然優秀文章仍是寥寥,但至少很多學生知道了應該從哪個角度寫,可以寫什麼,我想這就是學習的收穫吧。

其實這次的學習還給了我另一個體會,就是慚愧。當看到別的老師旁徵博引,理論結合實際,侃侃而談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理論積累是在是淺薄得可憐;當看到別的老師洋洋灑灑,或做散文或詩情勃發時,我發現自己的文筆生澀得很;當別的老師激情萬丈的時候,我有時卻難免會偷偷懶,這一切都讓我十分慚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無論採用哪種方式,無論是哪一個方面,我都認識到學習是終身的職業。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的確,不學習不進步實際上就是一種退步。也許教師不會是我終身的職業,但學習會成爲我終身的職業,如果說,我以前是“日晚倦梳頭”,那麼從現在起就要“新婦起嚴妝,事事三五通”了。

遠程培訓心得體會 篇4

本次培訓的內容主要針對我們一線教師的需求,圍繞新課程教育教學以及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語文、數學等的的培訓,目的是幫助我們這些一線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透過學習,我收穫頗多。

在這幾天中,透過觀看教學實錄片斷、傾聽專家教師點評,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學思路開闊了很多,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可謂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一、多給學生操作機會,參與實踐

好動是兒童的本性,好奇促使他們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去嘗試,心得體會《遠程教育培訓心得體會》。而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低,是處於直觀形象思維階段,動手操作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因此,教學中應多給學生提供操作的機會,這不僅符合小學生好動的年齡特徵,而且符合他們的思維發展規律。運用操作活動的教學方法,可使學生手、眼、腦等協同起來,化抽象爲具體,化難爲易,對所學的知識易於理解,印象深刻。這樣,學生在形成技能過程中,也就同時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與想象能力。

二、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鼓勵質疑

孩子生來就愛提問題,因爲周圍世界對他們來說有無數個“爲什麼”發現一個問題,有時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顯得重要,而且喜歡提問題的學生,往往善於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就應該鼓勵學生多問,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這不僅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體現,而且他們勇於提出各種新奇的問題,也是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的起點。當學生提出問題有偏差時,教師不能一概否定,而是先要給予積極的肯定,讚揚敢提問題的勇氣,而後再給予啓發。

三、用於生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新課程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因此,數學學習必須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繫,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只有回到生活中,纔會顯示其價值和魅力,學生只有回到生活中運用數學,才能真實地顯現其數學學習水平。如在教學“比一比”時,透過找教室周圍的物體的長短高矮的比較,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

此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學習是沒有結束的。在今後的工作中牢牢地記住:學生是一切教學的起點,也是一切教學的歸宿;學生探索求學的過程要比獲得單純的結論重要得多。我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的新教育實驗中,深入研究,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把新課程的理念帶到我的課堂教學中去。作爲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不僅僅是要教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還應該教會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主動的探索,賦予學生更大的後勁。這纔是我們要追求的數學教學價值。

遠程培訓心得體會 篇5

暑假我參加了遠程教育“命好題”的學習培訓,結合自己平時對學生的評價,確實增加了不少新的認識。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什麼是素質?當我們把學校裏學到的東西全部忘掉之後,剩下來的纔是素質。素質就是人的社會生存與發展能力的綜合體現,書本知識只是基礎。當然,這個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做教師的,應如何把學生的書本知識與能力培養做到完美的結合,我們認爲,這就是素質的靈魂。考試命題是教學的指揮棒。那麼,命題的要求就必須把握與體現素質教育的方向。

首先,明確命題指導思想 。在“一標多本”的新形勢下,各地根據實際需要所使用的語文教材有所不同,但各種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編寫的,雖形式不同,但精神實質,培養的語文能力進而達到的要求卻是一樣的,都是注重課本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繫,“生活處處有數學”,強調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然後再應用到生活中來,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綜合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科學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命題實現由以考查知識爲主向以考查能力爲主的轉變。

其次,把握考試題型特點。縱觀近年來的中考數學試題的題型,可謂是在穩定中又有發展變化,各地中考數學試題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板塊式。二是題型側重式。我們把握了中考的題型特點認真研究才能命制高標準的試題。

再者,提升學生各種能力。小學數學畢業試卷一般分識記、理解、分析綜合、應用能力等幾項內容。數學基礎知識,重在考查積累與運用。

我們作爲數學教育工作者,對命題試卷中考察學生的各種能力要非常明確,這樣纔能有的放矢,逐漸提高學生答卷的能力。

作爲數學老師在命題的時候應該慎重,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想在今後的數學命題過程中,我會努力做到以下,並且會不斷總結完善。

一、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習水平和不同發展狀態的學生,使考試最大限度地爲每一個學生服務。我校處於城鄉結合部,生源一直不是很好,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自主命題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制定適合我校學生的試題。相反,隨意在網上下載或沒有認真揣摩訂購一些不適合我校學生的試題的話,測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要處理好三個維度的關係,全面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能力的發展情況、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情況,以及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狀況。

三 、命題中要注意試題的導向作用,要有利於數學教學,有利於檢測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一份好的試題,甚至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其文化品位。

如何命好題是每個老師都應該認真研究的,作爲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認真研讀中考試題,更應該掌握命好題的基本本領。

命好題,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遠程培訓心得體會 篇6

一、作爲教育工作者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總是憑經驗進行教學,很少坐下來和老師們一起研討每一節課,很難相互之間學習。就個人而言,也很少學習別人的先進教學理念,,教育雜誌堆積如山,卻很少去翻閱它。心想:教學很容易,不需要費多大的力。其實不然,不管教低年級還是高年級,不管教小學,還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學,教學都是一門藝術。如果我們沒有理論學習,就得不到進步,就很難去培訓好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進入了這個專題學習後,我發現同行們有不少我想都未想到的好做法,都爲創建高效的課堂獻計獻策,很有學習的價值,這些理念都是先進的,與時代同步,給來不及學習的我們再次敲響了警鐘:作爲教育工作者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二、我們要努力構建高效的課堂。

1、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爲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2、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在設計教學環節更多的要考慮如何施教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又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少些花哨,多一些實質,少走彎路,多走讓人輕鬆的路。每一個教學環節要有機地連串起來,每一個環節的內容的設計是準確的。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自主發展,同時也要注意老師的引導作用。因爲一味的讓學生自主發展,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也會走入迷途,一頭霧水,如果一味老師的引導,就沒有了學生主動的學習。這樣的課堂也將是效率不高的課堂。因此在設計教學環節一定要合理才能發揮它的效益。

3、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啓發學生思維、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裏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提問的技巧與藝術,來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

經過培訓,我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也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作爲教育工作的我們更加要不斷學習,每一節課之前要去充分思考如何提高這堂課的教學效率,而課後我們還要去反思這節課的效率如何,並作出日後教學的調整。只有這樣,纔能有不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