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範文6篇

學問君 人氣:2.27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範文6篇

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 篇1

“爲了學生好”,是一句最爲樸素的話語,也是教師最起碼的道德底線和行動目標,本無需討論。然而當學生無法承受來自教師的“好”時,這個“好”就得打上問號;當學生因爲你的“好”而變得唯唯諾諾、束手無策時,這個“好”就得重新審視。“爲了學生好”這個短語的中心詞應是“學生”,即“以學生爲本”,從學生的生命成長出發,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尊重學生的立場、需要權利。 這個“好”必須是學生需要的,是能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是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的。

教育的目的是爲了提升人的生命價值,而當今知識、技能、分數卻綁架了教育,讓很多教師覺得分數低就擡不起頭,考試成績差點就得不到家長、領導、同事的尊重。老師往往把自己的需要凌駕於學生的需要之上,教育承載了太多的功利。學生是需要接受教育,但不是爲了受教育。一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價值,只有當生命得到充分、完滿地發展之後,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才得以體現。教師的責任,在於創設適合學生生命成長的條件,提供適合學生生命成長的機會,讓生命自由、自然地生長,切不可以犧牲學生的幸福和尊嚴爲代價。有一位教師,他的班裏有一個腿部殘疾的學生,每次廣播操比賽總因爲這個殘疾學生的動作不合拍,影響了班級的整齊而被扣分,這位老師明知這個殘疾學生的參與會影響班級的榮譽,也完全可以不讓這個學生參加,但在學生的尊嚴與班級榮譽面前,他放棄了榮譽,選擇了學生的尊嚴。這位老師能夠放棄短暫的成績,放棄一時的榮譽,而把着眼點放在學生的健康人格的培養上,這就是一種素養,一種教育的大智慧。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紀初就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的觀點,其本質是基於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和無比信任,更是基於對學生的生命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爲了安全,我們開始謹小慎微,這個不讓學生碰,那個也不讓學生試;爲了整齊劃一,我們給學生規定了很多的“不可以”;爲了效率,我們省去了很多過程和環節,而選擇了直接告訴;爲了分數,沒完沒了的作業和補課佔用了本該屬於學生的大量的自由玩耍、馳騁想象的時間。其實,每個生命的成長都有自身的規律,內在的動力,過多地保護和干預,只會使學生的發展錯失了大好時機,徒增煩惱。

于丹老師曾經把教師比喻爲“爲天使縫補翅膀的人”,她認爲“每個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們來到地上是因爲翅膀斷了,在他們還沒有忘記天空的時候,他們一直在尋找爲他們縫補翅膀的人。而教師就應該是那個爲孩子縫補翅膀的人。”因爲翅膀是嬌嫩的,教師要細心縫補;因爲翅膀是脆弱的,教師要悉心呵護。教師要爲孩子縫上翅膀,更要讓他們放飛藍天。賞識、鼓勵給孩子以自信,是放飛孩子的起點,教師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都有獨特的地方,切不可用分數來衡量每一個學生。只要你願意去尋找,就一定能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予以放大,讓學生建立自信。天馬行空、充滿好奇與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是積極的、向上的、生動的教師就盡力去鼓勵,剩下的就交給他們自己——讓孩子做孩子的事,他們往往能在“不可能”中找到可以努力的方向。

“爲了學生好”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讓這種“好”成爲學生生命成長和精神豐盈的催化劑,爲學生成長搭建一個一個臺階和跳板,讓學生體驗生活的樂趣,感受成長的幸福。

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 篇2

大學生心理問題存在着年級差異,不同年級的學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問題特點。一年級學生在高校生活適應方面的心理問題居多;二年級學生是各類心理問題較多產生期;三年級較多表現在個人發展與情感的衝突;四年級則以擇業求職而產生心理上的困惑爲主。文章主要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年級特點,提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及有針對性的相應對策,以不斷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

處於大學階段的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着人生課題的挑戰,由於大學生在智力和人格發展上尚未成熟和完善,遇到問題和困惑常產生苦悶、煩惱、情緒不穩定等,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心理障礙的發生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是心理障礙乃至心理疾病發生的高峯時期,因此,認真分析和把握不同年級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對策,按學生年級特點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實處,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方法。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存在着年級差異

透過調查發現,不同年級大學生在心理問題方面存在着年級差異,不同年級的學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問題特點和發展趨勢差異

1、高校生活不適應是新生主要心理問題

大學新生帶着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從中學邁進高校,由於角色的變化,環境的改變,在入學後普遍存在適應方面問題:一是生活環境與角色變化的不適應。新生由原來依賴父母的小家庭生活到相對對立的集體生活,一部分學生入學後表現出對生活環境及角色變化的不適應,心理上產生孤獨感,大學特殊的生活環境使得他律失去,自律尚未建立,喜悅感和失落感、新鮮感和無意義感和盲目感的交織,產生了矛盾和衝突、憂鬱和焦慮。二是高校要求與學習規律不適應。一些新生入學後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採取應付的態度;在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上仍沿襲中學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有些新生不喜歡所學專業,學習不努力;還有些學生頻繁地參加各種活動,熱衷於社會工作,學習受到較大的影響,並因此引發自卑等心理困惑。三是人際關係與交往溝通的不適應。很多新生對高校全新的人際關係不適應,入學後,因缺乏經驗、技巧而不善交往;因怕閒言碎語與異性而不敢與異性交往;因性格內向孤僻而不會交往等等,因此造成與他人難以溝通。人際關係的不適應不僅直接影響新生入學後的學習、生活,也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2、各類心理問題較多集中在大學二年級產生

大學二年級是學生心理問題較多的年級,也是心理問題發生率較高階段。

一是學習壓力造成心理焦慮。大學課程設定滿,各教學環節涉及面廣、難度大、要求高,學習壓力大。學習方法不佳,學習效率不高,學習產生疲勞,考試造成焦慮,使他們產生情緒浮躁、憂鬱、厭煩、易怒等心理問題。二是個性差異造成人際關係衝突。由於不同的家庭、生活習慣和個體性格,導致了人際關係不和諧。三是異性交往產生心理困惑。大二學生的心身發展逐漸成熟,渴望與異性交往,往往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會產生心理困惑

3、個人發展與情感的衝突較多表現在三年級

隨着年級的增長,大三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而不斷成熟,但心理髮展尚未完全成熟、穩定。其心理問題表現較突出的有:一是自我發展與能力培養的問題。大學生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慾望強烈,作爲承載社會、家庭、學校高期望值的特殊羣體,過高的期望與高校現實條件使他們感到自我發展與能力培養和他們期望與理想相差甚遠,他們感到困惑、迷惘,產生失望感,導致情緒消極低落。二是戀愛情感帶來的心理衝突。學生戀愛在大一、大二時一般比較單純,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到了大三,就會出現要分手的、失戀的、是否要重新選擇等問題,一些學生往往不能自拔,陷入無法解脫的境地,情感衝突在大三表現得比較突出

4、擇業求職的心理困惑是畢業生的突出問題

四年級學生以擇業求職而產生的心理困惑是突出問題,兼有個人未來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問題以及因戀愛而產生的問題等。嚴峻的就業形勢使莘莘學子早早就開始了擇業求職,他們奔波在學校、社會組織的各種供需見面會上,期望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不少畢業生擇業時受社會上一些輿論的左右,盲目從衆,追逐熱門,不考慮自身條件及職業特點和社會整體需求,擇業觀念、傳統束縛、愛慕虛榮、自我封閉、消極怠慢等心理極大地影響了畢業生的擇業和求職,使擇業範圍和發展空間大大縮小,易導致挫敗感和消極情緒並因此引發心理問題。

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長期以來,由於“應試教育”以及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教育更多的是着重智力培養,大學生羣體暴露出的心理問題實質上是長期的教育中積累和潛伏下來的,因此,對不同年級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應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對策。

1、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身心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必須協調發展的理念逐步深入。高校應開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諮詢與談心等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密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2、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工作體系。在教學工作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或選修課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開設有助於學生心理素質提高的各種講座,創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刊物,介紹國內外先進的心理調適方法,普及提高心理素質能力知識。

3、健全學校、院系、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體系。在加強校級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建設的同時,着力加強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建設,及時反映學生中的心理異常情況,協助學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健全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預案,並將其列入維護學校安全穩定和公共應急管理工作預案之中,一旦大學生遇到重大心理創傷事件時,能提供高效的危機干預服務。認真開展大學生健康狀況摸排工作,做好心理問題高危人羣的預防和干預。

5、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人力投入。堅持按需、精幹的原則,根據學校的規模,按1∶3000—5000的比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的專職教師,着力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爲骨幹,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工作隊伍。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心理素質是人才素質的基礎,只有心理健康,大學生的德、智、體、美才能得到全面發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斷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承擔未來建設祖國的重任。

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 篇3

一、挫折無處不在

不能從挫折中站起來

筆者朋友的孩子小鵬(化名)今年上初中二年級,最近因爲抑鬱而去了專業的心理諮詢中心求助於心理醫生。這件事情令朋友很鬱悶,曾經那個開朗熱情、學習優秀的小鵬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終日鬱鬱寡歡的小鵬。事情的原委要追溯到孩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每每考試成績都能排在前三名、文體活動贏得掌聲無數的小鵬在一次知識競賽中失利,由於他的個人成績影響了班級的整體成績,一時間同學的指責和埋怨向他襲來,在知識競賽現場,小鵬奪門而出。

採訪中,從不擡眼看對方的小鵬坦言,當時他只是疏忽答錯了一道題,可是當他看到臺下那麼多失望的目光時,他亂了方寸,頓時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沒用的人,又緊張又自責,接下來就根本不在參賽的狀態中,失敗在所難免。知識競賽都過去很久了,其他同學幾乎都忘了那次緊張的競賽,然而小鵬卻深深地陷入了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泥潭中,加之有一次大家無意中提起那次競賽時,說起小鵬臨陣脫逃,又深深地刺痛了小鵬的自尊心。也許就是從那時起,小鵬的學習成績跟着一落千丈,而且漸漸地不愛和同學們做遊戲,不愛和家長溝通。直到今年,小鵬的父母發覺孩子的精神狀況似乎出了問題,於是他們想到了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經過檢查,發現小鵬患有輕度抑鬱症。

可憐天下父母心

前一段時間,此事見諸報端:東北某省一對夫婦家財萬貫,但是爲了讓孩子從小就樹立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他們對孩子隱瞞了自己真實的經濟狀況。在同學中間,孩子由於囊中羞澀而引得其他孩子的歧視和嘲笑,孩子受到了挫折的打擊,而更讓孩子驚愕的是他發現了自己的父母竟然是百萬富翁。於是,孩子產生了嚴重的報復念頭,他開摩托車撞傷人、放火燒了自己家的房子,給他的父母經濟上造成了很大損失,這時父母才明白孩子已經知道了他們隱瞞的情況,而這些行爲都源於報復。

二、挫折教育要適度

5月18日,青海教師教育學院教育系王建民老師接受了記者採訪。王建民老師認爲挫折在社會學的範疇裏是指個體在從事有目的活動中遇到的'障礙、干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個人需要不能滿足而引發的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也就是俗話說的“碰釘子”。人生的航程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阻礙,因此,挫折在所難免。中學生無可避免地會遭受挫折,受過挫折的學生,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有一種恐懼不安的情緒體驗,表現爲緊張,過於敏感,精力不集中,心情鬱悶。這種焦慮,輕者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重者則嚴重影響身心健康,阻礙學生健康成長。

王建民老師說,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挫折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她既不排斥挫折教育,也不主張可以設定的挫折教育。

第一個事例我們只看到了學生經受挫折,而沒有接受及時正確的疏導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後果。在日常的教育中,首先讓學生看到挫折並不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難,會給人以

打擊,帶來悲傷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奮起、成熟、變得堅強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其次,遭受挫折時,不要盯住它不放,挫折已經發生,就應當面對它,解決它,擺脫它,如果始終糾纏,久久不能放下,那麼痛苦的感受就會猶如泥濘的沼澤地,你越是不能很快從中脫身,它就越可能把你陷住,而且越陷越深,直到不能自拔。

挫折教育在教育學裏沒有明確的界定,只是在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的時候引入了以人爲本的思想,進而提出了對孩子心志的培養、毅力的鍛鍊和要讓孩子經歷挫折等教育方式,而目的就是爲了讓孩子能經得起逆境的歷練而堅強起來。很重要的一點,在孩子感受到挫折時,家長和老師要注意孩子的變化,選擇適當的方式及時有效地疏導孩子的悲觀情緒,從而讓孩子在磨礪中長大,並且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第二個事例無疑是一個失敗的挫折教育案例,挫折教育不是爲了讓孩子感受挫折而設定挫折,而且孩子正處在心志嬌嫩、人格未成型的階段,過分的挫折不僅不會有益,而且過猶不及,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陰影,不利於他們健康成長,因此,挫折教育要適度。

挫折教育應注意幾個問題

在家庭生活中和教學過程中,利用一些困難情境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選定的情境有一定的難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難,應是孩子透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時,孩子一次面臨的難題也不能太多。適度和適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調節心態,正確地選擇外部行爲,克服困難,追求下一個目標;過度的挫折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後喪失興趣和信心。

在孩子遇到困難而退縮時要鼓勵孩子,讓他認識到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挫折,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它,只有鼓起勇氣努力向前,才能最終克服困難。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要及時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對新的困難。

對陷入嚴重挫折情境中的孩子要及時進行疏導。如幫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找出失敗的癥結所在等。在必要時可幫助孩子一步步地實現目標,讓孩子體會只有戰勝了困難才能前進一步,而進步、達標的全過程就是不斷戰勝困難的過程。在平時則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活動,把握其發展趨勢,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難時幾經嘗試均告失敗,就應及時給予具體幫助。

要多爲孩子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孩子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以自我爲中心的心理。在與同學交往中,孩子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於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鍊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鍊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 篇4

之前自己一直定位要做讓學生欽佩的老師,學識要淵博,外貌要得體,性格要溫和,但是相處下來發現,擁有這些優點很好,但是這不能成爲教師成長的模具,有時真實比完美更能打動人。選擇適合自己的相處模式纔是更能讓學生感受到真誠和情感的。

這周剛好趕上六一,孩子們大多數都是住宿生,在校期間很難出門,雖說高中生不過六一很久了,但是自己還是存着些小私心想給我可愛的孩子們一些不一樣,緩解這一陣爲應對學校檢查比較沉悶的氣氛。於是在晚飯偷偷出門給所教的6個班買了糖果,趁着晚自習上課前去到每個班發給了他們,祝他們六一快樂,希望他們可以一直開心,保持童真少些煩惱,也鼓勵他們繼續堅持,孩子們超開心的歡呼,也跟自己開玩笑說老師也得像小朋友一樣開心纔好。糖果雖小但是自己想讓孩子們開心的心思不小,出發點就是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着,他們路上熱情的老師好,課上盡力的去聽講互動,課下時不時來辦公室找自己聊天說一些自己的小祕密,甚至晚自習偷偷給自己帶好吃的,這些行爲都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感受到了他們對自己的認同和信賴,說不感動是假的,作爲新手教師,沒有什麼能比得到學生對你的認同更令人激動的了,所以小小糖果是我表達感謝的道具,我不想維持所謂的安全距離,讓孩子們覺得老師“只可遠觀,不可近玩”,我遵從自己內心的感受向學生們傳達情感,這是真實的我,我相信他們能夠感受得到。

週二的時候自己和一個被罰抄寫的學生聊天,他的班級都去上實訓課程了,他因爲遲到等原因被留在樓道里抄寫,已經寫了快一天了,看起來都有點犯迷糊了,他看着自己接了句老師好累啊,來聊會天吧。自己接下來也沒課就過去聊了一會,藉機算是對他做了個小訪談。他主動聊起自己的經歷,說他有點後悔來職中了,原來初一的時候他成績還是挺好的,因爲換了一個教數學的班主任一直挑他毛病,他本來也就不喜歡數學,後來數學成績就越來越差了,再加上自己也跟不上進度了,就不願意好好學了,他說是他的這個班主任跟他的家長講讓他來念職中的,他父母什麼也不懂就把他送來了,沒人聽他的意見,他自己也沒做選擇的機會。聽完後自己還是有點小可惜的,覺得是孩子的重要抉擇做得太過於草率。之後他又跟自己講,在職中就覺得每天都在混日子,一開始學計算機,自己學得還挺好的,後來當了課代表老師就一直在挑自己毛病,問他問題他也不理自己。慢慢的他對計算機也不喜歡了。聽到這裏,自己其實是有些詫異,學生有點太在意身邊老師對自己的看法了,接下來他的話也確實印證了,他講到:“老師要是看我不順眼,那我就不願意學。”其實這樣的話是有些置氣了,錯不全在老師,學生自己也出現了偏差。學習的目的不是爲了讓老師覺得你怎樣,知識是爲自己所用的,所以儘管外界環境會對你產生影響,但是自己應該堅守住,學習是爲自己所學,跟外界環境置氣只能是自己吃虧,我們傷害不了外界環境分毫的。類比他初中的經歷,自己就勸解他,不能再步初中的後塵,處理與一些確實存在問題的老師們的矛盾,首先我們要盡力做好自身讓他們找不出毛病來,身正不怕影子斜;其次我們要更正自己的學習目的,爲自己能力的進步而學習,爲自己學識的增長而學習,不隨意置氣;最後我們要敢於爲自己發聲,如果真的存在有老師帶有色眼鏡看自己的情況,我們可以合理的去向班主任做反應,藉助有能力的人來幫我們解決問題。賭氣不學完全是小孩子不負責任的選擇,到頭來不過是自己吃虧。

學生聽完自己的話以後,有點吃驚的說:“老師你是第一個不向着你們老師說話的人。”自己被他的話逗樂,自己確實只是個實習老師,但是確也在身邊見到過如孩子口中所言十分情緒化、很容易把自己私人感情代入課堂的老師,我不爲這樣的人辯解,我也不想讓我的學生們對教師這個集體失望。我認爲真誠的向他傳達我的想法與看法,比機械的雞湯教導更有意義。

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 篇5

根據自治區黨委組織部《關於遠程教育集中輪訓基層幹部的通知》要求,我縣農業局對此次輪訓學習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全縣農技人員進行學習,並通知11個鄉鎮、4個國營農牧場組織學習。結合農業局開展的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透過這一輪的培訓學習,使我縣農業系統工作人員的理論素質和實踐經驗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瞭解當前基層社會管理的形勢和任務、新疆宗教現狀與特點以及農業政策法規等,牢固樹立了全心全意服務於農村、農業、廣大農牧民的意識,認識了維護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領導重視,組織有力。2月9日新源縣農業局召開全縣農技人員集中輪訓學習動員大會,農業局局長李毅對此次學習提出四項要求,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開展遠程教育集中輪訓活動的重要意義,認真組織實施,注重實際效果,不流於形式;二是要認真落實遠程教育集中輪訓基層幹部具體工作措施,要按照領導包鄉鎮負責制,嚴格落實工作責任,主要領導要親自組織實施,帶頭參加培訓班,抓好落實;三是各鄉鎮主要領導要履職盡責,分管領導要帶頭學習,認真組織相關技術、業務人員參加學習,嚴格落實集中輪訓全員培訓制度,切實把集中輪訓工作抓緊、抓實、抓好;四是強化監督,及時反饋,全力推動集中輪訓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二、措施到位,目的明確。爲確保此次培訓學習活動落到實處,不流於形式,農業局制定了嚴格的考勤、請假和學習制度。在學習期間記考勤,確保全員參加;要求每位學員建立學習筆記。在學習結束後按照所學內容要求學員以“作爲農技幹部,如何引導家人及親屬增強抵禦非法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的能力?”和“如何更好發揮農技人員作用,積極組織推廣先進技術?”爲主題開展討論,讓每個學員圍繞主題發言。並要求每位學員撰寫心得體會和綜合測試。

三、領會培訓精神,服務人民羣衆。此次集中輪訓從2月10日至2月15日,分爲漢語班、維語班和哈語班三個班次,每個班次佔兩天,分別安排了5節公共課和3節專業課。全縣51名農業技術人員在全縣10個遠程教育點收看,此次集中輪訓內容主要是學習領會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關精神,中央、自治區黨委關於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有關精神和當前基層社會管理的形勢與任務,自治區黨委關於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的工作部署和宗教管理法律知識,結合新疆實際深入解讀農業政策法規及設施番茄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等。

在學習中,學員們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邊聽邊記。此次培訓,不僅提高了我縣農技人員的專業水平,還使業務水平有了提高;不僅瞭解了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性和推進社會發展的緊迫性,還充分了解了當前形勢。結合本職工作,參訓農技幹部討論時提出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要透過這次學習的宗教法律知識讓家人及親屬瞭解宗教知識,增強抵禦非法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能力;針對以後的農技推廣工作,農技幹部們提出要轉變工作作風,俯下身子,改被動服務爲主動服務,多深入田間地頭,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積極做好“三農”服務工作。

透過培訓,農技幹部在服務羣衆、維護穩定方面的思想認識有了質的改變,增強了農技幹部立足崗位做貢獻的決心,堅定了全力以赴維護社會穩定的信心,全心全意爲民服務意識得到了明顯提升。

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 篇6

學生與教育的關係問題,例來是教育界爭論不休的問題。到底是教育應適合學生的發展,還是教育來選擇學生,讀了馮恩洪《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書,使我受益匪淺,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要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而要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這主要取決於人們對教育觀的認識。

學生爲中心的教育觀和教育爲中心的教育觀,都有自己的優點,同時也各自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那麼到底應當怎樣去認識教育與兒童的關係呢?

我覺得,學生與教育的關係應當是內因與外因的關係。教育的對象及最終目標都是學生,而教育能否成功起決定作用的是學生,從這一點上說,學生是內因,起決定作用。但教育也不是無能爲力的,當教育適合學生髮展的時候,教育也不是無能爲力的,當教育適合學生髮展的時候,教育對學生的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時起決定性作用。反之,則起消極的阻礙作用。從這一點說,教育是外因,不對學生進行教育是萬萬不能的。

我想,素質教育是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形成作爲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質。這些素質在每一個學生或學生羣體身上的最優化組合,就形成他們有自己特色的而又合乎社會發展需要的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我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對學生進行教育。

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發揮學生本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創造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克服本身的缺點,教育學生向最優的方向發展;而不應當根據教師自己的喜好和固有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不要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而要創造適合學生最優發展的教育。

我們要創造適合學生最優發展的教育,必須首先解決教育觀的問題,立足教育服務於學生,同時又決定於學生、改造學生的教育觀,其次還應建設良好的班級環境和師生關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精神,創造最優的學生教育。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最優化教育,提高全民族學生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