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上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2.89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上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

上課心得體會1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學生的表現很另人滿意,和上學期比有很大的進步,我感到非常的高興,上起課來也是非常的有勁頭。爲了上好這開學初的第一堂課,我做了精心的準備,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課描寫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小燕子的活潑可愛,一節課下來,學生基本上掌握了課文中的詞語,既能背下來,也能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孩子們在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非常的積極和踊躍,完全改變了以往課堂上沒有人舉手發言的現象。尤其我覺得學生的思維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例如:課文的最後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學生分析的特別好,甚至都說出了透過把小燕子比喻成音符,能夠更好的說明真的是在譜寫出一首春天的讚歌,讓我覺得很欣慰。

爲了更好的豐富學生的詞彙,我們又積累了一些描寫春天和小動物的詞語,在課堂上學生隨機說的時候,發現學生的詞彙實在是太貧乏了,幾乎說不上幾個來,可見,學生平時不注重詞語的積累,後來,讓學生自己回家去搜集的時候,學生蒐集了比較多的詞語,並在課堂上做了交流,大部分學生都記下幾個和課文不同的詞語了。

總之,作爲開學的第一課,我覺得上的還是比較成功的,學生的表現也是讓我十分滿意的。我忽然覺得學生長大了,懂事了,成熟了,我也相信孩子們在這一年的學習中,會有更出色的表現。針對學生詞彙量少的問題,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爲寫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做了很大的調整,感覺在備課的時候真的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如何才能更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興趣,如何才能讓學生真正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去,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真的用心去備課受到的效果也真的非常好。

上課心得體會2

時間飛逝,驀然回首,工作已有三個年頭了,還記得剛剛走上講臺時,內心忐忑不安,不知該如何是從。邊教邊學,好不容易在數學教學中稍微有了點思路,可沒想到新的工作環境讓我轉科了——教語文。

在知道我被安排教語文時,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這語文怎麼教啊,不是爲難我嘛。更悲劇的是這邊孩子的語文基礎比較的薄弱。讀書時只聽到哇哇的聲音,一個個好像在比誰的嗓門大,誰就讀得好。聽得讓人只想捂耳朵。做到作業,好多字不會寫,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學校通知青年教師要開公開課,這下可嚇壞了我。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認真備課,準備課件,自己找班級試上。可是總感覺語文課自己沒掌握到要領,心裏七上八下的,沒有底。上課的前一週都愁得失眠了,這語文課到底改怎麼上呢?以前聽那些優秀的老師上課,就一個感覺——美。可自己的課乾巴巴的,沒有味道,自己也說不上到底少了什麼“作料”。在上課的前一天中午我找到中心的顧老師,想請她幫我指點一下迷津。顧老師看完之後說吧:“這節課的重點沒有把握好,需要重新調整。”她給了我一份教案,讓我參考一下。我一看傻了,跟我的那一份完全不一樣。

重改就意味着課件要重做,思路要重新調整。可是時間緊迫,我能完成嗎?越想越越緊張。當天晚上一直準備到11點多,實在堅持不住,就眼睛閉起來想想上課的流程。那種無形的壓力讓我氣喘吁吁。

10月26號是個難忘的日子,我微笑着走進了課堂,心裏怦怦直跳。看着一張張熟悉可愛的臉蛋,此時心中好像多了一份淡定。孩子們努力的配合着我,我越上越輕鬆,時間也把握得正好。

評課時顧老師一個勁的誇我悟性好,我知道這是顧老師在鼓勵我,今後我肯定會倍加努力鑽研教材,希望終有一日自己也能把語文課上得美美的。

上課心得體會3

我們一直強調的有效教育不再佔據教學領域的主導地位。因爲“有效”是讓學生學習40分鐘的知識,所以這個目標無疑是很久以前就實現的。“高效率”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讓他們在一段時間內有事情做。爲了實現這個目標,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老師不僅要充分備課,在課堂上也要爭分奪秒。在“五嚴”的嚴峻形勢下,學生的學習時間越來越少。如何讓學生在更少的時間內更紮實地掌握知識,這項任務落在了我們老師的肩上。如果現在的教師仍然像以前一樣提倡“有效”的教室,就必須落後於別人。提倡效率,在40分鐘內抓住效率。現在來談談張老師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和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情感對比,潛心會文。

第一次比較:在開課時引入“節日”,讓人們在節日時團聚,帶來愉快的心理體驗,感受甜蜜愛情的溫暖。學生們愉快地交談,張老師說:“一提到節日,學生們就滿心歡喜。當代詩人之一在重陽節日期間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這一部分的設計是動員學生的感情體驗,比較節日的快樂和對親人的思念的情況,讓學生們有隱隱的感情體驗。

第二次比較:比較第二自然團家家戶戶慶祝節日的景象和王維的心情後,回顧生活中這樣愉快地聚集在一起過節,開心地玩耍的經歷,王維一個人在外地學習的時候,看到別人的家再次聚集,自己感到了無法與兄弟們團聚的孤獨和懷舊之情。

第三個比較:正文的第三個自然段是整篇文章感情積累的核心部分。在此期間,詩人想回憶以前和兄弟們一起登上一席之地的瞬間,再回到現在和兄弟們每天都不能見面的地方,再次讓感情的落差暴露和表達學生們的感情。 此時,回到詩文,學生再來吟詩,字傳情,聲音聽起來感人。

這樣,學生對照三次,進入文字越深,就越強烈地感受到王菲思鄉的痛苦,鄉情越濃。同時,把“拜師親”作爲主線層,用“正”字連在一起,讓學生們的心在一千多年前充滿懷舊的重陽節中翻騰,讓他們的心和王位的心在那一刻相遇。此外,還創造了情況,將學生的感情與文字、詩人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體驗中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語言訓練,紮實有效。

語言教育要“堅持根本”,語言能力的獲得不能依靠紮實的訓練,不能讓虛假的繁榮掩蓋語言學習的空缺。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張老師讓文陽光充滿語言訓練。在本單元的設計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憶與已經積累的語言相關的文字,喚醒相關文字儲備,爲學生提供思維背景,並提出深入接觸學生理解的可能性。當指導學生理解“遠遠知道兄弟爬得高,插一點山茱萸”的詩時,張老師設計了這樣的話,說:“兄弟們,我也有一次這樣的練習,與傳統的訓練不同,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協調的。另一個例子,我讓學生感受到節日家人聚在一起的幸福,並對學生說:“讓人們扶老人,帶領孩子,興高采烈地爬上去玩。”改變中的“高興”一詞,重讀句子。這實際上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激活學生的語言意識,積累學生的語言庫存,積累學生的語言示意圖。

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向,始終把學生放在首位,讓更多的學生有效地學習,讓自己的“教室”變得更深。最後,要把詩文重新完整明確地結合起來,這是一門完整的課程。

我相信在我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課堂教學可以從“有效”有效地進行到“有效”。

上課心得體會4

長期以來,一直以爲憑良心,多教給學生一些知識, 就是盡到了做教師的責任。在新課改中,才發現這一思想是錯誤的。四川省著名的教育專家肖成全教授認爲,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時空內,其效率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就叫做有效教學。

有效上課的核心就是上課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透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 鑑於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爲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爲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爲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從課前的準備、課堂的組織、課後的練習等幾個環節來提高實效性。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

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纔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講多了學生嚼不爛,講少了學生又不夠吃。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語言組織準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囉裏囉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爲課堂上不變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儘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爲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

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有效教學給當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力求課堂實現有效教學。

上課心得體會5

我們一直強調的有效教學已不再佔領教學領域的主導地位。因爲“有效”僅僅是讓學生在課堂40分鐘上學到知識,這個目標無疑在很早之前就已達成。而“高效”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使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內都有事可做。要達成這個目標,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不僅老師備課要充分,還要在課堂上爭分秒。在“五嚴”嚴峻的形勢下,學生學習時間越來越少。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少量的時間內卻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識,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我們教師的肩上。如果現在的教師還是像以前那樣提倡“有效”課堂,必然要落後於別人。提倡“高效”,在僅有的40分鐘內抓效率。下面我就蔣老師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課談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一、情感對比,潛心會文

第一處對比:開課時,由“佳節”匯入,喚起學生對過節時團聚、開心的心理體驗,體會甜美的親情溫暖。當學生們談得正開心時蔣老師提到“提起過節,同學們都是滿心的歡喜,洋溢着快樂,而唐代有位詩人,在重陽佳節這天,卻道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透過佳節的快樂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對比,使學生有隱約的情感體驗。

第二處對比:第二自然段中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與王維當時的心情對比,回顧生活中這樣歡聚過節,興高采烈遊玩的經歷,體會王維孤身一人在外求學時,眼見別人家團聚而自己卻不能與兄弟們團聚的孤獨感和思鄉情。

第三處對比: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整篇文章情感積澱的關鍵環節。這一段中詩人回想以前和兄弟歡聚登高的時刻,再回到現在與兄弟們天各一方不能相見,再次情感的落差使得學生情感流露,欲要表達。此時,回到詩文,學生再來吟誦詩文,就顯得字字傳情,聲聲動情了。

這樣學生三次對比,走進文字就越深,也就越強烈地感受到王維思鄉之苦,鄉情之濃。同時以“倍思親”爲主線層層遞進,用一個“情”字將之串聯成一個整體,使學生的心翻騰在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充滿鄉愁的重陽節,使他們的心與王維的心在那一刻交匯。再加上創設情境,使學生的情感與文字、與詩人的情感交融,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在體驗中學習,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語言訓練,紮實有效

語言教學要“固根求本”,語言能力的獲得非靠紮實的訓練不可,不能讓虛假的繁榮掩蓋語言學習的缺位。在本節課教學設計裏,蔣老師讓人文陽光充盈語言訓練。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憶已積累的與所要理解語言相關的文字,喚醒相關的文字儲備,給學生提供思考的背景,爲學生理解的深入提供觸類旁通的可能。如在引導學生體會“遙知兄弟登高出,,便插茱萸稍一人”這句詩的時候,蔣老師設計了這樣的說話訓練“兄弟們,我曾經_________,也曾經__________,也曾經__________,多麼令人高興啊”。這樣的練習是有別於傳統的訓練的,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諧統一的。又如我讓學生體會過節家人在一起團聚的幸福,讓學生給“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中的“興高采烈”換個詞,再來讀句子。這其實就是在組織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激活學生的語言意識,積累學生的語言庫存,積澱學生的語言圖式,這正符合田本娜教授講的,積累語言的訓練要具有語文性,要在課文學習時自然而然地“旁逸斜出”。

上課過程中,蔣老師適時調控自己的教學方向,始終把學生“學”得如何放在第一位,讓更多學生學得高效效,也能讓自己的課堂更有深度。最後還要把詩文再完整清楚地結合理解一下,這纔是完整的課堂。

我相信,在我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能切實有效地使課堂教學從“有效”地逐步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