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聽課的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2.82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聽課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聽課的心得體會

關於聽課的心得體會1

今日,我有幸參加了承德市語文學科區域教研活動,聽了四位教師的講課,我感觸很深。

語文課以讀爲主,在讀中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個問題在每次研討時都會一提再提,可是到底怎樣指導讀,才能做到有效。這彷彿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問題。今日聽了這幾位教師的課後,我突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以前總是埋怨孩子不會讀課文,讀得沒有感情,感情不是教師一說學生就會明白的,是在教師成功的引導下,使學生體會到語句所要表達的含義和思想,學生自然明白了應用什麼樣的語調和感情去讀。有感情朗讀就成了再自然可是的事情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了。再也不用教師拼命地拽着學生去讀,去體會,往往一堂課下來,教師總感覺到力不從心,筋疲力盡,而學生也只好被迫的理解,毫無樂趣而言!

課文是由字、詞、句、段組成的篇章,所以理解詞義就成了一項重要的任務。今日這幾位教師的課告訴我們一個好的方法:結合課文中語句充分理解,學生理解得快,教師教得簡便。同時這幾位教師充分運用了多媒體教學,經過圖片把生澀難懂的詞的意思表現出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到達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轉難爲易,變抽象爲具體、形象的教學手段在《布達拉宮》這兩節課中體現得更加充分。這篇課文距離我們的生活較遠,那裏的數字更是枯燥無味,兩位教師經過我們生活的樓房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布達拉宮的雄偉壯觀,

另外,這幾位教師在課上語言精練,表述準確,向我們展示了作爲語文教師應有的素質,經過這次聽課,我受益匪淺,並深深感到自我的不足。

關於聽課的心得體會2

我校在3月上旬開展了以“提高課堂效率,共建和諧”的聽評課活動。透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其他兩位位老師的課,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先用情感開啓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

宋其輝和邸力軍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執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繫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執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在兩節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看到武興全和宋其輝兩位數學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我連聲讚歎。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數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着這兩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宋其輝老師在教學《相似多邊形》這一課時,他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講解,聲情並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宋其輝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彰顯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這幾位老師都聯繫實際生活來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她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透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學改革就是創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先進經驗。

2、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3、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聽課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我要在學習訴基礎上更加努力的雲鑽研教學,做到能與學生聯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關於聽課的心得體會3

xx月19日,我和同事一行六人趕赴xx市有幸聆聽了全國第xx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前後一共聽了17節來自全國各個地區的精彩課堂教學。此次聽課收穫很大,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各位出類拔萃的語文教師的講學風采,也讓我從中發覺到了在課堂教學方面自身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參加賽課的教師所製作的課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燈片製作的,無論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還是從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簡潔而實用,引人入勝,而且大多數都引用了視頻型的檔案,既形象又生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第二教師在“備學生”這一備課環節上做到了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我們都知道教師備課的三個要素就是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和學法。本次聽課在“備學生”這一環節上尤爲突出,因爲教師使用的學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學生,所以在這一環節上更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第三教師所創設的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在語文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語文教師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我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與其說是一種默契,還不如說是養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老師提出的每個問題都會有學生爭着、搶着要回答,並且都很積極配合老師。這與傳統教學中的那種點兵點將和氣氛冷淡是截然不同的。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爲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學習他們的優秀經驗,讓自己的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語文的魅力!

第四教師語言優美。

導語設計巧妙、風趣。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設計尤爲重要,它是銜接各個教學環節的情感紐帶。其中浙江省的羅才軍老師執教的《伯牙決弦》,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的語言幽默詼諧,層層遞進。對學生的指導到位,學生課堂生成了不同的見解。羅老師把寫也融入課堂,讓學生拓展練寫,學生所寫的古文讓聽課老師歎爲觀止。還有寧夏的做課教師孟峯的課堂設計環環相扣,每個環節之間得銜接過渡非常自然,每個環節都給學生設定一定難度的任務,難易程度特別恰當,讓學生既能動腦思考去記憶又不會太難,所以使整節課進行得特別順暢,整節課集欣賞、表現、評價於一體,教師的語言風趣中不乏幽默,使得課堂氣氛既生動又活潑,還拉進了師生間的距離。

所以每堂課細細的聽下來後,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緻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鑑,當然有比較就會有鑑別。所以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透過本次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做爲一名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利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它成爲學生學習知識展示自我的平臺。

總之,做爲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平時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

關於聽課的心得體會4

記得一天上午,在我校的階梯教室裏,我聽了張紅梅老師與二一班孩子共同學習的一節數學課——《理解釐米》,感受頗多。整節課是充滿生命活力的一節課,是基於學生生活經驗的一節課,是充滿人情味的一節課,是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一節課,是讓人感到舒心的一節常態課。

一、常態教學,尊重生命需求

張老師的課沒有做作感,她不是在演課,而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融進了二一班這個大集體裏,和這些孩子們一起共同學習了這節課。張老師敢於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又善於啓發、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實質,時刻注重學生的感受,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坐姿、舉手等細節,這個切做法對於培養二年級小學生的行爲習慣來說真的太重要了,不過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能堅持做的.畢竟是少數教師。張老師做到了對每一個生命體成長的呵護。

二、過程真實,注重知識建構

張老師在引入新課時讓學生觀看了一個短片,這個短片來源於生活。學生們在這樣生活化的教學情景中的體驗更深刻,更容易發現問題、引發思考,更有話說且能說到老師想要的點兒上。透過張老師的精心設計,學生們理解到了測量物體需要統一測量標準、需要使用可行的測量工具以及如何使用測量工具、在測量時有何技巧等等,一切知識的獲得不是授課教師說出來的,而是由學生們想出來並說出來或做出來的,而且顯得那麼的自然。

這些效果的取得都源於張老師的精心備課、充分準備。張老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認知衝突的機會,能夠引導學生體驗建構知識的過程,使學生體驗到了主動獲取知識的樂趣,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與成就。張老師的課讓我想到了教學無痕,沒有知識的傳授,只有師生的共同體驗與發現。

潛心研究學生的生活教育與需求,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做學生建構知識的引導者、啓發者、同行者,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做到的。做一位求真的師者,讓我們的學生學做一位真人。

關於聽課的心得體會5

12月25日,有幸赴勵志中學聆聽了一位歷史教師的精彩講授,收益不淺,現將自我的一點收穫和感悟與同仁們一齊分享和交流,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指正。

本次之行共聽課2節。總的感受就是真實中生成的課堂是素質的也是適用的課堂。

其一,真實性。首先是講授教師紮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和隨機應變的各種本事是真實的,可敬畏又值得學習的。

其二,課堂的生成態。無論是教師的學案,還是多媒體課件,還是歷史資料、影視資料的選取,都立足於教師對課本教材資源的挖掘和應用。沒有了多媒體教學開創之初的華麗,有的只是樸素的powerpoint畫面和間接明瞭、直接簡短的學生學習活動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啓發引導語句。教師作爲課堂的指導者、組織者的地位更明顯了,學生作爲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充分顯現。異常是挖掘和利用多種知識認知渠道,搭建把學生已有知識轉化和昇華爲課本知識的平臺。

其三,新理念性。展示了《新課標》的新理念。這節課都從不一樣角度體現了《新課標》的新理念。新課標提出:“歷史教學要緊密聯繫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趣味的情景,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很多情景來自於學生的身邊,創設合理的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提出歷史問題,對於他們學習歷史起到了必須的作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本節課講述牛頓的偉大成就時,引用了牛頓在蘋果樹下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故事。讓學生從中發現資訊,提出問題,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並引出了學習資料,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體現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自我獲取知識,並利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敢於獨立思考、敢於探索的習慣。如讓學生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然後讓學生各抒己見談自我的想法,進而去研究探索樂壇雄獅—貝多芬,在引導學生獲取新知時,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思維的特點,讓學生自我觀察、猜想、操作,在小組中討論、交流,提出自我的發現,對不一樣層次學生的發現,不求統一答案,只求有所見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並且給予學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機會,使學生之間不僅僅能展示自我的想法、見解,還能經過合作交流,互相啓發,互相吸收,互相補充,互相糾正,使認識漸趨完善、深化。另外,教師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對學生的見解給予進取評價,真正體現教學相長。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交往本事,有利於構成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其四、合作性。教師在教學中採取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經過協調配合,對學習的資料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索,讓學生自我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本事。

在我以往的教學中,只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所以採用的是“問答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前面走,學生在後面跟,步步爲營,教師到達目的地,學生隨之而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地想把自我所領悟的知識傾注到學生的頭腦裏,致使學生被動地理解。而趙教師的教學是,教師沒有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是經過爲學生供給要探究的對象,讓學生自主探究,進取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從而有所發現,掌握知識,讓學習過程成爲一個再探究、再發現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智慧潛能,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有利於學生學會發現的技能,有利於知識的掌握。波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途徑都是由自我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

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轉變主角,變知識的傳授者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研究者。教師要站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的人才觀的高度,創設探究性的教學問題,給學生供給自主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創新。

記得有位哲學家曾這樣說過:“教育要培養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歷史進駐個人,使個人在歷史中汲取養分。”歷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鑑歷史,明理啓智。所聽教師的課基本改變了以往過分關注學科的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的教育觀念,而是“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關注學生學習狀況,更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特別是德育目標的完成和實現十分明顯。

總之,聽了趙教師的課發現了自我的很多不足之處,藉此難得的機會,不斷學習新知,提高自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讓自我的教學水平更上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