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品格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學問君 人氣:7.96K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品格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品格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品格教育心得體會1

5月21、22日我很榮幸和學校另外四名老師前往都江堰錦江麗景,學習由北京根基教育機構羅堅老師團隊來蓉做的品格教育,在兩天的學習當中,我們有所悟,有所感,也有所獲。

21日,羅堅老師就品格教育,塑造美好人生展開了演講,他把我們所有的人的行爲風格表現分爲DISC四種類型,D型人物有強烈的自信心,勇敢,有領導欲,如果用動物解釋,那就是老虎,用職業來說,那就是導演,I型人物能言善道、樂觀、貪玩喜歡跟着感覺走,動物解釋:孔雀,職業解釋:演員。S型人物忠誠、有團隊精神、謙卑、以誠相待,動物解釋:考拉,職業解釋:觀衆。C型人物嚴謹、專注,自制,警惕、善於分析,動物解釋:貓頭鷹,職業解釋:記錄員。

每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行爲風格,他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本來的自我,從而更好的面對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也讓我們更好的適應這個複雜的社會。他教會我們一個密碼:因愛而變,因爲愛所以要改變,但改變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不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而是別人樂意接收的方式。表面上更多的立場是在認識自我,但我感覺更大的幫助是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我們所教育的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孩子也是屬於DISC類型中的一種,讓我們根據孩子的行爲因材施教。

在“全家學品格”環節中,羅老師以遊戲開始,讓我們慢慢的進入家庭環境中,告訴我們作爲父母想要讓孩子具有良好的品格,必須要做到三點:第一、真愛,第二、真管,第三、婚姻第一。

真愛:不需要你努力我也會給你(比如擁抱),會讓孩子有自尊,安靜,真實,有價值感。

真管:要走出假管,看似在管。真正的管教是走心的。

要讓孩子懂得規則和權威,不能做孩子的朋友(特別是6歲以前)他用倒置的漏斗形象的告訴我們,0-6歲的孩子如果沒有規則,自由空間太大,就會變得沒有規矩,當你在他6-11歲時慢慢約束他的自由空間,他就會開始不適應,在12-18歲時,約束越多,空間越小,你們的溝通也就越來越困難,這孩子也就越來越難管教,所以這樣倒置的漏斗我們作爲老師,千萬不能這樣去做,相反的從小給孩子約定俗成,慢慢的增加他自由的空間,而不是慢慢的減少空間,他會很樂意和你溝通交流,那麼良好的品格在無形中就自然形成了。但真管時必須要注意“切勿在怒氣中管教孩子,不可使孩子失去自尊和人格。”

22日,惠之老師就“教導品格的藝術和方法”爲我們分享了許多,特別在與家長溝通方面和品格傳遞方面讓我印象頗深。她說與家長溝通要採取三明治方法。

第一層:不要一開始就讀錯誤,要從描述孩子正確的事開始。

第二層:不能指出孩子沒有做的事,而是講述孩子需要做的事。

第三層:不要對孩子當着家長面批評,要共同制定計劃,以積極的口氣評論孩子的行爲,這樣才能爲孩子良好的品格做好鋪墊。

公益短片《oneday》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愛是可以傳遞,品格也可以傳遞,所以教育孩子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上開始,她說,教育就是一種氛圍,一種紀律,一種生活。

讓我們點燃愛心,傳遞良好的品格。22日下午汪源老師主要與我們談及的是“如何與孩子談性”,談論的焦點更多是作爲家長的我們如何教育孩子關於性,這當中的許多知識給我感覺只可意會。

第一,當孩子3歲左右,問你他是怎麼來的?絕對不能回答他是洪水衝來的,垃圾堆撿來的,或者充話費送的等等,一定要明確的告訴他,你是媽媽生的。

第二,當孩子6、7歲了,問你他是怎麼到媽媽的肚子裏去的?你千萬不要正經八百的,嚴肅的神祕的對他說,而是很輕鬆自如的告訴他,是爸爸媽媽的.結合而來的。

由此,當他越來越大,他會知道,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汪老師告訴我們如何巧妙的回答孩子提出的性問題,第一、要有問有答,有問才答。第二,答案要符合年齡認知。

羅堅老師創立的根基教育,品格教育不僅僅是停留在口號上,重要的是能落實到日常的生活中,透過傳遞,願我們的孩子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成長爲有品格的人。

品格教育心得體會2

透過學習,我意識到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楊霖老師首先說起“爲什麼要做品格教育”,她列舉了當前社會種種現狀:安利的“無理由退貨”;高速上應急道的變來變去等,這些都是小惡,難道做這些小惡的人都是壞人嗎?楊霖老師指出,不是的,是因爲我們自己並不知道這是不對的,因爲,沒人教過。整個社會陷入惡性循環,整個社會的現狀,整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也缺乏一種價值理念。這些都反映出全社會的道德在下滑,社會文明情況令人擔憂;然後是中國目前的整個教育體系缺乏對孩子進行系統的價值觀和社會公德的教育,以致於培養出很多高智商,但是漠視社會規則和公共秩序的自私者;最後就是學校缺乏系統的育人課程體系結構,德育沒有把道德認識轉化爲道德成長需要,轉化爲自覺行爲來規範自我,導致學生知行脫節。由此可見,品格教育迫在眉睫,身爲一名教育者,我們不管教什麼學科,都應該把品格教育滲透其中,並且以身作則,爲孩子做好表率。

楊霖老師提出,品格教育,一方面要透過和兒童討論判斷、選擇和形成他的價值觀,另外一方面還要教育和指導他們形成維護價值觀的能力,也就是品格能力,它是人的核心素質之一。所以,品格教育要從小抓起,不僅老師要教育,家長,學校,社會都應該發揮它的作用。而作爲一個班的班主任,對孩子的品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孩子從小就在你的班上,他的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基本的價值觀還未形成,再加上老師具有的威信,只要正確引導,宣揚正確的價值觀,以身作則,孩子很快就能受到影響,若一直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隨着年齡的增大,心智的成熟,他的價值觀就會自然而然形成並且付諸於實踐。但是現實往往不會那麼順利,因爲孩子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受到的影響不僅僅是你教師的,更多的還有來自家長,社會的影響,所以,我們提倡教師,家長,學校,社會合力教育。

在孩子品格形成的過程中,應該把行爲訓練、品格認知、品格情感有機結合起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在校園生活中不斷運用實踐並固化相關品格,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擁有品格能力。

楊霖老師還指出,學校缺乏一個系統的育人課程結構。很多學校僅僅是執行國家課程,也有學校課程,但沒有具體的、系統的內容可以支撐。而西方國家幾乎很少有專門的思想品德課,是公民道德課。由此可以推出爲什麼我們國人的素質要低一些。因此,需改革育人課程結構,強調生活與教育合在一起。

總之,品格教育應該貫穿於孩子成長過程中,它不僅僅只停留於口號的表面,更重要的是應該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讓每個孩子都具有品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