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盤點高二語文學習方法大全

學問君 人氣:2.24W

高二語文學習方法之勤於獨立思考

盤點高二語文學習方法大全

思考是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首先要善於提出問題。思考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問幾個爲什麼。其次要善於分析綜合。分析就是深入到文章的內部分解剖析,將各部分的個別特徵區分開來;並加以比較和鑑別,從而對學習的內容有深透的瞭解和認識。對所讀的書要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後逐一剖析。綜合則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把各部分聯繫起來加以認識從而把握整體。第三,培養獨立思考習慣要克服不良的思維定勢,防止思想的僵化。所謂思維定勢就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好的思維定勢可以使學習和解決問題變得容易、迅速;不良的思維定勢則會束縛人的思想,難以有所發現和創造。要善於從固有的思路中跳出來,變換角度去思考,往往會有新的思想。

高二文科生如何學好數學

學習數學應該要在宏觀上對其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總的來說,數學可以分爲8大部分:函數、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排列組合、不等式、平面向量、二項式定理以及統計。其中,尤其以函數和幾何較爲難學,同時也是重點知識內容,要弄清楚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繫,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內容。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對課本上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瞭如指掌,用的時候才能從容不迫,信手拈來。但是,這些知識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家都忙着做一道又一道的習題,買一本又一本厚厚的習題書,哪有時間去看課本?

有些同學可能會想,數學又不是政治、歷史,書上的習題又大都極簡單,何必看課本呢?殊不知,課本對於數學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高考數學有20%的基礎題目,只要花上一點點時間把課本好好看看,要拿下這些題易如反掌;反之,要是對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都含混不清,不但基礎題會失分,難題也不可能做得很好,畢竟這些都是基礎啊。數學的邏輯性、分析性極強,可以說是一種純理性的科學,要求思維一定要清晰明瞭,是不太可能出現做出題目卻不知是如何做對的情況的,因而基礎知識十分重要。

其次,相當多的習題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了基本的概念以後,必須要做大量的練習,這樣才能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加深對概念的瞭解。所謂熟能生巧,數學最能體現這句話的哲理性。數學的思維、解題的技巧,只有在做題中摸索,印象纔會深刻,運用起來纔會得心應手。當然,這並不是提倡題海戰術,適量就可,習題做得太多,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最重要的還是選題,一定要選好題、精題。在這一方面,老師的建議是很值得考慮的,最好買老師推薦的參考資料。同時做題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般而言,要先做基礎題,把基礎打牢固,然後再逐步加深難度,做一些提高性的題目。每一個知識點都要做一定量的上難度的題來鞏固,這樣才能將其牢牢掌握做完每個題之後,要回頭看一遍(尤其是難題),想想做這一題有什麼收穫,這樣,就不會做了很多題卻沒有什麼效果。

運算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與方法的重要性不相上下。培養一種發散性思維,尋求解題的多種方法,當然非常重要。但是,有一些同學,他們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能夠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可是計算能力卻不強,平時也不訓練,考試時往往是找對了方法卻算錯了答案,非常可惜。的確,繁瑣的運算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但是,在運算過程中你將發現許多新的問題,而運算能力也就在訓練中漸漸提高了。因而,學習數學方法要與計算並重。一方面,要重視做題方法的訓練,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問題;同時,也要注意鍛鍊計算能力,注重計算的精確性,而不能偏向一方。

總結試卷。把專題複習的卷子和綜合複習的卷子分門別類,每一份試卷都進行認真細緻的總結,挑出其中含金量最高的題,同時,“旁徵博引”,把曾經遇到過的相關的題目總結到一起,一道也不放過。這樣總結下來,一定能對各類題型都能夠了如指掌,對出題者的出題角度也有了準確的把握。透過對上百份試卷的細緻歸納總結,很多同學的數學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需要強調的是在總結試卷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入下去,千萬不能走形式,只有深入方能有所收穫。在深入的過程中不要在乎時間,有時候,在總結一道大題時,會把相關的題型總結到一起,這項工作其實是相當繁雜的,絕不等同於弄懂一道題。而做這項工作的收益也將是巨大的。所以,即使用一個晚上來做這件事也非常值得。千萬不要心情急躁,看見別人一道接一道的做題而不安。

平時的學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按部就班。數學是環環相扣的一門學科,哪一個環節脫節都會影響整個學習的進程。所以,平時學習不應貪快,要一章一章過關,不要輕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問題。

2、強調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每新學一個定理,嘗試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題,看是否能正確運用新定理;若不行,則對照答案,加深對定理的理解。

3、基本訓練。學習數學是不能缺少訓練的,平時多做一些難度適中的練習,當然莫要陷入死鑽難題的誤區,要熟悉高考的題型,訓練要做到有的放矢。

4、重視平時考試出現的錯誤。訂一個錯題本,專門蒐集自己的錯題,這些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之處。複習時,這個錯題本也就成了寶貴的複習資料。

數學的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妄想一步登天是不現實的。熟記書本內容後將書後習題認真寫好,有些同學可能認爲書後習題太簡單不值得做,這種想法是極不可取的,書後習題的作用不僅幫助你將書本內容記牢,還輔助你將書寫格式規範化,從而使自己的解題結構緊密而又嚴整,公式定理能夠運用的恰如其分,以減少考試中無謂的`失分。

物理學習:重視力學解題思維能力

在多年的物理教學中,我對力學解題做了一些探究:在重視力學概念、規律教學的同時,把重點放在力學解題的思維過程上,增強學生力學解題思維的自我調控意識。我把學生解題過程看作是"獲取資訊、思維啓動、思維邏輯、思維深化"的過程。在指導學生解題上,抓了"明確對象、弄清概念、運用規律、設疑點撥"四個方面。

一、認真審題、明確對象、聯想圖景、啓動思維。

力學習題有的給出一個物體,有的給出兩個或多個相關聯的物體。從物理過程看,有的給出部分,有的給出全部。認真審題就是要實現幾個轉換:1.由個別向一般轉換。

所有的力學解題開始應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代入運算時統一用力學的國際單位制(SI制),解題結束應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斷。

2.研究對象的實體向物理圖景轉換。

宏觀物體(大到天體);有做勻速運動的,也有做變速運動的;有個體,也否相關聯的羣體。對題目給定的研究對象進行抽象思維,形成一定條件下的清晰的物理圖景。有趣的物理圖景促進學生的注意轉移,情感與圖景貼近,達到情景結合,有助於學生思維的正常啓動。

高中政治 3.物理過程向物體的狀態轉化。在力學範疇內物體的運動狀態有平衡狀態(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勻速轉動)和非平衡狀態。物體處於何種狀態由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決定。學生對物理過程和物體所處狀態的瞭解,減少了解題的盲目性。

4.已知條件向解題目標轉換。力學解題目標一般包括:畫出研究對象的示意圖。在圖上進行受力分析(不能遺漏所受到的每一個力,也不能憑空增加力),物體在各個時刻的狀態、位置、運用的物理規律、公式、要求的物理量等。

5.文字敘述向示意圖形轉換。在根據題意畫出的圖上標明受力情況(按重力、彈力、摩擦力順序思考)。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狀態,也用符號標出。學生透過畫圖對物理圖景有了直觀瞭解,觸景生情,增強了解題的信心。

二、弄清概念,策略認知,分配注意,發散思維。

1.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概念有嚴格的科學界定。同一物理概念在不同的物理學識水平階段嚴密的程度不同。一些能力較差的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界定模糊不清,思維混亂,解題注意分配不合理。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引導學生強化以下幾方面意識: 1.增強物理概念的物質意識。每引入一個力學概念,應充分利用實驗或學生生活積累的已有經驗,把物理概念建立在充實的物質基礎上。

2.強化物理概念的界定意識。速度與加速度二者僅一字之差,都是力學中的重要物理量。一些認知策略較差的學生把速度與加速度歸結在一個"光環"上,認爲速度爲零,加速度必爲零。在這裏描述物體運動快慢與運動狀態變化快慢是速度與加速度的界定。速度和速率、功和功率、動能和動量、重量和質量等也是一字之差,它們的物理意義卻不相同。功和能的單位相同,前者是過程量,後者是狀態量,它們也有嚴格的界定。

學生樹立界定意識可養成良好的科學素質,有利於增強解題思維的自我調控意識。

3.培養創造思維意識。力學解題時"雙向思維"的設計,給學生創造了發散思維的條件。

三、運用規律、感知範圍、網絡資訊、邏輯思維中學學習的力主要有:牛頓運動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機械能守恆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等。一些能力中下的學生把物理規律成立的條件及適用範圍置於思維盲區,需要對已建立的解題資訊加以選擇。

1.根據物理過程選擇規律。

2.從已知條件選擇物理規律。

3.從解題結果檢驗物理規律選擇的合理性。

四、設疑開拓、點撥解惑、觸類旁通、深化思維課本上的力學習題是教學大綱的最低要求,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從中獲取了探求知識的方法,思維敏捷。一些能力較差的學生解題一旦受阻,思維停滯,需要點撥才能展開。透過設疑→點撥→探究→解惑,學生思維進入新的層次。

1.指導語點撥。

2.資料點撥。

3. 情境點撥。

4.交流點撥。

5.一題多解點撥。

在力學解題中增強解題思維的自我調控意識是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必要條件。在力學解題全過程中有計劃、有目標、由簡到繁、循序漸近、反覆多次地引導學生自己實踐,是提高力學解題效益的充分條件,中學生力學習題難的心理障礙可以排除。

高二語文學習:高二語文必修三蜀相賞析

爲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學習高中語文,精心爲大家蒐集整理了“高二語文學習:高二語文必修三蜀相賞析”,希望對大家的語文學習有所幫助!

高二語文學習:高二語文必修三蜀相賞析

屬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聯寫專程尋訪,這是“起”。開篇一問一答,一個“尋”字,迫不及待之情畢現。而“柏森森”三字,一言祠堂清冷寂寞,一言諸葛亮沒世已久。五百多年過去了,諸葛武侯已經託體山阿,到哪裏去找這能安邦定國的奇才大賢呢?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頷聯直承上文,寫祠堂內的春色,這是“承”。杜甫參謁,一不寫殿宇,二不寫塑像,卻寫什麼碧草和黃鸝,雖然一植物一動物,一碧一黃,一靜一動,一視覺一聽覺,對仗極是工穩,但這未免有些偏題——撿芝麻漏西瓜了。前四句,以一半的篇幅,寫老柏,寫碧草,寫黃鸝,是何道理?

我們不妨臆測一下:

老柏森森,終歲不凋,成爲的忠實守望者;碧草無情,年年逐春風而綠;黃鸝無心,日日隱深林而自得其樂。它們寄身在,知道武侯何許人也? 一個綠得滿階滿院,一個唱得婉轉悠揚。但這些在滿腹心事的少陵野老眼裏,都是些無知無心的東西。只有我杜甫纔可以和武侯談一談。“千秋萬代名,寂寞身後事”老杜也是知道的。但的荒涼、落寞還是令他驚心。

諸葛亮不但忠心耿耿,而且多智多謀,未出茅廬已定天下三分,聯吳拒曹,入川建國,之後,把個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但是,只有賢相,就能成就大業嗎? 想那諸葛亮,結廬於隆中,躬耕於壟畝,是誰三顧草廬之中,請他出山?諸葛亮當時不過二十餘歲的小青年,白面書生,乳臭未乾,是誰力排衆議,給他施展才能的空間?又是誰,給了他無限信任,使他敢於盡心竭力?歷代歷朝,缺過能臣良將嗎?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玄宗一朝可謂人才濟濟,但一個李林甫,口蜜腹劍,取得玄宗信任後,弄權使詐,閉塞言路,同時的張九齡、裴耀卿、李適之等皆被他排擠罷相。從而使得玄宗與賢臣阻隔,其後楊氏姐妹,權傾朝野,楊國忠胡作非爲,搞得天昏地暗。縱使諸葛亮再世,又能有何作爲呢?所以杜甫接下來說: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頸聯推開一層,寫對諸葛武侯評價,這是“轉”。一般認爲上句看起來是說劉備,其實是從側面烘托諸葛亮的才智和抱負。(見人教版《教師用書》)。但筆者認爲,杜甫的意思是:必先有君王的“三顧頻煩”,後纔能有老臣的“兩朝開濟”。這種觀點的背後,流露出一絲委屈和對肅宗的失望。

想當初,杜甫捨身棄家,追隨肅宗,可謂忠矣。杜甫至鳳翔後,於至德二載(757)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拜爲左拾遺。對肅宗感激涕零,立志要庶竭駑鈍,盡忠報國。但不久就因爲上疏救房?,深深地惹惱了肅宗。當年閏八月初一日,杜甫便被放還?州省家。此後便被肅宗逐漸冷淡,可謂報國無門矣。而當時的一些賢才,又有多少機會?所以杜甫來到,一則以哭,一則以告。諸葛大名垂宇宙,固然與才高智廣有很大關係,但與其他人相比,得遇先主,士能爲知己者死,又何其幸也!!

肅宗對杜甫有知遇之恩,而且君爲臣綱,杜甫當然只能喻之於心,而不能宣之於口。但,有些東西是掩飾不住的,特別是在他倍加推崇的前。

肅宗啊,你能體諒一位老臣的拳拳之心嗎?

直到大曆三年(768),杜甫已五十六歲,還在《江漢》中哀怨地吟道: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真是癡心不改啊!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尾聯收束全詩,寫對諸葛武侯的悼念,這是“合”。

以諸葛之偉才,得先主託孤之重,後主言聽計從,本可以一統河山,建千秋偉業。無奈天不從人願,諸葛亮正當盛年之時,即在五丈原病逝軍中,苦心經營的興復大業也付之東流。確實讓人痛惜不已。但杜甫此刻的淚滿襟,卻又多了一層含義:大唐多難,賢相何在?縱有賢相,聖主何在?這淚水背後,千言萬語,能向誰訴?這淚水,不灑在,又能灑落在何處呢?

《蜀相》一詩,前四句由思人而謁祠,後四句由謁祠而及人。第五句寫先主,第六句寫諸葛,第七句寫出師未捷,第八句寫淚滿襟。正是因先主三顧,而爲蜀相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由蜀相的出師未捷引出杜甫的淚滿襟,環環相扣,思路清晰,正與前四句相呼應。祠長存而人已逝,怎不令人唏噓?而此時淚滿襟的杜甫,卻有千言萬語,永遠無法對人說出。長安十年“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悲辛;肅宗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上疏救房?時的滿腔忠誠;肅宗“荃不察餘之衷情兮”的冷酷決絕;朝廷的危機四伏和自己的報國無門……都化作汩汩的淚,灑啊,灑啊。

國難當頭,人心動搖,亂世“思”英雄,亂世“思”良相。杜甫對國家的憂患,對時局的牽掛,是那麼深切。而由於自己的親身感受,他痛切地認識到:只有良相是遠遠不夠的,因爲在那個以皇帝爲中心的高度集權的體制下,良相離開了明君的信任、支援,毫無作爲。這正是“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杜甫在的呼告,正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杜甫在的哭訴。

經過精心的整理,有關“高二語文學習:高二語文必修三蜀相賞析”的內容已經呈現給大家,祝大家學習愉快!

旋轉體?內容簡析

1.在中學我們只研直圓柱、直圓錐和直圓臺。所以對圓柱、圓錐、圓臺的旋轉定義、實際上是直圓柱、直圓錐、直圓臺的定義。

這樣定義直觀形象,便於理解,而且對它們的性質也易推導。

對於球的定義中,要注意區分球和球面的概念,球是實心的。

等邊圓柱和等邊圓錐是特殊圓柱和圓錐,它是由其軸截面來定義的,在實踐中運用較廣,要注意與一般圓柱、圓錐的區分,高中化學。

2.圓柱、圓錐、圓和球的性質

(1)圓柱的性質,要強調兩點:一是連心線垂直圓柱的底面;二是三個截面的性質——平行於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圓;軸截面是一個以上、下底面圓的直徑和母線所組成的矩形;平行於軸線的截面是一個以上、下底的圓的弦和母線組成的矩形。

(2)圓錐的性質,要強調三點

①平行於底面的截面圓的性質:

截面圓面積和底面圓面積的比等於從頂點到截面和從頂點到底面距離的平方比。

②過圓錐的頂點,且與其底面相交的截面是一個由兩條母線和底面圓的弦組成的等腰三角形,其面積爲:

易知,截面三角形的頂角不大於軸截面的頂角(如圖10-20),事實上,由BC≥AB,VC=VB=VA可得∠AVB≤BVC.

由於截面三角形的頂角不大於軸截面的頂角。

所以,當軸截面的頂角θ≤90°,有0°<α≤θ≤90°,即有

當軸截面的頂角θ>90°時,軸截面的面積卻不是最大的,這是因爲,若90°≤α<θ<180°時,1≥sinα>sinθ>0.

③圓錐的母線l,高h和底面圓的半徑組成一個直徑三角形,圓錐的有關計算問題,一般都要歸結爲解這個直角三角形,特別是關係式

l2=h2+R2

(3)圓臺的性質,都是從“圓臺爲截頭圓錐”這個事實推得的,但仍要強調下面幾點:

①圓臺的母線共點,所以任兩條母線確定的截面爲一等腰梯形,但是,與上、下底面都相交的截面不一定是梯形,更不一定是等腰梯形。

②平行於底面的截面若將圓臺的高分成距上、下兩底爲兩段的截面面積爲S,則

其中S1和S2分別爲上、下底面面積。

的截面性質的推廣。

③圓臺的母線l,高h和上、下兩底圓的半徑r、R,組成一個直角梯形,且有

l2=h2+(R-r)2

圓臺的有關計算問題,常歸結爲解這個直角梯形。

(4)球的性質,着重掌握其截面的性質。

①用任意平面截球所得的截面是一個圓面,球心和截面圓圓心的連線與這個截面垂直。

②如果用R和r分別表示球的半徑和截面圓的半徑,d表示球心到截面的距離,則

R2=r2+d2

即,球的半徑,截面圓的半徑,和球心到截面的距離組成一個直角三角形,有關球的計算問題,常歸結爲解這個直角三角形。

高二語文、數學、英語學習方法淺談

高二:注重積累

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分爲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部分。這些能力目標是在高中三年的學習裏完成的,而高二年正是在高一年學習基礎上的繼續和延伸,是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閱讀,擴大閱讀面,在閱讀中領悟,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部分課文要精研細讀,具體到第三冊的學習內容和方法,“閱讀”部分,選編的兩個單元八篇課文是要精研細讀的,這是形成閱讀能力的前提,文章涉及的文言知識,如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要在的指導下進行歸類和積累。文言語感同樣是要反覆誦讀才能形成的,因而要熟讀課文乃至背誦,這樣纔有望形成一種能力,並遷移到課外閱讀,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讀本》選編的文章正是教材的輔助,是檢驗自身閱讀能力的很好的範本。要認真地閱讀,走進古人的情感世界,領悟古人的人文情懷。

就詩歌鑑賞而言,要把握中國詩歌特徵。中國詩歌,注重意境的創設,講究透過意象組合展示生活圖景,從而傳達詩人的審美體驗.因而讀詩,把握意象是很關鍵的,把握了意象,就能把握意境.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讀詩的基本要領,熟悉詩歌的表現技巧,從而達到鑑賞的目的,而這一切同樣是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積累和反覆誦讀,細緻掌握才能獲得的。殊不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就道出反覆誦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誦讀是讀詩的基礎;讀詩而不能背誦等於不讀。能背誦,則必定有所領悟。

高二:重點培養觀察、分析和推斷能力

高中的數學概念抽象,習題繁多,教學密度大,因此,高一過後,一些同學對數學望而生畏。

數學的學習其實不會很難,關鍵是你是否願意去嘗試.當你敢於猜想,說明你擁有數學的思維能力;而當你能驗證猜想,則說明你已具備了學習數學的天賦!認真地學好高二數學,你能領悟到的還有:怎麼用最少的材料做滿足要求的物件;如何配置資源並投入生產才能獲得最多利潤;優美的曲線爲什麼可以和代數方程建立起關係;爲什麼出車禍比體育中獎容易得多;爲什麼一個年段的各個班級常常出現生日相同的同學……

當你陷入數學魅力的"圈套"後,你已經開始走上學好數學的第一步。

其實,數學不是知識性,經驗性的學科,而是思維性的學科,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所以,數學的學習重在培養觀察,分析和推斷能力,開發學習者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這些能力。

關於和效果的關係,可以這樣描述:當你願意去看懂大部分題目的答案時,你的考試成績應該可以輕鬆及格;當你熱衷於研究各種題型,定期做出小結的時候,你一定是班級數學方面的優等生;而當你習慣根據數學定義自己出題,並解決它,你的數學水平已經可以和你的老師並駕齊驅了。

如果你正因爲數學的學習狀態低迷而苦惱,請按如下要求去做:預習後,帶着問題走進課堂,能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想要做出完美的作業是無知的,出錯並認真訂正才更合理;老師要求的練習並不是"題海",請認真完成,少動筆而能學好數學的天才即使有,也不是你;考試時,正確率和做題的速度一樣重要,但是合理地放棄某些題目的想法能幫助你發揮正常水平。

如果你正因爲數學的學習成績進步緩慢而鬱悶,請接受如下建議:收集你自己做過的錯題,訂正並寫清錯誤的原因,這些材料是屬於你個人的財富;對於考試成績,給自己定一個能接受的底線,定一個力所能及的奮鬥目標;合理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有助你獲得穩定的學習成績,所以,請制定好並努力;把很多時間投入到一個科目中去,不如把學習精力合理分配給各個學科.人對於某一知識領域的學習常出現"高原現象",就是說當達到一定程度,再努力時,進步開始不明顯。

高二:注重能力的培養

高二英語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總的來說,高二英語應注重能力的培養,爲以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及進一步自學深造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我看來,打好基礎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如何打下基礎呢?可以歸納如下:制定計劃,明確目標;,找出難點;專心聽講,當堂鞏固;及時複習 高中生物,防止遺忘;獨立作業,檢測效果;錯誤歸類,解決疑難;勤奮多練,廣泛閱讀;系統總結,掌握規律。

建立錯誤檔案本

在學習過程中,已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對以後新知識,新技能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最好的辦法是消滅錯誤,獲得正確知識和技能。每次練習或考試後,應該把自己做錯的具有代表性的題目抄下來,收集彙編,然後把老師對錯題講解後的正確語句熟讀牢記,保留錯誤的答案,用紅筆寫上正確的答案,眉批上理由分析,這樣就形成新的語言習慣。平時和臨考前翻看,加深印象,引起注意,大大減少了錯誤率.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應試能力,發揮了最佳的水平。

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目的是提高對語篇整體認識的能力,以及推理判斷,歸納總結的能力。堅持長期閱讀(每天至少2篇以上)是穩步提高的保證。透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課外閱讀,不僅能鞏固拓寬教材所學內容,更關鍵是會使所學知識活起來,激發出濃厚的學英語的興趣以及擴大知識量的慾望。

養成朗讀背誦的習慣

朗讀是在課文所提供的語境中對語音,語調,意羣,句型等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同時培養純正的語音語調和好的用語習慣以及爲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過的句型,,對話,課文進行朗讀和背誦,形成流利的語感,也培養了理解能力,爲說,讀及英語寫作打好基礎,這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根本方法。

高二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第一單元

關於高二歷史必修三知識點,高三歷史必修三的學習,同學們要進行知識點的總結,這樣對大家的學習有非常好的學習效果,下面小編爲大家提供高二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第一單元,供大家參考。

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第1課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識梳理】

一、“百家爭鳴”

1. 背景:(l)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提高,促進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2)社會變革:社會結構發生急劇分化,“士”受到重用, 並提出自己的主張。

(3)學術下移:出現私人講學,“學在官府”發展爲“學在民間”。

(4)社會需求:各國紛爭的社會環境,對人才及其治國方略的需求。

2.各學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莊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

④法家:商鞅、韓非子;等等。

3. 評價:(1)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 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

(3) 各家學派彼此滲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時期 人物 主張

春秋 孔子 ①政治:a.核心是“仁”,即“愛人”。 b.“德政”,即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c.主張“克己復禮”,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②教育:首創私學,主張“有教無類”。

戰國 孟子 ①政治:a.發展孔子的“仁”"爲“仁政”思想。b.發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進一步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②倫理:主張“性本善”。

苟子 ①政治:a.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b.強調人民羣衆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②倫理:主張“性本惡”。

影響:戰國後期,儒學爲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後來發展成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時期 人物 主張

春秋 老子 ①哲學:a.認爲世界本原是“道”強調要順應自然。b.認爲世界萬物是不停地運動的,關係是相互依存且不斷轉化的。

②政治:提出“無爲而治”的主張。

戰國 莊子 ①認爲世界萬物都是相對的。②認爲放棄一切差別觀念,就能精神自由。

四、法家

①集大成者:韓非子。

②主張:提出系統的法治理論, 主張依法治國。

③意義: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高一。

【學習探究】

1、比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異同。

項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愛人 仁政 仁義

民本思想 爲政以德 民貴君輕 君舟民水

異 人性論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惡

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示: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強調“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貴君輕”的觀點;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觀點。

②它並不是以維護人民利益爲出發點的,而是一種加強統治的策略。

③雖然它與我們當前提倡的“以人爲本”有着本質的區別,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第2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知識梳理】

一、從“無爲”到“有爲”(新儒學的背景)

(1) 漢初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 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諸侯國的勢力日益猛漲,土地兼併劇烈,匈奴爲患,威脅着西漢的穩定。

(3) 漢武帝時期,爲了加強中央集權,積極有爲的政治思想成爲形勢發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學

1. 特點:糅合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的儒學體系。

2. 內容:

(1) 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2) 針對加強君權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宣揚“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針對爲人處世道德標準, 提出“三綱五常”儒家道德觀。

3.實質:是思想文化專制。

4.根本目的:神化專制皇權,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確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後的新儒學,適應了西漢政府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使其能夠透過思想統一來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

(2) 措施:

①漢武帝起用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儒家學說成爲選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標準。

②將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規定爲教科書。自此,教育爲儒家所壟斷。

③國家興辦太學;地方設立郡縣學校,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3) 結果

①儒家思想成爲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

②逐漸成爲兩千多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學習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學與先秦儒學有何不同?

提示:

①地位:先秦儒學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後的儒學被當成真理而獨尊。

②主題:先秦儒學談論現實問題,而新儒學談論神學。

③功能:先秦儒學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學是爲現實政治服務。

第3課 宋明理學

【知識梳理】

一、三教合一

1.儒學:在漢武帝的提倡下呈現繁盛之勢,魏晉南北朝時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發展。

2.佛教: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吸收儒學精神,漸趨中國本土化。

3.道教:在民間廣爲流傳,受儒學影響,主張“貴儒”又“尊道”。

4.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又稱“三教合一”。

5.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學

1. 背景:隋唐時期儒學正統地位受到挑戰,北宋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

2. 內容:

(1) 二程的思想

①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後有物。

②把天理與倫理道德直接聯繫起來。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認識論。

(2) 朱嘉的思想

①強調理之源在於天理,→就是作爲道德規範的三綱五常;人性與天理一致。

②強調“存天理、滅人慾”。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於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

3. 特徵:融合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以“理”爲核心。

4.本質:爲維護君主專制和封建統治秩序提供理論依據。

5. 地位:

(1) 把儒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成爲南宋以後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

(2) 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註》成爲後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

(3) 朱熹學術影響到日本、朝鮮,形成“朱子學”學派;還傳及歐洲。

三、陸王心學

1. 南宋時期陸九淵的思想

(1)“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2) 認爲天地萬物都在心中。

(3) 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

2. 明中後期王陽明的思想

(l) 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

(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學說。

(3) 強調內心反省,用道德修養,去掉人慾,恢復良知的本性。

【學習探究】宋明理學的影響和評價。

提示:

(l) 影響:宋明理學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倫理道德都產生深遠影響。

(2) 積極:注重氣節、道德;重視主觀意志力量;講求自我節制,發憤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體現了儒家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

(3) 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繫封建專制制度,壓抑、扼殺了人性,成爲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進一步鞏固和凸現了儒學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主體地位。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

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知識梳理】

一、李贄的離經叛道

(1) 內容:

①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滅人慾”的說教, 強調人正當的私慾。

(2) 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二、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1) 內容:

①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爲主,君爲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義: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爲以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1) 內容:

①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瞭解, 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張到實踐中求真知, 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2) 意義: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內容:

①世界是物質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②物質的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透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

④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2) 意義:啓示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學習探究】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階段 時間 地位、特徵

產生形成 春秋戰國 (1)由孔子創立,經孟子、荀子的改進,體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統治者重視。(2)具有古典人文主義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擊 秦朝 “焚書坑儒”,遭受沉重打擊

確立正統 西漢 (1)把道家、陰陽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當中,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2)趨向官方化、神學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學從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內容, 理學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產物。(2)由理學發展到心學,完成更爲理論化、思辨化過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現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啓蒙思想。(2)批判理學,構成中國早期啓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進步性。

對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認識:

儒家思想之所以從“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爲正統思想,並不斷自我調整,是因爲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長,不固步自封,更在於他們能夠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使之進一步發展。

上面的高二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第一單元,對於大家學習這一單元知識點非常有幫助,希望大家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