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學習方法高中語文預習要點

學問君 人氣:2.33W

1.通讀課本文章,把握文章脈絡

高一語文學習方法高中語文預習要點

就像上文所說,既然語文課本是以衆多內容相互關聯的文章作爲學習的基本載體的,那麼這些文章就是承載我們應學習內容的載體。因此,應該對這些文章倍加重視。在高考當中也是這樣,閱讀題是除作文之外賦分最高的題目,不管是古文閱讀還是現代文閱讀,其做題的基本出發點就是能夠充分的理解文章含義。所以在平日當中,我們可以試圖將預習過程中的文章閱讀看作是一種閱讀題的日常練習。

在這裏,我們建議大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有聲朗讀課文。一來可以鍛鍊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及時糾正一些自己在發音方面的問題,二來還可以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認識。透過有聲朗讀,你可以加深對課文中情境的把握。等待自己大約明白文章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之後,就嘗試着概括每一個自然段都講述了哪些內容,用怎樣的表達方式、修辭方式來講述的,其優勢在哪裏……這些都可以進行思考。然後再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提煉出文章整體的中心思想。

另外,所謂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是讓你用標準答案的精確語言去進行概括總結,你只需要知道文章透過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內容或者描述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情表達出了作者怎樣的觀點或者抒發了怎樣的感情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追求文字的精準。這點就和高考一樣,往往考查大家對文章中心思想的大略掌握,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所以,只要理解方向準確就足夠了。

2.攻克字詞難關,巧用工具辭書

高中語文學科在考查學生是否對所學知識牢固掌握時,往往會從字、詞和句的角度進行考查。從高考前幾道基礎知識題就可以看出來,高考題目往往從字型或者發音角度入手,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字、詞、句也就成爲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很多地方的同學因爲方言或者不夠重視此方面內容的緣故,語文考試的前幾道題目總是取得不了另人滿意的成績,如此丟分確實非常可惜。因此,我們在平日中就要注重這方面的練習。

在課前預習環節中,我們首先應該把課文中自己不認識的字、無法準確理解其含義的詞及句子標記出來,透過查詢工具書的方式進行初步嘗試再次理解。倘若透過自己的努力不足以將問題徹底搞清楚,就應該特別標記出來等待課堂上老師的講解,這樣勢必會讓你聽課更加有目標性。也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注意老師的講授。如此心中有數,聽課效果怎會沒有大幅度提高。這也是課前預習最重要的價值。

3.瞭解文章背景,瀏覽課後練習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時代的符號。當今時代下,有很多文章看起來很難理解,實際上,我們是沒有處在原來那種環境下去理解。時代總是在變化的,我們的審美等都有了巨大的改變,但文章的內容沒有改變,所以想要真正走進作者的世界裏,探究作者當時的所思所想,就需要我們瞭解文章背後的故事。

這種感覺有點像學習歷史。透過瞭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經歷,可以讓你走進一個與自己現在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去,去感受他的人生他的故事。這樣就會大大提高文章的趣味性。每一位文章被收錄進教科書的作者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們的經歷是一筆寶貴的財務財富,只能觀摩不能複製。大家透過這些傳奇的經歷,可以進行自我反思與修正。

舉一個例子吧。《濟南的冬天》文章作者是老舍先生,是一位身世坎坷的大作家。他從小便成了孤兒。老北京大雜院的貧苦生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是每天中午放學回家吃飯的那一幕令人難忘:“急急忙忙往家跑,掀開鍋卻是冷冷的鍋底,什麼飯都沒有,便只好又匆忙地往學校趕。”這個細節打動過很多人,但是我們卻不能夠感同身受,是因爲我們完全沒有經歷過這類事情,所以很難真正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我們要努力讓自己回到那個舊社會的環境,把自己設身處地的放置於那個空間之中,你纔會體會到老舍先生作品的真諦。就是在這樣一個艱苦的環境中,造就了一位世界聞名的大作家,寫出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享譽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深刻理解了這些背景和作者的經歷,對於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大有好處。研究完了文章之後,順便看看課後練習。這些課後練習考查的往往是文章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時候不要嘗試着去做,而僅僅是瀏覽下就可以。對考查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等到老師講授完畢之後,再認真測試自己是否完全且深刻的掌握了所學知識。

本文主要爲考生提供“2013年高考語文第一輪複習題及答案”,希望對考生朋友有所幫助!

1.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寫一段話。

世上有多少這樣的事呢?樹在,葉去;葉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聞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這樣的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心在,情去;情在,愛去;愛在,人去;人在,識她的心去。

【示例2】天在,風去;風在,雲去;雲在,雨去;雨在,聽它的人去。

【示例3】池在,荷去;荷在,水去;水在,魚去;魚在,賞他的人去。

【示例4】琴在,弦去;弦在,音去;音在,譜去;譜在,寫它的人去。

【示例5】路在,亭去;亭在,人去;人在,情去;情在,想它的人去。

【示例6】雲聚,風散;風聚,雨散;雨聚,虹散;虹聚,畫它的人散。

2.在“生活/事業”“友誼/信任”兩組詞語中任選一組,仿照例句,另寫一句話。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辭手法相同,內容有意蘊。

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個人眼光的長短;追求是一杆秤,稱出一個人靈魂的`輕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生活是一杯酒,釀出一個人生存的酸甜;事業是一面鏡,照出一個人價值的大小。(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比喻的修辭、內容有意蘊)

3.依照下面加波浪線的句子,在兩處橫線上各寫兩個比喻句,要求句式與加波浪線的句子相同,連接順暢。

在命運的大起大落中,你別無選擇,只有抖落一身的疲憊,咬緊牙關,積蓄力量,再次站起。

站起來,在驚濤駭浪中站成含笑的礁石。

站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暴風雨中站成莊嚴的雕塑。在茫茫沙漠中站成不屈的駝峯。

4.閱讀下面這段文字,補寫對聯。

四川樂山凌雲寺,相傳是蘇軾年輕時讀書之處。據說蘇軾少年時,在父親的指導下,博覽羣書,常受人稱讚,因此不免年少氣盛,曾在門前貼下一副對聯道:“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不久有一白髮老人持一小書前來請教,蘇軾接過一看,不覺一驚,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老翁笑着說:“還望博學的小蘇賜教。”蘇軾面紅耳赤,連連說道:“請老前輩原諒,小生一時狂興。”蘇軾趕緊在原對聯上下聯的前邊分別加了兩個字,使得這副對聯的思想境界和情趣截然兩樣。

蘇軾是補的哪幾個字呢?請你也來改一改,補全這副對聯,表達蘇軾後來想要表達的意趣。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改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改爲:(立志)識遍天下字,(發憤)讀盡人間書。(改後能使這副對聯的思想境界和情趣截然兩樣,基本符合對仗要求即可滿分)

5.下面兩副對聯各缺一半,請將備選短語挑選一些加以整合,在相應的橫線上補出上聯或下聯。

書畫院對聯

上聯 ________________下聯 一筆可畫古今情

茶葉店對聯

上聯 幽借山顛雲霧質 下聯 ________________

備選短語:千秋 片紙 九州 松濤夢 蕩俗塵 芝蘭魂 水甜幽泉 香憑崖畔 竹院贈綠 歌唱東方紅 風雲胸中貯 能縮天下意

【答案】書畫院對聯(上聯):片紙能縮天下意

茶葉店對聯(下聯):香憑崖畔芝蘭魂

6.用對聯形式爲下列新聞擬一則標題。

(新華社香港9月9日電) 中國奧運金牌選手代表團9日結束了爲期3天的訪港活動,他們在香港市民的歡送下離開香港,前往澳門訪問。迎候在碼頭的數百名澳門居民以鮮花、歡呼和激動的心情,熱烈歡迎健兒的來訪,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等到澳門外港碼頭迎接。

奧運金牌選手訪港3天來,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極爲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環港澳碼頭門口聚集了許多市民,他們高舉“中國的英雄”“中國人的驕傲”“預祝中國奧運健兒2008再創佳績”等字樣的橫幅,熱情歡送奧運金牌選手。

到澳門時,等候在那兒的人羣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當劉翔、田亮、郭晶晶等明星運動員走到近前時,人們爭相拍照,閃光燈亮成一片,人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表達了與金牌健兒重逢的喜悅。根據安排,代表團將在澳門活動2天。

上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香港歡送金牌選手,澳門喜迎體壇精英。(這種題型的特點是把擬寫對聯和壓縮語段的考點結合起來。做這種對聯題,首先要求把主要資訊篩選出來並加以概括,然後用對聯形式加以組織)

7.把下面的長句,改寫成四個語意連貫的短句。

世貿組織總幹事穆爾對世貿組織最不發達的國家小組委員會最近透過的在多哈宣言有關條款基礎上制定的旨在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加快發展對外貿易的經濟合作發展規劃表示歡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世貿組織最不發達國家小組委員會最近透過了一項經濟合作發展規劃。(2)這一規劃是在多哈宣言有關條款的基礎上制定的。(3)其目的是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加快發展對外貿易。(4)世貿組織總幹事穆爾對該規劃的透過表示歡迎。

8.將下面畫橫線的句子改成短句,並與上句結構形式相對稱。

我們爬上了又冠谷,剛擡起頭,就被前面險惡的地勢嚇愣了:右邊是一道筆直的雪牆,懸在我們頭上,似乎等大風再來時就向我們撲來;前方是一條高高低低的被雪堆攔腰吞噬的好幾段的又細又長的小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方是一條又細又長的小路,高高低低的,被雪堆攔腰吞噬了好幾段。

9.把下面的短句改成長單句,可以刪改、添加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①嫉妒是人人都具有的。

②嫉妒是一種缺陷心理。

③嫉妒是不足爲奇和無可厚非的。

④嫉妒是由於羨慕一種較好的生活,想獲得一種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種較貴重的東西而產生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嫉妒是一種人人都具有的,由於羨慕一種較好的生活想獲得一種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種較爲貴重的東西而產生的,不足爲奇和無可厚非的缺陷心理。

10.將下面的句子改寫爲一個單句,可以適當增刪個別詞語,要求保留全部資訊。

從廣陵村返回,仰望天空,隱隱約約地從雲縫裏看見一隻蒼鷹,於煙水蒼茫處飛翔起舞,而那舞臺之大,背景之遠,還有那翅膀之沉、鳴叫之哀,都留在了我的心裏,我相信那定然是嵇康彈奏的那曲心愛的《廣陵散》的意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相信,當我從廣陵村返回,仰望天空,隱隱約約地從雲縫裏看見一隻蒼鷹,於煙水蒼茫處飛翔起舞時,留在我心裏的大的舞臺、遠的背景、沉的翅膀、哀的鳴叫,定然是嵇康彈奏的那曲心愛的《廣陵散》的意境。

11.下面是艾青《歸來的歌》詩中的整句,試用散句表述,意思不能改變。

即使我們是一支蠟燭∥也應該“蠟炬成灰淚始幹”∥即使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即使我們死後屍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即使我們是一支蠟燭,也應該一燃到底,“蠟炬成灰淚始幹”。即使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從而點起熊熊大火。即使我們死後屍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一閃一閃的磷火,在荒野中,顯示我們的存在,顯示我們曾經奮鬥過。

12.將下面語段中畫線部分的句子改寫爲句式整齊的排比句。要求:可以更換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窺探一個成功人的履痕,無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會掃”的人,自然也“掃不了天下”。所以,見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無愧地做了叢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騰的大海面前,你只要無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裏最純淨的一滴水珠;擡頭仰望無邊無垠的藍天,你只要毫無愧疚地讓自己變爲朵朵雲中的最祥和的一朵……這樣的人生就夠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見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無愧地做了叢林中最挺拔的-棵;見到奔騰的大海,你只要無愧地做了浪花裏最純淨的一滴;見到無垠的藍天,你只要無愧地做了雲朵中最祥和的一朵。

13.以創造思維“開頭”,重組下面語句,要求不改變原意。

只有善於捕捉並反思生活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而且把它們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上,創造思維纔會獲得它實質性的內涵。

創造思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創造思維要獲得它實質性的內涵,必須善於捕捉、反思生活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而且把它們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14.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將下面這段文字,重組爲三句,每句均以“靜”字開頭。

中國古典園林不論依傍何種建築流派,都要以“靜”作爲自己獨特的韻律。有了“靜”,全部構建會組合成一種古箏獨奏般的淡雅清麗;而失去了“靜”,它內在的整體風致也就不可尋找。

“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靜”是不論依傍何種建築流派的中國古典園林自己獨特的韻律;“靜”能使全部構建組合成一種古箏獨奏般的淡雅清麗;“靜”一旦失去,園林的整體風致也就不可尋找。

15.下面的語段,開頭畫線的句子是比較抽象、概括的,請圍繞這句話,並結合下文,展開形象的描述,將語段補充完整,不超過45字。

在那些知識豐富的書籍中,孩子的閱讀充滿了功利性。

所有的詩意、幻想和美在客觀冷靜的知識裏奄奄一息。當想象力和創造力被磨成光滑的鵝卵石,當詩情畫意消失後,我們的生活還有什麼光彩呢?

【答案】【示例】他可能知道月亮上沒有水、空氣和生命,但他不知道月亮裏住着美麗的仙女和小白兔。

16.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用說明性語言、描述性語言解說這段話的意思。

心理學家和生態學家認爲,窗外的環境十分重要,如果要讓孩子健康,就不要住在六樓以上的樓層。身居高層,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而且整天面對的是磚牆,會引起孩子對外界不由自主的敵意。理想樓層是不超過六樓,窗外環境好,有樹,有花草,有水。樹和水還是極好的過濾器,能使周圍空氣很潔淨。

(1)一般性的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字以內)

(2)生動性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字以內)

【答案】(1)六樓以上空氣質量不好,四面磚牆易引起孩子的心理障礙;六樓以下,窗外環境好,空氣新鮮。

(2)身居高層,受磚牆包圍,不能遊目騁懷,無益身心;居六樓以下,可與綠樹秀水爲鄰,貼近自然。(解析:本題考查語體的選用。語言從語體風格而言,根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一般而言,可分爲兩大類:口語語體和書面語體。在書面語體中,又可分爲文藝語體和實用語體。本題所要求的“說明性語言”和“描述性語言”則分別屬於實用語體和文藝語體的範疇)

17.已知:①備考前夕:某學校高三(10)班晚10∶30下自習。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習後須自學一小時。

求:考入重點大學。

解:衆裏尋他千百度。

答:那人(周公)卻在燈火闌珊處。

(1)這是一道別出心裁的數學題,你從中獲取了哪些資訊,請寫兩條出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給該學校提一條切合實際的建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資訊:①某學校用“時間+汗水”的方法進行高考備考;②這種方法極大摧殘了學生的身心健康;③學生睡眠不足可能導致學習效率低下。(任兩點即可,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建議:應推行素質教育,尋找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請多給學生一些睡眠時間,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1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問題。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這是北島的詩歌《回答》中的詩句,詩意揭示了生活中一種不合理的社會邏輯。請調整該詩句的語序,使之分別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刪詞語或改換詞語:

(1)反映一種更不合理的社會邏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現一種比較公正的社會邏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映一種更不合理的社會邏輯:卑鄙是高尚者的通行證/高尚是卑鄙者的墓誌銘。

(2)表現一種比較公正的社會邏輯: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證/卑鄙是卑鄙者的墓誌銘。

走向海洋

一面海,或清透無雜的,或混濁穢敗的,或任遙望無垠的,或由圍堤桎梏的……

海,以它萬千的形態、顏色、性情,類比了我們人類的一千零一種的孤獨和守望。

黑格爾說:“儘管中國靠近海,儘管中國古代擁有發達的遠航,但中國卻沒有吸收海洋所賦予的文明,海洋也沒有它們的文化。”

這位哲學家的目光敏銳而又犀利,明確指出中國未曾擁有過海洋文化,海洋文化裏也不存在中國元素。事實果真如此?我以爲,嚴格地說,中國曾經有過燦爛的海洋文化,只是在最近的幾百年間這種文化被有意無意地邊緣化了。

我們華夏兒女總喜歡把以仰韶文化爲源頭的黃河文化視作是中華文化的主體,而把珠江、閩越爲代表的近海文明看作是旁支。其實,即便是介於遊牧與耕作文明之間的秦國,也早就有了一定的海洋意識。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就急吼吼地派徐福帶五百童男童女坐船去海上尋覓長生不老之藥。他的行爲給海抹上了一層神祕和浪漫的色彩。在他之後,中國的詩人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及“曾經滄海難爲水”這樣的詩句,又給這面海添了無窮無盡的詩情畫意。

儘管古代中國人對大海的親近、熱愛以及探索的痕跡不幸被爾後幾百年的海禁擦拭殆淨,中國人走向海洋的腳步未曾退縮。且不說鄭和的七下西洋,也不說明朝沿海居民齊心協力的抗倭鬥爭,單是在海禁中鄭成功所經營的龐大的海上貿易集團的獲利巨豐,以及他率領的艦隊可以擊敗享有“海上馬車伕”美譽的荷蘭人,足以證明走向海洋的中國人,是能夠得到海洋的青睞和賜福的。

或許僅僅是最近幾百年來的統治者的錯,才使得中國本應燦爛的海洋文化變得黯淡!或許僅僅只是一紙薄薄的海禁令,逼得沿海居民只能冒險私自下海,以其微薄的力量沿續承遞着中國的海洋文明。

事實也許就是如此!海洋一直在召喚着中國人,中國人一直努力着挪動走向海洋的腳步。海禁被打破了,通商口岸被迫開放了,於是,先進的中國人隨林則徐的擡頭看海洋起身,從康有爲的萬木草堂起步,走過維新,走進共和,一直走入主動走向海洋的改革開放時代。這面海,這面從北中國到南中國呵護着我們的海,終於被中國人看作是“開放”和“包容”的代名詞。

的確,我們有過這樣的觀念:“在中國人眼裏,海是大陸的阻隔,是大陸的天限”;我們有過這樣的行爲:海島亂開發,海洋捕撈無休止;我們有過這樣的展覽:成百上千的美術作品,鮮有幾件以海洋爲主題的……但是,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的孩子開始唱起了這樣的歌謠:小時候,媽媽告訴我,大海就是我故鄉。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預習提示

讀到題目,我們一定會這樣地想,一個傑出的物理學家,特別是一個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教育歷程也一定是非凡的,比如他從小一定受到很好的幼兒教育、家庭教育,後來也一定受到過很好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長大了一定更是幸運地遇到名師的指點……沒有這樣的教育歷程,怎麼可能成爲一名科學家?

但是,我們開啟課本,作者敘述的竟是童年時的兩件趣事,而這兩件事雖說有趣,但卻一點也不新鮮別緻,每個兒童都遇到過、經歷過。誰沒有在水池邊觀賞過游魚?誰沒有聽大人和老師講過科學家的故事?爲什麼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小得不能再小的兩件事情,竟然造就了一位大科學家?文章的題目大而新,所用的材料卻小而舊,而作者卻推陳出新、以小見大,寫出了這篇對青少年的成長極有教益的好文章。

學習本文,要從課文特點出發:

1.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其豐富的想象力,不僅童年時在池邊的遐想充滿了浪漫,好比一部奇特的科幼小說,而且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多維空間都是充滿了想象力的超凡理論。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透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這句名言。

2.本文的特色不在語言,而在思路。閱讀時首先要探究文章怎樣開篇,以把握文章中心,體會文章的行文線索。然後分析下面的文字是怎樣地圍繞中心展開敘述,各個部分之間有怎樣的內在聯繫。這樣能體會到作爲一個科學家在行文時思維的嚴謹和周密。

高考語文備考:鑑賞語言題如何回答

【摘要】高三的同學們在空餘的時間可以看一下高考備考的知識,掌握一些高考的備考知識對大家也是有幫助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高考語文備考,希望大家喜歡。

【複習目標】 找準鑑賞角度,明確賞析思路。

【備考集錦】

一、常見句式 ①整句:指一對或一組結構相似的句子,形式整齊,音韻和諧,節奏協調,氣勢貫通,適合於加強語勢、強調語義,表達豐富的感情,能給讀者以深刻、鮮明的印象。對偶句、排比句、反覆句都屬於整句。 散句:指句式靈活而富有變化的句子,長短不一,自由活潑,生動感人。散句能使語氣舒緩,舒捲自如。 整散結合會使語言錯落有致,音韻和諧,節奏明快,富於變化,豐富多彩。②長句:字數多,容量大,層層修飾,結構比較複雜,故表意嚴密、內容豐富、富有氣勢; 短句:字數少,結構簡單,表意靈活,簡潔明快,節奏感強。 ④變式句:爲了突出強調某一方面的意思而改變了慣常的結構形式或句子順序。常式句:按照漢語慣常的結構規律來組合的。⑤感嘆句情感強烈,疑問句發人深思。⑥另有主動句與被動句、肯定句與否定句等。

二、常用手法 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誇張、對偶、反覆、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借代、雙關、反語、頂針、呼告等。 表現作手法,對比、烘托、襯托、白描、渲染、想象、聯想、象徵(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揚先抑、側面描寫、虛實結合、以小見大等。

三、常見語言風格 1.準確周密:用詞精確、科學、合乎邏輯。 2.言簡意賅:以少勝多,用最少詞語表達豐富的意義。 3.生動形象:語言個性化、描寫逼真、修辭活潑新鮮、句式靈活多變。4.樸素自然:白描、口語、真切平實、通俗易懂。5.含蓄蘊藉:象徵、雙關、暗示,富有言外意,深沉厚重。 6.幽默風趣:誇張、反語、仿詞、雙關,突出事物本質,詼諧機警,活潑有趣。

【總結】高考語文備考就爲大家介紹到這兒了,在高三階段,大家也應該要多瞭解一些高考備考知識,爲高考而做準備。

瀏覽了本文的同學也瀏覽了:

2016年高考文學常識:西昆體特點及代表人物

本文主要結合歷年高考語文試題,爲考生準備了高考語文文學常識——各文學流派特點及代表詩人,這是可能在高考語文考題中出現的內容,同時,準確理解各個文學流派的內涵特點,也能有助於透過時間段、流派來進行古詩文分析,答好語文答題。

西昆體

西昆體北宋初年一種追求辭藻華美、對仗工整的詩體。宋初,楊億、劉筠、錢惟演曾於景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六年(1013)間,聚集於皇帝藏書的祕閣,編纂《歷代君臣事蹟》,詔題《冊府元龜》,他們把在編書之餘所寫的酬唱詩結集爲《西昆酬唱集》。西昆體也由此得名。

西昆體詩人提倡學習李商隱,主張詞歌語義要深。他們大多有良好的詞章修養 ,技法圓熟,善於在詩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詞妙語 ,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諧美,詞采精麗,有一定的藝術價值。他們不滿白體詩的淺切,也不滿晚唐體的枯寂,提倡學習李商隱,主張詩歌語義要深,詞章豔麗,用典精巧。對偶工整。由於西昆體作家,大多社會地位較高,生活優越,因此他們的詞少有現實內容,多爲酬唱之作。另外,西昆詩人只是一味模擬,缺乏真情實感,刻板地搬用李商隱的詩題、典故、詞藻,所以被嘲爲把李商隱“??”得“衣服敗敝”,更被複古派的石介視爲“怪”現象加以攻擊。其後歐陽修、梅堯臣等開創新的詩風,西昆體乃告衰歇。

高考作文常見格式之寓言體

【編者按】高考頻道爲您帶來常見格式之寓言體,供大家參考。

寓言體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帶有勸喻或諷刺的故事。其結構簡單,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它總是透過比喻使簡單的故事蘊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寶貴的生活經驗,給人物以智慧和啓發,給醜惡事物以無情的嘲諷。寓言的篇幅簡短,但含義深遠。

寓言,也有人把它歸入童話一類。說起童話,它的特點是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優秀的童話作品,其現實與幻想,總是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而造成一種如詩如畫的藝術境界。童話體裁有超人體、擬人體、常人體以及科學童話等。超人體童話的特徵是描寫一些超自然的人物和他們的活動。(冠華作文網)擬人體童話:是將人類以外的各種有生命、無生命的物體,甚至某些思想和概念,加以人格化。常人體童話中的人物,只是一些普通人,但這些人物的性格和行動,極端誇張,是實際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科學童話除了應當具有一般童話的特點之外,還帶有比較淺顯的科學知識內容。採用這種形式,生動、活潑,啓人深思,別具一格。

例文精選:誰是真正的朋友

兔子媽媽生下了一隻潔白如玉的小兔子,她精心餵養小兔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小兔子也一天天地大起來了,開始懂事了。

有一天,乖乖的小兔子問正給她整理外衣的媽媽說:“媽媽,我想找一個朋友,一個真正的朋友,我要同他們一塊兒玩耍,一塊兒做好事……您說,我找誰做我的朋友呢?”

兔子媽媽沉思了片刻說:“孩子,外面的世界非常大,由於每個人的要求不同,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就不同。因此他們處事的方法、態度也有差別。孩子,從現在起媽媽讓你到外面的世界中去尋找你真正的朋友,你願意嗎?”小兔子一聽這話,紅紅的眼睛放出燦爛的光彩,蹦蹦跳跳圈着媽媽轉了好幾個圈就蹦出了家門。

來到外面,小兔子才體會到媽媽的話,外面的世界很大,她開始找朋友了。這時,一隻喜鵲停在小兔子面前說:“兔子姐姐,我想和你做朋友,我會爲你天天唱動聽的歌兒……”小兔子沒等他把話說完就搖了搖頭,不高興地走開了。因爲她嫌喜鵲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不能成爲自己的朋友。

小兔子又來到動物園,這裏的哥哥姐姐有好多好多,他們一見到兔子,看到那潔白如玉的外衣,都想要和她交朋友,可沒有見過世面的小兔子一一地拒絕了他們,她嫌大象的鼻子太長;嫌狐狸嘴巴太尖;嫌豹子的外衣太花,沒有與自己的外衣一樣;嫌猴子愛吃樹上的果子,糟蹋農民伯伯的糧食;嫌熊貓太胖……小兔子不高興了,爲什麼這麼多的姐姐和哥哥沒有一個和自己相似,和自己有着共同的愛好?她感到很苦惱。她沒有找到一個真正的朋友的原因在哪裏?

可憐的小兔子面對大象哥哥、狐狸哥哥、豹子哥哥……他們的答案一個與一個不一樣,他們對小兔子的幫助也各種各樣,小免子困惑了,到底誰是自己真正要找的朋友呢?

小兔子空空一人在經歷了外面世界的洗禮後回到家裏,兔子媽媽迎上來,看到小兔子那沮喪的樣子,兔媽媽摸着小兔子的頭,親切地說:“孩子,現在你明白世界上的萬物是豐富多彩的道理之後,你的朋友是誰,你找到了嗎?”

小兔子點點頭,說:“媽媽,其實他們都已經是我的好朋友了;我不能因爲個人因素,而排除他們中的任何一個。”

兔媽媽聽後,欣慰地笑了。

【點評】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了一個道理——選朋友的標準不能整齊劃一,不能因朋友有自己的個性特點而拒絕他們。標題新穎有吸引力,立意有一定深度,敘述的語言比較生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