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高二文科學習方法

學問君 人氣:1.09W

導語:掌握學習方法,可以讓各位的學習更加有效。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二文科學習方法,供各位閱讀和參考。

高二文科學習方法

 【語文】

 結合大綱,注重積累

明確教學內容和要求

《教學大綱》將高中語文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分爲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部分。

這些能力目標是在高中三年的學習裏完成的,而高二正是在高一學習基礎上的繼續和延伸,是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閱讀,擴大閱讀面,在閱讀重領悟,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這些課文要精研細讀

具體到第三冊的學習內容和方法,我個人的看法是,文言文閱讀部分,選編的兩個單元八篇課文是要精研細讀的,這是形成閱讀能力的前提,文章設計的文言知識,如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歸類和積累。文言語感同樣是要反覆誦讀才能形成的,因而要熟讀課文乃至背誦,這樣纔有望形成一種能力,並遷移到課外閱讀,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讀本》選編的文章正是教材的輔助,是檢驗自身閱讀能力的很好的範本。要認真地閱讀,走進古人的情感世界,領悟古人的人文情懷。

就詩歌鑑賞而言,要把握中國詩歌特徵。中國詩歌,注重意境的創設,講究透過意象組合展示生活圖景,從而傳達詩人的審美體驗。因而讀詩,把握意象是很關鍵的,把握了意象,就能把握意境。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讀詩的基本要領,熟悉詩歌的表現技巧,從而達到鑑賞的目的,而這一切同樣是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積累和反覆誦讀。細緻掌握才能獲得的。殊不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道出反覆誦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誦讀是讀詩的基礎;讀詩而不能背誦等於不讀。能背誦,則必定有所領悟。

 【政治】

 牢固掌握知識點,理論練習實際

準確理解基本概念

現在的高考政治試題,更加註重學科能力的培養,着重加強思維能力的考查。於是在部分師生中產生了一種誤解,以爲基礎知識不重要了。其實,知識和能力兩者是統一的,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運用。忽視基本知識片面強調能力,能力將成爲一座沙丘之塔。相對於高一年《經濟常識》來說,高二年《哲學常識》的概念、原理更加抽象,不易理解,對這些概念、原理要特別注意記憶、比較、理解,如第一課中的物質和意識,客觀實在和客觀存在,主觀和客觀等概念,如第三課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等原理,對這些易混的概念、原理都要認真比較、理解和記憶、知識掌握要準確,回答問題時要符合要求,有些關鍵字、詞要與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隨意搞錯,如物質概念中的客觀存在,規律概念中的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等。如果學生能準確把握,考試時就能避免很多失誤。

循環複習,多做練習

政治和歷史、地理一樣都是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科。根據記憶遺忘規律,學生除了課前預習,認真聽講之外,課後還要懂得循環複習。可把教材分爲幾個階段或部分,在與教師同步學習到一定階段後,又適時地回到第一階段按照自己的計劃複習。循環複習有利於記憶,做到事半功倍。多做練習,規範答題。回答政治主觀題要做到分點、分段,條理清楚,規範學科用語,原理同材料相結合。爲此,學生除了認真聽講、記憶理解外,還要多做練習,正所謂熟能生巧,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理論聯繫實際

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正確處理好人們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這是政治課的內在要求,也是政治高考命題的一個重要原則。因此,學習《哲學常識》,應該把抽象的哲學原理同社會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做的話,既能進一步深刻理解哲學原理,又能運用原理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提高考試分析能力。如國家的宏觀調控問題一直是高考的熱點問題,哲學常識的物質決定意識原理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聯繫的觀點看問題;量變和質變的關係等原理都可以加以結合。教學實踐證明,若能將熱點問題賀教材原理巧妙對接賀正確運用,就能使學生學有所長,適應高考的要求,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歷史】

 注意知識的系統性、整體性

注意比較學習法的運用

世界近代史不僅階段明顯,而且幾條線索也非常清楚。即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運動的開展、資產階級思想運動、殖民擴張及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獨立運動等知識在各個階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學習時要注意比較、歸納、概括,找出其共同點和不同點。

如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運動有17、18世紀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英、法、美)、1848年歐洲革命和19世紀60、70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不同階段發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發展,但資本主義發展的程度不同決定了不同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具體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務、革命的進程、革命的借據和影響有很大的差異。

又如思想領域出現的人文主義、理性主義、自由主義等進步思潮,其產生的原因、思想觀點、性質都有相同或相似之處,但處於不同階段的這些思潮其具體主張、歷史作用和影響又有很大的不同。學習時對一些相關歷史事件進行縱向聯繫、比較、歸納,就能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關注小字、插圖和閱讀課的內容

作爲文科班的學生,從高二年就要立足高考,注意知識的系統性、整體性。小字和插圖是正文的補充,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對教材規定的閱讀課也要全面瞭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章節和重要的知識點在知識體系中是不可忽略的。如第一章第四節--宗教改革關於英國的宗教改革,第二章的第二節--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第三節--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第三章的第二節--19世紀前期的歐洲和1848年革命等,把這些內容也加以掌握,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

 注意中外史結合

中國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學習世界近代史時把中國近代史的相關知識聯繫起來。如學習歐洲的啓蒙運動,可以聯繫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認識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對中國革命的影響;學習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可以聯繫中國的洋務運動和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對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工業化的歷程及特點有進一步的認識。

透過中外歷史的聯繫、比較,既可以拓寬知識面,又可以加速對中國近代史相關知識的掌握,使中外歷史形成有機的結合。